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会赋予自己的宝宝吗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种类的恐龙成年前都是被猎食的对象,所以死亡率很高。
  为了种群的延续,恐龙往往会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纵深阅读:在恐龙时代,可没什么儿童保护法保护幼小的恐龙,任何幼小的恐龙在猎食恐龙的眼里都不过是一顿会跑的午餐而已,所以很多恐龙都会照顾自己的孩子,直到它们能独立生存。很多大型植食性恐龙的宝宝为了快速长大,在幼年階段甚至会改变食谱,吃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蛋白质,以便能长得更快更大,这样就不容易被吃掉,也就会更安全了!
其他文献
布鲁,豆咪,  我们今天去收集嗜鸟龙的资料。虽然嗜鸟龙个头不大,但你们可别招惹它们。   我们去观  察嗜鸟龙捕食,  有必要扛这么  大的棒子嗎?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写的一首小诗《咏露珠》。此诗生动地描绘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展开的碧绿荷叶上,化身晶莹透亮的水珠,滚来滚去,煞是好看。那么,为什么露水会像晶莹的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呢?有人说这是荷叶的表面比较粗糙,有很多乳突的缘故。这种说法虽然有道理,但不尽然。露水聚成圆珠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什么是表面张
请把你的主意告诉阿林父子的紧急联络人——《第二课堂》老编大将,他会根据你的主意对阿林父子实帮助的,加油啊!来信請寄:湖南长沙市东风路17号第二课堂杂志社《搜主意》栏目组,邮编410005;或发电子邮件到wansu2012@126.com。
植物和植物之间有“冤家对头”,也有“亲家”,这要看它们是否能够共生。而玉米和大豆结“亲家”这事儿,同学们听说过吗?它们都是农作物,玉米高大,大豆矮小,虽然看起来完全不同,但是它们却能够“相亲相爱”。你想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想知道的话,就赶紧往下看吧!  传说猫和老鼠在很早以前也是“亲家”呢,至于后来为什么变成了天敌,主要是进化导致的。在植物中,玉米和大豆也是“亲家”,可若干年后它们会进化成什么
2018年9月15日 星期六 晴  小区河畔有一丛丛丝兰,它们像護卫一样挺立在河边,那一簇簇墨绿色的针叶像宝剑一样射向四面八方。丝兰的叶片厚重、坚硬,锋利无比的样子实在让人望而生畏。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晴  丝兰的基部长着一根粗粗的绿色的秆,上面布满了淡绿色的小三角形叶片,层层叠叠,像带皮的菠萝,又似调皮的精灵。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圈一圈向上攀爬,直到爬上秆的顶端。  2018年9
上课的铃声一响,同学们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焦急地向门口张望,因为这节科学课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上课了,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看老师演示怎样取洋葱表皮,怎样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怎样操作显微镜等。同学们看得特别认真,其实内心早已按捺不住激动,迫切地想亲自动手操作一下,目睹洋葱表皮细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终于讲完了,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实验操作。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拿起刻
纵深阅读:棘龙的体形比霸王龙大,且它们的生理结构有所不同。棘龙狭长的嘴巴更适合捕鱼,這表明它的食物更多样。而霸王龙则明显更擅长撕咬大型陆地动物,它们一口就能从猎物身上撕下70千克左右的肉和骨头,,绝大部分恐龙都抵御不了它们的狂暴攻击。面对这些可怕的肉食性恐龙,温顺的植食性恐龙随时都要准备逃命,一刻也不敢懈怠!
5月到了,草长莺飞,气温适宜,同学们有没有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去外面游玩一番呢?每年到这个时候,小童就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小童的皮肤对花粉过敏,容易长痘痘;快乐是因为风景好,赏心悦目。可是,即便如此,小童还是邀了三五个好友出去玩了一回,因为抵挡不住大自然中新鲜空气的诱惑啊!  ——快乐的小童  星期天,我跟爷爷、奶奶回乡下玩。太阳热辣辣的,不一会儿,我就被晒得口干舌燥,满脸通红。第二天,脸颊由红色
摘要:?新棉2号是以新陆早8号为母本,新陆早33号为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属早熟、丰产、优质、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品种。适宜甘肃河西走廊棉区、新疆北疆棉区和南疆部分棉区种植。  关键词:新棉2号;选育;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2.035.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2-0045-02  DOI:10.3969/j.issn.2095-
训鸡要练其心,人亦然。  纪渻(Shěng)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