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四大功能 实现四个增强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媒体发展面临各种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办报质量,有效应对新时期传播环境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主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增强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地市党报,《泉州晚报》经过不断探索,在新闻采编实践中充分发挥新闻策划、内部评报、奖罚机制、呼叫热线等四大功能,持续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办报质量明显提升。
  注重策划,增强可读性
  面对新媒体的竞争和海量信息的传播,纸媒如何吸引读者关注?除了搞好新闻策划,别无他途。新闻策划,就是要充分发挥采编人员的新闻敏感性和专业能力,挑选能够引发读者关注、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予以集中报道,从而达到扩大媒体影响力的目的。
  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泉州晚报》十分重视新闻策划。早在十年前,报社就出台规定,建立“新闻策划报批制度”。规定要求,“各采编部室必须注重策划,研究重要新闻报道议题。每周必须有一个以上较为重要或突出的策划选题。”
  现在,报社各个采编部室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一上班都召开早会,会上每名记者必须报一个拟采访的题目,然后经部室讨论后确定选题。选题确定后,每名记者必须在当晚交稿。当天没有报题或未交稿者,每人扣100元。每周四下午,每名记者必须报告周六、周日拟采访的题目,没完成者同样要扣罚。
  “权威主流、百姓情怀”,是《泉州晚报》的办报宗旨。围绕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和读者关注点进行新闻策划,是《泉州晚报》对新闻采编部室的基本要求。每年的市人大和政协两会等重要会议,报社都在会前召集相关部室,研讨会议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策划,最终形成报道方案,确保会议报道圆满成功。
  作为采编一线,报社所属各媒体的新闻采编部室也要根据各自的采编定位,建立自己的新闻策划制度。譬如,社会新闻部负责日常都市新闻,部室每天都要召开早会,研究新闻线索、对比同城媒体社会新闻、讨论策划当日选题,并确定执行方案。时政新闻部等部室还开辟了《夜班留言》《采编沟通》等栏目,通过内部采编网进行交流,确保采编策划的延续性。
  重大突发事件的策划应对,是一家媒体采编综合实力的集体体现。对此,报社要求,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媒体有关部室和采编人员必须迅速赶赴现场、抢采新闻。同时,编辑、部门主任乃至值班编委还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在后方指挥采访,并根据最新情况,拟定不同的报道方案。
  强化评报,增强互动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评报也是一种小范围的社会评价。内部评报无论是给予肯定表扬,还是提出意见建议,都会对采编人员有所触动。因此,报社十分注重发挥内部评报的功能,通过强化内部评报制度来增强采编人员之间的互动。
  在评报过程中,报社采编人员“既是读者,又不是读者”。首先,评报者以读者的眼光来审视当天报纸,看当天有哪些新闻能够吸引读者,成为市民谈资;其次,评报者又以报人的专业眼光,重新解剖当天的报道,看哪些报道值得进一步追踪,哪些报道又存在什么瑕疵,今后应该如何改进或避免。因此,内部评报既能够激励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够指导采编人员不断提升采编水平。
  领导带头评报,建立奖罚制度。报社要求采编人员人人参与评报,总编辑、各位编委也要带头评报。评报数量由总编室统计考核,每月公布一次,对评报条数最多、质量最好的采编人员、部室主任各给予奖励100元至300元;未完成评报任务者(含编委、总编辑)则予以扣罚100元。
  评报包罗万象,采用实名制度。报社内部网的《天天评报》栏目分“总编辑评报”“编委评报”“采编评报”三部分。评报内容十分宽泛,包括采编质量、版式美化、广告内容、广告编排等。突出重大新闻的采编质量和版面安排。主评本社各媒体,同时点评省内其他媒体的优点,以资借鉴。
  内部评报采用实名制,起到文责自负作用。报社特别强调,评报要以进一步提高采编质量为目的,力求公正、准确,不允许进行攻击;被批评者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态度,正确对待评报意见。
  每日汇总通报,做到及时互动。报社内部天天评报,是对报纸采编工作的最及时评价。为更有效发挥内部评报的指导功能,报社要求各部室采编人员评报意见须于当天上午10点半前传至总编室,总编室整理后于11时前通过内部采编网上传到《天天评报》栏目中,供所有采编人员及时浏览。此外,在每天上午11时召开的编前会上,总编室负责人还会选取内部评报中的重点、热点和有指导性的建议意见,及时予以通报。
  加大奖罚,增强责任感
  作为市委机关报,《泉州晚报》在日常报道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差错,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更是容不得有丝毫闪失。为此,报社通过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强化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打造新闻精品的同时,避免踩红线、踏雷区。
  好稿评选,实行周评月评年评。在泉州晚报社,每周都要公布一批获得总编辑奖的稿件。而每个月月初,在总编辑奖好作品的基础上,汇总各个部室当月报道亮点,由编委会评定上个月的月评好稿。除此之外,在每年年初,编委会集体评定上年度好作品。获得周评月评年评的好稿,都会获得200~1000元不等的奖励。
