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0-065-01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教育改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又是首要内容的德育,成绩固然可喜,但屡屡发生的中学生违纪行为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通过对部分学校学生以及个案现象的调查分析,归纳现阶段中学生违纪行为表现特点如下。
一、违纪行为的数量增多
据笔者观察和调查,中学生违纪行为数量增多表现为两方面:
1、人数增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班级中所出现的违纪行为常常发生在后进生身上,他们学习基础差,纪律意识不强,对自己所做的行为缺少思考和分析,往往做出违反校纪的事情来。而后进生的数量一般不大,相应的违纪数量也不太多。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作出的违纪行为已经超出了后进生的范围。以至于扩大到了班委干部,甚至班长。一般情况下,班干部应该是思想意识和品德修养较好的学生,但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仍旧用老方式教育现代学生已明显不行,也就是说我们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必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数目增多
数量上的增多必然导致数目上的增多。笔者调查过我市某一所中学,每学期每班个人违纪率为2-10%不等。违纪因素既有个人的,又有团体的,还有被动违纪的。像小个子或性格软弱的同学常常被大个子或“霸道”学生教唆甚至逼迫去做违纪的事情。在这些违纪的数目中,抄袭、作弊、哄闹、打骂、偷窃、拦劫、破坏公物、污辱教师等行为经常发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不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变化,不改革陈旧过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们学生的违纪行为将不会有量上的减少。
二、违纪行为的覆盖面广
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观念、新思想,这些新的东西对中学生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比如广泛的新闻媒体,多样的舆论方式,新奇的宣传工具,炫目的广告包装等,很大程度上冲击着“脆弱”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很快便会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时尚”的习气,像改革中的自私经济意识、团伙帮派思想、哥们义气等,充塞着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的头脑,刺激着这些年轻人的欲望表现,以至于发生打架斗殴、抢劫偷盗、扰乱课堂秩序等严重违纪行为。当然,争名夺利、抵触教师、污言秽语、追逐打闹、涂脂抹粉、批金戴银、贪图享乐、追求刺激、来去自由等,这些行为从学生个人到班级课堂,从校园内部到家庭环境,发展到社会的较多方面。这预示着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已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范围。笔者认为,只有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教育和网络管理,才是缩小中学生违纪行为覆盖面的有效办法。
三、违纪行为的恶劣性强
笔者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学生的违纪行为无非是课堂讲话、交头接耳、抄袭作弊等,较严重的也不过是学生间的纠纷或矛盾,吵几句、骂几句,当老师进行善意的批评和教育时,一般都能够接受并改正。而现阶段,违纪行为的恶劣性已远远强过以前,如我市某学校学生结伙,某职业学校学生因小矛盾刺伤本班同学,伤情严重;某校几名学生在一个月内几次偷盗本校学生新买的自行车;还有某校初三学生拦路抢劫其他学校的学生,经常打骂威胁本班学习好的学生,甚至打骂其父母等。
四、违纪行为的影响力深
在我们看来似乎平常的违纪行为,其实不平常,它的影响力是相当深刻的。笔者也曾是班主任,有过一位学生常受欺侮,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他说他要学会打人,学会报复,否则以后吃亏。尽管报复的事没有发生,但这个学生的一番话却可以看出违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和影响力。
另外,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厌恶劳动,敌视老师,小偷小摸,破坏公物,捣毁老师财产,打架闹事,厌学弃学的较多;还有贪图享受,承挫能力差,任性娇惯,缺少同情心等,足以说明现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差,这些已经成为教师们茶余饭后的中心话题。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我们对当前中学生进行了概括: 四不缺四缺:不缺钱,缺志气;不缺物,缺精神;不缺愿望,缺实干;不缺享乐,缺创作。
那么如何防范和杜绝呢?笔者在这里只以条目形式提几条建议和设想。
1.修订现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使之具有时效性、可操作性。
2.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起着保护学生的重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学生的违纪念头,所以要继续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3.一些教师的思想修养还应该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粗暴行为和中低等素质可能导致一连贯的违纪行为。
4.脆弱的家庭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任性、自满、自私、贪欲、享受、目中无人、懒惰、消极等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必须在这一环节上花力气、下功夫,如建立家访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校信通联系方式、教育教学开放日等,让家长与学校充分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
