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龙潭古镇百年变迁探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清末民国初年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我国历史风云变幻,为几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重庆龙潭古镇可以看作我国百年历史变迁的缩影。本文通过研究重庆龙潭古镇百年变迁现象,希望能够揭示我国民生变化规律,同时为古镇的发展方向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我国类似古镇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龙潭古镇;百年变迁;民生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一、重庆龙潭古镇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重庆市酉阳县的龙潭古镇,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它距离重庆市酉阳县城东南部40多公里,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驻所,有“货龙潭”“小南京”之美誉。
  古代的巴罗寨,正是巫巴罗姓大族居住之地,也是琊窳变为龙首之后的择居之地,据考古推测,这也许是中华龙文化最早的出处之一。据《世本世族》一书中说:“罗,熊姓,一云祝融之后”。徐中舒先生《论巴蜀文化》认为:罗姓为巴郡板盾蛮“七姓”之首,皆大姓,是后世巴族的尊长,属蛮夷地;随后,龙潭镇一直为巴子国、巴子国五溪地、楚黔中、迁陵地、酉阳县、夜郎国大乡县务川县、思州、寨平级、龙潭司、龙潭宣抚司、龙潭长官司、州同理所、县丞、龙翔县、龙潭镇的行政所在地。
  龙潭镇的得名和闻名有四种原因:一是因地形而成名。伏龙山下有两个水洞,常年积水成潭,古镇的所有建筑,正好从两个水洞之间穿过,形如一条长龙的两个龙眼和一个龙鼻。二是因这里是中华龙文化的最早出处之一。龙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华民族对龙的注释有了至高无上的新意,通天的神兽、君主的化身、吉祥的瑞兽。龙的这些至高无上的含义在老百姓的口中,已经演变成了通天地乾坤、统江河湖泊、决风雨雷电的天地神灵。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龙被帝王借以自居,泱泱中华臣民也成了龙的传人。三是这里的民俗习惯都以龙为内容。鸭子龙、脱水老龙、泼水龙、龙舟赛等都是龙潭的独特活动。四是从龙潭镇的建筑群上可以看出。古镇的万寿宫为龙头,石板街为龙身,按照中国风水学来看,此格局为“双凤朝阳、二龙抢宝,龙凤呈祥”之势。
  (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初期的龙潭古镇
  在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时,龙潭小镇之面貌也为之一新,同年11月19日,同盟会员刘扬联络白锦桢、王勃山等数百同盟会员,响应辛亥革命,于酉阳县城集会,宣告酉阳独立。在此期间,王勃山在酉阳一中教书时,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叫赵世炎 (1901-1927年),龙潭镇人。赵世炎在国立北平高等师范附中学习期间,结识了李大钊,并组织领导附中同学投入了五四爱国运动,后加入中国少年学会。1921年2月,他与周恩来等组织了旅欧共产主义小组,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中国少年共产党中央执委书记。随后,赵世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与任弼时等一道回国,任中央北方局常委。1925年后,赵世炎一直参加武装斗争,先后组织领导了北京数万群众举行的反帝示威大会,领导了天津港海员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直到胜利。1927年7月2日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19日英勇就义。
  这个时期的龙潭古镇,涌现了以赵世炎为代表的一批革命者,拯救中国、拯救民生之火在龙潭开始燎原;同时,儒教、佛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在龙潭兴起,老百姓依然极度贫困,把人死祸福、瘟疫灾害、旱涝丰歉等祈求神灵保佑,逢年过节都要祭祀。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龙潭古镇
  在1912—1928年期间,以龙潭古镇为中心的龙潭分州成立了“龙翔县”,后又取消龙翔县,隶属酉阳县。在1922年秋,北伐军石青阳部,在龙潭召开讨伐吴佩孚军事会议,组织四川讨贼军第一路司令部。随后,1923年,县劝学所改为县教育局,劝学员改称督学,酉阳小学实行“三三制”;1924年,酉、秀、黔、彭四县联合清乡司令部军官教育团在龙潭镇开办;1925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在龙潭开办省立第五中学(今酉一中);1928年,县民王潜夫在龚滩兴办第一个师范速成班。
