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y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信息具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功用,对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具有广泛培育的功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效益具有显著提高的功用。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应通过建立其民情信息的网络资源库、内容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活动的网络交互平台、相关知识的网络学习平台等路径来实现。同时,应实行以下基本方略: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循序渐进、加强网络立法、缩小数字鸿沟。
  [关键词]网络文化 民主政治 功用 路径 方略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5-0099-0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需要不断丰富其内容,也需要不断丰富其形式,把民主政治内容与民主政治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存在着内容在发展,而形式依旧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又融合了互联网的一种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为我们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特殊功用。重视并发挥好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殊功用,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一、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殊功用
  
  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殊功用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是指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效能。网络文化的特殊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信息具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功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公民对民主政治内容信息的需求及满足程度具有相关性。没有这种需求,就没有积极性;没有这种需求的满足,也无法发挥这种积极性。但是,由于公民的年龄、经历不同,特别是文化水平的不同,导致不同公民对民主政治信息的需求不同。比如,文化程度高的公民,因理解能力强需要更多的简明信息;文化程度低的公民,因理解能力弱而需要按图示意。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解决不同公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信息及其表现形态的不同需求。网络文化较之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再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和传播,而是以比特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因此,网络文化具有传统文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网络文化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不仅可以是无限量的信息,而且可以是多种表现形态,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态表现出来。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信息及其表现形态。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无限开放性,公民的这种需要的满足,不仅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也可来自于国外民主政治信息,从而有利于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视野。
  第二,网络文化对公民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具有广泛培育的功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公民的素质具有一致性,这里所说的公民素质主要是指公民的政治素质。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民主进程的快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公民的素质。长期以来,封建社会臣民思想的影响和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影响和制约了广大公民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发展。互联网及网络文化的兴起与繁荣为广大公民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的培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知道,互联网是基于资源共享理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呈扁平化状态,具有内在的平等性,依托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文化本身蕴涵着民主精神,广大上网公民都可能受到民主精神的熏陶,在民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同时,具有海量信息资源的网络文化给广大公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公民的民主参与提供了知识与方法,因而也能有效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第三,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效益具有显著提高的功用。民主政治效益是指开展民主政治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收益,主要与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方式等要素有关。民主政治效益是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所在,是民主政治的价值体现,因而是衡量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关键指标。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受到参与渠道和手段的限制,公民往往只能通过参加定时定点会议、传递文字材料、看电视、听广播等几种途径了解民主政治信息和进行政治参与。这些传统的参与渠道和手段使公民的直接参与受到局限,民主参与的效果难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参与过程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参与的效率低而成本却较高。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使网络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为公民了解民主政治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为广大公民的“在线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网上调查、网上会议、手机短信等都能成为民主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这些不仅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极大地节约了成本。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的直接政治参与将变得非常便捷。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因身份虚拟不再具有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能够充分表达自身的真实意愿和观点。
  
