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道法自然,旨在天人合一。
在追寻的过程中,他以天赋兴致,
深耕细作,孜孜不倦,
传承大师衣钵,弘扬中医精髓。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
他以专业敬业的态度,实践医者仁心。
著书立说,传递福音,
他刻苦钻研,撒播健康的力量。
中华传统,源远流长,
博学笃行中,莫飞智博士坚定守望,
守望中医复兴。
深耕细作 大师衣钵
莫飞智博士原籍广西,生长於普通军人家庭,在家乡好山好水的陶冶下,自幼生性乐观、涉猎广泛,特别鍾爱阅读。他回忆说:“还在八岁的时候,我自己到新华书店买的第一本书是《秦始皇》,接着是《商鞅变法》,当时这两本书的封面似乎画的是古代人物壁画,感觉很有趣、很神秘。後来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特别欣赏诸葛亮衣服上画的八卦图。到了高中,就开始接触《健与美》、《家庭医生》等健康保健类杂誌,八十年代初看了《少林寺》、《武当》等电影後,竟跑去街上买回一本蜡板印刷的练气功的书,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在书籍的海洋中游弋,年少的莫飞智也在做着武功高强、扶弱济贫的侠士梦想。而在日後的发展中,这种“侠义精神”在悬壶济世的中医田野中开花结果。
走入中医领域,有天赋和兴致,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一份赤诚的孝心。因父亲患病,莫飞智博士开始立志学医,他不想让身边的叔叔阿姨们再因病倒下。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莫飞智考入了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开始了与医学的不解之缘。“起初选择中医,就是觉得这门学科很深奥、很有趣,很想去学。其实刚开始时自己也怀疑过中医的效用,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边学边实践,在药物课程还没开始时自己就开始拿药学的书来自学,放寒暑假时,回到家乡,如果有亲戚朋友生病就帮着开方抓药,竟然起到了效果,於是信心渐增。”而令莫飞智博士对中医彻底信服卻是源自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据他回忆,大三时生病咳嗽,刚开始到校医务室看病,吃了感冒药之後有了好转,但咳嗽卻一直很严重,並且持续了两个月,影响到了学习与生活,看西医一直没见好。後来他转到学校对面的医院看中医科,一位中年女医师给他开了十几味药,喝到第三次咳嗽就好了,当时亲身感觉中医真的很神奇,所以从那以後,中医深孚莫飞智博士之望,他开始认真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
大学毕业後,莫飞智博士被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事心电图的临床诊断工作,乐於助人的他还经常帮病人诊断、开处方,半年下来很多病人得到好转或治愈。心电图工作属於西医范畴,定情中医的莫飞智博士觉得这不是自己的特长,也不想放棄对中医的研究。1994年,他考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针灸推拿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导师张家维教授、赖新生教授的指导下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期间,因学术交流的因缘,他认识了华南师范大学光子学家刘颂豪院士,当时刘院士主持光子与经络关係的研究课题,由此引发了莫飞智博士对光子与中医学关係的研究兴趣。1999年,在博士学业完成後,莫飞智博士前往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後流动站,在导师刘颂豪院士、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生物学-光子中医学专业的研究,並协助导师创建了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和临床教研中心。在物理学与中医学的跨学科结合中,继续深入医学世界,探究中医奥秘。
1999年,在做光子中医的研究中,莫飞智博士拜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为师。讲起来,与邓老的结缘其实更早。“在1988年毕业实习的时候,我第一个新收的病人患‘亚急性变态反应性败血症’,属於疑难病症,病房请邓老会诊几次,直到好转出院。我又到门诊跟随邓老实习,主要看‘重症肌无力’这一顽疾。完成实习之後回到了广西。时隔10年後,在研读博士期间,我曾经照顾一位长者,他来自香港,患‘帕金森氏综合徵’,在香港治疗花了很多钱卻没有效果,於是到广州求医,我每天下班後去看他,在入住省中医二沙岛分院前给他诊断,开了一张处方,亲自熬好药,尝试没有什么问题,才给长者服用,长者吃过两天就有了好转。在医院治疗时,请到邓老会诊,邓老开的十二味药中有八味与我的处方是一样的。因为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不一样,但在这次治疗中我和邓老的思路相近,可谓有缘。於是,萌发了拜邓老为师的想法。现在,刘院士邀请邓老合作,进行光子中医学的全新领域的研究,可谓机缘巧合,天公作美。”学习期间,邓老对莫飞智博士进行临床带教,让其跟随会诊,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皆使其受益匪浅。传承大师衣钵,在深耕细作中,莫飞智博士对中医的体悟愈深,感情亦愈深。
