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汉语姓名中的奥秘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浪潮与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的努力密不可分,而由伦敦会派遣并于1807年抵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无疑是此中先驱。作为马礼逊的后继者之一,同样来自于英国的伦敦会传教士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于1847年抵达上海,此后长年投身于翻译、著述与出版事业。借助他在1867年出版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一书,以及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该书的中译本(赵康英译),广大中外读者可以了解到十九世纪初到1867年之间抵华的三百余位新教传教士的生平与著述概况。虽然二十世纪以来学界有关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的研究层见叠出,引述该书者亦不胜枚举,但是该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即书中记录的逾二百四十位传教士及其家属的汉语姓名,却鲜受关注。
  事实上,正如传教士所采取的其他本土化措施(说中国语、穿中国服饰等),他们的汉语姓名也是其融入中国本土社会的一个重要媒介。例如,“马礼逊”这个名字就巧妙地兼具了音译与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特点:它总体上是其英文姓“Morrison”的音译,但采用了常见姓氏“马”,并挑选了表达知礼和谦逊的“礼”和“逊”字。这与马礼逊本人对汉字的深入钻研不无关联,他曾在1815到1822年间出版过一部三卷本汉英和英汉字典。类似于马礼逊的例子,在对中国文化较有了解的传教士中间并不罕见。1833抵华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 Williams)曾在1848年出版汉学巨著《中国总论》,较为全面地向西方世界概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状。他的汉语姓名中,“卫”是常见姓氏,同时也是原姓“Williams”的省略音译;而“三畏”既是其原首名“Samuel”和中间名“Wells”的省略音译,也是源于《论语》中孔子所说“君子有三畏”的典故。以此观之,“卫”似也可以理解为春秋时期的孔子周游过,并终因卫灵公好色甚于好德而失望离开的卫国。又如,1839年抵华的伦敦会医学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其汉名中的“合”既是姓,也有不违背的意思,与“信”连用,则有守信之意。1844年抵华的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四美(George Smith),其汉名既是“Smith”的音译,也是汉文化中常见的“四美”典故,如《滕王阁序》中就有“四美具,二难并”之语。只不过“四美”的具体所指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其取名时的具体考虑已难知晓。从这些例子中,也可以看出传教士的汉语姓名有些仅与其原姓有关,而有些则与原姓和名皆有关。
  不少传教士的汉语姓名即使不涉及汉语典故,用字也颇有讲究。上述的“马礼逊”与“合信”便是明证。在此不妨再略举数例。1830年抵华的美部会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其汉名中的“裨”有补益之意,而“治文”则有钻研文辞或文化之意。1842抵华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娄理华(Walter M. Lowrie),其汉名中的“娄”既是常见姓,也是原姓的前半部分音译;而“理华”则既是其原姓的后半部分音译和原首名的省略音译,也有理解中国或中国人之意。1848年抵华的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高德(Josiah Goddard),其汉名中的“高”即是姓,但与“德”结合,则有高尚的美德之意。1858年抵华的英国圣公会传教士顾惠廉(William H. Collins),其汉名中“顾”是原姓的省略音译,但也有反省的意思;而“惠”與“廉”则有宽厚与正直之意。前面提到的《名录》的作者伟烈亚力,其汉名中的“亚力”是其原名的省略音译,而“伟烈”则既是原姓的音译,也是褒义而有气势的汉语词汇。至于1856年抵华的中国传道会传教士祝恩赐(John Jones),其汉名含义则颇为明了,惟须注意其立意乃在基督教,而非基于中国文化。与之类似的是1841年抵华的美国公理会医学传教士波乃耶(Dyer Ball)和1845年抵华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耶伦(William Jarrom)。“波乃耶”中的“波”可视作一个不太常见的姓,但与“乃耶”组合,则有播散你的耶稣基督信仰的意思;而“耶伦”中的“耶”既可视作姓,也与“伦”(道理、义理)字一起,表示耶稣道理之意。
