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想的品德课堂必须通过师生共同生活的平台来实施。然而现实的品德课堂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品德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师生真诚对话、共玩共学、同心同行的课堂。本文试图通过多种途径,创设丰富而有意义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心与心感应,让课堂与生活相接,让情与智交融,让品德课堂成为师生的向往。
关键词:生活 课堂生活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34-02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我们的课堂教育即生活,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提升各自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课堂也要回归生活本色,“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是真正的生活”[1]。理想的品德课堂生活的建构,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索。
现实的品德课堂生活与理想中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现象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与孩子的生活世界脱节。大凡一线品德课老师,几乎都是兼职。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并不鲜见。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虽说品德教材生动活泼,但文本毕竟不是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生活的课堂必定是苍白的。二是,注重形式的“肤浅”课堂。常常听到这样的课,表面上煞是热闹,形式很多:表演游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如何却很难说。过多关注课堂教学的形式,让一些老师忘记学生正经历的当下的生活。不能走进孩子心灵的课堂必定是肤浅的。三是,人云亦云的“权威”课堂。虽说教师观念已有所改变,但潜意识中还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经常忘记是与学生在一起生活。这样的课堂听不见孩子真实的声音,触摸不到孩子真实的世界,曲意的迎合让课堂人云亦云,全无个性。
鉴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行走在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品德课堂实践与探索的路上,努力构建师生向往的品德课堂。我们认为,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品德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师生真诚对话、共玩共学、同心同行的课堂。
一、同心同行——让心与心感应
儿童的世界是“萌”,是“真”,充满了童心童趣。走进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师必须摒弃“权威”意识、“主宰”意识,带着一双童眼,怀揣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共学同玩、同心同行。
1、有一双童眼 有一双童眼意味着老师要蹲下身子,以儿童视角来关注儿童的生活。陶行知曾言:“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不愿和她一起逛店,直到有一次蹲下身子她才明白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差距,成人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眼中是人腿的“森林”。这个故事让人震撼,我们何尝不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以成人的目光审视教材,看待学生。自以为是用“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应该怎么做”来要求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与成人视角的差异。听课中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状况: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却莫名其妙;老师慷慨激昂满怀激情,学生却无动于衷……视角的差异让原本可以精彩的课堂变得寂寞,让教育变得苍白。因此,老师的智慧首先在于要有一双童眼,以儿童视角来设计,才会让课堂真情绽放。
2、带一颗童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拥有一颗童心,意味着老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行为与见解,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欢笑与沉默,狡黠与困惑,在共学共玩同乐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也会因为拥有一颗童心而变的更年轻。譬如:《平安回家》一课中,老师当交警带着大家回家,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和标志,分辨违反规则的行为。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共同体验,老师还扮演“小树”,伸出双臂当“树枝”,让把沉重的书包挂在“树枝”上,还使劲摇动。“小树”痛苦地呻吟:“哎呀,我受不了啦!我疼死啦!”看见“小树”难受的表情,小朋友们可心疼了。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中,孩子们懂得了花草需要呵护的道理,还因为师生的共同表演,让师生的心贴的更近,让教育更有效果。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机盎然。
3、守护儿童的天性 守护儿童的天性,意味着教师应尊重孩子,多给学生任意发展的自由,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犯的“错”,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学生奇怪甚至荒诞的问题……譬如:男孩打架以前常被视如洪水猛兽,轻则批评,重则请双方家长到场狠狠责罚。其实,打架行为又何尝不是男孩天性使然。一位老师巧用打架事件上的品德课《怎样与人相处》,让人难忘:环节一:“事件回放”——目击者陈述事情经过,各方认真倾听。环节二:“男生权利”——打架男孩有权为自己辩护。环节三:“你说我说大家说”——大家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讨论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课在双方互道“对不起”和紧握的双手中落下帷幕。整堂课老师没有以“法官”、“权威”自居,而是平等对话的一员……几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老师用心良苦,既守护了男孩的天性,又渗透了交往技巧的指导,同时也让打架男孩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课堂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呈现真实与和谐。
