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才能问鼎成功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绪纲
  北青网执行总编辑、资深媒体人
  
  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至今沿袭的都还是“人治”,高层如有变动,公司定位往往也会随之轻易变化,说好听点,这叫“资本说话”或“权利说话”,无关乎之前的是对还是错;说直白点,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屁股决定脑袋”,谁在位谁当家。
  举个我最熟悉的《华夏时报》的例子。2004年初,这份报纸定位为“商圈社区报”,经过近百名员工的努力打拼、摸索前行,到2005年年终的时候,在北京CBD、朝阳门、燕莎等商圈的写字楼里,已经颇有口碑,广告效应也已不凡。当时一家健身场馆的经理开心地打电话反映,他们发的一篇200字的免费体验启事,接连两天每天都为他们带来了上百个咨询电话,远超过了在另一家颇有发行量的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效果。报纸短短一年办到了这份儿上,应该说是胜利在前了。但提供资金支持的山东某民营企业就像其当初眼睛不眨投进去4000万一样,很“山东”、很大气地说:“投资一年竟然还没有收益,我们不投了!”这群山东汉子撂下已经投入的4000万,彻底撤出了。
  三四个月后,中信文化传媒进入,据说要注入资金1.2个亿,将《华夏时报》打造成一份有影响力的都市报。老报人崔恩卿先生率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进入,“商圈社区报”的定位转向“都市报”。2007年初,已经打造出“华夏时评”、“深度报道”、“非副刊”等几个不俗品牌的《华夏时报》,却又因为中信文化传媒食言,资金无以为继,再次徘徊在了生死边缘。
  不久后,大连万达集团介入,《华夏时报》再度变身,成了“财经主流媒体”。即使曾经苦苦守候、伴随《华夏时报》两度变身的老编辑、记者也终落得失却了信心,纷纷各奔东西……
  现在的《华夏时报》能不能火起来?传媒圈里已几乎无人看好。因为这是一份太善变的报纸,许多人才对要不要加盟犹豫了,许多读者对要不要订阅犹豫了。后来,不止一次地与《华夏时报》的“老人”们交流,大家无不遗憾报纸没有坚守住定位——“办商圈社区报的时候,哪怕再有800万,也绝对能够起来了”……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企业发展大都会遇到瓶颈期,只不过或早或晚罢了。2003年,网易创始人、最大股东丁磊晋升为全国首富,但就在之前的2001年初,网易因为不堪亏损甚至一度在海外寻求买家。腾讯、百度也都有过资金断流的经历。现在看,这三家公司都成功了。不过,与失败的公司相比较,它们成功的动因之一便是向着当初设定目标进行有效坚持了,即坚守定位方向没有动摇。
  对公司而言,与时俱进“修正”定位是必须的,但“改变”定位则是最劳民伤财的一件事情,理当慎之又慎。因为,任何的定位,都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定位改变了,公司内部人员也必须随之变动。假如变化过大,就会几乎等同于重新组建一个公司,伤筋动骨的程度可想而知。尤其在互联网行业,于内要积累一批人才,于外要积累一批用户,这都是非常费时的事情,可能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但当其定位发生改变时,这部分人才和用户的流失却很容易,可能一个月、半个月也就足以失之大半。
  尤其一些创新型企业,它要走的路子本身就是很少有人走过的,于是,难免面对更多突如其来的困难与挫折。这时候,如果坚守定位,要做的就是要迎上去,费尽周折解决它、战胜它。如果选择绕开走,一两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这家公司必定绕回到别人都在走的老路上,而且是跟在了别家的屁股后面,已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成功。
  国外的成功大公司值得借鉴。它们,一般采取“制度”管理,都会有相对固定的自身定位和企业文化。无论谁到了高管位置,他需要遵循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要做的不过是在公司限定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例如IBM,例如GE,例如福特汽车,即便是家族企业,无论谁承接了“一把手”,公司的战略定位都不会出现大的改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都会顺利延续。
  最近,有朋友问我比较看好什么样的公司,我回答说是“不轻易放弃战略定位的公司”。就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司才更可能问鼎成功。
其他文献
“徐家和戴成林有过结,徐家失火,戴成林却离家出走多年,戴成林到底是不是纵火嫌疑人呢?”    虽然徐顺行状告浙江省永嘉县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违法已经被温州市中级法院受理5个多月了,但何时开庭一直没有时间表。他能做的只能是等待。  今年60岁的徐顺行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表情木讷。乡邻们说,徐顺行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对人热情,都是官司把他弄成了这个样子。  徐顺行之所以状告永嘉县公安局缘于5年前他家
期刊
