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真实版的《蜗居》故事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有很多和房子相关的真实故事,或许你会常常在《新老娘舅》里见到这样的人和事,以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个真实的故事。
  
  1.32岁宅男死守亭子间
  
  32岁的王先生,父母是生活在外地的知青,他在高中时一个人回到了上海,住在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去世后,唯一的一间老厢房留给了他。
  他在这里一住就是15年。
  5年前他的户口冻结了,说是要动迁。那时他有一个女朋友,催着他买房。王先生总是说,等动迁吧,房子就有了,自己的存款可以拿来装修、买车、买股票。渐渐地,整个上海的房价都在涨,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他手上的存款已经付不起首付。
  偶尔他会想,动迁了,我要把房子买在那里买在这里。但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等待着动迁。他说,他准备好当一个钉子户了,有了大房子,再去好好找个老婆。
  
  2.换房换掉了骨肉亲情
  
  骊阿姨早早就为儿子在市中心全款买下了婚房,写的是儿子一个人的名字。儿子结婚后,精明的儿媳卖掉了市中心的这套房子,改在环线外买了一套更大的房子,理由是生了小孩,要改善居住条件,为此她还向公婆要了50万元。骊阿姨心中有过不悦,但考虑到孙子,还是咬牙答应了。
  没想到,仅仅半年之后,儿媳又以太远、生活不方便为由,要把环线外的房子卖掉,重新搬回市中心,她再次向公婆提出,希望能援助他们房款加装修款百八十万。骊阿姨这回犹豫了。
  但儿媳竟然不管不顾地卖掉了环线外的房子,并在市中心看好了房子下了定金,扬言说,如果骊阿姨夫妇不拿钱出来,他们一家三口就将流落街头。骊阿姨彻底愤怒了,她想明白了,儿媳如此折腾,无非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名字顺理成章地加到产证上去。结果,老人的积蓄被掏空了,同时被掏空的还有骨肉亲情。
  
  3.要面包还是要爱情
  
  阿东和女朋友小君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公司。公司规定,在职员工不得谈恋爱,否则就开除。为了保住工作,两个人隐瞒了情侣的身份。渐渐地,阿东成为了公司的年轻业务骨干,常常在各地奔波,聚少离多。而小君因为年轻漂亮,也得到了年轻有为的老板的亲睐。
  当小君察觉到一丝不妥时,她告诉了阿东,不想再隐瞒他们之间的关系。可阿东却觉得,现在正是赚钱的机会,我在这个公司站住脚了,不能轻易放弃;我赚钱,就是为了早点买房子娶你,大家忍耐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阿东不知道他的话伤害到了小君。在女孩子看来,好像他爱的是钱而不是自己。阿东在外奔波,孤独的小君在老板的鲜花攻势、嘘寒问暖和深情告白之下,不自觉地也爱上了老板,和阿东的关系也越来越远。终于有一天,阿东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年终分红,他攒够钱买房子了。可是小君告诉他,自己已经答应了老板的求婚,希望以后大家还是朋友。
  小君嫁给了老板,成了全职太太,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
  阿东离开了这家公司,买了自己的房子,开了自己的公司,虽然辛苦,但也一点点地有了起色。只是每个晚上,他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却从来没有找到过家的感觉。
  
  4.买房首期在哪里
  
  张澜大学毕业后一个人来到上海工作,同事给她介绍了男朋友小沈。虽然张澜对小沈的第一印象很一般,但小沈却对她一见钟情,经常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久而久之,两人走到了一起。
  相处半年后,小沈父母就催着儿子赶快把婚事办了,张澜却想等两人攒够了房子的首付款再结婚。小沈父母知道小珊的想法后,提出让他们先结婚,婚后他们会给小夫妻50万买房子的首付款。张澜听了公公婆婆的许诺后,很快就领了结婚证,并举行了婚礼。
  转眼结婚已大半年。其间张澜看了好多套房子,但每次打电话和公婆提到首付时,公婆都闪烁其词。为此张澜经常让丈夫往家打电话催促父母给钱,小沈开始说父母答应给就一定能给,但催促的次数多了,小沈也开始不耐烦了,他改口说买房子不是父母分内的事。
  这时张澜怀孕了,她对房子的事更加着急:现在租的房子太小了,孩子出生后根本不够住。于是趁怀孕休假,她回家和婆婆正面提起买房子首付款的事。令她没想到的是,婆婆竟然说:“我什么时候答应了?”
  张澜对于婆婆的出尔反尔非常气愤,而丈夫的态度更加令她觉得自己受骗了。一次次的吵架令夫妻感情大受伤害,张澜甚至萌生了离婚的念头。但是腹中的小生命却在一点点长大,无奈的张澜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5.中年危机
  