二、 智慧“点”拨——让课堂与生活相接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课堂是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从生活中寻找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贴近学生的生活。
1、抓“空白点”,拓展延伸
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使课堂生活更贴近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这本“书”中挖掘资源来填补品德教材中的空白。关注新闻时事,聚焦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教材的育人价值。四年级《我们的合作》一课,教师将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拍成照片一一展示:开学第一天大家齐心协力搬书,上课时小组合作交流,跳长绳等等,身边鲜活的事例如此真切,让教材更为丰盈,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人人离不开合作的道理。根据世人瞩目的钓鱼岛事件,在五年级《让我们来寻根》一课中,将时事热点填补教材空白,组织学生开展“走近钓鱼岛”研究活动,对祖国的宝岛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和展望,增强了孩子胸怀祖国的情怀和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学《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时,我们以近在咫尺的惠山古镇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抓手,以“探访家乡名人,了解惠山祠堂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家乡名人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扣住 “疑点”,柳暗花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和方向来自于“疑惑”。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直面学生的困惑,恰到好处顺势点拨,促使学生在高于生活的活动中自我体验。譬如《让我们来寻根》的探究活动,学生对钓鱼岛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对于砸车事件,学生有不同看法,一个学生很疑惑:“砸日本车起了警示作用,让日本货在中国没有市场,这不是爱国行为么?为什么要抓爱国者呢?”面对孩子的困惑,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砸车是爱国行为么?”展开探究,和学生一起走进白岩松的博客,走进央视的焦点访谈……在此基础上设计“砸车事件庭审会”,由孩子们充当原告、被告、法官和辩护律师,进行法庭辩论。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抗议活动”,彰显了公众高涨的爱国热情,但是“打砸抢”行为,是借着爱国的外衣侵犯人权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在国际上也造成了恶劣影响。作为小学生只有深入了解钓鱼岛的历史,明确“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圣神领土”这一道理,学好本领,将来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才是理性爱国的表现。这堂课老师摆脱了静态的预设,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3、抓住“意外”, 曲径通幽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这是学生课堂反馈的正常现象。为了追求真实的教育,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蹲下身来,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紧紧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资源,智慧地挖掘这“意外”背后的价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使之成为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为了让孩子体验合作的重要,在《我们的合作》一课中,老师组织学生玩“踩石过河”的游戏,这个游戏有趣而有意义,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速度,尤其需要合作精神。游戏中,孩子们自行分工,相互协作,你追我赶,煞是热闹。可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调皮大王”小雨趁大家不注意,给速度快的乙组设置障碍,让自己组得了第一。他破坏规则的举动,让大家非常生气。看到这一幕,老师没有简单地将小雨同学批评了事,而是对乙组同学耳语一番,示意比赛继续进行。小雨组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决赛,正当胜利在望时,没想到乙组同学轻轻拉住小雨脚下的垫子,结果小雨组也和胜利擦肩而过。小雨气急败坏,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微微一笑,让小雨查找失利的原因,聪明的小雨低下了头,认识到了自己不守规则,不会合作,其实是自私心理在作怪,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过实践体验,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学到成功合作的方法,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尊重孩子的天性,课堂因“意外”而精彩,因真实而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三、 彰显个性——让情与智交融
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首先是充满情趣的课堂。情趣来自老师课堂教学的魅力:引人入胜的导入,精心独特的活动、创意无限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的情境设计……创新不断,情趣不断,是学生向往的课堂。其次,课堂应该充满智慧。学生主动探究,思维碰撞,个性飞扬。情感和智慧的有机融合,知、情、行合一,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综上所述,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是为了师生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基于儿童立场,以平静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脚下的真实,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会使师生身心得到愉悦,人格得到尊重,品德得到提升。品德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24