  有趣的是,一些传教士的汉语姓名中的姓或名是明显源于纯粹音译,从而使整个汉语姓名在形式上就呈现“中外合璧”的景象。例如1843年抵华的美北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Daniel J. Macgowan)和1844年抵华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ndrew P. Happer),二者汉语姓名中的“玛”和“哈巴”并非汉姓,但“高温”(高尚与温和)和“安德”(巩固德行)都可以与中国文化产生联系。又如1852年抵华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湛约翰(John Chalmers)和1853年抵华的英国圣公会包约翰(John S. Burdon),二者汉语姓名中的“湛”与“包”虽是姓,但“约翰”作为名则与中国文化无关。此外,也有少数传教士的汉语姓名是完全音译的,如1843年抵华的伦敦会传教士施敦力亚力山大(Alexander Stronach)和施敦力约翰(John Stronach)兄弟,以及1848年抵华的美国浸礼会传教士赞算约翰(John Johnson)。这类汉语姓名不过仅仅是使用了汉字而已。
  伟烈亚力在其《名录》中尚记录了一些传教士的汉语笔名,颇值玩味。它们共有十余个,且绝大多数都有伟烈亚力的英文释名,可供对读。现胪列如下:
  1813年抵华的伦敦会传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自署“博爱者”;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Catholic Lover”,既有博爱者之意,也可理解为天主教热爱者。
  前面提到的裨治文,曾自署“乐善者”;伟烈亚力释之为“One who delights in excellence”,释义近似。
  1831年抵华的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F. A. Gützlaff),曾自署“爱汉者”和“善德者”(或“善德”);伟烈亚力分别释之为“Lover of the Chinese”和“Admirer of Virtue”,释义相同。   1833年抵华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Ira Tracy”(伟烈亚力未记其汉名,但有学者谓其名为“帝礼士”)曾自署“仁爱者”;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benevolent”,释义相同。
  1837年抵华的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孝全(Issachar J. Roberts),曾自署“孝”;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filial”,释义相同。
  1838年抵华的美国浸礼会传教士怜(William Dean),曾自署“为仁者”,其中“为仁”又为“William”之音译;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benevolent worker”,释义相同。怜的妻子“Theodosia A. Barker”(伟烈亚力未记其汉名),曾自署“为仁女士”或“为仁之女”;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female benevolent worker”,释义相同。
  1840年抵华的美国圣公会主教文(William J. Boone),曾自署“崇教者”;伟烈亚力释之为“The Bishop”,意为主教,虽释义与汉名有异,但符合其实际身份。
  1843年抵华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 Medhurst),曾自署“尚德者”;伟烈亚力释之为“One who esteems virtue”,释义相同。
  前面提到的施敦力约翰,曾自署“夙梦觉”;伟烈亚力未提供释义,但思之当为素来之梦想得以明了之意。
  前面提到的哈巴安德,其妻“Catherine E. S. Ball”曾自署“愛孩提女史”;伟烈亚力释之为“Child-loving authoress”,释义近似。
  从时间上看,伟烈亚力所记载的使用笔名的传教士皆于1840年代早期(鸦片战争前后)以前抵华,属于十九世纪来华传教士中的早期先驱。类似于中国人的字或号,笔名也是他们汉名的延伸或补充,用以展示其个人的德行追求、信仰、身份和情趣。笔名中相对较常出现的汉字是“德”与“善”,显然也是为了与中国文化中广受认同的价值观相契合。在这方面,郭实腊的“爱汉者”之名则直白无遗,虽隐含着自己的“非汉”身份,但“爱汉”这样的意愿则很容易拉近其与周围中国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郭实腊也在意中国人对他自己的称呼。在其于1831年初到中国沿海并北上航行的过程中,他就记录了山东沿海居民称自己为“Se-yang-tsze”(自注:“child of the western ocean”,当即“西洋子”三字)或“a foreign-born Chinese”(即出生在外国的中国人),并指出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关心他的出生地在哪。
其他文献
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里,一个理工科教授如果同时还能进行文史研究,一定是凤毛麟角。由于理工科教授和文史学者的知识背景和所受学术训练的不同,人们似乎很难将理工科教授和文史研究联系在一起。不过,1937年至1945年期间曾担任国立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就是一名能够进行文史研究的理工科教授。  萨本栋,字亚栋,190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从小勤奋好学。1913年,年仅十一岁的萨本栋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学校学制八年
