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第一 “生动”第二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多媒体技术几乎成了语文公开课的最爱“伴侣”,不管是图文PPT,还是影视“微”剪辑,不论是精彩Flash,还是便捷“引擎单”,以文本为底色的语文课堂正在自觉不自觉地向着“图解语文”“影说语文”“乐感语文”滑行,大有“没有声光电,语文难灿烂”的趋势。
  殊不知,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关键在于一个“助”上,用得适时、适度、适宜,才有助力、助推作用,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如果一味追求课堂的生动性而背离语文的学科生态属性,那就容易返回到“越界”“越位”的边缘,画蛇添足,得不偿失。笔者现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与探索。
  一、瘦身“视觉盛宴”,丰厚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生语文素养就是要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培养字词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能力和素养。
  因而,语文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语言,以学得促习得,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欣赏语言、运用语言,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受到感情熏陶和启迪。
  不过,当下的许多语文公开课为了达到“夺人眼球”的目的,更多的是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打造“视觉盛宴”,以至于在囫囵吞枣“养眼”的同时忽略了语言营养,忽视了审美体验,背离了学习本质。
  很多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中《云南的歌会》一课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植入“刘三姐对歌”这一精彩的多媒体视频,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对歌”的热闹场面。不过,在欣赏完这一视频片段后,他们留给学生的各色“承转”话题却令人费解。现列举一二:
  (1)视频播放的是哪一种歌唱形式?
  (2)结合视频内容说一说,作者都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
  (3)你喜欢哪一种歌会?请结合视频内容评说一下。(可从场景、服饰、人物等角度说起。)
  细细咂摸以上几个问题,我们从学语文的角度去考量就不难发现,他们选取的这一经典视频,似乎仅仅是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离语言体验、审美体验渐行渐远。
  本着学语言,丰厚美感体验的目的,我们不妨把课堂活动设计调整如下:
  欣赏“刘三姐对歌”片段,结合原文,注意加点的词,选取其中一个作为关键词,说说你的观后感。
  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景,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距虽不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
  如此一来,视频片段从学习指向上进行了“定位”,对问题进行了“瘦身”,学生触及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视频集结号”,而是“语言总动员”,图文兼备,品语言,用语言,重心在语言实践,培养的则是“审美体验”。
  二、卸载“课件串联”,丰富主动实践
  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为此,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去阅读、去思考、去感悟。让学生在一个个实践活动中感悟“怎样”,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写等。
  然而,在诸多PPT贯连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看到的却是教师“有序有力”地围着自己的课件线索转,“下一个”“下一个”,还是“下一个”,即便是生成了新的课堂问题也来不及“等待”,来不及“喝彩”,依然自顾自地“将课件演示到底”,整个儿是“课件大串联”,丝毫不见学生真诚的提问和发现。在如此高度被动的课件“领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体验完全被“淹没”、被“剥夺”。
  其实,语文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应当是“引人入胜”“画龙点睛”“创设情境”等,绝不是“教案大搬家”“板书替代品”,而是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而设计,更好地去引领学生主动实践和拓展思维。
  比如,我们在教读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松鼠》一课时,就可以做如下多媒体“微”设计:
  (1)请两人一组,分工合作,一人点击播放动画《松鼠搭窝》,一人配音讲解,力求表述准确,图文同步。
  (2)请给动画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突出体现松鼠搭窝的动作特点。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生动体会“搬”“编扎”“挤紧”“踏平”等动词,从而在“动人动脑”中领悟了松鼠“乖巧”的特征。
  三、缩减“链接拓展”,丰实育人空间
  如今,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迅猛发展,语文多媒体课件也开始“与时俱进”,切入、链接“相关资源”,以体现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
  不过,语文的三维目标是“三维”,而不是“三个”,强调的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单靠生搬硬套,甚至于生拉硬扯的“资源拓展”去拔高、扯动育人目标有可能适得其反。
  一位教师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的阅读教学中,就设计了一组配乐“图片新闻”,包括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小月月事件”、捡拾弃婴的花甲老人……还用动画插入了“有爱心,从我做起”的主题字符,整个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可谓不精彩,只是从语文情感目标培养的角度来审读就觉得“不舒服”。
  毕竟,学生阅读的过程就伴随着情感的展开,离开文本文字的人文感悟是空洞的、机械的,即便是结合多媒体让“枯燥”的理解“生动”起来,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情感熏陶,而不是用“野蛮”的注解去“请君入瓮”。《老王》的上述设计就是盲目拓展的典型案例,不恰当的“资源拓展”,大大挤压了育人空间,导致育人目标低效、负效。
  其实,《老王》的核心主旨在于文中所提及的“愧怍”,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人格“尊重”才是最要紧的。为此,我们完全可以做这样的活动设计:
  请欣赏老王送鸡蛋的课本插图,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下。(配乐朗诵,分读、辅读结合。)
  尽管这样的“配乐”朗读算不上规模宏大,但却足以让学生在“文本聚焦”里自然而然地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就丰实了育人空间,渗透了育人“芯片”。
  四、结束语
  在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把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更需要去把握好“瘦身”“卸载”和“缩减”等关键词,用“减法”为语文课的精彩生成“加码”。
  毕竟,“生态”第一,“生动”第二!