[2]应美华: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J].江苏教育研究.2012-6c
[3]汪晓勇: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J].江苏教育研究.2012-6c
[4]周成海.导正教师认同: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5]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关键词:生活 课堂生活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34-02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成长。”我们的课堂教育即生活,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提升各自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同时,课堂也要回归生活本色,“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才能是真正的生活”[1]。理想的品德课堂生活的建构,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探索。
现实的品德课堂生活与理想中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现象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与孩子的生活世界脱节。大凡一线品德课老师,几乎都是兼职。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以本为本,照本宣科并不鲜见。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虽说品德教材生动活泼,但文本毕竟不是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生活的课堂必定是苍白的。二是,注重形式的“肤浅”课堂。常常听到这样的课,表面上煞是热闹,形式很多:表演游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动手实践……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如何却很难说。过多关注课堂教学的形式,让一些老师忘记学生正经历的当下的生活。不能走进孩子心灵的课堂必定是肤浅的。三是,人云亦云的“权威”课堂。虽说教师观念已有所改变,但潜意识中还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经常忘记是与学生在一起生活。这样的课堂听不见孩子真实的声音,触摸不到孩子真实的世界,曲意的迎合让课堂人云亦云,全无个性。
鉴于这样的现状,我们行走在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品德课堂实践与探索的路上,努力构建师生向往的品德课堂。我们认为,基于师生共同生活的品德课堂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是师生真诚对话、共玩共学、同心同行的课堂。
一、同心同行——让心与心感应
儿童的世界是“萌”,是“真”,充满了童心童趣。走进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师必须摒弃“权威”意识、“主宰”意识,带着一双童眼,怀揣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共学同玩、同心同行。
1、有一双童眼 有一双童眼意味着老师要蹲下身子,以儿童视角来关注儿童的生活。陶行知曾言:“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母亲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不愿和她一起逛店,直到有一次蹲下身子她才明白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差距,成人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眼中是人腿的“森林”。这个故事让人震撼,我们何尝不也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以成人的目光审视教材,看待学生。自以为是用“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应该怎么做”来要求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与成人视角的差异。听课中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状况: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却莫名其妙;老师慷慨激昂满怀激情,学生却无动于衷……视角的差异让原本可以精彩的课堂变得寂寞,让教育变得苍白。因此,老师的智慧首先在于要有一双童眼,以儿童视角来设计,才会让课堂真情绽放。
2、带一颗童心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拥有一颗童心,意味着老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行为与见解,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欢笑与沉默,狡黠与困惑,在共学共玩同乐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我们也会因为拥有一颗童心而变的更年轻。譬如:《平安回家》一课中,老师当交警带着大家回家,引导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和标志,分辨违反规则的行为。学习《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共同体验,老师还扮演“小树”,伸出双臂当“树枝”,让把沉重的书包挂在“树枝”上,还使劲摇动。“小树”痛苦地呻吟:“哎呀,我受不了啦!我疼死啦!”看见“小树”难受的表情,小朋友们可心疼了。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中,孩子们懂得了花草需要呵护的道理,还因为师生的共同表演,让师生的心贴的更近,让教育更有效果。我们的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机盎然。
3、守护儿童的天性 守护儿童的天性,意味着教师应尊重孩子,多给学生任意发展的自由,以宽容之心来对待孩子犯的“错”,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学生奇怪甚至荒诞的问题……譬如:男孩打架以前常被视如洪水猛兽,轻则批评,重则请双方家长到场狠狠责罚。其实,打架行为又何尝不是男孩天性使然。一位老师巧用打架事件上的品德课《怎样与人相处》,让人难忘:环节一:“事件回放”——目击者陈述事情经过,各方认真倾听。环节二:“男生权利”——打架男孩有权为自己辩护。环节三:“你说我说大家说”——大家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讨论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课在双方互道“对不起”和紧握的双手中落下帷幕。整堂课老师没有以“法官”、“权威”自居,而是平等对话的一员……几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老师用心良苦,既守护了男孩的天性,又渗透了交往技巧的指导,同时也让打架男孩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课堂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呈现真实与和谐。
