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挖掘装置设计与仿真试验

来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机采用固定式挖掘铲收获时,存在挖掘深度不足,入土阻力大,功率损耗严重,碎土效果差,铲尖磨损较大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振动式挖掘装置的挖掘铲参数、运动机构、铲面运动特性和工作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该装置采用锯齿形平面三角铲,铲刃张角≤94°、入土角为20°~30°、工作深度≥500 mm,铲面长度为772mm,运动机构类型为四连杆机构,工作时做平面运动,其水平方向运动类似于余弦函数曲线,垂直方向为正弦函数曲线,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类似.挖掘铲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曲线平滑顺畅,运动类型与理论推导值吻合,为简谐运动,运动过程无干涉现象,速度与加速度变化均符合运动规律.当挖掘装置的前进速度为2.4 m/s,入土角为25°,转速为280 r/min时,该装置的挖掘阻力最小.采用振动式挖掘装置对中药材进行收获时,可有效减小挖掘阻力,具有良好的碎土分离效果,整体运行平稳,工作可靠,各项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其他文献
马铃薯早疫病在榆林市发生普遍,生产中长期使用固定几种农药,使得病原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为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马铃薯早疫病病原,通过柯赫法则确定病原,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9种杀菌剂毒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
氮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氮肥的施用直接影响到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和品质.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有显著差异.就氮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在对马铃薯氮素需求基础上,综述了马铃薯氮素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马铃薯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
全球盐碱地面积的增加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马铃薯属于中等耐盐性作物,盐碱胁迫严重抑制马铃薯的产量,因此提高马铃薯耐盐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盐碱胁迫对马铃薯发育及生理的影响、马铃薯耐盐碱能力提高途径及其展望3个方面对马铃薯耐盐碱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当前已知的马铃薯耐盐碱机制,为马铃薯耐盐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与育种思路.
间作是中国常见的栽培模式,可高效利用水肥光热及土地资源,促进植物养分利用优势的形成,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中国各地形成多种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模式.通过查阅文献,综合分析马铃薯-玉米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发现间作模式较单作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减轻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率.分析马铃薯-玉米间作模式的生态效益,发现间作模式可促进马铃薯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质量.但目前马铃薯-玉米间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
文章比较了不同基质配比、水肥用量、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以及现有几种基质存在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椰糠综合性质较好,已被广泛应用于微型薯基质栽培中.在实际生产中本着经济高产的原则进行基质选择,采用适宜密度,并结合水肥调控以及病害防控等来提高微型薯产量.寻找潜在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的基质进行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既是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也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
针对目前软体末端执行器在果蔬采摘领域存在刚度低、指尖力小等问题,在多腔体型软体末端执行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对发生层的腔体顶部及两侧增加限制性材料以增大夹持力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执行器末端位置与输入气压之间的关系;采用Abaqus软件仿真分析执行器弯曲角度、支反力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抓取验证.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层限制性材料的增加在不影响执行器弯曲性能的前提下,不仅能很好地减小气球效应,而且能够承载更高的工作压强;弯曲角度和压强一定时,增强型执行器的支反力明显大于传统软体执行器,增
马铃薯新品种\'沿薯801\'是吉林省旺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延薯4号\'为母本,\'延薯5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各世代鉴定筛选而育成的鲜食型品种.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19)220025.该品种生育期94 d左右,株高74 cm,茎绿带褐色,叶绿色,花冠白色,花繁茂,天然不结实.块茎大而整齐,圆形,黄皮黄肉,麻皮,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1.12%,淀粉含量16.01%,粗蛋白含量2.09%,鲜薯维生素C含量197.81 mg/
为探究蒜薹不同采收方式及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鳞茎均重之间的关联机制,开展两年的大蒜田间试验研究.试验以“苍山白蒜”和“金乡紫皮蒜”两个大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采薹、手工采薹、犁刀法采薹、剪花苞式采薹及不同植株叶片损伤程度等12种蒜薹采收方式对鳞茎均重的影响.试验数据均表明,以鳞茎均重为评价指标,各采收方式对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剪花苞式处理组指标值最高,不采薹处理组指标值最低,且两组指标值差异显著;手工采薹与犁刀法采薹的指标值差异不显著.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指标值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优选蒜薹和
切割器作为小型收割机大概率故障的作业部件,其传统可靠性测试方式受作业季节、田间地形及多变负载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其测试周期长且测试数据收集难度大,给后续切割器改良设计及小型收割机整机优化设计造成很大的困难.基于此,创新性地提出一种螺旋绞龙式供料系统,结合模拟田间地形差异(含收获机械自身振动)的振动台及为不同切割器驱动的动力输出装置,构建实验室条件下的小型收割机切割器可靠性测试实物仿真实验平台.选取小型收割机(型号:1WG6.3-110FC-Z)的切割器为被测对象,将其在平台上进行24 h连续测试,测试结果表
针对机采棉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一次性可完成开沟、施肥、喷药、铺设滴灌带、仿形、铺膜、播种、镇压等作业的双U型棉花精量播种机.该机采用勺轮鸭嘴式精量排种器和提土覆土装置实现节水精量全膜播种;利用ANSYS软件对双U型棉花精量播种机的成穴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对提土覆土装置的传动轴进行模态分析.田间试验表明:种子的空穴率为1.6%,种子机械破损率为0.1%,穴粒数合格率为96.2%,种子覆土厚度深度合格率为97.5%,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16.8 mm/m2,采光面宽度合格率为93.6%,试验指标均达到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