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MoS2异质结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hui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MoS2、GeS为代表的二维层状材料在光学、电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能.如何将两者的优良性能结合,同时获得具有新的协同功能的复合材料对电子器件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GeS/MoS2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索了界面间距、应变和电场对异质结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eS/MoS2异质结是Ⅱ型能带排列,该能带排列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应变和电场等手段可以实现对GeS/MoS2异质结能带排列及光吸收系数的有效调控.该研究结果表明GeS/MoS2异质结在光催化、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为设计与制备GeS/MoS2相关的光电器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识别旅游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与旅游休闲业态格局的空间耦合特征,对于优化旅游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丽江主城区为案例,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公交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多种空间数据分析手段,探究其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和旅游休闲业态格局各自的空间分布规律及二者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1)公交网络中心性在空间上整体呈现以丽江古城为中心的“核心—边缘”十字型单核结构,市郊形成相对分散独立的块状结构,符合距离衰减规律.2)丽江主城区旅游休闲业态整体上形成块状聚集、南北轴向延伸、多中心集
为了解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迁移特性,用200μmol/L镉处理蟛蜞菊(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南美蟛蜞菊(S.trilobata)及其杂交种,研究了其对镉的吸收、迁移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茎和叶中的镉含量逐渐上升,叶片的镉含量逐渐与茎相当,而根部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整株水平上,杂交种的镉含量一直是最高的.恢复生长后,3种植物根中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杂交种(50.4%)>蟛蜞菊(35.8%)>南美蟛蜞菊(33.7%).镉在3种植物的叶位分布模式在
大尺寸低缺陷碳化硅(SiC)单晶体是功率器件和射频(RF)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物理气相传输(physical vapor transport,PVT)法是目前生长大尺寸SiC单晶体的主要方法.获得大尺寸高品质晶体的核心是通过调节组分、温度、压力实现气相组分在晶体生长界面均匀定向结晶,同时尽可能减小晶体的热应力.本文对电阻加热式8英寸(1英寸=2.54 cm)碳化硅大尺寸晶体生长系统展开热场设计研究.首先建立描述碳化硅原料受热分解热质输运及其多孔结构演变、系统热输运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进而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为加快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幼苗的生长,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5 a生望天树实生苗分别接种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侧孢芽孢杆菌(B.laterosporus)和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菌剂.结果表明,3种芽孢杆菌菌剂处理对苗木的生长、光合指标均有提高,其中苗高、地径增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0.2%~57.2%和5.3%~49.7%,根系活力提高了74.5%~227.4%,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5.3%~227.6%.6.0×1
为培育槟榔(Areca catechu)优良新品种,对10份核心资源品质进行鉴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00%~190.13%,其中,表儿茶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鲜果横径的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鲜果纵径与槟榔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没食子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聚类分析可将10份资源分为3组,I组为S-J18-06、Z-J18-01、S-J18-08、Z-J18-05、S-J18-16、S-J18-15和S-J18-22;II
为了解人工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关系,对广州龙眼洞林场内闽楠(Phoebe bournei)-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混交林进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0.37 hm2样地内共有128种植物9563株,隶属于57科99属;其中乔木35种,灌木61种,草本98种.在乔木层中,重要值排名前5的植物分别是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33.86%)、闽楠(17.24%)、樟(12.96%)、三桠苦(Melicope pteleifolia)(7.92
为推进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育种进程,对广东乐昌市龙山林场和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杉木第3代育种园亲本群体的早期(3 a生)生长和结实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育种园亲本无性系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和结实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生长性状的差异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2.8%~73.5%、6.5%~59.2%,生长性状重复力也处于较高水平(≥0.70),利于亲本的再选择.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估算亲本
林下密集蕨类层在森林尤其是受干扰森林中广泛存在,对森林更新具有强烈的过滤效应,能够改变林下层的多样性,影响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生态学研究,对揭示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和群落构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论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特征,从机制上解释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分类阐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通过资源竞争、化学互感、动物取食策略和机械干扰等途径影响森林更新的过程;探讨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对森林演替动态的潜在影响.最后,简要指出了目前林下密集蕨类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对(6,0)单壁氮化铝纳米管、Ag掺杂,以及Ag和O共掺纳米管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讨论了掺杂前后氮化铝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研究显示:本征氮化铝纳米管、Ag掺杂和Ag-O共掺氮化铝纳米管的带隙分别为2.49 eV、1.84 eV和1.80 eV.掺杂构型仍然保持半导体特性,Ag掺杂氮化铝纳米管的价带顶贯穿费米能级从而形成简并态,实现了氮化铝纳米管的p型掺杂,但Ag-4d态和N-2p态电子轨道间有强烈的杂化效应,Ag的单掺总体上是不稳定的.O掺入后,Ag
Ga2 O3是一种新兴的宽带隙半导体,在电力和射频电子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前期研究以β-Ga2 O3为主,并且已经对β-(AlxGa1-x)2O3/Ga2O3异质结构中的二维电子气(2DEG)进行了理论计算,本文主要研究ε-(AlxGa1-x)2O3作为势垒层对ε-(AlxGa1-x)2O3/ε-Ga2O3异质结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首先介绍了ε-(AlxGa1-x)2O3/ε-Ga2O3异质结的结构和性质,分析计算了由于ε-(AlxGa1-x)2O3/ε-Ga2O3异质结的自发极化和压电极化所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