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5所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态度积极,参与形式多样,参与目的明确。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增加交往等。男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有慢跑、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绳等。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北京市高校;大学生
1前言
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的全面推进、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以“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根本保证,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需要保证自己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繁重而紧张的学习中去。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兴趣爱好广泛而各具特色,这就要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常规的体育课外,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减少学生学习压力,淡化“ 应试教育”、强化“ 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正在合理规划学校的闲置土地和努力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以改变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更新部分年久失修的运动器械,减少安全隐患,为高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5所高校(清华大学、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在校大学生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市5所高校大学生随机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其中男生女生各250份,回收440份,回收率88%,女生有效问卷215份,有效率为86%。男生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为90%。
2.2.2 数理统计法
本文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和喜欢的学生合计为78.40%,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很多女生打破传统观念“淑女典范”的影响,天性好动、爱冒险、思想开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7.50%的大学生不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3.1.2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对项目的取向
由统计结果可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运动项目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篮球和足球因其对抗性、激烈性、普及性的特点而受到85.30%的男生青睐;92.60%女生则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慢跑、健美操、跳绳等项目;慢跑因其对场地条件要求低、技术简单而受男女大学生喜欢,占98.3%,这也与高中学生因学习紧张而只能偶尔以慢跑来锻炼身体养成的习惯有关。
3.1.3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由统计结果可知,61.80%的男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 “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和丰富业余生活”,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本质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有51.20%的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减肥健美、调整情绪”。 同时也说明男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不一致。
3.1.4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次数不令人满意,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 5-6次的学生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 9.11%,1-2 次以上的占 25.68%,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 小时的要求相差远,尤其是女生,不能让人满意。这说明高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还不够。
由统计结果可知,男生习惯下午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占锻炼习惯人数的 50.50%;习惯于早上参加锻炼人数最少,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 5.30% 。女生习惯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 46.70%, 在选择锻炼习惯时间上男女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比较喜欢群体性的活动,所以多选择下午时间活动。
3.1.5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场所
由统计结果可知,高校体育场馆是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首选场所,87.50%的男大学生选择在体育场馆活动,爱组织一些比赛。女大学生在校内場馆和在校园空地活动的几率相当,这与女大学生经常活动的羽毛球、健美操、跳绳等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在较小的空间开展有关。校外健身场所人较少,因为收费较高。
3.1.6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11.25%的学生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参加活动,49.46%的同学选择以自由活动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52.40%的学生选择与固定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大学生活动的形式以自由活动和与固定朋友一起为主。
3.1.7 北京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消费情况
由统计结果可知,每月课外活动消费低于100元的大学生占62.28%,主要的活动场所还是在学校,因为学校几乎都是免费;23.42%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在100-500元,偶尔也会请教练学习运动技术;9.40%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参加活动,消费水平500-1000元;其余4.90%消费水平高于1000元。
3.2 影响新乡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调查与分析 3.2.1 场地设施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统计结果可知,28.97%是因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校场馆资源都相对短缺。乒乓球馆采用室内场馆,更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室外场地缺乏。另外,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网球场地严重缺乏。
3.2.2 健身意识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统计结果可知,20.95%大学生是因为健身意识不强,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加大宣传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加强健身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这样他们就会由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自主活动,进而转化为大学生锻炼的潜在动机,逐渐提高健身意识。
3.2.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新乡市高校有79.64%的大学生是因为运动兴趣影响了其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所以运动兴趣是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力保证。58.53%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运动技能阻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此,体育课仍需要加大传授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的技能。32.46%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任务过重,没有毅力坚持下去。17.87%的大学生体育消费限制了其学习运动项目,没有充足的资金请专业的教练指导,只能放弃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较积极,多在学校场馆活动。
4.1.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不令人满意。
4.1.3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男生以球类为主, 女生则喜欢运动量相对较小的项目。
4.1.4男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强体质,而女大学的目的主要是减肥健美。
4.1.5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场地设施和大学生的健身意识。
4.2建议
(1)加大和完善体育场地的建设。
(2)加大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3)多组织大型的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安义,汪晓琳.湖北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2):25-27.
[2]曾吉,鄢明明,黄勇前.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體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7(2):73-75.
[3]杨品良,黄佑琴.江西省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6):84-85.
[4]李云.对高校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61.
