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在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特别关注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为学生思维搭建脚手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新课程理念下數学教师务必做到的。研究表明,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习是以学习者的个体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活动,自己不学习,自己不会学习,老师或者他人是无法替代的。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它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通过问题拉动学生的内需,促使他们内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读书、思考、查资料,实施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由消极被动的客体、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积极主动、创造的学习主体,发展自己,张扬个性,提升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诱思性原则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提出有启发性的问句、提示,以开启和推进思维的小船前进。”启发性就是针对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乘积大于被乘数?”时,先让学生观察 , , , 等算式后回答问题。当学生答:“乘数是整数时。”我就启发学生:“0和1是整数 ,用它们作乘数试算一算。”学生在计算和思考后说:“是大于1的整数作乘数时,乘积大于被乘数。”我又接着启发学生发散思考:“除了大于1的整数外,还有其它的情况吗?很快有学生回答:大于1的分数、小数也可以。”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思考“思考讨论,应怎样表达自己的结论?”学生经过讨论后,统一认为“当乘数大于1时,乘积大于被乘数。”像这样,通过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产生兴趣,兴趣增加热情,热情提升欲望,欲望催发行动。趣味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在设计问题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小结的:“(课件显示: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数知识表述这道题吗?当同学们回答完甲喝了 ,乙喝了 , 丙喝了 后,我再追问:这瓶水还剩多少?谁喝得多?谁喝得少?为什么?学生自然不能回答,我就说,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不用老师布置任务,就这一问,课后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地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
四、层次性原则
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一位学生给出了这样形象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是老师给我们铺些台阶,让我们自己爬上去”。问题设计既要有台阶,又要有梯度,不能一上来就难住学生,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而且这些问题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设计问题如下: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图略)
2.金灿灿的五角星伴随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年代,五角星就是由角构成的图形,你们发现五角星上的角了吗?查一查有多少个角?
3.你能用手中的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吗?
4.用两根小棒能不能组成更多的角呢?
5.老师再给你一根小棒,你能用三根小棒,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呢?
这个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循着有基础到变式的思路展开:先从基础练习开始,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再让学生独自数五角星中的角,进一步感受角的特征和角在生活中的存在;最后通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摆放、去探索、去交流,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先通过用两根小棒摆放一个图形,数出其中的角;再增添一根小棒,以增加思维难度系数,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摆放的根数不同,形状不同,既有规则的平面图形,也有不规则平面图形,学生操作层次提升了,数学思维层次自然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这些开放的有梯度的问题显然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加油站。
设计层次性问题时,不能零敲碎问,信马由缰。要求教师设计目的要明确,为什么设计此问题?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迷失学习方向。
五、开放性原则
无论是从人的学习本性,还是基于人的具体的认识目的与方式,都注定了学生要脱离教育者的控制和牵引的樊篱,教师不要试图控制学生的思维洪流。 设计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问题的开放性就是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地成长。
如: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教学时我这是这样处理的:把“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改为:“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就变成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开拓了学生思维,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落到了实处。
钱学森之问仍响在耳畔,时时提醒每一个教育人,课堂是允许学生放飞希望的场所,个性成长的摇篮。问题模式下的课堂不能止于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上课没问题,那就是我们老师有问题。
参考文献:
张海晨 李炳亭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3
吴松超 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教育时报 2011.7.16
张明栓 朱 艳 高效课堂展示引发的思考 教育时报 2011.7.20
王新民 王富英 数学学案及其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2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在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特别关注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为学生思维搭建脚手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新课程理念下數学教师务必做到的。研究表明,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习是以学习者的个体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活动,自己不学习,自己不会学习,老师或者他人是无法替代的。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它的精髓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通过问题拉动学生的内需,促使他们内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读书、思考、查资料,实施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由消极被动的客体、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积极主动、创造的学习主体,发展自己,张扬个性,提升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诱思性原则
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提出有启发性的问句、提示,以开启和推进思维的小船前进。”启发性就是针对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乘积大于被乘数?”时,先让学生观察 , , , 等算式后回答问题。当学生答:“乘数是整数时。”我就启发学生:“0和1是整数 ,用它们作乘数试算一算。”学生在计算和思考后说:“是大于1的整数作乘数时,乘积大于被乘数。”我又接着启发学生发散思考:“除了大于1的整数外,还有其它的情况吗?很快有学生回答:大于1的分数、小数也可以。”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思考“思考讨论,应怎样表达自己的结论?”学生经过讨论后,统一认为“当乘数大于1时,乘积大于被乘数。”像这样,通过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产生兴趣,兴趣增加热情,热情提升欲望,欲望催发行动。趣味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在设计问题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好的数学课不仅“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犹存”。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小结的:“(课件显示:一瓶汽水,甲喝了整瓶的一半,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丙喝了剩下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你能用分数知识表述这道题吗?当同学们回答完甲喝了 ,乙喝了 , 丙喝了 后,我再追问:这瓶水还剩多少?谁喝得多?谁喝得少?为什么?学生自然不能回答,我就说,同学们先回去想想,看谁最聪明!”不用老师布置任务,就这一问,课后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地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了。
四、层次性原则
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一位学生给出了这样形象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是老师给我们铺些台阶,让我们自己爬上去”。问题设计既要有台阶,又要有梯度,不能一上来就难住学生,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而且这些问题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设计问题如下: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图略)
2.金灿灿的五角星伴随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年代,五角星就是由角构成的图形,你们发现五角星上的角了吗?查一查有多少个角?
3.你能用手中的两根小棒组成一个角吗?
4.用两根小棒能不能组成更多的角呢?
5.老师再给你一根小棒,你能用三根小棒,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呢?
这个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循着有基础到变式的思路展开:先从基础练习开始,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再让学生独自数五角星中的角,进一步感受角的特征和角在生活中的存在;最后通过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摆放、去探索、去交流,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先通过用两根小棒摆放一个图形,数出其中的角;再增添一根小棒,以增加思维难度系数,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摆放的根数不同,形状不同,既有规则的平面图形,也有不规则平面图形,学生操作层次提升了,数学思维层次自然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兴趣更是有增无减,这些开放的有梯度的问题显然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加油站。
设计层次性问题时,不能零敲碎问,信马由缰。要求教师设计目的要明确,为什么设计此问题?想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迷失学习方向。
五、开放性原则
无论是从人的学习本性,还是基于人的具体的认识目的与方式,都注定了学生要脱离教育者的控制和牵引的樊篱,教师不要试图控制学生的思维洪流。 设计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问题的开放性就是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地成长。
如:教材中的一道例题“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他每天看15页,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教学时我这是这样处理的:把“看了6天后还剩多少页”改为:“看了6天后有没有看完?”这就变成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开拓了学生思维,把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落到了实处。
钱学森之问仍响在耳畔,时时提醒每一个教育人,课堂是允许学生放飞希望的场所,个性成长的摇篮。问题模式下的课堂不能止于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上课没问题,那就是我们老师有问题。
参考文献:
张海晨 李炳亭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1.3
吴松超 教育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教育时报 2011.7.16
张明栓 朱 艳 高效课堂展示引发的思考 教育时报 2011.7.20
王新民 王富英 数学学案及其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