专业敬业 弘扬中医
2001年,在完成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後,因应邀请,莫飞智博士作为优才引入到香港,加入香港大学,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时香港的中医相对有了进步,但在专业规范的教学科研上还处於较低的水平。为了推动中医的发展,2002年,香港大学组建中医药学院,学院创办初期,莫飞智博士参与了课程设置、招聘人员、临床教研中心装修、开业等建设工作,奉献热诚,竭尽心力。他与学院老师一起,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推动中医药学院的蓬勃发展。
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服务近十载後,莫飞智博士於2011年离开学院,开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经营中医全科、针灸科及骨伤科等。其实,在大学工作期間,莫飞智博士就同时兼任着临床诊疗和本科生、研究生、西学中学员等临床带教工作,有时一个下午就要接诊三十多位病人,经他接诊的病例近万人。不过他表示紧凑的安排令自己很少有时间和病人聊天沟通。“现在都市人的疾病不仅有生理、病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很多心理和精神问题,比如抑鬰症等,作为医生要有标本兼治的思想,多花时间和病人聊天,这样也有利於化解病人心中鬰结,促进疾病的治疗。”所以,当初开办诊所,莫飞智博士就是希望在这里能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与病人深入沟通,随心所欲地发挥,让他们重获健康快乐的心境。
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十几年间,莫飞智博士可谓见证着香港中医行业的发展变化。他说,香港中医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规范性与专业度很高。早在2001年香港就开始实行註册中医制度,规定临床经验十年以下的需统一经笔试与面试,合格後颁发执业资格证书;临床经验为十年的,免除笔试参加面试;而经验达十五年以上的,可豁免考试。“有了这些系统的管理条例後,中医行业的规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另外,根据临床实际区别对待,可以保护一大批拥有丰富经验、长期贡献市民的老中医师,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虽然从理论水平来说,香港中医行业可谓参差不齐,整体比内地低,但在临床实践上,卻比内地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在香港,中医诊所只能採取中医方法治病,在面向市场的竞爭中,中医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凖,才能持续发展。並且香港市民对中医普遍要求比较高,在挑战与压力中,香港中医行业快速发展。”当然,在香港中医领域,像莫飞智博士这样具有高层次专业研究水凖的中医师屈指可数,而他时刻秉持着专业敬业的态度,积极服务市民,弘扬中医文化。 著书立说 福音传递
莫飞智博士在中医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五臓六腑的研究上,贡献颇多。业精於勤,专业的水凖源自精进的探索。莫飞智博士的论文处女作——《異常心电图的发生与日天干周期关係初探》发表於1995年,他说其实这篇论文早在1991年就完成了,当时他还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事心电图工作,为了总结異常心电图发生的规律,请计算机工作人员协助,对本医院逐日记录的近三万份心电图结合日天干的顺序进行相关性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異常心电图的发生与日天干周期密切相关,这从一侧面为《黄帝内经》论述五臓六腑与天干地支相关联的时间医学等内容提供了现代的临床佐证。在这篇论文中,他还专门讲到了季节时令对人体心臓的影响。而後跟随邓铁涛教授学习,邓老会诊的病例大多是心臓中心的疑、难、重、杂患者,他亦了解愈深。但真正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五臓六腑是在2005年参加由邓铁涛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计划)“五臓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莫飞智博士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结合古籍经典与临床实践,他在五臓六腑研究的专业涵养上日益精进。
