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巨大转变。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思想观念易受多面信息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教学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应保持不断创新,紧跟新时期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通过对教学实践环节创新,如创新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体系、优化教学过程等,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达成全面型人才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 思政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85-02
  思政教育教学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思想意识的主要路径。对于传统的强制灌输思想教育方法,很多学生都报以不愿意接受、甚至是排斥的态度。这种现象导致思政教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阻碍了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需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职业教育规律、专业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努力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文章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案,主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实为对象,创新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以观测实践效果。
  一、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当代高校学生崇尚自由主义,但心智还不够成熟,面对正确价值观的选择不够明确。生活在网络信息庞杂的时代,加上学生信息辨别度较弱,接受了很多不健康的思想及價值观,对于还没有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是个不小的考验。通过对新时代国家公共政策和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中国思想政治现实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研究教材,紧扣课程目标,突出当前热点,总体教学设计遵循紧密结合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双重原则,并持续凝练教学主题,重点选择核心问题授课。
  (二)教学目标。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特征,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模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多元互动方式开展。同时,确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具备思想政治能力的全面人才。具体而言,通过开设课程与评估测试等,帮助学生打造正确选择价值立场、提高个人素质自主、终身持续研究学习、理性思考现实热点及善于团队配合协作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过程优化
  (一)教学环节重构。老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始终扮演着课堂主体的角色。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成为新的课堂主体,从而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为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授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对教学环节进行重构。通常而言,教学环节包括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环节。首先,重构课前研学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个部分。具体而言,教师活动应包含准备教学资料、课前发布教学任务、组织研学活动;学生活动细化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情景体验。其次,重构课中导学环节。授课教师通过细分情境导入、研学分享、头脑风暴、课堂讲授、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六个环节,完成专题教学任务。最后,重构课后拓学环节。通过线上平台(如课程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进行课堂延伸、拓展交流,根据作业情况完成情况更新平台资源,展示学生优秀作品等。
  (二)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考核学生是通过考试得到的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难以真正反映出同学们的学习水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布置作业环节被视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而这种作业方式,难以促使学生掌握真正的思政教育课程知识,同时还增加了教师的日常工作量。在高校新课改中,我国结合当前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发现仍然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例如,部分院校与老师过度重视考试成绩,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现阶段推行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程度,而关于学生的实际理解与运用方面的考察基本属于空白,导致院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并不够全面。对此,从两个方面优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评价。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立体化评价,借助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功能,全程纪实和采集学生学习、测试等数据,并利用数字技术智能化分析学生平台学习积分,进而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学习指导,形成良好的促学氛围,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可积极借助翻转课堂帮助学生提升获得感。翻转课堂的线上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基本理解教学内容,而线下方式可完成专题授课,帮助学生进系统分析教材专题关联的社会热点。
  三、教学模式创新
  (一)创新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具体来说,主要从三个部分创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第一,实现线上线下交互教学模式创新。任课老师利用“学堂在线”与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第二,实现要点专题教学模式创新。任课老师在课程中合理引入专题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以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三是巧妙利用热点实现辨析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增设“时事热点”环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多角度剖析原因,寻找对策,提升课程吸引力。
  (二)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效果。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进步,一定程度上也太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起点。在这种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优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方式,积极开发和整合优质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课内课外课堂翻转。新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充分挖掘网络动态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提高学习者信息资源的选择自主性。通过线上线下任务驱动,突出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效,增强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针对性。高职院校要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兴趣加以激发,从而匹配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人才培育要求。   (三)精心设计任务目标。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教学负责人制定教学任务目标应切实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借助课程内容分析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在任务中的适应性,进而制定合理的任务目标。教师所举行的相关活动需目标明确,且具有一定可行性。与此同时,需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综合性教育,不断促进学生收集、处理及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或现场实践,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四)创新授课形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任课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转变教师角色,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主要负责组织、引导和残余,在整个任务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不要立即代替学生解决,而是与其探讨解决方案,发挥其主动性。此外,教师需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可采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方式授课,结合时事,主动淘汰已经过时或被证伪的观点、内容。
  (五)完善教学效果反馈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创建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彼此之间,以及學生与老师之间可以轻松交流,共同推动教学活动进行。教师需在深入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学生可在不同任务中体验不同角色,老师只负责指导与推进,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设计反馈流程,让学生以任务书具体流程为框架,以自身表现为依托,在总体任务结束时,总结经验及所得,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反馈评价教学效果。
  四、反思与改进
  (一)取得成效。首先,提升学生获得感。当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手段合理,会促使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发生改变,课堂教学环节会变得生动化,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升了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其次,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师的专题研究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迅速提升,两年来,教师获得技术标兵、大赛名次、教学成果快速增加。最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整个教学设计新颖,学生参与度高且学习效果良好,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值得在高职院校推广。
  (二)改进计划。持续借助“互联网+”构建智能化教育模式,打造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线上金牌课程,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利用私播课(SPOC)等线上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方式,并可基于课后拓学方式,建设展示学生思政风采的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牌课程。
  五、结语
  思政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很多学校都逐渐重视了思政教育教学,希望培养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思政意识较为淡薄,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理论性知识的学习,所以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都导致思政教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提出操作性与执行性较好的优化思路,期待能够为高职类院校的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周颖,陈旻,袁阳.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逻辑体系构建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125-129.
