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时的取名法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周人名与梦象、占卜、干支、五行
  周、秦时代男子取名大多遵奉“五则”“六避”的原则,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几种常用的取名方法。
  一日梦象法,即以梦中所见之现象来取名。梦是人在入睡后脑中出现的表象活动。自古以来,人们对梦的本质认识各异,或认为是现实的反映、预见的来源、祛病的灵性感受,或认为是一种觉醒状态,或视为一种潜意识活动(所谓“弗洛伊德梦”)。在中国古代,梦往往被理解为是一种神灵的启示,是神把自己的意志预兆给人而采取的神秘方法,此即所谓“梦兆”。
  俗传有所谓《周公解梦诗》:“夜有纷纷梦,神魂预吉凶。庄周虚幻蝶,吕望兆飞熊。丁固生松贵,江淹得笔聪。黄粱巫峡事,非此莫能穷。”以梦中所体验的现象取名,这是周、秦时代较为常见的取名方法。
  据古籍所记,最早采用梦象法的当在殷商。《史记·殷本纪》载,武丁即位后,一心想要复兴殷朝,但一时找不出一个贤良的辅佐,因此三年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他到处观察,留意找寻人才。有一夜武丁做了个梦,梦见一位名叫“说”的人。他把梦中所见之人的情形,与所有官员相核对,结果一个都不是。于是他就叫百官去各地寻找,最后终于在傅岩(在今山西平陆)这个地方,找到了“说”。“说”是一位筑路工人,正在用板筑整修道路。武丁一见,果然是梦中所见之人,立刻任命他为宰相,殷商从此再度复兴。于是武丁就赐这位工人出身的宰相以傅岩之“傅”为姓,梦中所知之“说”为名。
  周代以梦象法取名的较多,最著名者当为“梦兰”。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郑文公有一个妾叫燕姑,梦见天使给她一枝兰花,并说:“我是你的祖先伯,把兰花做你的儿子。兰花乃国色天香,佩戴它的人们就会像喜爱兰花一样喜爱你。”不久,燕姑怀孕,生下一个儿子。郑文公依据燕姑梦象,给公子取名为“兰”,即郑穆公姬兰。后人因此称妇人怀孕为“梦兰”,亦称“征兰”。庾信《奉和赐曹美人》:“何年迎弄玉,今朝得梦兰。”又如,晋成公名“黑臀”,也是以梦象取名。《国语》记载,单襄公曾说过:“吾闻成公之生也,其母梦神视其臀,以黑,曰‘使有晋’。故命之日黑臀。”
  二日占卜法。占卜是用各种超尘世的方法,来获得尘世问事物的情报,或预卜吉凶祸福的活动,起源于寻求神对人的指示,在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文化中都可见到。占卜方法有感应占卜、直观占卜与解释占卜三种。周、秦时代的人们非常重视占卜,“占”是观察之意,“卜”是以火灼龟壳,将其出现的裂纹形状作为预测吉凶祸福的依据,举凡国家大事、自然灾害乃至疾病、疑难、寻物都要求助占卜,同时也以占卜来为孩子取名。
  如《左传·僖公十七年》记载:晋惠公在梁国时,梁伯把女儿梁赢嫁给他为妻。梁赢怀孕过了预产期,有点不祥,于是就叫卜招父和他的儿子给梁赢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将要生一男一女,但男的要做别人的奴仆,女的做别人的奴婢。据此晋惠公就给男孩儿取名为“圉”(意为养马的地方,也指养马的奴隶),女孩儿取名为“妾”。后来,圉在秦国做人质,妾在秦国做侍女,不幸被占卜言中。
  又如《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季友出生前夕,鲁桓公让卜楚丘的父亲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将生一男孩,他的名叫“友”,在君王之右;处于两社之间,做公室的辅弼。季氏灭亡,鲁不昌盛。又占筮,得到“大有”变成“乾”,说:“尊贵如同父亲,敬重如同国君。”等到生下来,婴儿手心纹路果然像个“友”字,于是就以“友”命名。
  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句,其中“肇”字,据陈直《楚辞拾遗》和闻一多《楚辞解诂》研究,系“兆”之假借字,也即根据占卜的兆象而取的名。屈原在《九歌·离世篇》中明确地写道:“兆出名日正则兮,卦发字日灵均。”占卜时用火灼龟壳所形成的裂纹叫做“兆”,足见屈原之名也是占卜所得。
  三日待事而名法。婴儿出生时不正式取名,待以后发生诸如祭祀或战争之类的大事,值得家族永远留作纪念时,再以此事命名。这类人名具有纪念性质。
  如《左传·定公八年》载,苫越生了儿子,准备等待发生大事而命名。后来在阳州战役中俘虏了大批敌人,于是就给儿子取名为“阳州”。
