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诗人的商业化转向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ily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中旬,《南方周末》刊出一篇报道《民营书商的新财富游戏》,将备受争议的当红畅销书《中国不高兴》的策划人、新近成立的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张小波放在“诗人书商”的大背景下评述。张1980年~1984年求学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时,躬逢“第三代诗歌运动”,与人合出影响一时的诗集《城市诗人》;1991年后,张减少甚至放弃诗歌写作,通过出版香港武侠名家温瑞安的小说而掘得第一桶金,近年更是通过《求医不如求己》(“国医”系列)、《山楂树之恋》《风雅颂》等赚得盆满钵满。
  张小波的“诗人书商”同行还包括出版“黑镜头系列”的万夏,出版《诛仙》《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系列的沈浩波,出版《藏地密码》的吴又,以及李亚伟、郭力家、赵野、叶匡政和苏非舒等。
  《民营书商的新财富游戏》这篇报道略欠专业和纯熟,所以在看新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柏桦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的同时,我就拿出了束之书架久矣的《灿烂》(杨黎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对照着读,发现《灿烂》堪称以点带面地考察了当代中国诗人的分化,特别是后北岛时代的“第三代诗人”的商业化转向。主流文学史史家如洪子诚、程光炜,将“第三代”定位于“存在多种探索路向”的“朦胧诗之后青年先锋诗歌的整体”,其“标志性”作品在1983年和随后几年中陆续出现,其活动主要以组织社团、“非正式”出版诗刊(诗报)的方式进行,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韩东、于坚、李亚伟和海子等为代表的优秀诗人。
  1985年年末,万夏和杨黎在成都合作开过“一家圈子味非常浓的书店”,这家生意马马虎虎的“Y咖啡”终因与另一位合作者骆耕野的利益纠葛而终止,“万夏走了,去和陈礼蓉另外开了一家咖啡店”。
  1990年代初,万夏一夜之间攒出的《叶子媚叶玉卿大写真》狂赚十几万元,他拿出其中的12万元在1993年自费出版3000套豪华精装本《后朦胧诗全集》,当时还高调表示要出版《朦胧诗全集》和《前朦胧诗全集》。在后来的“黑镜头”和“红镜头”系列大卖特卖后,万夏利用雄厚的经济资本继续圆了很多诗歌梦,包括资助杨黎全国范围寻访“第三代诗人”(还有纪录片性质的拍摄),并出版《灿烂》一书。
  杨黎为写《灿烂》去上海采访时,住的是张小波在浦东的豪华寓所,“我从北京出发时,张小波把钥匙给了我。他把钥匙给我时,还对我说,不要偷我的书哦。我说,那谁知道。”“不要偷我的书”,短短六个字就暴露了张小波作为诗人(读书人)的本性和嗜书如命的特质。
  “我做生意真的比他们要强悍,李亚伟和万夏啊,我觉得李亚伟的心态很好,不疾不徐的那种,包括他对他的手下小张那种(态度)”,张小波在接受杨黎采访时很真诚地进行了自我反省,“我这个人对人要求高,性格比较急,那这个性格还是没有转变。有时候对人家是不近情理的要求,当然是自己感觉要不近情理了就想拉回来,应该对人好一点,就这种时候比较多,性格不断跳越。”
  张小波在个人性情上的反省固然可贵,但他操作《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等超级畅销书时更多地带有投机成分,在赚取巨额财富时,他对提升中国出版品质和净化本土商业伦理的实质性贡献其实并不大——尽管他像万夏一样会从经济上援助昔日诗友或新晋诗人。
  《灿烂》全书洋溢着杨黎对物质享受无可厚非的强调和诉求,但那些对他坐出租车、被万夏在凯宾斯基请喝80元一杯(2001年的价格)的纯正德国啤酒等细节的过分强调,反而显现了诗人在经济上不独立,通过“苟富贵,毋相忘”的江湖侠义而过分依赖他人的一面。《灿烂》中不止一处出现了万夏、杨黎等14位同龄诗人2002年儿童节集体过40岁生日时的照片,我很担心这场小规模狂欢全由万夏一人埋单。即使是万夏心甘情愿,诗人本应比其他人更自尊更独立,更应知道“我们不能是寄生虫”(杨黎语)的承诺有多重!