  好新闻作品的评选,包括好稿(含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新闻漫画、文学作品、杂文、调查报告、述评、专稿、新闻分析、深度报道、来信等)、好标题、好版面、好专栏、好策划、好版式、好美术摄影作品等。
  严抓差错,形成处罚通报机制。为增强责任意识,提高采编校质量,报社制定了《反差错奖惩规定》。规定要求:严格执行三审制,切实把好采编各个环节;强化记者、编辑的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校对要设立A、B角制度,互相检查对方改动的内容。
  在差错责任认定上,报社规定:因政治上、政策上、法律上把关不严引起的思想政治上的严重错误,由审发者负主要责任;记者采写的失实报道由记者负责;文字方面的差错,由记者、编辑负责。
  对于见报差错,报社视情况给予处罚;对未见报差错,也要求各采编部室在内部给予相应处罚;见报出现较为严重的思想性政治差错、严重失实报道、导致报社声誉受损、引发诉讼等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差错,除给予重扣外,还在报社内部发《采编通报》,以引起全体人员注意;对于连续发生重大差错的,报社还在职称评聘和全员竞聘工作中给予拒聘或缓聘。报社还规定,凡出现差错者,一、二、三审都要同样处罚。   重奖重罚,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为鼓励多出精品,报社对获奖作品均予以嘉奖。凡在全国、全省、本市及全国、全省的行业、部门好新闻评选中(不含征文)获奖的作品,包括新闻论文、报社工作人员专业论文(广告、档案、财会等),不论其奖金由谁支付,一律嘉奖。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者奖励10万元,二等奖者奖励5万元,三等奖者奖励2万元;作为本省送评稿参评中国新闻奖,奖励2000元;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者奖励8000元。对采编人员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论文参评获奖也予以奖励。
  奖励金额高,处罚力度也不小。对于违反宣传纪律或者出现舆论导向错误的,报社均予以严处。一二三审根据责任的不同,予以不同程度的处分,有的甚至被扣罚当月或当季度绩效工资,最多的一次性被扣罚近万元。
  整合热线,增强影响力
  作为媒体与读者间重要的沟通互动平台,新闻热线可谓是报社的生命线。因此,从1995年率先在省内开通记者热线(被业内人士誉为“新闻110”)以来,泉州晚报社不断完善新闻热线,持续提升媒体与读者的互动性。
  2011年9月26日,借新一轮改扩版之机,泉州晚报社新成立热线中心,开通24小时服务短号96339。《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原有热线号码并入96339,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平台处理。96339热线中心有效整合报社热线资源,给读者提供更多方便,在党和政府与读者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作为报社综合对外的统一热线,96339接线内容包罗万象,有读者报料提供新闻线索、咨询问题、投诉政府部门,也有咨询报纸征订发行、广告刊登事宜,更有向热线人员倾诉内心苦闷、吐露心声等。作为报社的窗口单位,96339热线实行24小时服务,安排专门人员接线,对读者投诉的问题积极给予回复,通过帮助读者解疑释惑来不断提升报社的影响力。现在,96339热线每天接到读者来电均超过250个。
  除接线员常规接线外,96339还设置了“总编接线”、“部门接线”两个常态化活动。部门接线,主要是邀请诸如交警、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一把手前来接线,直接解答市民的相关问题或接受投诉。而在市两会召开前,人大、政协的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前来96339接线,向广大群众征集民生热点问题,并提交市两会代表委员审议。
  在全国新闻战线不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泉州晚报》96339热线也不断发挥自身桥梁纽带的功能,携手政府部门共同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2012年4月7日,96339热线联合泉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走进南安市光伏基地工业园区,携手多家银行共同接受现场群众有关住房公积金政策、执法维权等问题的咨询。作为党报对外窗口,96339热线已成为党报联系读者、部门联系群众的新平台、新载体。
  作者系福建泉州晚报社副总编辑
其他文献
3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就《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部分著作权人及专家学者对修改草案的第46、48、60、69和第70条等条款的设计提出了质疑。草案起草者如何面对这些质疑,以及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刊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法规司司长、《著作权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自强。  集思广益 解决问题
期刊
本刊讯 2012年7月16日至29日,第三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本届大讲堂共邀请了50余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和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35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远东书院、研究生院共同承办。据本次活
