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听到植物的交流吗

来源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315157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之间也会交流?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一项由中、德、英三国学者共同参与的最新研究发现,相邻植物可以互相“对话”。
  比如说,木薯根部会向土壤释放出一系列氰化物,邻近的花生感知到这些物质,会相应释放出气态分子乙烯。在乙烯影响下,花生植株会主动缩减地上部分的繁茂程度,优先保证果实的养分供给。同时,乙烯还能作为“召集信号”,聚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到花生根部,提高氮、磷等有效养分的吸收率,以进一步提高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和产量。

喝水就是喝掉大量塑料吗


  我们每天的饮用水中有很多塑料吗?
  近日,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 美国90%以上的自来水都含有肉眼看不见的纳米级塑料。这些少量的塑料可能来自大的塑料降解或个人护理产品的微粒。
  负责这项研究的教授乔杜里说:“我们正在大量饮用塑料,每个月大约喝几克塑料。这令人担忧,因为你不知道20年后会发生什么。”

下“铁雨”的星球


  最近,科学家在超高温系外行星的大气中,发现了其可能会下“铁雨”的信号。对铁谱线和行星昼夜交替的观测表明,这颗系外行星的阳面会出现“凝铁成雨”的极端景象。
  超高温系外巨行星是非常特殊的一类星体,它们接收的太阳辐射可以是地球的好几千倍,因此可能出现非常极端的环境。

“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出发啦


  2019年3月10日,“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在海南省三亚市南山港码头起航,向大海深处进军。
  这个家伙到南海去干什么呢?任务真不少:考察南海海底的海山及峡谷区生态、地质及环境污染情况,开展塑料污染、海山生态系统的深潜调查及取样工作,以及其他深海智能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的相关装备海试等。

“南极勇士”战冰斗雪完成科考


  經过67天南极内陆的艰苦作业,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泰山站队员已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与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安全回到中山站。
  科考队员在距离中山站300千米和400千米处的南极冰盖上,各架设了一套自动气象观测站,增进对南极气象的了解;在泰山站,科考队员维护和安装了3台空间碎片监测望远镜和1台云量极光监测仪,架设了自动气象站和大气视宁度测量仪等天文台址监测设备。

32亿年前地球长啥样


  32亿年的地球长啥样?据最新研究表明,那时地球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没有一片大陆。随着板块构造将巨大的岩石块向上推开,突破海面,大陆才随之出现。
  科学家们由此推测有两个主要的生命起源地:海底热液喷口和陆地上的池塘,这些地方有可能是生命的最早起源。
其他文献
毛利卫在日本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不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日本人,却和中国的杨利伟一样,头顶着本国第一位航天员的光环。他不仅在日本航天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日本国内的航天知识科普和航天文化推广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948年,毛利卫出生在日本北海道,父亲是一名兽医,母亲则在当地经营一家小浴池。6岁那年,台风摧毁了毛利卫父亲的兽医站和他们家的住房,全家人只能迁居到母亲的浴池居住。狭小的空间,有限
在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上,我对着话筒大声说:“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妈妈问我,想当什么方面的科学家呢?  我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这个问题可有点难住我了。直到前些天,学校请了一名航天科学家给我们做了“中国航天故事”的讲座,我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感受——“当一名中国人好幸运”。在这一刻,我想好了:我要当一名航天科学家!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成为第一名进入空间站的少年科学家,在太空开始了丰富多
他在芯片中搜索着……突然,一条重要的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新闻:新型病毒‘闪电’在网上疯狂传播,来源至今未知……”  新宝的芯片高速转动:终于可以行动了!  “切,找了半天,就发现了这个?”小喵对病毒什么的毫不在意。  “电脑病毒的危害大着呢。”新宝耐心地调出资料。  “十年前盛行的电脑病毒‘震荡波’,其破坏力之大令法国关闭了卫星通讯,甚至取消了数个航班。”  “哇,这么严重!”小喵张大了嘴巴
2020,充满梦幻和无限希望的一年。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的话,那就先来完成“终极科学任务”吧!  写一篇观察日记  种子是怎样破土发芽、开花结果的?小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经历怎样的变化?一年四季的景象是如何交替的?小蝌蚪是怎样长成小青蛙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发现”的眼睛,快去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变化”,再仔细观察它,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任务难度:★
走过车水马龙的街道,登上一级级偶有沥青的台阶,伴着旭日清风,听着远方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我们踏入了航空基地的大门。  参观航天科普馆,感受伟人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观看航天发展纪录片,领悟我国航天事业大步向前的真谛;亲手组装好水火箭,一飞冲天,梦想也随着火箭飞向蓝天……  转眼间,太阳从东升到西落,飞扬的国旗影子由长到短,绿茵茵的草场上还遗留着藿香正气水的味道,黄昏已经悄悄来临。虽然仅仅只过了一天
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内心OS:也太简单了吧,我小学一年级就知道,塑料是不能导电的!  当然,“塑料能导电”在很长时间里是错误的。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条错误的结论,要打上对号了!  来看看这个改变世界的故事吧!  1970年的某一天,日本东京技术学院里,化学教授白川日田吩咐他的一个学生制作高分子塑料。做实验的是一位初来日本的学生,还不精通日语,以至误解了教授的话,过多地加进了某种重要的化学成分。
中国赶超世界的大口径望远镜计划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专业天文望远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日渐增强,也陆续自主研制了一些1-2米级的望远镜,但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王授琯院士、苏定强院士为首的科学家提出了“反射施密特式望远镜”方案。该方案瞄准国际天文届亟待解决的大口径与大视场的矛盾,希望开辟中国自主研制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道路。后来,在崔
“黄道”这个词大家也许并不陌生,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黄道吉日”之说,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黄道”有认识。但是,现代人由于居住在城里,周围光污染很严重,没有机会观察和研究深邃星空的奥秘和规律,因此对“黄道”的概念也不十分清楚。  黄道:天文学家把地球公轉轨道面(见图1黄色实线)在天球上的投影称为黄道(见图1黄色虚线),它是天球上假想的一个大圆圈。同时,黄道也是地球上的人们看太阳在一年中相对恒星移
人类一直梦想着创造出堪与人脑相媲美的机器大脑(人工智能),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但直到1956年夏季,麦卡锡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达特茅斯学院举办的一次会议上,才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诞生。  木牛流马的传说  其实,早在上千年前,人类就梦想着用机器来代替人的劳动,执行人类给出的任务,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传说早在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先生就
耳罩 ——小发明大财富  15岁那年,切斯特·格林伍德遇到了一个难题。冬天的时候,他的耳朵总是冻得通红,用围巾裹住头部或者用手套捂住耳朵都不舒服,于是他让奶奶在金属环两侧缝上皮毛,这样佩戴方便又保暖。他后来对耳罩进行了改进,并获得了格林伍德冠军耳罩的专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为美军士兵的耳朵送去温暖,格林伍德发了大财。但他可并不满足于此,一生共创造了超过100项发明,是真正的天才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