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h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县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做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确实感受到了新事物带来的巨大变化,就语文学科来看,各位教师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在语文课堂上出现了:音乐、书画、舞蹈、课件,手脚并用,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还有的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谈对某一品德与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甚至无限度地超越文本;无价值地讨论……。这些现象就其表象看,似乎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究其实质,这些语文课堂完全抛开了语文目标,步入了教学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灵魂是以语言教学,学生发展为主体,而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大都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上要抓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美词佳句,提高语文素养的最佳契机。
  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呢?朗读和品味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通过朗读、培养语感
  
  首先,对初一学生要特别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方法,如朗读、默读、速读、略读、浏览等,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选取适应的阅读类型。而且加强方法的指导。课堂上要尽量留给学生诵读的机会,以利于培养语感。有必要每学期开展一次朗诵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
  如我在教莫怀戚《散步》时,始终确定一个核心目标:通过朗读带给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从文章整体上,进行散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然后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或一句话读给全班同学听,并用“我喜欢_(段句)、因为_”一句话形式交流,说明理由,教师及时点拨指导,或引导其他学生来作点评。请学生示范读或让全班学生齐读。这样在读中就完成了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对语言的理解与分析及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述能力,教学
  目标水到渠成。
  
  二、比较品味、领悟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语言的品味,用比较法品味,会达到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功效,我常采用:
  (1)添加法,就是在原文上添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文本语言。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有这么两句诗:“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编入教材时删掉了“那怕”,我指导学生品味诗时,可将“那怕”重新加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它是一种猜测语气,而去掉后更能表现诗人大胆的肯定和浪漫的理想。
  (2)删减法,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如《散步》中有一句话:“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引导学生删掉“我的”,语意有何改变?通过比较体会,学生发现了本文是大有深意的,是借散步讲一个大道理。
  (3)置换法,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品味语言,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若把这句中的“偷偷地”改为“暗暗地”,可以吗?通过品味比较,学生明白了“暗暗地”是“在暗中或私下里,不显露出来”的 意思,而“偷偷地”是“形容行动不神觉察”的意思,有调皮的意味。
  
  三、品味意境、提升语感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理解了它,就能透彻的读懂全文。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开篇有这样一句:“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与“确凿”看似矛盾的一对词语,其实“似乎”因为时间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因为记不清而犹豫不定;“确凿”是因为百草园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这正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达到“窥一斑,见全貌”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如何上,到底是什么标准?我虽不敢妄下断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把好方向,那就是语文教学要以语言教学为根本,培养学生语感,注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创新意识 创造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的出现,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潜在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所以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潜在创造智能的基础。语文教育中,要使学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就必须把他们当作社会的人去对待,
期刊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我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每周利用阅读课,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更好地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创造条件。下面浅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期刊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1.在教学目标上, 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
期刊
不少学生反映 中学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同学们读读背背,甚至认为所学到的知识,于自己于社会没有多大用处,从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多思善疑、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抽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
期刊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近几年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数学教学的程度仍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1、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
期刊
美丽的梦  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  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  最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喜欢在幽幽  的空谷听回音  能体会到花开花谢的美好  于是你才能进入生活的大门  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不同个性的教师在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
期刊
摘要:当今中国, 有偿新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痼疾。本文从有偿新闻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出发,从宏观环境、新闻工作者素质和新闻法规管理三个方面分析有偿新闻出现的原因,着重在新闻卷入商业行为、违法行为、司法审判和广告四个层面上提出法律应该加强管理的系统化,从而遏制有偿新闻现象的继续蔓延。  关键词:有偿新闻原因 法律    继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中记者受贿的事件之后,事隔5年,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事故发生时,又
期刊
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
期刊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在教育中的运用应运而生,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促使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不断更新,这就决定了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而教育的开放性又体现在教育内容的开放、教育空间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和思维训练的开放上。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