期刊
在我国,许多广播电视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既富有社会责任感又充满市场活力的传媒产业集团,不仅具有喉舌作用,而且还具有产业功能。在广电集团众多的价值活动中,为了更好地管控和保障正确导向,强化监审工作体系是广电集团导向价值链运行机制的重要“战略环节”之一。  以系统创新理念推进监审工作的重新定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普及,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后与被网络媒体再度传播前的导向修正、质量把控显得尤为
期刊
三年,对大自然来说,不过是1000多个黑夜与白昼简单的轮回;三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从出生到学会走路的人生最艰难的历程;那么,三年对一张新创办的报纸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创办当年收支平衡,第二年实现微利,第三年完成全媒体构架,广泛的社会和行业影响——作为一份行业周报,《中国能源报》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艰难出生到快速成长的过程。  三年前在《中国能源报》创刊酒会上,《人民日报》张研农社长要求《
期刊
中国汽车报社的新媒体业务酝酿于1999年。当时,作为一家创办10多年、面向全国汽车行业人士的专业报纸,《中国汽车报》已在我国汽车行业读者中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地位。顺应新时期新闻业发展的新环境新变化,报社确立了“永远追求创新”的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对报纸的报道方向、表现形式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中国汽车报》的行业地位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快速提升。     起步:创办汽车新闻网站  尽管当时国内互
期刊
2008年9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同年10月肖治垣调任中国航空报社任社长。作为一个拥有40余万员工的特大型央企的行业报,怎样才能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和客户服务?如何发展以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在全媒体时代来临的今天,如何转变办报思路,打造内容核心竞争力?凭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他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有着怎样的独到见解?带着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航空报社社
期刊
“品牌强则媒体强,品牌弱则媒体弱”,在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报纸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行业报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  以《家庭医生报》为例,《家庭医生报》位居南昌,没有北上广优越的地理和卫生资源优势,但发展20多年来,始终紧扣“家庭医生”做好文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用心用情做好健康服务,从而赢得了全国百万读者的青睐,也算是中国卫生报刊中的一个典型样本
期刊
如今,任何一家大报社乃至报业集团,不涉足新媒体或者数字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或是主动涉足,或是被动涉足;或是涉足此环节,或是涉足彼环节;然而究竟如何涉足,涉足以后能否实现自己的初始目标都大有文章可作。就目前的总体状况而言,关于数字媒体,有的报业集团可能还停留在玩概念阶段;有的倒是跨越了玩概念阶段,但仍处在不断投入,多处点火,尚未收获实际效益的阶段;有的开始有了实际的效益,但仍属很不稳定、很不保证、继
期刊
《传媒》与重庆报业、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有不解之缘:2004年第9期,《传媒》策划刊发了关于重庆报业的专题——《报业第四城》,时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总编辑的牟丰京接受了采访,谈了自己对重庆报业现状和发展的认识;2009年第4期,《传媒》以《重庆报业生态调查》为题,采写了一组文章,采访了时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总裁陈夷茁;现在,借参加重庆日报60周年庆典之机,《传媒》再次走进重庆报业,走进重庆日报报
期刊
7月15日,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V4.0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由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再次升级——“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研发成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技术“是传统媒体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手机来展示报纸内容的有益尝试”,“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将为我国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是传统媒体借助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