  又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叔孙庄叔在咸地打败了狄国人,俘虏了长狄侨如和虺、豹三人,并用这三个人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孔颖达疏:“此三子未必同年生,或生讫待事,或事后始生,欲以彰己功,取彼名而名之也。”这种以敌人名字作为自己儿子名字的取名方法,乃是上古原始部落对人名所持的神秘观念的遗风。
  在原始人看来,人的名字就是人的魂,即人的命之所系,与一个人的实质有着紧密关联。杀死并能取得一个勇敢将士的名字,用以名子,他的儿子也就具有了这个将士同样的魂与同样的能力。魏觉钟在《南荒民族》书中,记述南太平洋加雅人在杀死敌人前,要千方百计问知被杀害者的姓名,然后用这个姓名来为自己的子女取名。所以,每当妻子大腹便便时,加雅人便心藏杀机,筹思如何才可探得被害者的真实姓名。
  又如:“在印第安人的卡里博族里,战士在战斗中获得名字。他若打死敌对部落的首领,他就得到这个首领的名字。在印第安人的杜皮族,每战胜敌人一次,就改换一次名字。”(《奇特的民族风俗》,引自1979年7月南斯拉夫《政治报》)
  四日干支五行法。文化是累积传承的,前代文化在累积传承过程中,又会有新元素的加入与旧因子的扬弃。夏商时代用天干取名的“日名”,到了周秦仍有相当的传承,但同时又增加了天干、地支配合阴阳五行的新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在春秋时还是零散的,直到战国晚期才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这一学说对于当时的取名也有相当的影响,取名要注重干支五行的配合,如何就相生、避相克,刚柔相济,阴阳调和。
  马来西亚学者萧遥天在《中国人名的研究》中认为:“殷人是取生日为名的,周秦也仍其旧,或则只求干支与五行相配而已,可约为三个发端:甲,仍循殷俗以生日为名,但略有不同。殷人单取天干,或单取地支,此时的人则取生日的干支,分立为‘名’与‘字’。乙,取生日的天干为‘名’,另挑选与日辰能相济的天干为‘字’。丙,不必取生日,只把天干配五行为‘名一字’。而他们以干支命名字,也有两个方式:甲,是单以天干相配的。乙,是以天干地支相配的。”
  以天干相配五行的名字:1.如秦白丙,字乙。丙,火也,刚日也;乙,木也,柔日也(古人以天干次序奇数为刚,偶数为柔)。名“丙”而字“乙”,系取其火生于木,以刚柔相济。2.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水也,刚日也;辛,金也,柔日也。名“壬”字“辛”,取水生于金,又刚柔相济。3.郑石癸,字甲父。癸,水也,柔日也;甲,木也,刚日也。名“癸”字“甲”,取木生于水,刚柔相济。
  以天干地支相配的名字:十天干—— 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楚公子午,字子庚,因其生日为庚午,故名“午”字“庚”;郑印癸,字子柳(酉),因其生日为癸酉,故名“癸”字“酉”;鲁颜辛,字子柳(酉),因其生日为辛酉,故名“辛”字“酉”;鲁泄柳(酉),字子庚,因其生日为庚酉,故名“酉”字“庚”。
  周代人名与礼仪文化
  夏商时代的人名较为简单:一是取名形式简单——只有名,而无其他形式(如字、号、谥);二是取名的方法简单——大多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为名。到了周代,人名变得复杂起来:一是取名形式复杂——除了名,又出现了字、谥等名谓;二是取名的方法复杂——取名所用之文字,越来越趋于讲究,如前文所述之“五则”“六避”等。
  为什么周代的人名符号会越来越丰富多样呢?从总体上说,这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时变世迁,各样事物都会有踵事增华的趋势;同时,也与人口增加有关。但具体考察,拙以为实与周代的礼制密切相关。
  关于古代礼仪,我国古文献已有大量的记述和研究。甲骨文和金文中,已发现一些和礼有关的记述,先秦时期的铜器本身就是当时礼的产物。但夏商时代的礼比较简单,大多是由原始社会的习俗发展演变而来。如祭祀礼,是渊源于原始氏族部落的原始宗教;祭日出、日入的崇日礼,更是原始先民崇拜太阳神的遗风。
