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求真,不断创新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融入了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时代鼎新革故,飞速发展。作为杏坛园丁,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新的思想,运用新的理念,适应新的教法,既要为素质教育做贡献,又要准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面对新教材,老师首先得转变思想观念,因为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观念没有更新,新教材、新课程都只能是空谈,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的教育思想受到应试的制约和束缚,很多人崇尚“苦读”、“勤教”,以为这样就能“名师出高徒”。为了考出好成绩,强调“背多分”把学生基本上看成是挣分的机器,学生也把分看成“命根根”。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几乎没有开发,语文教学过程过分重视解题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生动活泼的课程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变成了无数个“知识点”简单串联,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的要求极不相适应。新课程理念强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
  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把过去追求学习结果的思想转变为现在追求学习过程的认知,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始终贯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新课改理念,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新教材的难易度
  要深入的钻研大纲和教材,将新旧大纲和教材做个比较,在此基础上深入的钻研课本,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等成竹在胸。这样,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从容不迫,教学时如闲庭信步。
  三、注重“过程”,收放有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必须经历“两个转变”:一是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贯穿先进的理念,同时更应该因地制宜改革教学模式;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因此教师要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好课件,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并尊重和正确解读学生参与后合作体验的结果。教学中,老师要学会适当取舍,引导和探究要做好“度”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新课改中把握主动权。
其他文献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如果教师不和学生融合感情,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那么不管你知识如何渊博,授课如何滔滔不绝,教学成绩也不见得好。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作为教师
期刊
新课改已进行了数年。“课改”也已经由一个新名词转化成了许多新成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案式教学在我校已经不是新鲜的名词了,更多的是探索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学案式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从感知到认知,从观瞻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从实践到总结的历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每一次的改革都牵动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保持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
期刊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宇宙中,人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因为有了思想,人变得伟大、崇高而有尊严。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呢?我的方法是:三问法。  一、“自”问法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获得知识。“自”问法,就是将文本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
期刊
语文课改很难,但语文高效教学的实施,并非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认清方向,教学的瓶颈还是很容易突破的,高效作文的教学也许就是如烹小鲜。  何谓“高效作文”?这是第一个需要界定清楚的问题。有“高效”,或者要确立“高效”,就需树立“低效”的标靶。没有了“低效作文”,“高效作文”就首先在哲学上失去了意义。  那么,现在请允许我撇开“高效作文”来谈谈“低效作文”。一般意义上,我们认定一篇作文为“低效作文”,往往
期刊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批改法被“花时多收效少”、“把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教师批改不如学生批改”等争论所否定,互批法、自改法,只“阅”不改法、只“讲”不批法等相继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批改法效果同样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认为,作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的学生互批作文法,虽不失为新型的批改法,有其特定的合理性,但若不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生搬硬套,则这
期刊
请读者先看一段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的一段文字:“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
期刊
“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的读书主张。当年人们佩服鲁迅先生读书之多,学问之大,他回答说那是得益于“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当今书刊浩如烟海,任何入都不可能读完,也没有必要读完。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和更新知识结构,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随便翻翻”。  “随便翻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培养,“随便翻翻”的方法更需要训练。要让学生学会“随便翻翻”,不给予时问,不教给方法,是难有出色成效的。考虑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来探讨作文教学中几点看法。  一、全方位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
期刊
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其三,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语文学科是“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向我们显示着全新的信息,只有抓住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