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的分工日趋精细化的今天,耕植对都市人而言,似乎成了鸡肋般的存在。然而当我们越来越难以在城市中获得安心的饮食和生活时,一些社区花园、屋顶农场的出现,是否也意味着,我们将尝试以劳作在城市搭建一处“诗意的栖居”?
耕植对都市人而言,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一件事了。因此,在漳平市圆潭村的卢卡自然工坊里,当我第一次举起锄头时,发现无论是动作还是力道都不得要领。最终颤颤巍巍地举起,紧张地盯住地上的那撮杂草,莽撞地使劲,只抖起了一地的土。在这个简单的农具面前,突然发觉自己很渺小。尽管城市生活教会了我们通过使用工具来实现高效的生活,并将其称之为便利,但其实我们并未真正去享受操作的过程。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解释人与科技的隔阂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人与自然的隔阂亦同理可证,其中我们主动放弃的还包括耕植的乐趣。在耕植的过程中,无论是除草、插秧、收割,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人與工具、粮食及土地的互动,由此掌握使用的诀窍,熟知自然的语言,和城市生活中那些“傻瓜式”的操作相比,理所当然获得更强烈的生存的实感。
当我们以学习的姿态在自然里观察或劳作,惊叹其间的造化与秩序时,自然也会想在城市中仿效大自然的运作机制,以期达到城市生态的平衡。因为尽管城市不乏绿化景观,但它们多数是人为的移植与设计,并非自生长,它们普遍缺乏生命力,有些甚至成为了垃圾堆放的地点。对都市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应该是能感受到“协同生长,协同进化”的空间景观,因此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城市微型农场”:最常见的如社区农场,它们遍布城市不同的角落,邻近的居民将厨余垃圾“贡献”出来,做成堆肥来增加社区农场的土壤肥力,既减轻城市的垃圾压力,还能起到亲子教育和互动的作用,并为居民提供一处休憩的场所。社区农场更进一步还能形成“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即将从社区农场里收获的新鲜有机蔬菜提供给周边居民,并丰富了城市消费者的食物选择。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餐厅也开始设计“屋顶农场”,其中最负盛名的应该就是哥本哈根的Stedsans餐厅。他们在屋顶亲自种植有机蔬果,省去产地与餐桌之前的运输,为食客带来更健康的饮食。屋顶农场不仅能减少能量的消耗,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还能带动“从农场到餐桌”的风潮,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城市农场的形式还包括专门租赁给城市居民自主耕植的“一米菜园”、室内垂直农场、窗台农园以及无土栽培的温室等等。
在如此多的“城市农场”中,社区食物森林的营造应该是与社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在国内的一些大都市也开始出现了它们的身影。比如上海,如今已有二十多个社区花园,分散在小区、公园和学校。上海社区花园促进会也正在推动“上海2040食物森林计划”,计划在2040年建设2040处食物森林,将上海变成一座美丽的人人共享的花园,社区花园并非是单一模板的复制,每个社区都应该有自己特色的某类种植物或设施。
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者刘悦来在2014年和团队发起了注重自然教育的NGO组织“四叶草堂”,他们将淞沪铁路支线的一处闲置地改造成火车菜园,并教导周边社区的居民种植农作物,“我们在里面种了蚕豆、蓝莓、油菜等农作物,第一次在都市里收获了油菜籽,还和居民们做了一个榨油的活动。”至于上海都市内的“世外桃源”创智农园先前则是一处闲置地,四叶草堂的团队通过设计,将其变成了上海第一个位于开放街区的社区花园,除了可认领的菜园,这里还定期举办自然保育和营造活动,四叶草堂的团队希望人们能在此重新找回人与土地最深切的联结。
都市人在城市合理规划出耕植的空间,不仅仅为了劳作而已,那些空间同时也是进行自然教育、社区互动以及亲近自然的一个平台。“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集群。文化若远离了自然,必渐趋枯萎。”这句话或许能解释都市人对自然的感受。诚然,城市高度汇聚了人类的文明,但伴随城市化而来的,是一切事物的流动性也随之加快:职业、居所、情感以及个性。因此都市人走向自然,是为了轻松、休息或遗忘,但将一切都倒退回最原始的状态又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如何在都市中重新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亦是当下都市人所需要思索的课题之一。而在刘悦来看来,土地本身是有价值的,都市人往往将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权利让渡、甚至忽略了,总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景观的营造实现社区的自治,同时成为城市自然教育的平台,因为“都市农园的主要作用是将社区的人和精气神凝结在一起。”