  到了周、秦时代,随着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的逐步确立,以前那一套寓法律、官职于礼之中的夏商时代的礼已不适应新的国家机器与社会的需要,于是礼、法开始并行,礼的名目越来越多。经过儒家的倡导,周礼的内容已相当繁荣,有所谓“经礼(周礼)三百,曲礼(事礼,今礼)三干”(《礼记·礼器》),“礼仪(周礼)三百,威仪(仪礼行事之威仪)三干”(《礼记·中庸》),就连热衷于礼的孔子也感叹说:“礼失于烦。”(《礼记·经解》)《周礼·春官·大宗伯》把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个部分,形成传统观念的“五礼”。后世的礼制和礼学家也基本采取这套分类方法,只是次序有所调整而已。
  随着周代礼制在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推广与具体运用,周秦时代的人名制度,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这主要有幼名冠字、更名否决与名寓褒贬。
  1.幼名冠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除幼年取“名”之外,成年男子在举行冠礼时要另取“字”,这是周代人名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与特点。
  所谓“幼名”,是说幼儿出生后不久,即由亲长为幼儿取名,以便称呼。所谓“冠字”,是说男子长到20岁,即要举行表示成人的冠礼(也即“成丁礼”),届时有父兄的朋友为之取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而女子则在15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笄,古代女子盘头发时用的赞子。《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由于重男轻女的原因,周代女子的“名”与“字”极少留传下来,一般多以姓称(如孟姜女)。
  《白虎通德论·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男子取字之后,表示已成为成人,自此人们就应敬称以字,不得再称以名,这是周代的称呼之道。
  周代以后,人们大体上仍然遵守着“幼名冠字”的规矩。自此,中国人的人名符号形式变得复杂化了:既有名,又有字;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如孔丘,字仲尼;孟轲,字子舆;诸葛亮,字孔明。字的出现与称人以字,这是周代礼制对人名制度最深远的影响。
  2、更名否决
  从古史所记资料考察,周代礼仪有“更名否决”之制,即名、字一经取定,就不得再作更改。《礼记·曲礼下》:“君子已孤不更名。”孔颖达解释说:“父没不可辄改为名谥之事,已孤不更名者,不复改易更作新名。所以然者,名是父之所作,父今已死,若更其名,似遗弃其父。”周代有名有字,不仅由父亲所命定的“名”不得更改,就连由父亲朋友所取的“字”也不得更改。
  为什么“字”也不能改呢?《白虎通德论·姓名》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与字的关系是“义相比附”,两者有着意义上的密切联系:或同义互训,如屈原,名平字原;或反义相对,如曾点,字子皙(《说文解字》:“点,小黑也。”又:“皙,人色白也。”);或连义推想,如百里视,字明。故若改“字”,则必影响于“名”,名在字存,字存名在,两者可谓唇齿相依。如若改字,不仅影响于名,也是对先父朋友的轻贱。
  周代对于更名、更字的否决,从礼仪上说,是出于一种敬上重本的思想。郑玄曾指出,周代之所以“君子已孤不更名”,是由于“重本也。言亦者亦上行本国之俗,上是重本,故云亦也”(见《十三经注疏》上册)。
  周代礼仪在当时主要影响、作用于中原诸国,而对于楚、吴这两个比较蛮荒的国家来说,由于受周礼影响不深,有着自己部族的文化习俗,所以他们不太理会“更名否决”这一套,我行我素,名字照改不误。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楚平王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楚共王庶子公子围杀掉兄之子麇后,夺得君位,即改名为“虔”;又如楚昭王原名“壬”,取得君位后,改名为“轸”;吴国公子光在杀掉吴王僚,获得君位后,即改名为“阖卢”;吴王乘又叫“寿梦”,也是自改之名。
  3、名寓褒贬
  “名寓褒贬”是周代人名制度的又一重要特色,也是深受周礼影响所致。公羊家认为,《春秋经》中的人名称呼都寄寓有褒贬的意义,而且褒贬还分为若干等级。《公羊传·庄公十年》有如下记载:“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由此之见,周代人名称呼的等级顺序从高到低为:子字名人氏国州。