  二、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功用的主要路径
  
  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必须努力探寻其功用的实现路径,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不断得以优化。当前,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第一,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情信息的网络资源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情信息的网络资源库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科学设计信息库的资源类型,以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这就是说,要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出发,来设计收集民主政治信息的范围、种类等。二是设置多种网络工具的使用窗口,确保信息采集渠道畅通。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上网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截止2009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半年内增长了32.1%,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随着手机的发展以及移动上网资费的降低,手机上网将成为民情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应纳入信息采集之列。三是开发民主政治采集信息的统计分析系统,确保统计分析结果的全面、准确和及时。采集民主政治信息的目的是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但往往由于人为因素等原因,使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偏差,因此,开发一个相关的软件系统是必要的。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容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提供相关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信息的网络发布平台,应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利用我们党和政府的网站分别设立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网页或栏目。党和政府是民主政治信息的所有者,其网站较之其他网站具有无与伦比的权威性,因此应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利用影响力大的其他各类网站传递信息。当前,商务、教育、科研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网站蓬勃发展,因此,党和政府应重视这些网站对民主政治信息的传播作用,并切实依托这些网站传播民主政治信息,使其成为传播民主政治信息的重要渠道。三是利用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现在,手机媒体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媒体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动的网络交互平台。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需要一个畅通的渠道和便捷的方式,因而提供一个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网络交互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活动的网络交互平台,要从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出发,重点建好两大交互平台:一是党和政府与普通公民的交互平台。这是主要的交互平台,它使党和政府能够直接了解普通公民的心声。二是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与普通党员、普通公民的交互平台。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公民的意愿往往需要通过代表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加强代表与普通党员、普通公民的沟通至关重要。建立以上交互平台需要解决好以下主要问题:其一是选择适合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网络交互工具,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适合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交互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领导信箱、在线论坛、博客等。但它们性能各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其二是根据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开发网络交互软件。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往往具有多种心态,尤其是畏惧心态,因此,我们应从私密性交互和公共性交互两个基本方面开发网络交互软件。其三是引导和规范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网络语言,消除网络交互的语言障碍。现在,网络语言五花八门,而且还在迅速发展,如不加强对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中网络语言的引导和规范,势必对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活动产生阻碍作用。
  第四,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关知识的网络学习平台。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是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基础。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政治知识,才能适应民主政治生活,实现自己的政治发展目标。这就需要为公民提供一个相关知识的网络学习平台。这主要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网站。首先,要科学设置网站的知识版块。一般来说,知识版块可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结构来设计,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其次,要坚持知识形态的多样性。互联网能实现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态的知识传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二是综合利用其他网站的知识传播功能。许多政府网站、商务网站、教育网站都承载着民主政治的知识信息,我们应加强对这些网站的研究和引导,使其成为公民学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的重要园地。三是开发以学习民主政治知识为主题的网络学习系列软件。开发这种软件,要以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为主旨,注意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学习主体的层次性、方式方法的渐进性和趣味性,以满足各层次公民对民主政治知识学习的需要,并吸引更多的公民自觉地学习。
  
  三、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功用的基本方略
  
  网络文化的功用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给民主政治带来福音,也可能使民主政治状况恶化,甚至走入歧途。比如,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可能导致民主的非理性;网络民主的盲目推进可能导致政治的不稳定;数字鸿沟可能导致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等。因此,在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时,应实行以下基本方略:
  第一,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必须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也可以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前,国际网络文化仍然是以西方为主导的文化,其中充斥着西方的基本价值主张。如果脱离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很容易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侵蚀而缺乏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时应努力做到:一是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起来,防止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主流网络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民主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二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网络文化条件下,就要通过发展网络民主参与、协商和监督等途径,了解群众意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第二,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伯纳德·贝雷尔森都曾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和政治稳定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们一致认为:当政治制度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在他们看来,民主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供给与政治参与的需求要保持平衡。我国是经济总体水平不够发达、政治体制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受到长期封建专制制度下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文化条件下,情况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铸成大错。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民主化的速度和步骤,不能超越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现实情况搞盲目冒进,必须有序推进。一是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应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发展,公民对民主的认识和需求得到极大提升。而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民主政治的供给明显不足,造成我国民主化进程中民主供给与民主需求的矛盾。对此,我们应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但同时应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行必要的政治控制。二是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应与公民的素质相适应。
  第三,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必须加强网络立法。由于网络文化具有自由、民主、开放的特性,因此一些虚假信息、垃圾信息、恶意信息在网络中肆意泛滥,网络上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历史经验证明,自由没有疆域,就将成为灾难。网络中这种没有边界的自由如果缺乏监督和控制,必然损害网络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稳定。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无序状态及公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通过网络立法加以规范。 我国人大、政府已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现有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条文已显滞后;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可依。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当前,要重点对网络资源的管理、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与义务等作出规定,确保网络文化和网络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第四,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必须缩小数字鸿沟。网络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民主范围,但我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不均衡,对发挥网络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东部地区的IP地址、域名、网站拥有量约占到全国的2/3,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IP地址、域名、网站拥有量不足全国的1/4。
  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公民中得以实现,网络民主政治信息的共享只是已经获得网络民主条件的公民在享受,社会弱势群体依然无法分享高科技带来的民主果实。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尽可能缩小数字鸿沟,以利于发挥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一是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遍服务政策。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推行普遍服务政策。例如,政府可设立普遍服务基金,由所有电信运营商共同承担该义务,对通讯成本高的地区和收入低的人群实行政府补贴,使偏远地区的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基本通讯服务。二是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网络信息素养。由于我国经济水平总体较低,网络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总体教育水平偏低,因此,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要向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网络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消除或缩小数字鸿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国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化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同时,我国还应该尽量争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寻求互联网在国际上的互通互联、打破技术贸易壁垒等。
  作为一种最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历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技术及其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与普及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全局出发,给网络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予以科学的定位。
  
