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其自身的本质特征与功能,必然成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意志品质与审美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范围内的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体育文化与其它文化一道共同建设校园的精神文明、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人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外、中、内三个层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即指物的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两操两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校运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还包括逐步成熟的学校体育理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层即指思想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2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2.1目的性特征与引导功能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专门人才,这就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正是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方向,积极引导学生朝着学校培养的目标去努力,朝着健康、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所以高职高专体育必须按照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营造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选择正确的、更普及、更大众化的的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坚持开展高品位的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和群众健康活动,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体育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向着正确的方向奋进,推动高校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2健身特征与娱乐功能
当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转向增强体质、保健、娱乐、休闲化方向发展。校园体育大多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节假日体育等;在锻炼项目选择上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如网球、体育舞蹈、溜冰、健美操等休闲性运动项目已在高校校园中悄然兴起。大学体育课的改革,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身体状况、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余暇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更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方法的掌握,将在未来生活、工作中发挥长远效益,使大学生终身受益。在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特别要抓学生普遍推崇体育的心理,结合学校教育目的与要求,加强体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真正认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感受体育美的享受,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这就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
2.3开放性特征与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大学生已冲破封闭的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观看各种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校级之间的体育竞赛与交流;高水平运动队的建立,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新创赛事;在社会开展体质与健康、体育与科学、全民健身宣传与咨询服务等都是高校体育文化开放性的体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特有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把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格,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完善了健康丰满的新形象。这种开放性特点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操、心理、应变能力起着教育的作用。所以,高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3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管理学视界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现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它主导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倡导严整、创新、求实的校风学风为核心,其根本任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环节和有效途径。
4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1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的集中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风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体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4.2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意识相碰撞,使校园体育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体育文化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4.3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体育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发出对校园和校园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4.4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具体包括:感染功能、暗示功能、同化功能、激励功能、心理调适功能。
5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要方法和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缺乏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实现科学、系统和高效的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便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所适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之带来了人们思想、道德及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些无疑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迷茫、失落甚至难以适应。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日益更新,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新举措、新思路。而校园体育文化正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孙会山.试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5,(1):45-46.
[2] 熊其伦.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贵州教育,2006,(5):7.
[3] 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82-83.
[4] 张玉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130-132.
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般立项课题(LSZ2006B004)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渗透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意志品质与审美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
1 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校园范围内的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体育文化与其它文化一道共同建设校园的精神文明、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四有人才。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外、中、内三个层面。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即指物的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雕塑、各种体育宣传媒体和手段以及各种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中间层面主要指校园中的体育制度,如体育课程的必修制度、两操两锻炼制度、各种体育竞赛和校运会制度、业余训练制度、学校体育的管理制度等,还包括逐步成熟的学校体育理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层即指思想层面,它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以及长期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
2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2.1目的性特征与引导功能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专门人才,这就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正是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方向,积极引导学生朝着学校培养的目标去努力,朝着健康、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所以高职高专体育必须按照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营造自身的体育文化氛围,选择正确的、更普及、更大众化的的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坚持开展高品位的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育文化和群众健康活动,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体育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向着正确的方向奋进,推动高校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2健身特征与娱乐功能
当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转向增强体质、保健、娱乐、休闲化方向发展。校园体育大多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包括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体育、节假日体育等;在锻炼项目选择上也有较大的灵活性,如网球、体育舞蹈、溜冰、健美操等休闲性运动项目已在高校校园中悄然兴起。大学体育课的改革,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身体状况、爱好来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余暇体育在高校的开展,更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方法的掌握,将在未来生活、工作中发挥长远效益,使大学生终身受益。在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特别要抓学生普遍推崇体育的心理,结合学校教育目的与要求,加强体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真正认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感受体育美的享受,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这就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所在。
2.3开放性特征与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大学生已冲破封闭的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观看各种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校级之间的体育竞赛与交流;高水平运动队的建立,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等新创赛事;在社会开展体质与健康、体育与科学、全民健身宣传与咨询服务等都是高校体育文化开放性的体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特有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把社会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格,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完善了健康丰满的新形象。这种开放性特点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操、心理、应变能力起着教育的作用。所以,高校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3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管理学视界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现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它主导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倡导严整、创新、求实的校风学风为核心,其根本任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环节和有效途径。
4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1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的集中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风格。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德国教育学家贝尔提出的“名副其实的体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4.2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群体意识相碰撞,使校园体育文化表现出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体育文化积极、健康,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4.3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通过体育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将大学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使学生在情感中发出对校园和校园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4.4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感染、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其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具体包括:感染功能、暗示功能、同化功能、激励功能、心理调适功能。
5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要方法和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缺乏实践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实现科学、系统和高效的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离开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便会显得软弱无力、无所适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随之带来了人们思想、道德及价值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些无疑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出现迷茫、失落甚至难以适应。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日益更新,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新举措、新思路。而校园体育文化正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孙会山.试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5,(1):45-46.
[2] 熊其伦.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贵州教育,2006,(5):7.
[3] 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82-83.
[4] 张玉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130-132.
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般立项课题(LSZ2006B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