  何以得知?请申其说。这里试举二例:
  例一,《春秋经·隐公元年》载:“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公羊传》解释说:“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何以名?字也。曷为称字?褒之也。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仪父”是邾娄国国君之字,为什么《春秋经》对邾娄国国君要以字称,而不以名、氏、国称呼呢?公羊家认为这是《春秋经》对他的褒扬。为什么要褒扬他呢?因为他与鲁隐公有过友好往来,当鲁隐公即位时,他曾首先予以承认,并缔结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例二,《春秋经·僖公二十九年》载:“介葛卢来。”《公羊传》云:“介葛卢者何?九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葛卢”是夷狄小国介国的国君,还不知道周朝的礼仪,故只说他来,而不说他来朝拜,但对其称呼则直接书“名”。为什么要对他称“名”呢?何休解释说:“介者,国也,葛卢者,名也。进称名者,能慕中国、朝贤君,明当扶勉以礼仪。”《春秋经》称夷狄小国介国的国君葛卢以“名”,这说明是抬高他了。为什么要抬高 他呢?因为,虽然他还不懂得中国朝拜的礼仪,但他向往中国文化,羡慕中国礼仪,专程前来朝拜贤君,这说明他热爱中国文化,故应当用礼仪来扶持、嘉勉他。
  孔子修订《春秋》,自有“微言大义”存焉,即使对于人名的称呼,也是极为讲究、极有深意的,这需要读书人细细揣摩。孔子不是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吗?一名之立,一字之称,下笔干钧,关涉乎周代礼制,绝非随意为之也。真可谓“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一字之褒,荣于华衮”。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中指出:“诸侯来朝者得褒,邾娄仪父称字,滕、薛称侯,荆得人,介葛卢得名……王道之意也。”这些名字称谓的细微差别,都寓有褒贬的等级意义。董仲舒认为这是“王道之意”,也即这是代表周代礼仪、文化的王道所要求的。
  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亦指出:“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称人以字,是表尊敬,“《春秋》以书字为褒,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字而不名者,十二人而已”。
  周、秦、两汉的单名与复名
  周、秦时代,男子遵奉“五则”“六避”的原则,取名多用一字(女子大多以姓氏相称),如姬发、姬昌、孔丘、孟轲、李耳、庄周、荀况、韩非、公孙鞅、公孙龙、墨翟、李悝、孙武、孙膑、邹衍、苏秦、张仪、许行、屈平、宋玉、唐勒、景差、赢政(秦始皇)、李斯、吴起等。
  有些人名看起来是两字,但实际上还是一字,其中一字系没有意义的语助词或附添词,如“之”“施”“设”“式”“斯”“不”等,用得最多的是“之”与“不”。如晋国的介之推,虢国的舟之侨,虞国的宫之奇,郑国的佚之狐、烛之武以及瘐之斯、孟之反等。据《礼记》郑玄注:“之,发声也。”又,《左传》杜预注也云:“之,助语。”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之’是语助词,以‘之’介于姓名之间。”既属语助词,当然亦可省略,故介之推等仍是单名。昔时顾炎武拒修《明史》时说过:“果有所举,不为介推之逃,则为屈原之死矣。”可见古人也是把介之推视为单名的。
  “不”字亦作语助词,无义。《诗·大雅·文王》:“帝命不时。”郑玄注:“不时,时也。”用于取名,同样无义。如秦之吕不韦,韩之申不害,晋之韩不信,魏之乘不仁,楚之任不齐、萧不疑,鲁之公山不狃、宓不齐,齐之陈不占;延至汉代有直不疑、隽不疑、梁不疑、高不识、程不识、公上不害,等等。这里的“不”只起附加作用,仍为发声,而非实词。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二《春秋名字解诂》有云:“鲁宓不齐,不,语词,不齐,齐也。”“鲁公山不狃,不,语词,不狃,狃也。”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研究中国人取名用字的规律时发现,历史上姓“赵”的人取名特别喜欢选择“不”字,如赵不伐、赵不侮、赵不倦、赵不乖、赵不乱、赵不亦、赵不他、赵不亶、赵不仲、赵不佞、赵不俗、赵不倚、赵不屈、赵不倨、赵不假、赵不傲、赵不吝、赵不吴、赵不取、赵不同、赵不危等,总计有300余个“赵不×”。而且这些名字大都是一名多人(即同姓名),如赵不危有18人,赵不惑有22人,赵不息有10人,赵不违有14人,主要见于《宋史》。