  [责任编辑:文心]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过去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全面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30年。在3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一方面坚持切实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适应实际国情与时代特征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奋力开拓,不断地提出新观点、创造新形式。因此,我们党不仅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
期刊
1968年3月,波兰学生为了捍卫基本公民权利(特别是言论自由)组织了一系列非暴力静坐和集会,他们没有想到这一行动会成为波兰共产主义制度开始瓦解的标志。“三月事件”、“布拉格之春”以及后来华约军队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涉等已经清晰表明,共产主义在中东欧地区失去了号召力。在反犹运动和“三月事件”中,波兰统一工人党推脱责任的行为说明当局对共产主义制度合法化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将其合法性维系在乌
期刊
[内容提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全球化与各国多样化发展并行不悖。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空背景下,确立全球化合作观念,立足于本国国情,参与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球化与各国发展多样化有机结合的典范。充分显示出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走具有本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成功可能性。  [关键词]全球化 多样化 中国特色社
期刊
1999年8月15日,金大中总统提出将“生产性福利”作为韩国社会福利改革的新方向。所谓“福利”是指“社会福利”,意味着对那些不能工作的人提供最低生活标准;“生产性”意味着它的关注焦点是就业与那些通过政府支持可以自立的人,帮助他们提高创造性与个性。“生产性福利”的目的就是通过促进社会发展和公平分配财富来增加社会平等,也为每个公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提高他们自我帮助的能力,使其不会因为贫穷、社会排斥或其
期刊
自1989年以来,作为保加利亚共产党的继承党,保加利亚社会党对该国的政治和决策一直有着巨大的影响。与其他大多数东欧国家不同,保加利亚社会党赢得了1990年6月本国的第一次民主选举。继1991年以微弱的劣势失败后,该党在1994年再次获得了选举的胜利,直到1997年作为执政党完全失去声誉之后,保加利亚社会党才陷入了严重的合法性危机。然而,在2005年的大选中,它又一次成为最受欢迎的政党。尽管保加利亚
期刊
[内容提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全新视角。当前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金融垄断阶段,在形式上与过去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其内在的根本矛盾未变。在变与不变中认识资本主义,首先要在不变中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在变化中充分估计资本主义对社会矛盾的调节、适应能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变化 矛盾 前景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内容提要]方法论自觉是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近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以检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状为逻辑起点、以创新研究方法和拓展研究领域为核。内容的方法论自觉态势。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原则、规范、方式和手段进行总结、反思和创新,必定会推动相关研究走向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方法论自觉 学术史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内容提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社会主义在改革时期必然会出现复杂的道德矛盾。而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的道德矛盾不可简单地运用批判与继承传统美德的方法,也不可仅寄希望于道德榜样的社会示范作用,而需要运用“解悖”的方法,开展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和疏导,以普度“悖论意识”。提高人们正确分析、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改革时期道德矛盾的能力。  [关键词]改革时期 社会道德 矛盾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
期刊
[内容提要]有成熟的民主理论,才有成熟的民主政治。60年来,正是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我们才初步掌握了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成功地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走上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路。  [关键词]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
期刊
[内容提要]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直接取决于俄罗斯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了许多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然而这些政党经过短暂的发展后逐渐走向了衰落,尤其是到21世纪以后,其发展更是一落千丈。导致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依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并不乐观。  [关键词]俄罗斯 社会主义运动 原因 前景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