耕植对都市人而言,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一件事了。因此,在漳平市圆潭村的卢卡自然工坊里,当我第一次举起锄头时,发现无论是动作还是力道都不得要领。最终颤颤巍巍地举起,紧张地盯住地上的那撮杂草,莽撞地使劲,只抖起了一地的土。在这个简单的农具面前,突然发觉自己很渺小。尽管城市生活教会了我们通过使用工具来实现高效的生活,并将其称之为便利,但其实我们并未真正去享受操作的过程。波西格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解释人与科技的隔阂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人与自然的隔阂亦同理可证,其中我们主动放弃的还包括耕植的乐趣。在耕植的过程中,无论是除草、插秧、收割,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人與工具、粮食及土地的互动,由此掌握使用的诀窍,熟知自然的语言,和城市生活中那些“傻瓜式”的操作相比,理所当然获得更强烈的生存的实感。
当我们以学习的姿态在自然里观察或劳作,惊叹其间的造化与秩序时,自然也会想在城市中仿效大自然的运作机制,以期达到城市生态的平衡。因为尽管城市不乏绿化景观,但它们多数是人为的移植与设计,并非自生长,它们普遍缺乏生命力,有些甚至成为了垃圾堆放的地点。对都市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应该是能感受到“协同生长,协同进化”的空间景观,因此也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城市微型农场”:最常见的如社区农场,它们遍布城市不同的角落,邻近的居民将厨余垃圾“贡献”出来,做成堆肥来增加社区农场的土壤肥力,既减轻城市的垃圾压力,还能起到亲子教育和互动的作用,并为居民提供一处休憩的场所。社区农场更进一步还能形成“社区支持农业”农场,即将从社区农场里收获的新鲜有机蔬菜提供给周边居民,并丰富了城市消费者的食物选择。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餐厅也开始设计“屋顶农场”,其中最负盛名的应该就是哥本哈根的Stedsans餐厅。他们在屋顶亲自种植有机蔬果,省去产地与餐桌之前的运输,为食客带来更健康的饮食。屋顶农场不仅能减少能量的消耗,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还能带动“从农场到餐桌”的风潮,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城市农场的形式还包括专门租赁给城市居民自主耕植的“一米菜园”、室内垂直农场、窗台农园以及无土栽培的温室等等。
在如此多的“城市农场”中,社区食物森林的营造应该是与社区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在国内的一些大都市也开始出现了它们的身影。比如上海,如今已有二十多个社区花园,分散在小区、公园和学校。上海社区花园促进会也正在推动“上海2040食物森林计划”,计划在2040年建设2040处食物森林,将上海变成一座美丽的人人共享的花园,社区花园并非是单一模板的复制,每个社区都应该有自己特色的某类种植物或设施。
同济大学景观设计学者刘悦来在2014年和团队发起了注重自然教育的NGO组织“四叶草堂”,他们将淞沪铁路支线的一处闲置地改造成火车菜园,并教导周边社区的居民种植农作物,“我们在里面种了蚕豆、蓝莓、油菜等农作物,第一次在都市里收获了油菜籽,还和居民们做了一个榨油的活动。”至于上海都市内的“世外桃源”创智农园先前则是一处闲置地,四叶草堂的团队通过设计,将其变成了上海第一个位于开放街区的社区花园,除了可认领的菜园,这里还定期举办自然保育和营造活动,四叶草堂的团队希望人们能在此重新找回人与土地最深切的联结。
都市人在城市合理规划出耕植的空间,不仅仅为了劳作而已,那些空间同时也是进行自然教育、社区互动以及亲近自然的一个平台。“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集群。文化若远离了自然,必渐趋枯萎。”这句话或许能解释都市人对自然的感受。诚然,城市高度汇聚了人类的文明,但伴随城市化而来的,是一切事物的流动性也随之加快:职业、居所、情感以及个性。因此都市人走向自然,是为了轻松、休息或遗忘,但将一切都倒退回最原始的状态又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如何在都市中重新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结,亦是当下都市人所需要思索的课题之一。而在刘悦来看来,土地本身是有价值的,都市人往往将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权利让渡、甚至忽略了,总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应该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景观的营造实现社区的自治,同时成为城市自然教育的平台,因为“都市农园的主要作用是将社区的人和精气神凝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