  徐小姐和丈夫曹先生结婚15年了。当年徐小姐家庭条件不错,一心要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后来认识了曹先生,他是农村人,经济条件很差,从部队刚转业,身上只有5万元存款,有工作但不稳定。因为没钱,去北京玩时甚至露宿街头,所谓的旅游就是坐公交车,从第一站坐到最后一站,看风景。不过他在军校读过建筑工程专业,为人乐观幽默,也很能吃苦。于是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上海女孩,嫁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军官。
  1995年秋,他们花了15万元不到的钱,买了浦东杨浦大桥附近的64平方米的二室一厅当婚房。过去,徐小姐经常打的,在外吃饭;结婚后,她也养成了坐公交、在家做饭吃的习惯。1998年儿子刚出生时,曹先生辞去了一个月2000元的工作,和朋友们合伙开了一家装饰公司,开始接厂房装修的生意。3年后公司赚了100多万,他们后来又买进了两套房子。
  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好,在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经常就睡在办公室。儿子越长越大,徐小姐把所有的重心放在了儿子的身上,但是晚上,偌大的双人床总是少了一个人。偶尔曹先生回来了,也是一身酒气倒头就睡,连说话的时间也没有。徐小姐常常叹息,还不如当初两个人坐公交车的日子。
  
  6.单亲的婆婆,何时才有自己的家
  
  华女士是一位离异的单身母亲,儿子顺利踏上工作岗位后,母子俩买下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自住。两人的积蓄都被掏空,新房一直没有装修,想等到儿子结婚时。没想到,儿子现在找的那位女朋友却坚持不肯与婆婆同住,华女士只好计划着在附近再买一套一居室独自居住。
  然而日益高涨的房价令华女士越来越望而却步,眼看着手里的存款与房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遥远,儿子和女友也陆续步入了而立之年。华女士想过自己出去租房,但是孝顺的儿子又坚决不同意,在他看来,租的房子永远不是真正的家,自己宁可不结婚,也不会让母亲独自出去租房。就这样,忧心忡忡的华女士不知道何时才能为儿子腾出结婚的空间。
  