一年前,由莫飞智博士撰写的专业书籍《认识五臓六腑》出版,首次提出了五臓神识系统、营养系统、气化系统等概念,论述了各个系统的生成和转化关係以及中医的精神旨义。花了三年时间撰写,书稿完成时正当子夜,莫飞智博士禁不住心中颤动,百感交集,泣而淚下。呕心沥血中,他将几十年的研究与临床精华凝聚於斯。莫飞智博士主张回归中医本质,用中医语言来解释中医理论,这也是此书最大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论述,通俗易懂地表达,让读者正确认识到中医在现实社会中的养生、保健和临床身心医疗等方面的实用价值,领略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进而实践中医原则和方法,防病於未然,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莫飞智博士爱好亲近大自然,閒暇时间和朋友喝茶聊天,但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看书、写书上,他喜爱阅读经典古籍,修养身心。移居香港头七年时间里,他从未看过电视、报纸,家人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支持。据他透露,目前正在撰写第二本书,内容有关经络之道。同时,他还经常到各中医学会、长者学苑及其他公共场合传道授业,将所得经验和理论与大家分享,在探讨交流中共同推动中医进步。
莫飞智博士是一位诚挚的守望者,博学笃行中,他秉承先哲智慧,与时俱进,弘扬中医,守望着中华医学的复兴!
莫飞智博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莫飞智中医诊所创办人
前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
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治医师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生物学—光子
中医学专业,激光生命科学讲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针灸推拿学专业)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诊科
广西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
(医疗系中医专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会立学院副院长
香港中医杂誌副主编
在追寻的过程中,他以天赋兴致,
深耕细作,孜孜不倦,
传承大师衣钵,弘扬中医精髓。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
他以专业敬业的态度,实践医者仁心。
著书立说,传递福音,
他刻苦钻研,撒播健康的力量。
中华传统,源远流长,
博学笃行中,莫飞智博士坚定守望,
守望中医复兴。
深耕细作 大师衣钵
莫飞智博士原籍广西,生长於普通军人家庭,在家乡好山好水的陶冶下,自幼生性乐观、涉猎广泛,特别鍾爱阅读。他回忆说:“还在八岁的时候,我自己到新华书店买的第一本书是《秦始皇》,接着是《商鞅变法》,当时这两本书的封面似乎画的是古代人物壁画,感觉很有趣、很神秘。後来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特别欣赏诸葛亮衣服上画的八卦图。到了高中,就开始接触《健与美》、《家庭医生》等健康保健类杂誌,八十年代初看了《少林寺》、《武当》等电影後,竟跑去街上买回一本蜡板印刷的练气功的书,依样画葫芦,有模有样。”在书籍的海洋中游弋,年少的莫飞智也在做着武功高强、扶弱济贫的侠士梦想。而在日後的发展中,这种“侠义精神”在悬壶济世的中医田野中开花结果。
走入中医领域,有天赋和兴致,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一份赤诚的孝心。因父亲患病,莫飞智博士开始立志学医,他不想让身边的叔叔阿姨们再因病倒下。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莫飞智考入了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开始了与医学的不解之缘。“起初选择中医,就是觉得这门学科很深奥、很有趣,很想去学。其实刚开始时自己也怀疑过中医的效用,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边学边实践,在药物课程还没开始时自己就开始拿药学的书来自学,放寒暑假时,回到家乡,如果有亲戚朋友生病就帮着开方抓药,竟然起到了效果,於是信心渐增。”而令莫飞智博士对中医彻底信服卻是源自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据他回忆,大三时生病咳嗽,刚开始到校医务室看病,吃了感冒药之後有了好转,但咳嗽卻一直很严重,並且持续了两个月,影响到了学习与生活,看西医一直没见好。後来他转到学校对面的医院看中医科,一位中年女医师给他开了十几味药,喝到第三次咳嗽就好了,当时亲身感觉中医真的很神奇,所以从那以後,中医深孚莫飞智博士之望,他开始认真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
