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听说能力,这就需要尽量缩小课堂教学情境与真实生活情境之间的差距。多媒体技术在创设生动情境、提供大量任务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传统英语听说教学与交际教学
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焦点集中于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功能;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多于综合的语言能力训练;教师的语言输出多于学生的语言输出;单向的交流形式多于网状的交流形式;抽象的语言场景设置多于直观的语言模拟情境。加之教材内容较滞后单一和固定的笔试题型以及所谓的标准考试答案,学生往往只求背熟单词句型,而不愿花时间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哑巴英语”。
当前提倡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教学。Ellis在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提出6点标准:
1.Communicative purpose.活动要达到真正的交流目的,而不是为了记忆句子。
2.Communicative desire.活动的内容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3.Content,not form.活动应注重信息内容而非形式,交流内容需要有一个主题支撑,有“交流点”可循。
4.Variety of language.活动可让学生选用不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可在活动设计上做调整,对活动内容加以引导和强化,但不能强迫学生按照某一固定思路进行语言表达,并且需要鼓励他们选择运用任何可选资源。
5.No teacher intervention.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解惑与启发,而非完全控制言说内容与形式。
6.No materials control.教材中的对话场景可以是一种生成的基础,是一种参考和补充,且教材中的英语用语存在老化、过时和文化意识缺失的问题,学生们不能拿别人的生活当成自己的生活去背诵和强记,而应该是在话题情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二、多媒体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教师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的87%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资源所构建的图片、声音、文字、影像相结合的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将最新的、多样性的、广泛的选材内容(如最新的美剧,及时更新的新闻信息等)带入课堂,还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学习者对知识建构、文化吸收、交流交往的兴趣和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否则只会让教学流于形式,忽视对教学内容及对象的研究,也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案例评析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则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案例片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英语问路或为他人指路。
1.播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走遍美国》“The Blind Date”一节中的一个片段:Harry第一次去苏珊家,结果迷路了。
(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已掌握的语句尝试进行角色扮演,遇到不会说的地方也要继续进行,直到形成完整对话。
(尝试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白自己不会的地方,形成信息差,加大学习动力,逐步缩小信息差)
3.播放剩余片段,教师引导帮助提炼电影中的新的语句,通过投影仪呈现,指导学生记录并进行巩固练习。
(这是一个输出新知识的环节,为帮助学生积极建构,还可以采用更多更好的巩固练习方法)
4.小组讨论之前的尝试练习,学生把之前不会的、后来学到的和现在仍有困惑的说给别人听,共同探讨学习。教师此时要鼓励学生改变思路,变换多种说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多媒体以情境为基础的特点,生成与生活相关的概念框架和语言信息。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他们就产生了解决难题的需要,教师这时再呈现新知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如此学习才能历久弥新。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怎样利用多媒体乃至整个网络信息系统为教育服务,让学生形成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信息敏感性和文化意识,是又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 1997(1).
[2]陈亚斐.大学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思路[J].科教文汇, 2011(10).
(责任编辑周侯辰)
一、传统英语听说教学与交际教学
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焦点集中于语言形式而不是语言功能;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多于综合的语言能力训练;教师的语言输出多于学生的语言输出;单向的交流形式多于网状的交流形式;抽象的语言场景设置多于直观的语言模拟情境。加之教材内容较滞后单一和固定的笔试题型以及所谓的标准考试答案,学生往往只求背熟单词句型,而不愿花时间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哑巴英语”。
当前提倡在课堂上进行交际教学。Ellis在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提出6点标准:
1.Communicative purpose.活动要达到真正的交流目的,而不是为了记忆句子。
2.Communicative desire.活动的内容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3.Content,not form.活动应注重信息内容而非形式,交流内容需要有一个主题支撑,有“交流点”可循。
4.Variety of language.活动可让学生选用不同语言形式进行表达。可在活动设计上做调整,对活动内容加以引导和强化,但不能强迫学生按照某一固定思路进行语言表达,并且需要鼓励他们选择运用任何可选资源。
5.No teacher intervention.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解惑与启发,而非完全控制言说内容与形式。
6.No materials control.教材中的对话场景可以是一种生成的基础,是一种参考和补充,且教材中的英语用语存在老化、过时和文化意识缺失的问题,学生们不能拿别人的生活当成自己的生活去背诵和强记,而应该是在话题情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二、多媒体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教师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的87%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资源所构建的图片、声音、文字、影像相结合的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将最新的、多样性的、广泛的选材内容(如最新的美剧,及时更新的新闻信息等)带入课堂,还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学习者对知识建构、文化吸收、交流交往的兴趣和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全部教学活动,否则只会让教学流于形式,忽视对教学内容及对象的研究,也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三、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英语听说教学的案例评析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则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案例片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用英语问路或为他人指路。
1.播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走遍美国》“The Blind Date”一节中的一个片段:Harry第一次去苏珊家,结果迷路了。
(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已掌握的语句尝试进行角色扮演,遇到不会说的地方也要继续进行,直到形成完整对话。
(尝试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白自己不会的地方,形成信息差,加大学习动力,逐步缩小信息差)
3.播放剩余片段,教师引导帮助提炼电影中的新的语句,通过投影仪呈现,指导学生记录并进行巩固练习。
(这是一个输出新知识的环节,为帮助学生积极建构,还可以采用更多更好的巩固练习方法)
4.小组讨论之前的尝试练习,学生把之前不会的、后来学到的和现在仍有困惑的说给别人听,共同探讨学习。教师此时要鼓励学生改变思路,变换多种说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多媒体以情境为基础的特点,生成与生活相关的概念框架和语言信息。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他们就产生了解决难题的需要,教师这时再呈现新知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如此学习才能历久弥新。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怎样利用多媒体乃至整个网络信息系统为教育服务,让学生形成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信息敏感性和文化意识,是又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技术研究, 1997(1).
[2]陈亚斐.大学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思路[J].科教文汇, 2011(10).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