  这个时期龙潭古镇的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许多名校的大知识分子,前来龙潭避难,就此任教,大大地充实了中小学校的师资,且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有方,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全国各地乃至于世界,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龙潭古镇   1925年,基督教传入酉阳龙潭,并于1934年在龙潭建立教堂,是酉阳县的第一座福音堂。龙潭福音堂成立以后,教徒日渐增多,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祖国大片土地沦陷,大量难民逃来龙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系基督教徒。在此期间,1932年3月,川军刘湘部魏楷师驻龙潭,以清共为名,逮捕无辜小学教师多人,遭到县人民的强烈反对;1933年12月,贺龙率红七师一个团,从湖北咸丰入川,川军刘湘急令龙潭驻军,加强酉阳防务,酉阳县组织民团,武装人枪达4000多,阻止红军入境。1938年1月,川湘公路酉阳段始设龙潭车站,与此同时,台儿庄战役抗日阵亡川军将士灵柩护送经酉,省立龙潭中学全体师生,县城各界,列队默哀,并于龙潭竖“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1939年春,国民党第六站区后勤处设在龙潭镇。1943年,酉东匪乱,劫柴烧房,无数难民携儿带女拥入龙潭避难,流民露宿街头;但1944年,日本飞机数架飞跃酉阳县境,数枚炸弹数扔于龙潭区境,龙潭人民处于内忧外患的战火之中。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十二军三十六师挺进酉阳县龙潭镇,受到以王勃山为首的各界人士及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龙潭从此开始脱离战火的纷扰。
  赵世炎纪念馆成立后,时任全国人大原委员长的李鹏同志曾多次前来凭吊,也先后接待过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以及全国人大原副主任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罗豪才等领导。近年来,作为AAAA级景区的龙潭古镇的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不断上升,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古镇及周边居民逐渐迈向了小康生活,一片宜居、宜游、生态、繁荣的景象成为重庆市打造古镇的典范。
  三、龙潭古镇的历史影响分析
  龙潭古镇自古文风鼎盛,仁人志士辈出,王勃山、赵世炎、赵君陶、刘仁、王剑虹等诞生于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关向应均在龙潭战斗过。著名作家沈从文、田汉、丁玲都曾在龙潭栖居,均有描写龙潭的作品,其中,田汉留有七言绝句:酉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特别是李鹏、杨汝岱、罗豪才、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更使龙潭古镇声名大震。
  近年来,龙潭古镇利用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片,加大旅游产业化建设力度,努力打造旅游休闲特色名镇,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逐步完善,形成一条龙服务体系,龙潭古镇日渐走入中外游客的视野中。除了赵世炎故居、万寿宫外,周边还有桃花源、龚滩古镇、后溪河古镇及白岩风光、笋岩大峡谷、山黛沟、龙潭湖、江西潭、香樟王等景点,形成以龙潭古镇为中心的集历史文化名镇旅游、革命传统教育、原始自然风光的大旅游服务体系。
  四、结论
  抚今追昔,古镇龙潭的历史,就是一部彰显民族融合、共同繁荣的历史,就是一部追寻民族解放、共同进步、民生变迁的历史。龙潭古镇从清末民国初年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中间经历种种变迁,龙潭古镇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这些都得益于一批革命先驱们追求的中国强大梦,得益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领导。同时,通过对重庆龙潭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探析,古镇的长远发展应从以下角度思考:一是必须依赖、挖掘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二是对古镇的更新和修复应做长远的、高起点的规划和设计,须完善配套的必要市政基础设施,为旅游开发奠定基础;三是应构建古镇沿线或周边景点的大旅游体系,形成“一镇多点”的旅游格局,规避单一、枯燥的纯革命传统教育式的旅游发展思路;四是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古镇的品质,防止旅游景区周边“脏、乱、差、丑”等现象。
  参考文献:
  [1]魏晓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D].重庆:重庆大学,2013(5):1.
