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AR模型应用域的表征方法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是填补化学品环境安全数据空缺的重要工具.QSAR模型需要明确定义的应用域,才能合理地用于化学品管理.本文回顾了应用域的3种概念:描述符域、结构域和机理域.基于案例,重点介绍了基于分子指纹与相似性度量指标而计算结构域的方法、结构域的特点和优势.讨论了结构.活性地貌(structurc-activ-ity landscape)中呈现的活性悬崖(activity cliffs)现象及其成因.为了更好地理解描述符的适用性,解释QSAR机制及合理选择应用域的表征方法,有必要认识预测终点(endpoint)本质上所描述的系统,该系统复杂性和空间异质性,以及预测终点是否考察了系统行为的涌现.
其他文献
超灵敏的感官是许多动物在大自然中能够生存的利器,例如鹰的视觉、蝙蝠的听觉、熊的嗅觉等.人类不但拥有视觉、听觉、嗅觉感知能力,还拥有高度发达的触觉.早有研究表明,人类皮肤能够感知振幅小至10 nm的振动刺激[1].之后又有科学家发现,人类触觉感知的极限还不止于此.Car-penter等人[2]在近原子级光滑硅片表面上分别制备了单层的氟化烷基硅烷(FOTS,分子直径为0.206 nm)和单层硅羟基(SiOH,分子直径为0.203 nm),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皮肤能够分辨出这两种单分子层的差别.2021年诺贝尔生理
期刊
多环芳烃(PAHs)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具有“三致”效应,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一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PAHs与生命遗传物质DNA结合形成PAHs-DNA加合物进而阻碍细胞正常复制是其诱发癌症的主要机理.然而,该过程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采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低、中、高环PAHs与水中胞外DNA之间的结合强度及机制.结果 表明,静态猝灭与动态猝灭过程共存,且PAHs可与DNA结合形成稳定的PAHs-DNA复合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05×1010 L/mol(苊烯)、4.42×
硼是人和动物的可能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理调控作用,特别是对骨代谢.本研究建立大鼠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长达22周的饮水补硼实验,研究硼元素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去卵巢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 group)大鼠摘除卵巢,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蒸馏水,OvX)、阳性对照组(饮水中添加雌激素(estrogen,Est),OVX+Est)、3个补硼组(饮水中分别添加20、40、80 mg/L硼,OVX+B20、OVX+B40、OVX+B80);假手术组(Sh
超导量子电路由超导的电容、电感、约瑟夫森结、传输线构成,在超低温下表现出宏观量子效应.由于超导体自身的耗散极低,超导量子电路的一个重要应用研究方向是具有长相干时间的超导量子比特.超导量子电路沿用了传统集成电路的微纳米制造工艺,包含多个超导量子比特的芯片也能进行规模化加工和封装.但是,在超导量子电路的结构设计、材料制备、芯片制造、工作环境等各个环节都会引入耗散通道,限制了超导量子比特的相干性.从微观机理上分析,这其中大部分通道都与量子电路材料及表界面相关,因此从材料和工艺出发,全方位探索高质量超导量子电路的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和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巧妙地把地球气候系统问题与理论物理问题“统一”在一起,凸显对基于物理理论解决复杂现实世界问题,尤其是地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而非把评奖目标仅限于传统的物理学领域.
期刊
人类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此外还有温觉(包括热觉和冷觉)、痛觉等.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体是如何感知物理世界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人类.然而,人类关于这些感觉的基础生物学层面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感知觉研究领域,以表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San Francisco,UCSF)的David Julius和Scripps研究所的Ardem Patapoutian在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上作出的深远而广泛的贡献.其
期刊
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分别在CSIRO-Mk3-6-0、EC-EARTH、HadGEM2-ES、MPI-ESM-MR和NorESM1-M五个全球气候模式驱动下,进行了水平分辨率为25 km的东亚区域气候变化试验.基于该试验的集合结果,在对结果进行误差订正的基础上,本文预估了RCP4.5温室气体排放路径下21世纪末期(2069~2098年)中国及其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的柯本-特里瓦沙气候分类的变化.结果 表明,相比当代(1981~2010年),21世纪末期中国的气候型发生变化的面积比例为22%,其中青藏高原
人体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这五种基本的感觉过程来感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信号并做出响应.此外,环境中的高温(热)或低温(冷)刺激也能够被人体细胞中的受体所感知.温度感应过程以及触觉中的机械力刺激和响应与疼痛的产生有关,该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疼痛的本质,而且有望为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启示.202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avid Julius教授和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Ardem Patapoutian教授,以表彰
中医药是古代朴素唯物论指导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也是中华民族同疾病斗争实践的经验和知识集成.然而,近年来中医药临床和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疗效和安全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导致临床定位不够精准,安全性问题时有发生[1].与此同时,西方现代医学则迅猛发展并逐渐占据临床的主导地位.针对中医药的优势和局限性,笔者认为中医药应加速与西方现代医学融合发展.
瘤棘奈氏虫(Netzelia tuberspinifera)是东亚特有种,属于有壳虫原生动物,壳体大小约为100 μm.本文首先在空间尺度上对中国88个湖库中瘤棘奈氏虫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瘤棘奈氏虫的分布与纬度、海拔和温度显著相关,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重点以福建厦门汀溪水库连续4年时间序列样品和中国南方地区28座水库(14个流域)空间样品为基础,研究瘤棘奈氏虫种群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 表明,汀溪水库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0.7 ind/L,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