  周、秦时代的人还喜欢在姓名之间添加“施”“设”等字。如《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赵岐注云:“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日舍。”《左传·昭公二十年》:“乃见鳟设诸焉。”杜预注:“鳟诸,勇士。”可见“设”字亦为语助词。语言学家杨树达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卷一指出:施、设,双声字,“之”与“施”、“设”,同属舌叶音,故或加“之”,或加“施”,或加“设”矣。
  周、秦时代有一人多名例,如屈原,名平,又名正则,他在《离骚》中就说:“名余日正则兮。”又如赵简子,名鞅,又名志父;南宫敬叔,名说,一名绦,又名处父。一人虽多名,但通常还是以单名行世。正因为周代多用单名,就使人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两周时代不用复名(二字名)。《公羊传》就说:“《春秋》讥二名”,“《春秋》以仲孙何忌为仲孙忌,魏曼多为魏多,皆讥二名而去之。”
  其实《公羊传》此说本无稽。古人并无二名之禁,也无讥二名之举。如尧名放勋,舜名重华,禹名文命;夏王中有太康、仲康、不降、孔甲、履癸;商王以天干为名,全系二名,如天乙、祖辛、盘庚、武丁;周王室的祖先有不窟、公刘、亶父,周王有辟方(周孝王)、宜臼(周平王)、泄心(周灵王)、去疾(周哀王)等。又如,孔子的母亲叫颜征在,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均系二名。《礼记·曲礼》曰:“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足见二名早已有之,何讥之有?
  周、秦时代取名之所以以单名为主,我以为根本原因是当时人口不多。据《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资料,周庆王十三年(前684年)全国人口约为1184万人,秦始皇统一初(前221年),约为2000万人。人口不多,故不存在产生“同姓名”的麻烦。此外,取名以单名为主,这也与周秦时代的民风淳朴、文化简单有关。
  西汉初年,汉文帝身衣戈绨,与民休息,全国人口上升到3100多万。到了汉景帝时期,虽有“七国之乱”,人口年平均增值率降到3%,可是人口绝对数继续上升。到公元前120年,上升到4000万人以上。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消耗了1000万人口。以后宣帝中兴,经元帝、成帝、哀帝和平帝四世,到王莽初期,全国人口增长到将近6000万人(据《中国人口史》)。
  由于人口剧增、文化进步,人们发现单名容易重复,并非取名上法。如叫“韩信”的,西汉就有两个著名人物:一是淮阴侯韩信,二是韩王信。叫“公孙弘”的异世同名有三个:一是汉武帝丞相、平津侯公孙弘;二是汉明帝时的幽州从事公孙弘,曾交通楚王英,见于《虞延传》;三是《战国策》及《吕氏春秋》所记的齐国公孙弘,与秦王、孟尝君言者。大概为了克服同姓名的缺陷,汉代取二字名的逐渐多了起来,著名者如刘弗陵(汉昭帝)、司马相如、董仲舒、霍去病、孔安国、褚少孙、张安世、严延年、朱买臣、赵充国等。
  但统而观之,汉代人们的取名用字还是以单名为主。与周、秦时代相比,这时期的取名方法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数类:
  其一,崇尚功名、业绩。
  这一类名字颇有一种雄浑劲挺的气象,体现出汉代社会那一种开疆拓土、创功立业的奋发精神。有论者认为:“两汉时代的民族心理与唐宋之后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魄力究竟雄大,人民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被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鲁迅:《看镜有感》)“这种‘汉开边,功名万里’的博大胸怀,在当时人们的姓名称谓中也得到反映。汉代各阶层中,‘奉世’、‘奉汉’、 ‘安汉’、‘广汉’、‘勇’、‘超’、‘雄’、‘猛’,甚至以‘豨’(野猪)等猛兽为名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即使在知识阶层中也不例外。这种状况与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彭卫等:《历史学的视野》)