《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1863—1941)的重要代表作,该书最初于1905年以一组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德文版《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丛》上,后被陆续翻译成法文、西班牙文、英文和日文等文字出版。  桑巴特青年时代求学于比萨大学和柏林大学,并于1888年获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在柏林商业大学,他第一次获得教授职位,1
一  周作人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这样一件事情:“近日承一位日本友人寄给我一册小书,题曰《北京的茶食》,内凡有《上下身》、《死之默想》、《沉默》、《碰伤》等九篇小文,都是民十五左右所写的,译成流丽的日本文,固然很可欣幸,我重读一遍却又十分惭愧,那时所写真是太幼稚地兴奋了。”这里的“日本友人”即日本著名汉学家松枝茂夫,这本在日本出版的文集《北京的茶食》,就是松枝茂夫1936年由山本书店出版的《北京の
与许多杰出历史人物有着惊人相似的是,意志坚定、笃守信念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也是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世界级政治强人。作为华裔家族的一员,不能说小时的李光耀没有感受一点中国式宗教传统的熏染。当李光耀还是孩童时,每年清明节他都要同父亲一道去公墓祭拜祖父,在祖父的忌日,家中的粤籍帮佣会摆好供桌,让父亲虔诚地行祭拜礼仪,可以说这在李光耀儿时的生活里镌刻下了深深记忆。到晚年,李光耀曾回答记者的提问道:“是的,我是个
在近现代名人中,钱锺书是少数没有出版过诸如“全集”“日记”“信札”等作品形式的大家,也是在世作者拒绝出版“全集”的少数人之一,其背后的原因非常耐人寻味。  拒绝出版《钱锺书全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管锥编》出版、《围城》再版后,已有出版社想出版《钱锺书全集》,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1980年5月16日,他在给香港书商李国强的信中说:“我对于自己的旧东西,大多数觉得过不去。香港‘盗
刘源俊先生发表的《科学与民主须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书屋》2013年第6期)一文,读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并陡生几分中华文化的自信感。但是,若深究起来,刘文仍然局限于新儒家的思路,即找出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的部分。然而,儒家不仅应该是“民主真诚的啦啦队成员”(白彤东,2013),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应只是科学的板凳队员,它更应该有所超越,提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科学与民主之不同,以及其优越之处,并进一步
鲁迅是一位收藏大家,除了書籍,他最大宗的藏品就是版画。目前,上海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中国新兴版画作品达二千一百余幅,201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收藏了一千六百七十七件作品。  可以说,版画(木刻)情结伴随着鲁迅整个文学生涯。他从童年起就收藏过木刻插图版《山海经》,并影描过整本的《荡寇志》木刻画;在日本留学时,他翻译的书籍的封面就使用了版画;“五四”后,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编辑《
曾国藩无疑是湘军的灵魂与核心人物,而从湘军出省作战,转战鄂、赣、皖诸省,至攻克安庆后胡林翼病逝军中为止,胡林翼与左宗棠显然就是湘军的左、右支撑。此三人构成湘军的“铁三角”。一  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丁母忧回乡守制,奉命以在籍侍郎身份办理湖南团练。咸丰四年(1854)初,湘军初具规模,曾国藩于衡州发表《讨粤匪檄》,誓师出征。是年八月,湘军克复武昌、汉阳。咸丰皇帝欣喜之余,遂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
一  说起来叫人难以置信,有的音乐大师看不懂乐谱,更不会写谱。比如美国乐圣迈克尔·杰克逊,乐思泉涌,却没有能力拿起笔来写下曲子。幸好现代科技帮了他的忙,他每当灵感来了,想要作曲,立刻跑到錄音机前,按下录音键,打开嗓门尽情唱。美妙的旋律留在了录音带里,专业作曲家再照着他的录音写成曲谱,迈克尔·杰克逊以这种方式向世人奉献了众多金曲。  阿炳也不识谱,不会写谱,对现代乐理一无所知。这位大师凭借过人的天赋
王阳明的封奏疏不是很长,但是其涵盖量却是非常丰厚,可谓是中华古典文献中的奇葩。全文只有一千七百多字,再加之引用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诏书五十几个字,王阳明自己的文字只有一千六百多字。但就在这一千多字里,王阳明不但把问题说得很清楚,而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底线。  “夫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甚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在这里王阳明提出了“叨天之功”、“掩人之善”、“袭下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