[5]刘逵.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3): 123-124.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北京市高校;大学生
1前言
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的全面推进、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以“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根本保证,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需要保证自己具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繁重而紧张的学习中去。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兴趣爱好广泛而各具特色,这就要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常规的体育课外,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减少学生学习压力,淡化“ 应试教育”、强化“ 素质教育”。
我国高校正在合理规划学校的闲置土地和努力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以改变学校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更新部分年久失修的运动器械,减少安全隐患,为高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5所高校(清华大学、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在校大学生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对北京市5所高校大学生随机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其中男生女生各250份,回收440份,回收率88%,女生有效问卷215份,有效率为86%。男生有效问卷225份,有效率为90%。
2.2.2 数理统计法
本文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1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和喜欢的学生合计为78.40%,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很多女生打破传统观念“淑女典范”的影响,天性好动、爱冒险、思想开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7.50%的大学生不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是因为自身的技术和身体素质。
3.1.2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对项目的取向
由统计结果可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在运动项目选择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篮球和足球因其对抗性、激烈性、普及性的特点而受到85.30%的男生青睐;92.60%女生则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慢跑、健美操、跳绳等项目;慢跑因其对场地条件要求低、技术简单而受男女大学生喜欢,占98.3%,这也与高中学生因学习紧张而只能偶尔以慢跑来锻炼身体养成的习惯有关。
3.1.3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由统计结果可知,61.80%的男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 “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和丰富业余生活”,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本质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有51.20%的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减肥健美、调整情绪”。 同时也说明男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并不一致。
3.1.4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次数不令人满意,每周参加课余体育活动 5-6次的学生只占总被调查人数的 9.11%,1-2 次以上的占 25.68%,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 小时的要求相差远,尤其是女生,不能让人满意。这说明高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还不够。
由统计结果可知,男生习惯下午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占锻炼习惯人数的 50.50%;习惯于早上参加锻炼人数最少,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 5.30% 。女生习惯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占有锻炼习惯人数的 46.70%, 在选择锻炼习惯时间上男女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比较喜欢群体性的活动,所以多选择下午时间活动。
3.1.5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场所
由统计结果可知,高校体育场馆是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首选场所,87.50%的男大学生选择在体育场馆活动,爱组织一些比赛。女大学生在校内場馆和在校园空地活动的几率相当,这与女大学生经常活动的羽毛球、健美操、跳绳等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在较小的空间开展有关。校外健身场所人较少,因为收费较高。
3.1.6 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由统计结果可知,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11.25%的学生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参加活动,49.46%的同学选择以自由活动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52.40%的学生选择与固定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大学生活动的形式以自由活动和与固定朋友一起为主。
3.1.7 北京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消费情况
由统计结果可知,每月课外活动消费低于100元的大学生占62.28%,主要的活动场所还是在学校,因为学校几乎都是免费;23.42%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在100-500元,偶尔也会请教练学习运动技术;9.40%的大学生利用双休日到社会上参加活动,消费水平500-1000元;其余4.90%消费水平高于1000元。
3.2 影响新乡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调查与分析 3.2.1 场地设施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统计结果可知,28.97%是因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校场馆资源都相对短缺。乒乓球馆采用室内场馆,更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室外场地缺乏。另外,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网球场地严重缺乏。
3.2.2 健身意识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由统计结果可知,20.95%大学生是因为健身意识不强,影响了他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应加大宣传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加强健身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这样他们就会由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变成无意识的自主活动,进而转化为大学生锻炼的潜在动机,逐渐提高健身意识。
3.2.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新乡市高校有79.64%的大学生是因为运动兴趣影响了其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所以运动兴趣是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力保证。58.53%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运动技能阻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因此,体育课仍需要加大传授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的技能。32.46%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任务过重,没有毅力坚持下去。17.87%的大学生体育消费限制了其学习运动项目,没有充足的资金请专业的教练指导,只能放弃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较积极,多在学校场馆活动。
4.1.2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不令人满意。
4.1.3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男生以球类为主, 女生则喜欢运动量相对较小的项目。
4.1.4男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增强体质,而女大学的目的主要是减肥健美。
4.1.5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有场地设施和大学生的健身意识。
4.2建议
(1)加大和完善体育场地的建设。
(2)加大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3)多组织大型的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外体育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安义,汪晓琳.湖北地方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2):25-27.
[2]曾吉,鄢明明,黄勇前.湖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體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7(2):73-75.
[3]杨品良,黄佑琴.江西省女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 6):84-85.
[4]李云.对高校男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9-61.
[5]刘逵.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3):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