拆迁方涉嫌非法拆迁,拆迁户为维护自己的房屋产权利益意图自杀?谁来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均衡利益?    2008年10月10日正午临近,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山社区居民刘玉清与在现场的百余名法警对峙了28小时后,点燃手中的汽油瓶,意图自杀。后被在场的119、120救下。   “老刘之所以这么‘折腾’,其实就是想让政府给一个合理的说法。”一位目睹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与刘玉清相识多年的老者说。    西
期刊
300多户业主的电表电子计数失灵,即使欠费也不会跳闸断电。电力公司发现后要求业主补交电费,有的二手房业主入住刚一年需要补交1万多度电的电费    北京市朝阳区炫特嘉园小区有300多户业主的电表电子计数失灵,即使欠费也不会跳闸断电。今年11月3日,电力公司更换了这批电表,要求业主按电表的机械计数交电费,有的二手房业主入住刚一年需要补交1万多度电的电费。    “电表出现故障,是电力公司的责任,凭什么
期刊
患者与院方发生矛盾,诉至法院,然而在法院,患者家属却看到两份然不同的病历    常呈斌是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法院看到医院提交的资料时发现老伴的病历被更改的。对此,院方的解释是:病人的病历在多次的会诊调查中丢失,而法院又要求提供,在此情况下,院方只好根据病人的客观病历部分进行复原,才造成病历的不一致,但内容大致相同,不影响医学鉴定。然而,蹊跷的是,病人的原始病历后来又失而复得。  一份病历为何如此颇
期刊
老人用她那浓重的开封口音,软软地读着自己的故事。但是,无论身处何境,她都不会说软话      她是中国首位国际卫生组织“健康与人权”奖获得者。她是最早揭开河南“艾滋病村”之谜并勇敢地说出真话的“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她就是高耀洁,81岁,我记得又一次去探望老人,是在今年春节之后的一个中午。老人说,你来了,我就要去吃烩面(郑州特有的一种面食)。于是,和她的保姆,搀了她,走过春寒料峭的街头,去那家
期刊
不自觉地去做自己潜意识里认为正确的事,其实也是一种执着    8年记者生涯再到执业律师路途嬗变,每打一场官司,周泽享受的是正义得以伸张的快感,而非挣钱盈利。  2006年,养路费之争,周泽是“主角”;2007年,周泽状告商务部,他代理的几家名酒企业上诉案,让“中国名酒”评选活动在喧嚣中戛然而止;尔后,许霆取款案,周泽坚持认为许霆持卡取款行为“可返还多余钱款,但不应治罪”……  周泽对“责任”的理解
期刊
“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和游医争斗,要求我放游医一条生路。但是我不能,只要我活一天”    高耀洁被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称誉为“独自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的女性活动家”。  她数年如一日地自费印刷防艾滋病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遗孤,并始终坚持与游医抗争。那些游医们都宣称自己的药物能够治疗艾滋病,高耀洁对他们的说法嗤之以鼻,“骗子,不要信他们。”面对高耀洁的批评,游医们不肯听之任之,起来
期刊
人肉搜索  作者:孙浩元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定价:29.80元      网络时代的伤痛  □ 快刀    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很近,也让无数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人肉搜索引擎就是其中一项奇迹。不要以为躲在网线和屏幕背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一旦有人启动了人肉搜索引擎,那么你的一切都将无所遁形。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里曾经发生过几起著名的人肉搜索事件,“铜须门事件”“踩猫事件”“钱军打人事件
期刊
从修脚女工到全国人大代表,她改变了中国人的偏见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把目光对准了普通劳动者,想为农民兄弟姐妹争取更多的利益,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议案,企业应该为员工交纳养老保险。  作为修脚师,她又多次来到福利院,给年迈的老人免费修脚,并安排自己的几家洗脚店免费为农民工兄弟修脚。  作为脚艺培训学校的校长,她招收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并减免了他们的学费。  她就是陆琴,一位30多岁的
期刊
老猫   作家、编辑,著有《怪胎皇帝荒淫史》《我爱米臻:一个女鬼的故事》《天天天黑》《城市从此开始》《闲人的眼神》等书    有本杂志要我在70后女青年和80后女青年之间“找不同”,一时还真难。硬要说呢?根据我的印象,70后谈恋爱的时候多少还是不豪放的,早期公然拉手接吻都很困难,更别说同居了。当然后来她们终于也获得自由了,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那个飞速变化的岁月里,人都是能跳跃的,一跳就是另外一种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