  7.为了房子,我把自己逼上绝路
  
  乐乐和康康是在上海读大学时认识的情侣,康康是外地人,乐乐是知青子女,都是靠自己在都市里打拼的年轻人。工作了几年后,他们俩共同的账户里面已经有5万多元了,这在康康家乡算是一个大数目,可是在上海,面对房价,这只是小小的零头。
  工作的压力让乐乐焦躁不安,她质疑自己的能力,也怀疑康康有别的女人,两人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幸的是,康康真的和一个上海女同事有了感情。
  康康走了,他把两人4年来存下的8万块钱,全部改在了乐乐的名下。乐乐没有找到康康,那个户头里的钱却一直在变多,康康还是在某个地方不断给这个户头里汇钱。直到有一天,康康告诉乐乐,他决定和女同事结婚了,因为女同事有一套老房子,结婚用足够了。康康说,从今天起我就不能给那个户头里存钱了,对不起。
  接下来的几天,乐乐疯狂加班工作,直到累倒。一则新闻让她眼前一亮,疯狂的乐乐办了5张信用卡,套现13万多,又拿着康康和自己攒的10万多元,买下了一套离市区很远的小户型。终于有了房子,即使面对的是可怕的房贷,首付24万,按揭60万,每个月至少要还5000元,乐乐依然觉得很幸福。每天吃咸菜馒头,找朋友和同学借钱时经常遭遇白眼,但她还是觉得,终于活出了这口气。(感谢东方卫视《蜗居日记》栏目提供资料)
其他文献
这个题目已在我脑海里酝酿多年:一个在海外、或在国内面对外国媒体时的知识分子,应该如何来谈论他的国家呢?  近日在法国电视台看到一位中国某大学教授接受外媒对最近发生的动车追尾事故的采访。如其仅对自己的政府提出批评,还是情有可原的;但事实上面对外国话筒,这位教授抨击的是高铁本身,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构成。这令我想起今年初法国发生的一件事。  说起此事,先要谈及法国总统萨科齐
民国八年(1919年)1月9日,蔡元培和张相文致信孙中山,要求其公开会党秘史。信全文如下:  中山先生大鉴:  顷接方兄寰如来函,欣悉国史征集,荷为先生允为间日演讲,逖听于余,至为佩慰。盖以民国成立以来,群言淆乱,是非不明,不有信史,另以昭示来兹?且饮水思源,尤不容忘其本来,故元培与编撰诸君公开斟酌:拟自南京政府取消之日止,上溯清世秘密诸党会,仿司马公通鉴外纪之例,辑为一书,名曰国史前编,所以示民
在国际政治体系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中美之间如何协调各自利益?中美关系的指导性原则是否也需要与时俱进?    就中美关系而言,美国总统奥巴马并不按常规出牌。  他上任后,打破了美国新总统上任后中美关系就跌入低谷的怪圈,紧接着,他又将在上任第一年选择访问中国。  奥巴马的亚洲四国行一共9天,其中有4天是在上海和北京停留。经过金融风暴的搅动,国际政治体系加速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如何协调各自
吴冠中这种智慧和谋略,这种勤奋和毅力,这种对自己名誉的爱惜和维护,在国内的艺术界绝无仅有,令人敬佩。    26日上午,记者接到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发来的短信:我国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0岁。为尊重吴先生的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拟定于8月吴先生生日时清华大学举行追思会……  记者接通李磊的手机,他正
联邦调查局的这支侦破小队叫做BAU,直译过来就是行为分析科。行为分析科,更准确的说法是心理分析科。每一集的探案模式几乎如出一辙:从犯罪现场出发,通过行为特点和习惯推导出犯罪心理(通常都是连环变态杀手),对罪犯进行“側写”(Profile),从而缩小并逐渐锁定嫌疑人对象。如果要为BAU的工作状态做一写照,那么用某集片头所引用的大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言来概括最合适不过(在《犯罪心理》每一集开始和结尾处,
蓝天白云就足够美好,尽管云后必有他物,但只要是白云,不是灰云,不是黑云,也不是乌云,更不要是乌云翻滚加沙尘暴。    “收官”声中,球到上海。这只球是足球。此球诡异,2003年就从上海这个主场踢出去了,历经7年,又如宇宙飞船一般,飞回到淞沪之地。在申思、祁宏“进去”的日子里,说一句“起点就是终点”,咀嚼这话,口感上有点像吃怪味豆。读到如是英俊相貌、丰沛经历、风华年龄、职场如意的人儿“进去”的消息,
晚上,我骑自行车带朋友兜(dōu)风,听到有人喊我名字喊了好久,就叫朋友看看是谁在喊我,朋友也不说话。我停下车,一回头,发现朋友根本没坐上车,他追着我跑了好久。  口误  去海边游泳时,妈妈对我说:“你先别下水,太危险了,我给你租个花圈……”顿时,我们俩都愣住了。  原来如此  今天下班,看见一位大爷拖着根绳子进了电梯。我正纳闷儿呢,大爷猛一回头,喊道:“妈呀,我的狗呢?”  误会啊  我家的鱼缸
我希望中医能作为一种医学模式而存在,未来不会成为历史学的一个小分支。然而,路在哪里呢?    人人都说学医是件辛苦的事,学中医更不易。大一时老师就说,60%的时间安排中医课程,40%的时间学习西医。这话一听就觉得不合理,然而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无穷无尽的疑问和矛盾,然而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也许教授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三年课业,一年实习,还有一年花费在找工作上,而每一年都被这些没有答案的“为什么”
宁财神借喜剧直指现实之谬,百姓之苦。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古装戏,他写的戏都是接地气的,一如他在微博上的发言——其实就是说说我们的时代经历,说说我们的现实生活。    “诸位珍重,后会有期。”这一等就是五年半,电视剧《武林外传》的原班人马重新聚在了电影里,导演、编剧和演员,重要角色一个都不少。2005年7月7日,编剧宁财神在第80集《武林外传》剧本上留下了最后一行字,现在得偿所愿。  写下这句话时,他还
3月8日,我们在网络上悼念韩国影视圈两位死亡的女性。悼念发生在她们离开那个世界很久了,悼念邻国这两个没大名气的女性,在她们身后我们揣摩着生和死的意义。  娱乐圈里,素来成王败寇,很少出现因为一个人红得不道德而没人追捧他,但一个人因为价值观不合群而沉默时,那就只有默默无闻了。好在有些东西是不会永远被埋葬的。    活过    32岁的女导演兼编剧崔高恩,死于2011年1月29日。  她死于韩国京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