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幼儿良好一日常规的形成,重在培养,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去引导。
【关键词】幼儿常规培养
一日常规是组织好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何培养幼儿一日常规,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当好表率
幼儿的模仿性强,老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做好幼儿的表率。
班级里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桌子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幼儿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
二 、提醒引导,循循善诱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地、随机地提醒与指导。幼儿园虽然有它的规章制度,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灵活机动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例如,有些幼儿不肯睡觉,如果換一种方式,给幼儿讲个故事,或者读一首儿歌,其实很多幼儿都喜欢在故事中入睡。早晨幼儿来园后,会换下鞋子放到鞋架上,这时候,虽然幼儿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要及时检查幼儿的鞋子穿好没有,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做最有说服力地常规教育。同样,在入厕,喝水、上下楼梯、玩玩具时,老师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三、榜样激励,良性循环
幼儿时期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获得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例如:放学前幼儿整理衣物时间,我发现吴启钰小朋友在帮其他幼儿拉拉链,我会说:“你们看,吴启钰不但自己的事情能很快做完,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经我这么一说,其他幼儿穿衣服的速度也加快了,而且还会互相帮助。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可以用一个小俏点、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举起你的大拇指等。通过表扬鼓励,幼儿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 给予机会,充分实践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五、密切配合,持之以恒
教师之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一周的情况可以利用开班会的形式,进行教师行为、幼儿活动情况反思,找出不足,拟订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再实践。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条有效途径,使幼儿一日常规活而不乱,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不能开学初,大张其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行为规则。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
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个社会,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为我们经过了专业性训练,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水平和保育知识,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幼儿园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共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园里的一日常规。与家长个别交谈向家长宣传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在既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的前提下,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力的尝试。
培养幼儿的常规,关键在于“培养”两个字。教师的责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来行动,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达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常规培养
一日常规是组织好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保证,是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良好常规的建立,不仅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需要,更是促进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何培养幼儿一日常规,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以身作则,当好表率
幼儿的模仿性强,老师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时时刻刻做好幼儿的表率。
班级里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离开桌子前都要把小椅子轻轻推到桌子下面,可总是有许多幼儿顺手把椅子一推,使桌子、椅子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每次都拿一把小椅子用很夸张的动作轻轻把它推到桌子下面并且嘴里还要说一声:轻轻,然后才让幼儿放小椅子。慢慢地,班里再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幼儿都是很自觉地用夸张的动作轻轻把椅子推到桌子下面。
二 、提醒引导,循循善诱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地、随机地提醒与指导。幼儿园虽然有它的规章制度,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灵活机动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例如,有些幼儿不肯睡觉,如果換一种方式,给幼儿讲个故事,或者读一首儿歌,其实很多幼儿都喜欢在故事中入睡。早晨幼儿来园后,会换下鞋子放到鞋架上,这时候,虽然幼儿入园时间很短,老师忙着接待家长、幼儿,但即使再忙也要及时检查幼儿的鞋子穿好没有,也不能忽视幼儿来园时的常规教育,做最有说服力地常规教育。同样,在入厕,喝水、上下楼梯、玩玩具时,老师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三、榜样激励,良性循环
幼儿时期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获得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例如:放学前幼儿整理衣物时间,我发现吴启钰小朋友在帮其他幼儿拉拉链,我会说:“你们看,吴启钰不但自己的事情能很快做完,而且还能帮助别人。” 经我这么一说,其他幼儿穿衣服的速度也加快了,而且还会互相帮助。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细小进步,他们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可以用一个小俏点、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举起你的大拇指等。通过表扬鼓励,幼儿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 给予机会,充分实践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五、密切配合,持之以恒
教师之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一周的情况可以利用开班会的形式,进行教师行为、幼儿活动情况反思,找出不足,拟订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再实践。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条有效途径,使幼儿一日常规活而不乱,使每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时有时无,不能开学初,大张其鼓的抓常规,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到了学期中、学期末就不管了,也不提要求了,造成了前紧后松,使幼儿的生活常规不稳定,时好时坏,当你想提要求让幼儿遵守时,幼儿却不听了。要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生活习惯,行为规则。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
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个社会,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为我们经过了专业性训练,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水平和保育知识,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幼儿园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共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园里的一日常规。与家长个别交谈向家长宣传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在既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的前提下,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力的尝试。
培养幼儿的常规,关键在于“培养”两个字。教师的责任是教孩子按照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来行动,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达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