大学毕业後,莫飞智博士被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事心电图的临床诊断工作,乐於助人的他还经常帮病人诊断、开处方,半年下来很多病人得到好转或治愈。心电图工作属於西医范畴,定情中医的莫飞智博士觉得这不是自己的特长,也不想放棄对中医的研究。1994年,他考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针灸推拿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导师张家维教授、赖新生教授的指导下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期间,因学术交流的因缘,他认识了华南师范大学光子学家刘颂豪院士,当时刘院士主持光子与经络关係的研究课题,由此引发了莫飞智博士对光子与中医学关係的研究兴趣。1999年,在博士学业完成後,莫飞智博士前往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後流动站,在导师刘颂豪院士、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生物学-光子中医学专业的研究,並协助导师创建了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和临床教研中心。在物理学与中医学的跨学科结合中,继续深入医学世界,探究中医奥秘。
1999年,在做光子中医的研究中,莫飞智博士拜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为师。讲起来,与邓老的结缘其实更早。“在1988年毕业实习的时候,我第一个新收的病人患‘亚急性变态反应性败血症’,属於疑难病症,病房请邓老会诊几次,直到好转出院。我又到门诊跟随邓老实习,主要看‘重症肌无力’这一顽疾。完成实习之後回到了广西。时隔10年後,在研读博士期间,我曾经照顾一位长者,他来自香港,患‘帕金森氏综合徵’,在香港治疗花了很多钱卻没有效果,於是到广州求医,我每天下班後去看他,在入住省中医二沙岛分院前给他诊断,开了一张处方,亲自熬好药,尝试没有什么问题,才给长者服用,长者吃过两天就有了好转。在医院治疗时,请到邓老会诊,邓老开的十二味药中有八味与我的处方是一样的。因为中医治疗方法有很多不一样,但在这次治疗中我和邓老的思路相近,可谓有缘。於是,萌发了拜邓老为师的想法。现在,刘院士邀请邓老合作,进行光子中医学的全新领域的研究,可谓机缘巧合,天公作美。”学习期间,邓老对莫飞智博士进行临床带教,让其跟随会诊,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皆使其受益匪浅。传承大师衣钵,在深耕细作中,莫飞智博士对中医的体悟愈深,感情亦愈深。
专业敬业 弘扬中医
2001年,在完成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後,因应邀请,莫飞智博士作为优才引入到香港,加入香港大学,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时香港的中医相对有了进步,但在专业规范的教学科研上还处於较低的水平。为了推动中医的发展,2002年,香港大学组建中医药学院,学院创办初期,莫飞智博士参与了课程设置、招聘人员、临床教研中心装修、开业等建设工作,奉献热诚,竭尽心力。他与学院老师一起,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推动中医药学院的蓬勃发展。
在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服务近十载後,莫飞智博士於2011年离开学院,开办了自己的中医诊所,经营中医全科、针灸科及骨伤科等。其实,在大学工作期間,莫飞智博士就同时兼任着临床诊疗和本科生、研究生、西学中学员等临床带教工作,有时一个下午就要接诊三十多位病人,经他接诊的病例近万人。不过他表示紧凑的安排令自己很少有时间和病人聊天沟通。“现在都市人的疾病不仅有生理、病理方面的问题,而且有很多心理和精神问题,比如抑鬰症等,作为医生要有标本兼治的思想,多花时间和病人聊天,这样也有利於化解病人心中鬰结,促进疾病的治疗。”所以,当初开办诊所,莫飞智博士就是希望在这里能有更多自由的时间与病人深入沟通,随心所欲地发挥,让他们重获健康快乐的心境。