5.社会上的宣传媒体、舆论工具、影视录像等虽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精神享受,但毫无选择的内容将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正确的选择、健康的情节,会给中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教育改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又是首要内容的德育,成绩固然可喜,但屡屡发生的中学生违纪行为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通过对部分学校学生以及个案现象的调查分析,归纳现阶段中学生违纪行为表现特点如下。
一、违纪行为的数量增多
据笔者观察和调查,中学生违纪行为数量增多表现为两方面:
1、人数增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班级中所出现的违纪行为常常发生在后进生身上,他们学习基础差,纪律意识不强,对自己所做的行为缺少思考和分析,往往做出违反校纪的事情来。而后进生的数量一般不大,相应的违纪数量也不太多。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作出的违纪行为已经超出了后进生的范围。以至于扩大到了班委干部,甚至班长。一般情况下,班干部应该是思想意识和品德修养较好的学生,但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仍旧用老方式教育现代学生已明显不行,也就是说我们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方面必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数目增多
数量上的增多必然导致数目上的增多。笔者调查过我市某一所中学,每学期每班个人违纪率为2-10%不等。违纪因素既有个人的,又有团体的,还有被动违纪的。像小个子或性格软弱的同学常常被大个子或“霸道”学生教唆甚至逼迫去做违纪的事情。在这些违纪的数目中,抄袭、作弊、哄闹、打骂、偷窃、拦劫、破坏公物、污辱教师等行为经常发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不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变化,不改革陈旧过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我们学生的违纪行为将不会有量上的减少。
二、违纪行为的覆盖面广
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观念、新思想,这些新的东西对中学生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比如广泛的新闻媒体,多样的舆论方式,新奇的宣传工具,炫目的广告包装等,很大程度上冲击着“脆弱”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很快便会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时尚”的习气,像改革中的自私经济意识、团伙帮派思想、哥们义气等,充塞着一些意志力不强的学生的头脑,刺激着这些年轻人的欲望表现,以至于发生打架斗殴、抢劫偷盗、扰乱课堂秩序等严重违纪行为。当然,争名夺利、抵触教师、污言秽语、追逐打闹、涂脂抹粉、批金戴银、贪图享乐、追求刺激、来去自由等,这些行为从学生个人到班级课堂,从校园内部到家庭环境,发展到社会的较多方面。这预示着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已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教育管理范围。笔者认为,只有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教育和网络管理,才是缩小中学生违纪行为覆盖面的有效办法。
三、违纪行为的恶劣性强
笔者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学生的违纪行为无非是课堂讲话、交头接耳、抄袭作弊等,较严重的也不过是学生间的纠纷或矛盾,吵几句、骂几句,当老师进行善意的批评和教育时,一般都能够接受并改正。而现阶段,违纪行为的恶劣性已远远强过以前,如我市某学校学生结伙,某职业学校学生因小矛盾刺伤本班同学,伤情严重;某校几名学生在一个月内几次偷盗本校学生新买的自行车;还有某校初三学生拦路抢劫其他学校的学生,经常打骂威胁本班学习好的学生,甚至打骂其父母等。
四、违纪行为的影响力深
在我们看来似乎平常的违纪行为,其实不平常,它的影响力是相当深刻的。笔者也曾是班主任,有过一位学生常受欺侮,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他说他要学会打人,学会报复,否则以后吃亏。尽管报复的事没有发生,但这个学生的一番话却可以看出违纪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和影响力。
另外,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厌恶劳动,敌视老师,小偷小摸,破坏公物,捣毁老师财产,打架闹事,厌学弃学的较多;还有贪图享受,承挫能力差,任性娇惯,缺少同情心等,足以说明现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差,这些已经成为教师们茶余饭后的中心话题。
在与一些教师的交谈中,我们对当前中学生进行了概括: 四不缺四缺:不缺钱,缺志气;不缺物,缺精神;不缺愿望,缺实干;不缺享乐,缺创作。
那么如何防范和杜绝呢?笔者在这里只以条目形式提几条建议和设想。
1.修订现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内容,使之具有时效性、可操作性。
2.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起着保护学生的重要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学生的违纪念头,所以要继续完善现行法律法规。
3.一些教师的思想修养还应该大大提高,因为他们的粗暴行为和中低等素质可能导致一连贯的违纪行为。
4.脆弱的家庭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任性、自满、自私、贪欲、享受、目中无人、懒惰、消极等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必须在这一环节上花力气、下功夫,如建立家访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校信通联系方式、教育教学开放日等,让家长与学校充分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
5.社会上的宣传媒体、舆论工具、影视录像等虽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精神享受,但毫无选择的内容将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正确的选择、健康的情节,会给中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