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势要求我们创新,时代在呼唤创新人才。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要从小开始,为此,我们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主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思维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创新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离开了创新思维,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能力也就没有了发展的阶梯,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自由作业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乐学、好思的情绪,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画图”的教学时,课的开始以自制一张精美的电脑绘画在电脑中动画引入,并与音乐相配合,学生被那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所吸引,此时我不失时机用激将法的言语说:“你们想不想做出像老师这样的文字画面?”他们说:“想是想,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在学生有了这乐学好学的动机时,我就势引入“画面”,学生神情十分专注,达到了我预期的设想。
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陶行知在《创新的教育》中曾说:“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实践是一种行动,行动中发生思想,产生新的思维活动,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抓住上机操作这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上机操作的实践中去增长才干,产生新的价值。
为此,对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应该精心设计,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中思维,在思维中实践,提高创新能力。所以每堂课的教学我通常只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来演示和讲解,之后便提出简明扼要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操作练习,并思考问题的种种解决方法。比如,在画图教学中,我先把课本上的“雪景”一图示范一遍,然后就让学生上机实践,要求他们不一定照书本上的图画一遍,而是允许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在思考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由于时间充裕,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多得多,而操作出来的画面更是新、奇、异,各有特色。我看到他们创作的画面既惊又喜,深深体会到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以“游戏学习法”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活动的活动形式,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力量,能对人们的创新活动起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可见,以“游戏学习法”激发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抓住了它就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出现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局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时经常安排一些应用性强、带有游戏成份的软件,特别是小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鼠标操作”时,理论部分讲完后,就安排学生学习Windows中的“纸牌”游戏,然后进行比赛。学生在比赛的时候兴趣盎然,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有的“拖动”操作可以用“双击”代替,而“双击”就快得多了。于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又得到了创新思维的锻炼。
实施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小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年龄阶段共同特征,又存在着个性差异,分层指导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分层指导实际上是一种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以及同一个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所进行的指导,主要目的在于使不同的学生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这种分层指导我从四方面着手。
1.了解水平,组成小组
首先是了解每个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是分层指导的重要前提;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组成不同的小组便于教师分层指导。每一个小组虽程度相近,但仍然存在差异,我从中挑选能力较强、学习较好的当小组长,并给予可以离位检查和指导其他学生练习的特权,这实际上是同一个小组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指导。
2.创设松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层次水平
这就是不能把学生管得太死,而是要给他们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比如,学生在练习前我就提出:凡是练习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这种待遇就是做教学内容以外更深层的练习或实现自己想法的自主探索活动。这样一来能力水平高的将更高,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也会有鞭策和促进作用。
3.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创作小组
这时为层次较高的学生们创设更快提高创新水平的条件,使他们创新能力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既然是“自愿”,较低水平的学生也可参加创作小组,从中受益。
4.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方法
例如,在练习中对层次高的学生多采用点拨和启发;对中等层次的多用指导;对层次较低的多用帮助。
总之,我们深信,只要能做到和做好上述四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思维主要是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创新的核心,是创新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离开了创新思维,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能力也就没有了发展的阶梯,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自由作业等方法来激发学生乐学、好思的情绪,创新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画图”的教学时,课的开始以自制一张精美的电脑绘画在电脑中动画引入,并与音乐相配合,学生被那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所吸引,此时我不失时机用激将法的言语说:“你们想不想做出像老师这样的文字画面?”他们说:“想是想,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在学生有了这乐学好学的动机时,我就势引入“画面”,学生神情十分专注,达到了我预期的设想。
重视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陶行知在《创新的教育》中曾说:“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实践是一种行动,行动中发生思想,产生新的思维活动,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抓住上机操作这个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上机操作的实践中去增长才干,产生新的价值。
为此,对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应该精心设计,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中思维,在思维中实践,提高创新能力。所以每堂课的教学我通常只安排10分钟左右时间来演示和讲解,之后便提出简明扼要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操作练习,并思考问题的种种解决方法。比如,在画图教学中,我先把课本上的“雪景”一图示范一遍,然后就让学生上机实践,要求他们不一定照书本上的图画一遍,而是允许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在思考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由于时间充裕,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多得多,而操作出来的画面更是新、奇、异,各有特色。我看到他们创作的画面既惊又喜,深深体会到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以“游戏学习法”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
游戏是儿童最乐于参与活动的活动形式,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力量,能对人们的创新活动起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可见,以“游戏学习法”激发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抓住了它就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出现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局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为此,我在教学时经常安排一些应用性强、带有游戏成份的软件,特别是小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鼠标操作”时,理论部分讲完后,就安排学生学习Windows中的“纸牌”游戏,然后进行比赛。学生在比赛的时候兴趣盎然,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有的“拖动”操作可以用“双击”代替,而“双击”就快得多了。于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既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又得到了创新思维的锻炼。
实施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小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年龄阶段共同特征,又存在着个性差异,分层指导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分层指导实际上是一种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以及同一个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所进行的指导,主要目的在于使不同的学生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个性发展。在教学中,这种分层指导我从四方面着手。
1.了解水平,组成小组
首先是了解每个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是分层指导的重要前提;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水平组成不同的小组便于教师分层指导。每一个小组虽程度相近,但仍然存在差异,我从中挑选能力较强、学习较好的当小组长,并给予可以离位检查和指导其他学生练习的特权,这实际上是同一个小组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相指导。
2.创设松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层次水平
这就是不能把学生管得太死,而是要给他们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比如,学生在练习前我就提出:凡是练习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这种待遇就是做教学内容以外更深层的练习或实现自己想法的自主探索活动。这样一来能力水平高的将更高,对层次较低的学生也会有鞭策和促进作用。
3.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创作小组
这时为层次较高的学生们创设更快提高创新水平的条件,使他们创新能力的个性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既然是“自愿”,较低水平的学生也可参加创作小组,从中受益。
4.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方法
例如,在练习中对层次高的学生多采用点拨和启发;对中等层次的多用指导;对层次较低的多用帮助。
总之,我们深信,只要能做到和做好上述四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