  收稿日期:2013-05-13
  作者简介:吕丽芹,本科,中教二级。赵红娟,本科,中教二级。
  作者单位:1.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纪台二中。2.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围绕主要科学概念组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步建构概念,亲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有效地组织和记忆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的自然课堂中,教师缺乏对于教学内容(科学概念)内涵的把握,无法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现象较为普遍。2009年5月,我们针对自然学科教师进行了关于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问卷调查。问卷借助情境展开,所列举的正
期刊
提升办学条件 优化育人环境  2004年12月,刘芳兰校长担任长沙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长沙实小”)的校长,从上任第一天起,她就带领新的领导班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带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2006年8月,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学校布局调整的规划,学校从芙蓉区蔡锷路整体搬迁至岳麓区含光路,刘芳兰校长更是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全局规划、科学设计、标准建设、特色布置”开启了学校建设新
期刊
一、创新实验目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实验。在进行实验时,创新自制多种实验器材,直观展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压力,可加强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用原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我们会发现诸多问题:  (1)探头极不稳定,也不便调节其深度。(2)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很难直接读出,所以一般不读,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实验误差。(3)有很多
期刊
编者按:  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南京市建邺区近年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装备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在该区教育“高位均衡、内涵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下,教育装备工作如何高层次地持续推进、均衡发展,同时又能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开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顾建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近年来建邺区装备工作的新局面和特色发展之路。  顾建,中共党员
期刊
2013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基教刊)共出版12期,刊发文章近500篇。时值岁末,重新捧读一年的杂志,透过一篇篇凝结着教育装备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心血与智慧的文章,以及本刊记者的采访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发展的脉搏。那些曾经让我们为之振奋的亮点和热点,还有那些曾经让我们陷入深思的争鸣和问题,又一次鲜活地跳动在我们面前。在此,我们通过梳理这些文章,以点带面,与广大读者分享本刊编辑部一年
期刊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是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五四制)第四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本文以此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构建双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文  知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权途径。  2.明理  明白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道理。  3.导行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权
期刊
以竞技体育为内涵的体育装备,一直在学校的体育器材装备中占主导地位。由于使用难度高、安全性差等原因,以单杠、双杠等为主体的一系列器材,其实并不受学生欢迎。从体育健身,增强学生体能上讲,它们也不是最适合的路径与方法。面对中国学生体质与体能指标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体育课程标准出发,我们立足学生的健康与体能的增强,尝试通过学生有兴趣、能参与的路径与方式,来装备新型的体育器材。2012年我们以专项方式,在
期刊
编者按:  宁波市实验小学(又名宁波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集生态化、信息化、国际化特点于一身的现代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大潮中,学校依据自身特点结合“以人为本”思想和生态世界观理论形成了建设生态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宁波市实验小学戚昆仑校长接受了本刊(www.cmee-online.com)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学校探索生态教育理念,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实验改革、教师发展模式、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勾勒出一条
期刊
编者按:  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走过了风雨十年,杂志也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扶持下成功登上了新的台阶。值此创社10周年之际,我刊特在高教刊、基教刊上同时开设“创社十年 行走十年”栏目,与大家共同见证、记录杂志十年发展历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过往,重温成长足迹,让我们在回忆中致敬“青春”,调整自己,在迎接下一个十年的过程中谋求更大发展。“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期刊
一、起因与背景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正成为全国教育行业的共识,依托于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区域教育的统筹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杭州市西湖区在近些年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装备不断升级完善。仅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配备数量为例,从2010年年底的277套到2012年年底的957套,全区班级配备率达62.7%。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设备投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