  [2]熊伟.龙潭镇志[D].西南大学,2014(12):1.
  [3]熊健吾.基于文化地理学的历史村镇保护开发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5):1.
  [4]周亮.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及其传统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5):28.
  [5]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4):1.
  [6]戴彦.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3(5):20.
  作者简介:张瀚之,重庆南开中学高2018级学生,主要参与《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探究活动》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流行音乐属于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电影中的流行音乐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与音乐发展趋势。贾樟柯电影用以表示深层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在这些元素中,流行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中对流行音乐的运用为例,探讨了电影中流行音乐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影中的流行音乐潮流。  【关键词】流行歌曲;贾樟柯;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
【摘要】传统村落指年代悠久的、经过一系列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传统特色的村落。它是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的表达,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美学等价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的吴垭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吴垭石头村的调查研究,考察豫西山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特性,为这种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提供基础。  【关键词】传统村落;吴垭石头村;价值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一、吴垭石头村发展
【摘要】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水尾村,保留有沿海边境历史悠久的妈祖文化。自妈祖文化从福建莆田传入起,祖祖辈辈不仅是以敬仰之心崇拜妈祖文化,而且通过多种方式,如采用祭奠仪式传袭妈祖文化。然而,在妈祖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妈祖文化渐渐被年轻一代所淡忘。为此,本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调查等形式,走访了徐闻县文化局、徐闻县西连镇政府、水尾村部分村道、
【摘要】庙会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俗载体,蕴含了众多的民俗事项。无论是传统的信仰民俗,还是因庙成会之后涉及的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传统游艺民俗和商业民俗,庙会都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聚集地。洛阳,作为我国的八大古都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河洛地区的民俗文化又是古民俗的代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庙会也受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发生着变迁。本文以洛阳关林庙会为个案,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庙
【摘要】土族女作家李卓玛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吐谷浑王国》自出版发行后便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纵观作者的这部小说,笔者认为李卓玛的历史小说不仅谈及了“民族”“历史”等主题,而且还从女性的生命體验出发将女性经验带入创作中,构成了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的两种相辅相成的创作基调。故笔者从叙事视角的规律性切换及叙事立场的融合统一两个角度阐释《吐谷浑王国》的叙事策略,详细分析作者是如何游弋于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之
罗开富,1941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连续两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84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经济日报社组织罗开富重走长征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罗开富要完全按照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和368天的行程走,不但走的路是红军所走的原路,而且每天到达的地点也是当年红军在这天的落脚点,可以说是对50年前那次震撼世界的长征一次最真切的体验。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锦织造大师周双喜的访谈,以最真实的人物对话,反映当代云锦的发展变迁,为后人留下可供参考的史料。  【关键词】云锦;传承;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J523.1 【文献标识码】A  周双喜,以丰富的人生阅历,陪伴着南京云锦起落、兴衰。他为云锦保护发声,也因此受到批评。如今他已年过六旬,个人记忆与时代变迁矛盾却能圆融统一。  走进南京云锦研究所总能看到周双喜大师忙碌的身影,虽然已经年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基层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新时期里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江阴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那就是需要我们帮助农民群众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构建农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社会帮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241
【摘要】壮族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的社会功能是其世代相沿成习的内在性动因之一,试就壮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作一粗浅探析。  【关键词】壮族;传统节日文化;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1月和2月,笔者前往广南县八宝镇坝龙村委会坝龙村、里安村,交播村委会革赖村,板慕村委会板慕新村、底尧村、河道村、木叟村、勤勒村,乐共村委会弄驴村、那歪村,俄色村委会平丰村,河野村委会河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產与发展的根本,若作为基本权利的文化权利都不能得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就很难获得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权利的实现与保障尤其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权利实现和得以保障的基础是将保护文化生态、提高文化自觉、政府与民间组织共同助力文化权利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文化权利;少数民族;实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