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十几年间,莫飞智博士可谓见证着香港中医行业的发展变化。他说,香港中医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规范性与专业度很高。早在2001年香港就开始实行註册中医制度,规定临床经验十年以下的需统一经笔试与面试,合格後颁发执业资格证书;临床经验为十年的,免除笔试参加面试;而经验达十五年以上的,可豁免考试。“有了这些系统的管理条例後,中医行业的规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真正实现了有法可依。另外,根据临床实际区别对待,可以保护一大批拥有丰富经验、长期贡献市民的老中医师,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虽然从理论水平来说,香港中医行业可谓参差不齐,整体比内地低,但在临床实践上,卻比内地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在香港,中医诊所只能採取中医方法治病,在面向市场的竞爭中,中医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凖,才能持续发展。並且香港市民对中医普遍要求比较高,在挑战与压力中,香港中医行业快速发展。”当然,在香港中医领域,像莫飞智博士这样具有高层次专业研究水凖的中医师屈指可数,而他时刻秉持着专业敬业的态度,积极服务市民,弘扬中医文化。 著书立说 福音传递
莫飞智博士在中医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五臓六腑的研究上,贡献颇多。业精於勤,专业的水凖源自精进的探索。莫飞智博士的论文处女作——《異常心电图的发生与日天干周期关係初探》发表於1995年,他说其实这篇论文早在1991年就完成了,当时他还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事心电图工作,为了总结異常心电图发生的规律,请计算机工作人员协助,对本医院逐日记录的近三万份心电图结合日天干的顺序进行相关性研究。统计结果显示,異常心电图的发生与日天干周期密切相关,这从一侧面为《黄帝内经》论述五臓六腑与天干地支相关联的时间医学等内容提供了现代的临床佐证。在这篇论文中,他还专门讲到了季节时令对人体心臓的影响。而後跟随邓铁涛教授学习,邓老会诊的病例大多是心臓中心的疑、难、重、杂患者,他亦了解愈深。但真正开始系统深入地研究五臓六腑是在2005年参加由邓铁涛教授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计划)“五臓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莫飞智博士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结合古籍经典与临床实践,他在五臓六腑研究的专业涵养上日益精进。
一年前,由莫飞智博士撰写的专业书籍《认识五臓六腑》出版,首次提出了五臓神识系统、营养系统、气化系统等概念,论述了各个系统的生成和转化关係以及中医的精神旨义。花了三年时间撰写,书稿完成时正当子夜,莫飞智博士禁不住心中颤动,百感交集,泣而淚下。呕心沥血中,他将几十年的研究与临床精华凝聚於斯。莫飞智博士主张回归中医本质,用中医语言来解释中医理论,这也是此书最大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论述,通俗易懂地表达,让读者正确认识到中医在现实社会中的养生、保健和临床身心医疗等方面的实用价值,领略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进而实践中医原则和方法,防病於未然,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莫飞智博士爱好亲近大自然,閒暇时间和朋友喝茶聊天,但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看书、写书上,他喜爱阅读经典古籍,修养身心。移居香港头七年时间里,他从未看过电视、报纸,家人对他的工作也非常支持。据他透露,目前正在撰写第二本书,内容有关经络之道。同时,他还经常到各中医学会、长者学苑及其他公共场合传道授业,将所得经验和理论与大家分享,在探讨交流中共同推动中医进步。
莫飞智博士是一位诚挚的守望者,博学笃行中,他秉承先哲智慧,与时俱进,弘扬中医,守望着中华医学的复兴!
莫飞智博士主要职务与履历
莫飞智中医诊所创办人
前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
及博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治医师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生物学—光子
中医学专业,激光生命科学讲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针灸推拿学专业)
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电诊科
广西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
(医疗系中医专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会立学院副院长
香港中医杂誌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