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水利的现代化。 要实现水利现代化就必须认识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性、内涵及存在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提出可行的建议对策。文章重点介绍了水利现代化概念、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手段。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 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64-01
1 水利现代化概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1]。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经济社会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要素进行调整和变革,最终达到世界最发达地区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先进管理水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更和提升,现代化的标准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现代化的进程是没有止境、永远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水利现代化是适应当代经济社会最先进发展要求,以当代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推动水利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达到世界最发达地区先进水平。水利现代化不应局限在工程建设或某套指标体系当中,应当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能为全社会提供可靠保障的现代化水利[2]。
2 我国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不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有限的资源必然显得更加紧张.我国目前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造成的损失达2000多亿元[3]。可以说城市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现有的城市节水条例是1980年出台的,已不适合现在的形势,需要马上出台新的政策。
2.2 防洪排涝体系不够完善
在2007年7月份济南与重庆两座城市的主城区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雨,造成了两座城市103人失踪或死亡.而同时武汉与西安等城市也发生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人民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据统计资料显示,水灾损失增长最快的是城市及快速城市化的地区.城市防洪除涝能力低下的原因除了气象因素外,防洪设施标准不高和排水设施的规划不当也是导致险状屡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2001年数据),还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3 管理不善
城市水利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水利,环保,城建等.而城市水利的处理和规划问题只有做到统一制订,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问题和利益问题往往使管理更加复杂化.现在国内的现状是:多头管水,政出多门.所谓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之类的状况时有发生.供水和排水,排污和治污分离,管理混乱,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
3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手段
3.1 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水利观念现代化
现代水利的理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给大自然必要的关爱,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4]。要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使其得到保护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的宗旨是造福人类,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逐步树立起水问题的现代观念,才能使水利建设与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食物安全保障、生态与环境建设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奠定安全、坚实的水利基础,维系经济、人口、自然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5]。
3.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水利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建设现代水利,就必须要对现代水利有一个科学的认知,重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对于做好现代化的水利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我们从事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就必须了解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水雨情、汛、旱、风情、水量水质、水工程信息等。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全行业普遍应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形成实时、可靠、开放、共享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资源及水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6]。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一方面,水利部门要向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及时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防洪抗旱和水资源保障上;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流域社会经济信息、生态环境信息、气象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因此,加速水利信息化建设,既是全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水利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3.3 采用新的科技发明,实现水利装备现代化
要优化配置、科学合理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就要求水文预报、重大决策、防汛指挥调度等多元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它只能也必须依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文水情实时监控和灌排水装备,进而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资源调度与水工设计自动化、水环境监测网络化、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要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离开现代科技装备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长期对水利的投入不足导致水利行业的落后,要让我国水利实现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路线,争取早日实现水利现代化,实现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让现代化的水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 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2(12).
[2] 陈雷.沿着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J]. 水利发展研究.2011(04).
[3] 李亚平.着力构建江苏水利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J].中国水利.2011(06).
[4] 张淑华.推进区域水利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水利经济.2010(05).
[5] 杨增文,郑金刚,杨婷,曹雪峰.关于水利现代化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05).
[6] 徐文炎.加快固镇水利发展 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J].治淮.2002(05).
作者简介
张建平(1979—),男,本科,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 问题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264-01
1 水利现代化概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1]。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经济社会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要素进行调整和变革,最终达到世界最发达地区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先进管理水平。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更和提升,现代化的标准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现代化的进程是没有止境、永远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水利现代化是适应当代经济社会最先进发展要求,以当代最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推动水利与时俱进的实践活动,达到世界最发达地区先进水平。水利现代化不应局限在工程建设或某套指标体系当中,应当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当代科学技术相适应,能为全社会提供可靠保障的现代化水利[2]。
2 我国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
2.1 供水不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有限的资源必然显得更加紧张.我国目前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造成的损失达2000多亿元[3]。可以说城市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现有的城市节水条例是1980年出台的,已不适合现在的形势,需要马上出台新的政策。
2.2 防洪排涝体系不够完善
在2007年7月份济南与重庆两座城市的主城区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雨,造成了两座城市103人失踪或死亡.而同时武汉与西安等城市也发生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人民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据统计资料显示,水灾损失增长最快的是城市及快速城市化的地区.城市防洪除涝能力低下的原因除了气象因素外,防洪设施标准不高和排水设施的规划不当也是导致险状屡有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639个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达到国家防洪标准的只有236个(2001年数据),还有63%的城市没有达标.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3 管理不善
城市水利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水利,环保,城建等.而城市水利的处理和规划问题只有做到统一制订,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问题和利益问题往往使管理更加复杂化.现在国内的现状是:多头管水,政出多门.所谓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之类的状况时有发生.供水和排水,排污和治污分离,管理混乱,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
3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的手段
3.1 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水利观念现代化
现代水利的理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给大自然必要的关爱,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4]。要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使其得到保护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现代化的宗旨是造福人类,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通过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逐步树立起水问题的现代观念,才能使水利建设与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食物安全保障、生态与环境建设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奠定安全、坚实的水利基础,维系经济、人口、自然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5]。
3.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水利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建设现代水利,就必须要对现代水利有一个科学的认知,重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对于做好现代化的水利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我们从事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就必须了解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水雨情、汛、旱、风情、水量水质、水工程信息等。水利信息化就是在水利全行业普遍应用计算机监测与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形成实时、可靠、开放、共享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资源及水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6]。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一方面,水利部门要向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及时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防洪抗旱和水资源保障上;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流域社会经济信息、生态环境信息、气象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因此,加速水利信息化建设,既是全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水利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3.3 采用新的科技发明,实现水利装备现代化
要优化配置、科学合理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就要求水文预报、重大决策、防汛指挥调度等多元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它只能也必须依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文水情实时监控和灌排水装备,进而实现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资源调度与水工设计自动化、水环境监测网络化、防洪抢险机动化、工程施工机械化。要大力推进水利现代化的进程,离开现代科技装备显然是不可思议的。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长期对水利的投入不足导致水利行业的落后,要让我国水利实现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路线,争取早日实现水利现代化,实现水利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让现代化的水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 刘树坤.中国水利现代化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2(12).
[2] 陈雷.沿着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J]. 水利发展研究.2011(04).
[3] 李亚平.着力构建江苏水利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J].中国水利.2011(06).
[4] 张淑华.推进区域水利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水利经济.2010(05).
[5] 杨增文,郑金刚,杨婷,曹雪峰.关于水利现代化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05).
[6] 徐文炎.加快固镇水利发展 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J].治淮.2002(05).
作者简介
张建平(1979—),男,本科,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