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对中学生做过这样一项调查:你最不愿意学的课程是哪一门?调查结果显示,历史课居第三位。在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程排序中,历史课居前五位。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真令我们这些历史老师汗颜。
凭心而论,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作是知识和说教的接受器;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历史是副课,中考是开卷考的,考试分数又不计入中考总分,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历史课上。其实正是由于这些想法,一方面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也给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带来了困难。
曾在《百家论坛》里红极一时的纪连海,他就是一个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课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而且考试成绩也极好。究其原因是他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初二历史教学浅谈综合的教师素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诱因,只有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他才有可能去认真的学习。什么样的历史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或是崇拜的呢?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知识渊博、富有激情、有正义感、兴趣爱好广泛、举止得体、有思想、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历史教师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和心理素质。下面就调查中对教师素质评价比较高的方面谈谈提高学习兴趣问题。
(一)渊博的知识中的幽默风趣
渊博的知识满足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外的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充满了对老师的崇拜。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由于历史课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提高。
幽默风趣的课堂往往充满了笑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最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是幽默风趣的基础,只有当你博览群书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相关的趣闻,然后采用适当的语言加以组织达到意外的效果。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其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从朝鲜连夜跑了五百里逃回国内,跑得比兔子还快,清军将领临阵脱逃,士兵也蜂拥溃逃”“慈禧太后此时正值六十大寿,挪用海军白银三百万两军费(历史上有一定争议),曾有大臣上书反对,慈禧说了一句‘今天谁让我不快乐,我让他不快乐一辈子’,像这样的统治者能不战败吗?”讲完教室哄堂大笑,然后大多数学生都基本归纳出了清政府的腐败。常言道:“没有一桶水,哪敢端出一碗水”,只有我们老师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才可以信手拈来,再加上适当的语言组织,就能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一堂幽默风趣的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历史正义感下的激情飞扬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有上课充满激情的老师评价非常高,他们从老师举止言谈中看到了历史沧桑、历史上的是非曲折。怎样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备历史正义感,即对于历史的是非曲直必须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历史上的丑恶现象应给与无情的抨击,对正义的行为则大加赞扬,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讲台上老师就是一个演员,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时老师尽可能把慈禧对大臣的说话时的丑恶神态充分表现出来。第三、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语言上抑扬顿挫直接将老师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讲到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表现出对清政府的愤怒,对国家不幸的惋惜;讲到五四运动时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对青年爱国行为的崇敬。第四、举止得体是激情在姿体语言上的表现,课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语言外,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讲述历史人物模仿他们动作,当讲到精彩处可以挥动双手或者紧攥拳头等。实践表明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最能感染学生。
(三)广泛兴趣爱好的思想者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都不难发现,在一定领域中有特长的老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老师在书法、体育或文艺上的才华也往往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自豪,在这种自豪的同时,对老师所产生的“崇敬”心理一旦带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组织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效。
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就具有独立思考的愿望和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人云亦云”。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老师才叫有“个性”,当下是个“个性时代”,只要老师们具有了主流的“个性”,使学生觉得老师原来跟他们是“同类”,他们才会喜欢,崇拜,从而喜欢上他的历史课。事实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以上综合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而教师的威信也是在教学的成功中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有利于下一轮的教学,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与学之间最直接的发展关系。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接受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学习,而教师也可借此树立十分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乐清市体校)
凭心而论,很多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作是知识和说教的接受器;还有大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历史是副课,中考是开卷考的,考试分数又不计入中考总分,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历史课上。其实正是由于这些想法,一方面造成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也给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带来了困难。
曾在《百家论坛》里红极一时的纪连海,他就是一个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课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而且考试成绩也极好。究其原因是他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初二历史教学浅谈综合的教师素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诱因,只有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他才有可能去认真的学习。什么样的历史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或是崇拜的呢?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幽默风趣、知识渊博、富有激情、有正义感、兴趣爱好广泛、举止得体、有思想、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历史教师的素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学科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和心理素质。下面就调查中对教师素质评价比较高的方面谈谈提高学习兴趣问题。
(一)渊博的知识中的幽默风趣
渊博的知识满足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外的知识的渴求,让学生充满了对老师的崇拜。学生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这种求知欲并不满足于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甚至社会学方面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由于历史课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无疑会使学生兴趣提高。
幽默风趣的课堂往往充满了笑容,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最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渊博的知识是幽默风趣的基础,只有当你博览群书你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相关的趣闻,然后采用适当的语言加以组织达到意外的效果。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其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从朝鲜连夜跑了五百里逃回国内,跑得比兔子还快,清军将领临阵脱逃,士兵也蜂拥溃逃”“慈禧太后此时正值六十大寿,挪用海军白银三百万两军费(历史上有一定争议),曾有大臣上书反对,慈禧说了一句‘今天谁让我不快乐,我让他不快乐一辈子’,像这样的统治者能不战败吗?”讲完教室哄堂大笑,然后大多数学生都基本归纳出了清政府的腐败。常言道:“没有一桶水,哪敢端出一碗水”,只有我们老师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才可以信手拈来,再加上适当的语言组织,就能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一堂幽默风趣的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二)历史正义感下的激情飞扬
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有上课充满激情的老师评价非常高,他们从老师举止言谈中看到了历史沧桑、历史上的是非曲折。怎样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备历史正义感,即对于历史的是非曲直必须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历史上的丑恶现象应给与无情的抨击,对正义的行为则大加赞扬,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讲台上老师就是一个演员,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时老师尽可能把慈禧对大臣的说话时的丑恶神态充分表现出来。第三、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语言上抑扬顿挫直接将老师的情感表现出来,如讲到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表现出对清政府的愤怒,对国家不幸的惋惜;讲到五四运动时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对青年爱国行为的崇敬。第四、举止得体是激情在姿体语言上的表现,课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语言外,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讲述历史人物模仿他们动作,当讲到精彩处可以挥动双手或者紧攥拳头等。实践表明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最能感染学生。
(三)广泛兴趣爱好的思想者
一个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无疑是受欢迎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有经验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都不难发现,在一定领域中有特长的老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老师在书法、体育或文艺上的才华也往往会使学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自豪,在这种自豪的同时,对老师所产生的“崇敬”心理一旦带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组织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十分有效。
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就具有独立思考的愿望和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人云亦云”。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老师才叫有“个性”,当下是个“个性时代”,只要老师们具有了主流的“个性”,使学生觉得老师原来跟他们是“同类”,他们才会喜欢,崇拜,从而喜欢上他的历史课。事实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一个教师一旦具备了以上综合素质,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人,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而教师的威信也是在教学的成功中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有利于下一轮的教学,这是一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与学之间最直接的发展关系。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接受的心态来对待即将到来的学习,而教师也可借此树立十分良好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以“高素质”的形象“先声夺人”,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这对于营造“乐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乐清市体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