  
  《灿烂》杨黎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58元。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报》评论部)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25日~11月5日,中国非公募基金发展论坛组织赴美考察,参观并访问美国基金会组织,汲取基金会治理经验。考察团先后拜访了20多家各种类型的美国基金会组织,包括独立基金会、家族基金会、社区基金会、企业基金会,及其他类型基金会组织,足迹涉及东海岸波士顿、纽约,西海岸的旧金山。  十几天的访问,若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概括此行的感受,“震动”二字是比较恰当的表述。    一、美国社会存在一个庞大
期刊
观看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其最大意义也在于它构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作为生活自身一部分的电视剧,也必须得到尊重。观看电视剧成为一个日常化了的行为,这在中国民众的文化生活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大众文化生产和大众文化消费的时代终于和最重要的文化工业形态高度结合了。结合的时间点:1990年,这也正是中国大陆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的标志就是《渴望》。讨论电视剧对于社会文化消费的
期刊
2009年5月~8月,一系列关于汶川“5·12”地震一周年的纪念会和研讨会陆续召开。会议不约而同提到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从灾区快速退潮的现象。本文作者曾经在2008年8月和2009年3月到四川灾区做过短期考察,接触过一些在灾区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回来后我们将所观察到的组织和项目,归纳为几种不同的模式;现在半年过去了,这几种模式有的实际已经解体,有的仍然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我们想,考察这些组织的具体运营过程
期刊
1900年,波科依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使用了“电视”的英文名称television。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在纽约附近的斯克内克塔迪的电视实验室,在发明家亚里克·山德森的领导下,试播了第一部情节剧《女王的信使》。随后,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声像俱备的多幕电视剧——皮兰·德娄的《花言巧语的人》,作为一种藉助电子化了的声像语言在电视荧屏上展演的艺术,电视剧在世界舞台上正式诞生。
期刊
我的观点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的理论框架下,我同意戴志康先生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中间状态的观点;其实质就是必须关照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以“既能发展生产力,又能避免用人头当酒杯”,来超越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一开始就面临的巨大历史悖论。或者更简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在于“既能发展生产力,又能避免用人头当酒杯”。 但必须指出,“发展生产力”与
期刊
近些年来,国产电视剧的全面繁荣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事实。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一批情节曲折感人、思想积极向上的优秀电视剧。不少人都注意到,这些优秀的电视剧不再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公共话题,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承担起了今日中国社会移风易俗和道德教化的功能。而在这些优秀的电视剧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或许是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譬如说,像《誓言无声》《暗算》和《潜伏》等电视
期刊
2009年8月8日缅甸爆发的“果敢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一方面在于大量华裔难民越过边境,涌入云南;另一方面,则在于果敢事件牵动了国际政局中一些隐密的线索,其猝发性使得美国及西方社会老调的和谈思路,在缅甸问题上遭遇了尴尬。  如果顺着民主宪政和谈的思路走下去,假如没有当前的果敢事件,或者缅甸联邦军政府军队立即撤出,与果敢佤邦等特区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收编少数民族武装的问题,实现军队的国家化,并“立即无
期刊
《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           赵本山总爱说:“我就是个农民。”这话有时听上去像是在作秀,但在他的这三部长篇电视剧中,赵本山的确是在认真对待当代社会的农民问题。   《刘老根》中的刘老根,是个对城市生活不太适应的东北乡下老头;不过,城市的生活和城市里的人,也的确让他对发家致富、现代化的生活等等,有了切实的感受。于是,在《刘老根》中,就有了回乡的刘老根要以开发旅游的方式,带领着
期刊
电视剧,就是讲故事。用个比较“文艺腔”的词,就是“叙事”,直观、形象、鲜明、通俗。最近一些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提炼意义,简拔地位,大力宣扬,凸显时代精神。   我曾经在网络上发过一个帖子,得到了热烈的反响。标题是“中国电视剧是最先进的文化”,大致罗列了六个主题类型及其代表作。        第一个类型是“千年历史文化剧”,首推《大明王朝:1566》之第一部《嘉靖与海瑞》,然后是《汉武大帝》、
期刊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以家族为核心的,而不是以个人的幸福为旨归的;或者说,在传统观念中,个人的幸福只有在家族的繁荣、安宁当中才能实现。1949年后,革命化的家庭观念一度消灭了家族,家庭事实上也被革命意识形态瓦解,家庭关系只有在有利于维护和巩固革命意识形态的时候才有价值,否则家庭的温情和个人的幸福都是属于“小资情调”。革命对家庭的改造,主要是破坏性的;而在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观念就被颠覆过来:家庭仅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