脂肪肝需要“三张处方”等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erorn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肝需要“三张处方”
  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脂肪肝诊治中心 黄 薏 范建高
  
  治疗脂肪肝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药物处方,还需要一张饮食处方和一张运动处方。只有严格按照这三张处方规定的要求去做,才能获得疗效,因为饮食习惯不改变,运动锻炼不加强,光靠吃药,是治不好脂肪肝的。
  
  饮食处方
  对肥胖性脂肪肝病人而言,饮食治疗是基础,也是关键。为此,专家开出了下列适合脂肪肝病人的饮食处方:
  1. 不能吃饱:控制总热量,每餐七八分饱足矣。据统计,肥胖成人若将每天的热量摄入减少20%~30%,每周体重可减轻0.5千克。
  2. 不能吃好: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粗粮、蔬菜,少吃油腻、煎炸及动物性食品。
  3. 不能乱吃:三餐分配应“朝四暮三”,即按早4、午3、晚3的热量比例分配三餐,做到“早吃饱、中吃好、晚吃少”。重点控制晚餐,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和甜食。
  4. 多饮茶水,喝咖啡不要加奶和糖,少喝果汁和含糖饮料,不喝酒。
  5. 睡前别喝奶,以免热量过剩,可把牛奶或豆浆放到早餐时饮用,不要把乳品当饮料。
  6. 水果并非多多益善,不妨用黄瓜、番茄、胡萝卜等蔬菜代替水果。水果最好在餐前或两餐之间饥饿时食用,且每次只吃一种,尽量选体积中等,甜度不是太高的,比如梨、苹果等。此外,吃水果的时机也很有讲究,对脂肪肝病人而言,上午吃是“金”、中午吃是“银”、下午吃是“铜”、睡前吃是“垃圾”。
  
  运动处方
  运动可有效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抵抗,进而减少肝内脂肪沉积。对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肝病人而言,少活动、多休息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唯有适当加强锻炼才能促进肝功能的尽快恢复。据统计,若每周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则每天可消耗热量300千卡(1254千焦),4个月内体重可下降4.5千克。专家建议脂
  肪肝病人该这样运动:
  1.最佳运动方式为大步快走,每次至少走3公里。
  2. 运动最好安排在下午或晚饭以后。
  3.每次運动持续30~45分钟以上,每周坚持3~5次。
  4. 当前危害都市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不是交通事故,而是以车代步。因此,要养成“好动”的习惯,学会为锻炼找借口,比如上下班提前一站下车,去健身中心买张健身卡,休息天去爬山或逛街,不要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等。
  5. 尽可能做到“能坐不躺,能站不坐,能走不站,能快不慢”。
  药物处方
  大部分单纯性脂肪肝(肝功能正常)病人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即可康复,不需要用药。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还是必要的:
  1.单纯性脂肪肝病人经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后半年,体重无明显减轻、肝内脂肪沉积无明显改善者,可适当选用减肥药或二甲双胍辅助减肥。
  2. 脂肪性肝炎(有转氨酶升高)病人可选择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维生素E、益肝灵、熊去氧胆酸等保肝药物,以促进肝内脂肪沉积消退,阻止肝内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减少肝硬化的发生,疗程一般需半年以上。不推荐单用联苯双酯、垂盆草冲剂等降酶药物。
  3. 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病人需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脂药。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75岁以上老人新发高脂血症一般不用降脂药。
  4. 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脂肪肝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
  (摘自《大众医学》)
  