  《汉书》所记有关传主的名字,颇能反映出汉代社会那一种创功立业、图霸称雄的壮阔之气。例如,积极入世、有功于国的人名有韩安国、孔安国、于定国、赵充国、赵广汉等;图霸称雄、豪放旷达的人名有黄霸、扬雄、孔奋、侯霸、张霸、魏霸、王霸、单超、班超、张超、王逸、法雄、左雄等;崇尚英武、激昂劲健的人名有苏武、何武、夏侯胜、龚胜、张武、马武、窦武、书彪、邓彪、贾彪、高彪、班彪、杨彪、班勇等;见贤思齐、仰慕先哲的人名,西汉有贡禹、张禹、赵禹、赵尧、陈汤、张汤、周昌等,东汉有邓禹、张禹、黄昌、王昌等。
  其二,追求长生、不老。
  对生命不死的追求,乃是华夏先民最古老、最激动人心的话题之一。《山海经》记载有“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不死泉”的神话。《抱朴子》认为:“蛇有无穷之寿。”《淮南子》提出:“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老子铭》写道:“道成身化,游于太清。”到了秦汉时代,由于统治者推行道家“黄老之术”,于是举国上下似乎都卷入了狂热的对不死追求的忙乱之中:寻药、炼丹、辟谷、行气、导引、远游、饮露、餐霞、房中术……除了秦皇、汉武、少君、栾大、刘安、董舒,求仙的行列数不胜数。
  汉初陆贾在《新语》中记载了当时的求仙盛况:世人多“苦身劳形,入深山求神仙,弃二亲,指骨肉,绝五谷,废诗书,背天地之宝,求不死之道”。这种追求长生不老、祈寿延年、即身成仙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的人名用字亦产生了深刻影响,出现了霍去病、严延年、陈万年、张延寿、王延寿、丰千秋、吾丘寿王、秘彭祖、严彭祖等人名。
  影响所及,汉代人物的表字也大量采用祈年尊老的文字,如“公”“翁”“祖”之类。这里试举几例:陈遵字孟公,夏侯胜字长公,黄霸、桓宽、盖宽饶皆字次公,杜诗字君公,郭解字翁伯,马日磳字翁叔,朱买臣字翁子,尹更始字翁君,赵充国字翁孙,桓玄、桥玄皆字公祖,等等。
  其三,重视农耕、产食。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普遍采用牛耕田,使用铁制农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西汉的“文景之治”,与民休息,重视产食经济,使人口大增、国力加强。有意思的是,这种社会背景在人名用字上也有所反映。
  例如,汉代男子取名为“食其”者不少,汉初有向刘邦献计克陈留而被封为广野君的邴食其,为吕后所亲幸的辟阳侯审食其,从霍去病出定襄而迷路的赵食其,战国时还有一个司马食其。“食其”二字,据《汉书》颜师古注应读作“异基”。食,亦作饭,食之,饭之也;其,系“箕”的重文,《说文》:箕,“所以簸者也”,而“簸”为“扬米去糠也”。故食其即为食箕,意为用箕簸扬五谷,祈求谷粮丰收。由“食其”之名可以看出秦汉时代人民重视产粮经济的状况。由此可见,人名之由来,实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关。
其他文献
古帝始自盘古氏,天皇地皇太皇继。  次则有巢与燧人,太昊以下十五帝。  炎帝递传共七君,黄帝少昊金天氏。  颛顼之次乃帝喾,帝尧帝舜古帝是。  这首诗见于清末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歌》,记述了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远古帝王们的名号与传承序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悠悠的太古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中国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又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课题,涉及到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人种
期刊
