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听过不少的文言文课,有的实在,有的花哨,有的设计精妙,有的一塌糊涂。文言文教学的立足点在哪里?这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些脍炙人口的优秀古诗文被选入了各学段学生的教材。我们有必要引领孩子们正确地进行鉴赏,去感知它的内容,去理解它的诗句,去把握作者渗透在诗文中的情感,进而体会这些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它们的精髓。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体现一定的梯度,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其中基础目标的完成——即对文本字词句的理解是最关键的。可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却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字词句的理解成了过场,用时了了。作为一个看客,我无法估测现场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这些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呈现在学案上的,而上课时的预习检测也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去引领孩子们实现后面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顺着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上。而对于一些公开课上孩子们的基础掌握程度,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学过一篇文言文之后,如果学生连其中的一些基础的字词都无法解释的话,那无疑这堂课是失败的。吃夹生饭的现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屡见不鲜,这也无怪乎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够准确和严谨了……
大家都不敢在夯实字词句上下功夫,怕没有看头,是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有问题,还是大家没有勇气?
上此类课时我们接触的是新学生,没办法预习,而对较长的文言文来说,疏通文意就需要一节课,只疏通文意又上不出新意,怎么办?
我想,这肯定是众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我觉得,优美的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学好文言文对于我们传承古典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日的教学,熟读成诵,理解感悟,积累知识,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才扎实有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读懂”的基础上感悟,而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只注重教学形式,给学生吃”夹生饭”,这应该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
但,在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上仍存在两种倾向:教成古汉语,唯恐忽略一个所谓的知识点;上成现代文,放弃文言知识。平时的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文言知识的掌握,也不能放弃对深层次内容的探求。怎样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如何将“文”与“言”融合起来?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预先解决“言”的问题。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阅读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解答,并做记录。自己没有学会的小组内部共同学习,小组内部能学会的教师也不讲,小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讲。老师在自主学习阶段所要做的就是检测和验收,并且做出评价。
其次, 要反复朗读。朗读应该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是说的诵读的重要性;朱自清也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豐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可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读文本,扫除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大意;二读文本,处理好语气语调,安排好节奏、语速;三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与作者思想,体会写作技巧;四读文本,五读文本,教师可见,阅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一遍遍阅读的过程,文言文教学也便由“言”过渡到“文”,这也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孙权劝学》为例,我认为,扎实上好本节课,至少坚持”三步走”,即:第一步,了解作者信息及创作背景,落实文学常识,初读文本,读准字音;第二步,再读文本,教会学生划分语句停顿的方法,找出文言文停顿规律,读出停顿与节奏;第三步,读懂文意,解决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边读边画,画出会意处,画出不解点,引导学生质疑,安排大家探究,互答疑点;第四步,结合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读出感情,并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炼升华,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染。学生的学习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文言文的教学也便由“言”过渡到“文”,必然改善”课上热热闹闹,课下懵懵懂懂”的局面。
文言文教学,容不得花架子,一定要立足于文本,从基础做起,实实在在地教,最好!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些脍炙人口的优秀古诗文被选入了各学段学生的教材。我们有必要引领孩子们正确地进行鉴赏,去感知它的内容,去理解它的诗句,去把握作者渗透在诗文中的情感,进而体会这些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它们的精髓。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体现一定的梯度,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其中基础目标的完成——即对文本字词句的理解是最关键的。可是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却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字词句的理解成了过场,用时了了。作为一个看客,我无法估测现场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这些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呈现在学案上的,而上课时的预习检测也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去引领孩子们实现后面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顺着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上。而对于一些公开课上孩子们的基础掌握程度,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学过一篇文言文之后,如果学生连其中的一些基础的字词都无法解释的话,那无疑这堂课是失败的。吃夹生饭的现象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屡见不鲜,这也无怪乎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不够准确和严谨了……
大家都不敢在夯实字词句上下功夫,怕没有看头,是公开课的评价标准有问题,还是大家没有勇气?
上此类课时我们接触的是新学生,没办法预习,而对较长的文言文来说,疏通文意就需要一节课,只疏通文意又上不出新意,怎么办?
我想,这肯定是众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我觉得,优美的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学好文言文对于我们传承古典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日的教学,熟读成诵,理解感悟,积累知识,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才扎实有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读懂”的基础上感悟,而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只注重教学形式,给学生吃”夹生饭”,这应该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
但,在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上仍存在两种倾向:教成古汉语,唯恐忽略一个所谓的知识点;上成现代文,放弃文言知识。平时的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文言知识的掌握,也不能放弃对深层次内容的探求。怎样把握两者之间的度?如何将“文”与“言”融合起来?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预先解决“言”的问题。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阅读并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对于不理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解答,并做记录。自己没有学会的小组内部共同学习,小组内部能学会的教师也不讲,小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讲。老师在自主学习阶段所要做的就是检测和验收,并且做出评价。
其次, 要反复朗读。朗读应该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因“言”释“文”。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是说的诵读的重要性;朱自清也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豐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可以说,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读文本,扫除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大意;二读文本,处理好语气语调,安排好节奏、语速;三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与作者思想,体会写作技巧;四读文本,五读文本,教师可见,阅读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一遍遍阅读的过程,文言文教学也便由“言”过渡到“文”,这也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
以部编教材七年级《孙权劝学》为例,我认为,扎实上好本节课,至少坚持”三步走”,即:第一步,了解作者信息及创作背景,落实文学常识,初读文本,读准字音;第二步,再读文本,教会学生划分语句停顿的方法,找出文言文停顿规律,读出停顿与节奏;第三步,读懂文意,解决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引导学生边读边画,画出会意处,画出不解点,引导学生质疑,安排大家探究,互答疑点;第四步,结合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读出感情,并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炼升华,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染。学生的学习目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文言文的教学也便由“言”过渡到“文”,必然改善”课上热热闹闹,课下懵懵懂懂”的局面。
文言文教学,容不得花架子,一定要立足于文本,从基础做起,实实在在地教,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