二、 智慧“点”拨——让课堂与生活相接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课堂是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从生活中寻找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贴近学生的生活。
1、抓“空白点”,拓展延伸
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使课堂生活更贴近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这本“书”中挖掘资源来填补品德教材中的空白。关注新闻时事,聚焦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教材的育人价值。四年级《我们的合作》一课,教师将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拍成照片一一展示:开学第一天大家齐心协力搬书,上课时小组合作交流,跳长绳等等,身边鲜活的事例如此真切,让教材更为丰盈,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人人离不开合作的道理。根据世人瞩目的钓鱼岛事件,在五年级《让我们来寻根》一课中,将时事热点填补教材空白,组织学生开展“走近钓鱼岛”研究活动,对祖国的宝岛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和展望,增强了孩子胸怀祖国的情怀和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学《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时,我们以近在咫尺的惠山古镇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抓手,以“探访家乡名人,了解惠山祠堂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家乡名人的认识,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扣住 “疑点”,柳暗花明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和方向来自于“疑惑”。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直面学生的困惑,恰到好处顺势点拨,促使学生在高于生活的活动中自我体验。譬如《让我们来寻根》的探究活动,学生对钓鱼岛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对于砸车事件,学生有不同看法,一个学生很疑惑:“砸日本车起了警示作用,让日本货在中国没有市场,这不是爱国行为么?为什么要抓爱国者呢?”面对孩子的困惑,老师组织学生围绕“砸车是爱国行为么?”展开探究,和学生一起走进白岩松的博客,走进央视的焦点访谈……在此基础上设计“砸车事件庭审会”,由孩子们充当原告、被告、法官和辩护律师,进行法庭辩论。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抗议活动”,彰显了公众高涨的爱国热情,但是“打砸抢”行为,是借着爱国的外衣侵犯人权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公共秩序,在国际上也造成了恶劣影响。作为小学生只有深入了解钓鱼岛的历史,明确“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圣神领土”这一道理,学好本领,将来让祖国变得更强大才是理性爱国的表现。这堂课老师摆脱了静态的预设,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别样的精彩。
3、抓住“意外”, 曲径通幽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行为,这是学生课堂反馈的正常现象。为了追求真实的教育,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蹲下身来,珍视学生的真实体验,紧紧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资源,智慧地挖掘这“意外”背后的价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使之成为教学流程中错落有致、装点得体的亮点。为了让孩子体验合作的重要,在《我们的合作》一课中,老师组织学生玩“踩石过河”的游戏,这个游戏有趣而有意义,需要一定的技巧和速度,尤其需要合作精神。游戏中,孩子们自行分工,相互协作,你追我赶,煞是热闹。可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调皮大王”小雨趁大家不注意,给速度快的乙组设置障碍,让自己组得了第一。他破坏规则的举动,让大家非常生气。看到这一幕,老师没有简单地将小雨同学批评了事,而是对乙组同学耳语一番,示意比赛继续进行。小雨组以胜利者姿态进入决赛,正当胜利在望时,没想到乙组同学轻轻拉住小雨脚下的垫子,结果小雨组也和胜利擦肩而过。小雨气急败坏,到老师面前告状,老师微微一笑,让小雨查找失利的原因,聪明的小雨低下了头,认识到了自己不守规则,不会合作,其实是自私心理在作怪,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过实践体验,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学到成功合作的方法,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尊重孩子的天性,课堂因“意外”而精彩,因真实而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三、 彰显个性——让情与智交融
师生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首先是充满情趣的课堂。情趣来自老师课堂教学的魅力:引人入胜的导入,精心独特的活动、创意无限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的情境设计……创新不断,情趣不断,是学生向往的课堂。其次,课堂应该充满智慧。学生主动探究,思维碰撞,个性飞扬。情感和智慧的有机融合,知、情、行合一,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综上所述,共同生活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是为了师生更幸福、更有意义的生活。教学实践中,我们基于儿童立场,以平静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脚下的真实,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会使师生身心得到愉悦,人格得到尊重,品德得到提升。品德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224
[2]应美华: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J].江苏教育研究.2012-6c
[3]汪晓勇: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J].江苏教育研究.2012-6c
[4]周成海.导正教师认同: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5]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