鲁迅辑录的古籍,历时最长费力最多的是《嵇康集》(共10卷),篇幅可与《嵇康集》相当的则是《沈下贤文集》(又称《沈下贤集》)。《沈下贤文集》共12卷,第一卷为赋与诗,收赋三题、诗18首;第二、三、四卷为杂著,《异梦录》、《秦梦记》和《湘中怨》这几篇传奇文,分别收在卷二、卷四之中;第五、六卷为杂记,大多是为他人所作之“厅记”;第七、八卷为“书”,包括“上书”与“谏书”,大致是对上司或地方官的批评规劝与
期刊
围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流行,唐代又达到了一个高潮。唐时的围棋活动,随着发展普及也形成了一些习尚。笔者拟以唐诗为基础,对唐时的围棋习尚作一探析。  遍检唐诗,其间明显地凸现出了唐人在围棋的棋具采用、参与人员、地点选择以及围棋的伴随活动等方面的诸种风尚特点。限于篇幅,以下就选取典型诗篇文句,略采撷数例,对唐时围棋几个突出的习尚试作梳理。    棋具    从唐人诗文来看,其时棋盘制
期刊
我是汉斯一彼得·科顿(Hans-PeterCortum),1928年6月30日出生在上海虹口区的维多利亚疗养院。1912年,年轻的父亲到中国汉口经商,1914年他在青岛被日本人抓去做了五年的战俘,1920年回中国后,他又以德国咪也洋行股东的身份在上海生活了26年。我母亲是1924年到上海的,她先在德商天利洋行做事。1927年她和父亲结婚,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我们德国人居住在上海的各个地区,主
期刊
在远古,我国历法繁多。众历之中,除了颛顼历,其他各家都把正月初一当做一年的开始,把那一天叫做“上日”。《书·尧典》说:“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上日就是朔日,就是一个月的初一。这一天,舜接受尧的禅让,嗣其帝位。  上日也叫元日。《尧典》还说:“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上日、元日,都是正月初一。但正月初一出现于什么季节,是初春还是秋后,那就不一定了。目前已经知道,西周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那么它的
期刊
  
期刊
前些时,我带朋友参观晚清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位于豫北安阳市西的马氏庄园,大家都被庄园内众多的匾额楹联所吸引。
期刊
谜语上灯,并借传统的元宵节而广泛流传到民间,被称为中华谜史上一次飞跃性的发展。  清·葛甡云:“灯谜宜用灯也。应在春宵秋夕,粉壁墙阴悬一长扁方灯,糊以或绢或纸。”还说:“出谜原应春时在灯节前后,秋夜在会期歌舞之场。惟须闹中取静,免其非个中人嘈杂,以败文雅兴趣也。”  一般认为两宋时“谜”与“灯”的结合,产生了流传至今的“灯谜”。然而,除了《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中的片段记载,可以供我们去想象当
期刊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在相互交往时,经常使用名片标示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而在元旦或春节前夕,人们则要互赠贺年片,以示祝贺、祝福。这两种用于社交的事物,都源于中国古代社会,且两者之间又有渊源。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人们相互见面或去人家拜访时,经常携带“谒”或“刺”。这在汉代已经十分流行。由于当时尚未普遍使用纸,所以谒和刺都是竹或木制的。  “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
期刊
一    1965年3月至5月,由于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和成昆铁路需要研究铁路沿线的地质构造,原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的钱方、赵国光、浦庆余、王德山组成的西南地区新构造研究组奉命奔赴云南元谋,在全面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在元谋盆地东南上那蚌村附近进行地震地质考察。5月1日下午约5时,钱方先生在元谋上那蚌村西北部一座小山包下部褐色的黏土层中发现了几颗云南马化石,随后又发现了两颗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类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