  头痛别忘查鼻窦
  
  小郭近日来无明显诱因突感头痛、流涕、精神萎靡不振,起初她以为是劳累受凉,并没有引起重视,后口服感冒药物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逐日加重。尤其是午睡后,头枕部的阵阵疼痛让她烦恼不堪,不得不来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才发现是鼻炎引起的。
  这种由鼻部疾病引起的头痛叫鼻源性头痛,引起鼻源性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鼻窦炎。由于大气污染加重,使得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鼻窦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病变产生的大量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炎症肿胀的黏膜,刺激和压迫了颅脑神经末梢,引起鼻源性头痛。
  鼻源性头痛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对于头痛,一般人们常想到的是颅内病变,其实,鼻部疾病也可以引起头痛。鼻源性头痛同其他病变引起的头痛在临床症状上是有区别的,鼻源性头痛一般都是有鼻病症状,如鼻塞、各种鼻内分泌物外溢等,其头痛多为额部钝痛或隐痛,疼痛多有规律性,如额窦炎引起的头痛,一般晨间或上午较重,下午逐渐减轻,夜晚明显减轻或消失,而低头时症状加剧。
  因伤风感冒容易引发鼻炎,所以对鼻源性头痛要从预防感冒开始。平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年轻人初患鼻炎时,常不当回事,使得急性鼻窦炎慢慢变成慢性鼻窦炎,最终导致鼻源性头痛。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时应考虑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摘自《寻医问药》)
其他文献
秋季鼻出血 需防高血压    【病例】刘先生晨起时感到头有些眩晕,以为是前晚喝酒的原因,便没在意,在洗脸时鼻子突然流血,他也没当回事,过了一会儿血仍止不住。无奈中他到医院就诊,医生在为他止血的同时还给他测了血压,结果发现血压竟高达180/100毫米汞柱。  鼻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秋季由于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是鼻出血的高发季节。鼻出血可由单纯的鼻腔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如高血压、急性发热性传染
期刊
医生看病为何要“指东打西”  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 王骏    一位患者因腿痛前来就医,可是大夫却要给他拍腰椎正侧位平片、腰椎CT扫描,他的火顿时就上来了,“这不是在榨我的钱么!”并振振有词地说:“我是腿痛,你怎么给我拍起腰来了?!”还要告医生拍错了。其实,这才是医生的水平所在。你想想看,如果头痛拍头,脚痛拍脚,这样的医生谁不会当!腿痛是一种表面现象,但它的病因却往往在腰上,当CT片显示腰
期刊
盛女士在会所游泳池泡了两三个小时后,突然感觉头昏脑胀、四肢冰凉,于是紧急向工作人员求救,入医院后,被确诊为长时间游泳引起的心动过速和肌肉劳损。  据了解,最近像她这样因为游泳过度而引发疾病的情况还不少。专家告诫,保健性游泳每次最佳时间在20到45分钟,切莫贪凉延长时间影响自身健康。据介绍,体重达71公斤的盛女士最近刚学会游泳,为了早点看到减肥的效果,她一连两三小时都泡在水中,或游泳或走动,她认为这
期刊
老年人夜间犯病多以心脑血管病变为主,事关生命安危,稍一疏忽,即可造成意外事故。因此,做好夜间保健至关重要。  不开空调夏季注意气温变化,晚间别依赖空调,温差骤然变化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脏工作量突然加大,可能致使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塞而造成严重后果。  晚餐应素 油腻荤腥食物会使血脂升高,尤其人在睡眠时血流缓慢,脂肪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不宜吃太饱。  卧房宜静睡
期刊
饭后养肝静坐休息半小时  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30分钟的时间,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家解释说,当人们在吃完饭后,尤其是午饭,因为午饭吃得一般都比较多,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而且,有数据能够说明,当身体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30%,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又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
期刊
夏天外出时容易中暑,有一个预防中暑的方法:外出前先饮20~30克醋。  醋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还是一种药物,具有许多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利于吸收,促进含钙物质析出钙离子;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减轻和消除疲劳;增强胃肠道的杀菌能力,增强肝脏机能;扩张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日本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醋还有预防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减轻疲劳等多种用途,建议人们不妨多吃醋。
期刊
夏季泳后“四护理”  护耳游泳后要及时去除耳道内的积水。方法是站在原地,头偏向一侧,单腿用力跳几下,然后用棉花球轻轻拭干外耳道。切忌用力在耳道内盲目乱挖,否则一旦弄破耳道皮肤,很容易引起耳道皮肤化脓性疖肿。  护眼游泳后别忘了滴几滴眼药水,以防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护齿游泳池水中加入了较多的消毒剂,对牙齿的珐琅质有不同程度的侵蚀。为此,游泳后要及时漱口。  护发游泳后要立即冲洗头发,洗净粘
期刊
人体血糖水平与季节有密切关系。一年之中,冬天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而夏天则相对较低。  糖尿病的要害是持续高血糖,并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果利用夏天具有天然降血糖特点,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水平,对进一步维持疗效,大有好处。因此,夏天虽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糖尿病患者却不可因害怕低血糖而随意停药或减药;相反,必须坚持用药,有时甚至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稍加剂量,即采取“推波助澜”的方法,使血糖
期刊
入夏后,很多人拿出了凉席使用,但是,凉席未经清洗和暴晒就使用,加上天气湿热,凉席上的螨虫繁殖极快,螨虫虽一般肉眼难以发现,但却害人不浅。它以人体皮肤脱落的皮屑为生,叮咬人体皮肤后,皮肤上会出现红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过敏。螨虫有趋暖的习性,喜欢攻击体温高的人,孩子体温比成年人要高些,抵抗力也差些,所以在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率中首当其冲。因此,给孩子们使用一些粉状外用药物,如干擦粉,不但有较好的治疗
期刊
1.放慢说话速度。一个人说话速度太快时,血压可上升50%左右,这可能是因为快速说话导致精神紧张所致。  2.少争吵。一项研究指出,夫妻出现意见分歧时,双方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心平气和地交谈,血压会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在发生分歧时,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  3.适当运动。每周3次中低强度运动,比如,漫步或快走、打太极拳等,每次至少20分钟,能改善血压状况。  4.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