  [2]张明.传媒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传媒论坛,2018,(16):116-117.
  作者简介:
  王涛,男,汉族,宁夏银川人,硕士,助教,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古代寓言经历了从先秦时期哲理性寓言、两汉时期劝诫式寓言、魏晋南北朝时期过渡性寓言、唐宋时期讽刺性寓言到元明清时期的诙谐性寓言,寓意深刻、情节丰富。大家对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理解普遍想到的是它的道德寓意与智慧,对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不清晰。其实我国古代寓言故事除了大家掌握的暗含寓意之外,还有着言语精练的语言之美、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之美以及寓意丰富的智慧之美。这独有的艺术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古筝在我国民族弹拨乐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改变,文化的发展,古筝的技法和作曲技巧方面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不停地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 古筝;多元;调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62-02  一、传统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弹拨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在飞速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就当前我国的高职幼儿教育专业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整体的效果并不好,还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将会严重的影响我国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幼儿教育专业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要研究分析更好的教学方案,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入手,不断的
期刊
【摘要】 板胡属于一种具备独特音色以及鲜明艺术个性的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历史接近300余年。它属于我国乐器历史发展当中文化的一种融合,非常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需求的具体选择。板胡具备无可替代的特征,属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对板胡艺术传承发展的时代境遇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 板胡;传承;境遇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木雕是我国传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发展重要载体。本文对传统木雕工艺的技法及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进行研究,介绍了木雕选材技巧,常用雕刻方法,常用刀具以及使用,阐述了木雕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木雕工艺;技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73-02 
期刊
【摘要】 舞蹈是所有艺术之母,是人类的第一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身的演进与发展,比如原始时期有表现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舞蹈;夏朝出现了奴隶女乐;西周利用舞蹈进行制礼作乐的礼乐制度;汉代有出现了表现星象意识的“盘鼓舞”以及少数民族的四夷乐舞等等。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的意识在随着实践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而文化的出现又是由于人类“审美”意识的出现。中国的《易经》中讲:“刚柔交错,天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多声部音乐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围绕多声部音乐是什么、多声部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为何要学习多声部音乐、多声部音乐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论述。  【关键词】 多声部音乐;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9-0064-03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国内外文化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族声乐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有所丰富,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声乐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民族聲乐教学体系逐渐规范,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声乐教学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求变,不仅要与时俱进,还需要坚持民族声乐的本质。文章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结合本人工作经验从多个维
期刊
【摘要】 《六月——船歌》是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以抒情细腻的创作手法和生动的旋律描绘出俄罗斯六月的宜人景色,静谧的自然风光与俄罗斯人民欢乐的生活场面在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精致。本文从乐曲结构方面入手,对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进行曲式分析。  【关键词】 柴科夫斯基;船歌;曲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深层契合,无论是从加德纳本人的研究经历还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而言均是如此。本文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思想背景与杜威哲学中艺术教育理论的关系,并结合“零点项目”与“艺术推进”项目探讨了视觉——空间智能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多元智能;艺术教育;杜威;零点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