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 新风貌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国家应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途径,以利于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的建设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建设群众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越来越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已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包含了群众文化的思想,还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及发展方向等。
  一、新形势下建设和发展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发展
  古往今来,我国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在新形势背景下,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大群众文化的建设与推进力度,传承我国的文化精髓,可以推动我国各项建设工作稳定健康发展。
  (二)群众文化是群众的精神食粮
  在新形势下,不同地区的群众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宗旨在于提高群众的精神涵养和审美能力等。从某个角度分析,群众文化中也渗透了一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应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样不但能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就教育而言,无论是智能教育、社会教育还是科普教育,群众文化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可以说,群众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三)满足群众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壮大不应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应体现在群众精神方面。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后,开始了精神方面的追求。为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便需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保证物质文明的发展,促进物质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单一性问题
  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为满足主流群众的需求,所设置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都比较单一,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限制了群众爱好的发展。这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所提倡的启发与引导群众喜好的发展思路严重不符。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加,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其单调、死板的形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与人们需求不对口,致使很多群众很难适应新的生活节奏,更难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新的生活方式。
  (二)国家主导的群众文化日益减少
  文化馆与文化站作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阵地,其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这是导致国家主导的群众活动日益减少的最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多数社会人员均不愿从事与群众文化建设相关的事业,甚至部分文化馆与文化站也不得不裁减部分精通文化与文化工作的人员。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对策
  (一)加强引导,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时代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保证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正常开展,各级领导需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并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各地区、各基层的文化基础不同,文化建设也不相同,因此各级领导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式,就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予以分类指导,促使其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发展。其次,各级领导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文化标本,让群众能真实感受到群众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最后,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若发现好的地方,应及时给予鼓励,将其作为示范性的文化标本,以此来带动其他区域的精神文明发展,丰富活动内容。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应尽量选择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如秧歌、乐器表演、话剧等,以丰富的活动形式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效果。相关部门在进行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娱乐与思想文化等因素合理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这样在满足群众精神层面需求的同时,有利于群众发展自己的爱好。
  (二)推广群众需要的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这便要求从事群众文化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放松人们身心的活动。只有当人们的精神得以放松,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可坚持以群众文化为载体,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老年人的保健知识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从而充分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三)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群众文化的建设需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因此,群众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创设和谐的群众文化环境与场地,充分利用一些文化馆,如图书馆、艺术馆等,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与群众的交流,积极与群众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使其能认同那些优秀的文化,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群众文化的功能,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四)注重群众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
  群众文化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且并非以一人力量便能完成。群众文化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更要群众的共同参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看,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仍以基层文化工作者为主。为保证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应做好文化工作者的相关工作,即针对现有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定期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以保证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此外,加大对专业文化工作者的引进力度,可积极聘任在文化方面有突出才艺的社会群众与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业余爱好者,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加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才储备,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只有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长久和谐与稳定。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并要求当地企业积极配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元市利州区文化局文化中心)
其他文献
一、“穷”“吃”下的生存悲剧  《为奴隶的母亲》是柔石发表于1930年的一篇短篇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但却刻画出了一位富有张力的女性人物春宝娘。开篇便写穷,丈夫又得了黄疸病,怀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儿子,“穷了,也没有法,还养在家里做什么呢?”甚至都没商量一声,丈夫便将她典了出去,春宝娘即便百般不愿,但为了自己的儿子能活下去,不再像当年刚出生的女儿一样被亲生父亲投入沸水而死,只能委屈上轿。虽说被典给的那个
期刊
对英雄事迹的歌颂,对英雄精神的推崇是文学各种样式万古长青的话题。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并借此传达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文学思想与人生哲学,因而分析解读他心目中英雄的内涵与复杂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其悲剧中的多元思想要素,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剧作悲剧性的认识。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其作品语言变化万千,用词丰富,口语化的风格显得既浅显幽默又内涵深刻。他的作品虽
期刊
社会关系简单说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它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交往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人际关系系统也有两种状态,即平衡和不平衡。人们往往在平衡中寻求稳定和发展,在不平衡中寻求机遇和重生。《金翼》带给我们的正是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家庭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交往和社会网络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研究《金翼》中的关系网也对我们研究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
期刊
唐宋传奇的婚恋题材是唐宋传奇的一大亮点,在婚恋题材中大团圆结局所占的比重较少。本文重点对大团圆结局的形成进行分析,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及受众心理入手阐明产生大团圆结局与作品本身的“主流化”有关。  自古以来,爱情和婚姻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唐宋传奇中,这一现象也不例外,唐传奇中的爱情婚姻剧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精彩动人。唐宋传奇作家以他们敏锐的眼光将以前小说中很少涉及到的现实爱情生活作为他们笔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现状,总结出其传播语种单一、缺乏跨文化认同和传播模式单一三个突出问题。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利用多媒体网络构建多语平台,采取多模态传播模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向重要国家战略”。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加
期刊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现象的研究。流散现象的出现导致流散作家大量产生,而母体文化和移入地文化之间的生存空间使流散作家们具有了混杂性文化身份和双重视角。流散作家的创作成为跨民族、跨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有效媒介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动较为适宜的话语场。卡勒德·胡赛尼作为一位流散作家,结合其作品,我们也能进一步感知流散写作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做进一步反思,从而为中华文
期刊
美国西进运动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美国人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也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次美国国内为了扩宽殖民地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这次运动激发了美国的经济活力以及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塑造了美利坚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开拓者们树立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民主意识,造就了美国人勇敢的开拓精神,以及美国的乐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同时也催生了实用主义哲学观。西进运动对美国
期刊
中国传统元素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思想文化。吸取传统元素的精华融入到设计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使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基础教学中,这也是我们设计教育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含义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具有本
期刊
权德舆,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数量相当可观。究其大量创作铭文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德舆当时为文坛盟主,文章久负盛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二是因其人格魅力,虽然身居高位,却为人谦和。  一、权德舆铭文序简介  权德舆所作铭文序是其文章的类型之一,《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碑铭序文三十篇:遗爱碑铭序文两篇、纪功碑铭
期刊
日本占领东北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后,日本国内关于中国东北的书籍更是空前增多,也出现了专门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并且也是在分析历史认识问题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以三本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为中心,探讨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满洲认识”的影响。  在日俄战争前,日本就出版了很多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及历史沿革的书籍。在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日本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