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在承扬历史的同时,发掘新价值,倡导新观念。本文从一则故事谈起,就思想政治教育作以一定思考,以期丰富其内涵,促进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意说两条鱼被困于浅水沟,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得以共同生存。后来海水漫上来,两条鱼复归大海,终相忘于江湖。这则故事传颂至今,反映了逆境中这种团结互助、亲情关爱的品质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人说,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剧,现代生活的流动性增强,并且继续加剧,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平民社会,一个小市民的社会,我们将进入一个“相忘”的时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一直所秉持的“相濡以沫”精神、模范等传统教育观念将失去其价值?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在承扬历史的同时,发掘新价值,倡导新观念,既要发扬“相濡以沫”这种精神,更要对“相忘于江湖”做以新的思考,探索适合于时代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其内涵。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走出教育主体——具体人“缺失”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人自身的目的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于革命、改革等政治行为的手段。“从人是上帝的儿子”到“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再到“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是近代西方思想史、文化史和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轨迹[1]。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也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方向。“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2]共同生活的基础是每一个人的具体存在,要克服教育主体“人的缺失”。把服务于意识形态需要的政治宣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使人们知道自己所有的,拥有自己所有的,享受自己所有的,进而追求未有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目标建立在人的“实有”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突出人们自己创造升华和素质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价值。把教育扎根于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进而蕴育思想,体现政治,使教育效果体现在具体人的具体行动中。人本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召唤,是美的理念的一种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热情而不是激情,注重理性引导,走出大张旗鼓、政治运动式的宣传模式。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启发民智,不断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创设情境教育,充分体现个体选择的自主性。教育过程中的主客观关系,可以说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教育客体的主动参与,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趋势。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个过程也看作是教育者角色转化的过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4][P108]这方面,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曾经有相当成功的经验。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军队对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官教兵的同时,也重视兵教官;新中国成立后,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的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讨论互动等,都是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情境。
激情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被教育者理性选择、积极参与基础上的热情和理性才是长久的。让人们了解“是然”,进而“所以然”、“实然”。有言,“朝用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只会导致形式主义。我们的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唯其伟大,才更需要在人民素质的提高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引导、民主健康的大环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结合起来,着眼理想人格完善和理智健全公民的培养,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拥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公民,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奴才式臣民。大力开展公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内启”而不是“外灌”,树立科学理念,走出传统单一的说教灌输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教育同样需要体现这么一种精神和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各门学科的成果,学习现代高科技、历史、经济、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开阔视野,融会贯通,转变思维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教育效果的可持续力。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掌握、情况处理、实践模拟、质量评估、效果反馈等方面,广泛发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一般来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不平等关系,正在向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转变。[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6页)
教育主体队伍,“灌输”理论的简单理解和操作,导致的简单“灌输”,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把单一“灌输”观念与“养成”教育观念相结合。在坚持“灌输”教育的同时,更应注意方法创新,注重“养成”教育,创造宽松、愉快、有意义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是最复杂的高级动物,关于人的教育需要不断融入科学的元素,才能确确实实解决“实效性”困扰的问题。
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是一个回归教育本原、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需要一个能够创新的环境,一支能够创新的人才队伍,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努力构建一个人本、理性和科学的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斌,张应杭主编.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西方思潮[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李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现状与基本思路,《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房忠贤.20世纪外军思想政治教育回眸,《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第1期.
[8][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0]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意说两条鱼被困于浅水沟,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得以共同生存。后来海水漫上来,两条鱼复归大海,终相忘于江湖。这则故事传颂至今,反映了逆境中这种团结互助、亲情关爱的品质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人说,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剧,现代生活的流动性增强,并且继续加剧,未来社会将是一个平民社会,一个小市民的社会,我们将进入一个“相忘”的时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一直所秉持的“相濡以沫”精神、模范等传统教育观念将失去其价值?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在承扬历史的同时,发掘新价值,倡导新观念,既要发扬“相濡以沫”这种精神,更要对“相忘于江湖”做以新的思考,探索适合于时代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其内涵。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走出教育主体——具体人“缺失”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素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目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人自身的目的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于革命、改革等政治行为的手段。“从人是上帝的儿子”到“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再到“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是近代西方思想史、文化史和文明史发展的基本轨迹[1]。同样,人的全面发展也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方向。“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2]共同生活的基础是每一个人的具体存在,要克服教育主体“人的缺失”。把服务于意识形态需要的政治宣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使人们知道自己所有的,拥有自己所有的,享受自己所有的,进而追求未有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目标建立在人的“实有”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和物质需求,突出人们自己创造升华和素质发展需要的主体性价值。把教育扎根于人们实实在在的生活,进而蕴育思想,体现政治,使教育效果体现在具体人的具体行动中。人本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召唤,是美的理念的一种召唤,是人的价值全面自由实现的召唤。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热情而不是激情,注重理性引导,走出大张旗鼓、政治运动式的宣传模式。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启发民智,不断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创设情境教育,充分体现个体选择的自主性。教育过程中的主客观关系,可以说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教育客体的主动参与,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趋势。正是基于这个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个过程也看作是教育者角色转化的过程:“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4][P108]这方面,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曾经有相当成功的经验。比如,革命战争年代,军队对战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官教兵的同时,也重视兵教官;新中国成立后,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倡的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讨论互动等,都是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情境。
激情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被教育者理性选择、积极参与基础上的热情和理性才是长久的。让人们了解“是然”,进而“所以然”、“实然”。有言,“朝用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只会导致形式主义。我们的事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唯其伟大,才更需要在人民素质的提高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引导、民主健康的大环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结合起来,着眼理想人格完善和理智健全公民的培养,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拥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公民,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奴才式臣民。大力开展公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一个“相忘于江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内启”而不是“外灌”,树立科学理念,走出传统单一的说教灌输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教育同样需要体现这么一种精神和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各门学科的成果,学习现代高科技、历史、经济、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开阔视野,融会贯通,转变思维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教育效果的可持续力。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掌握、情况处理、实践模拟、质量评估、效果反馈等方面,广泛发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一般来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不平等关系,正在向一种平等、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转变。[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6页)
教育主体队伍,“灌输”理论的简单理解和操作,导致的简单“灌输”,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把单一“灌输”观念与“养成”教育观念相结合。在坚持“灌输”教育的同时,更应注意方法创新,注重“养成”教育,创造宽松、愉快、有意义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注重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是最复杂的高级动物,关于人的教育需要不断融入科学的元素,才能确确实实解决“实效性”困扰的问题。
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时代,是一个回归教育本原、更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时代,需要一个能够创新的环境,一支能够创新的人才队伍,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努力构建一个人本、理性和科学的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斌,张应杭主编.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西方思潮[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李辉.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现状与基本思路,《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房忠贤.20世纪外军思想政治教育回眸,《外国军事学术》,2001年第1期.
[8][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0]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单位: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