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金融国际化和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地对外开放,“金融业务”和“英语”则成为衡量金融从业人员的重要标准。基于这种现状,各高校的金融专业都相继开设了《金融专业英语》课程,但效果普遍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授课教师没能在该课程定位、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对这些基本问题模糊不清。本文则专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金融专业英语教师应如何改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 教学效果 基本问题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地对外开放,金融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已经和即将从事金融业的人员,除了应扎实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外,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金融专业英语也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国内外形势,国内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都把《金融专业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而设立。尽管这门课程已经开设了十多年,但是在教与学中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主要原则仍在于教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水平,金融专业英语教师要把课讲好,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定位的内涵
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主要是指教师应向学生清楚地介绍该课程与前续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即,其在整个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从而能够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以利于把所有相关专业知识加以综合、系统地学习和运用。
(二)课程定位中的重点问题
在金融课程体系中,涉及到英语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金融专业英语和金融双语课。由于这些课程都主要运用英语,所以对于学生很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时,重点要说明与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和双语课程(bilingual course)之间的关系。从课程名字来看,由于“金融专业外语”,一边是“外语”,另一边是“专业”,所以,它的定位是连接大学英语和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的桥梁,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英语→专业外语(主要指专业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他们之间无论在学期的设置上、所涉及的知识,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是逐层递进的。
总之,金融專业英语是从普通大学英语向专业双语课程过渡的一门工具性或桥梁性的课程。
二、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的内涵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或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根据上一点的分析,专业英语课程应教给学生的不是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即,通过专外的学习,能具备看懂专业英语文章或听懂专业双语课程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的的重点
由于“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应把基础打好,从专业词汇和专业英语的表述教起。但这是个渐进式的、长期的过程,很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作为专外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这个教学目的。
此外,现在的学生功利性很强,对他没有利益的,或是眼前看不到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也就是他觉得没用的课,他不会认真去学的。所以不论是课程定位,还是教学目的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清楚,即告诉他专业外语的作用,和从何学起。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确定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前两点,确定了专外是一门工具课,要教给学生的是英语词汇和表述(只是这些词汇和表述不是普通用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所以确定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更偏于英语课的教学模式(强调听说读写),而不是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体现英语课的特点
体现英语课的特点,也就是,通过你的授课,时刻提醒学生,这是一门英语课。具体做法是大量使用常用的课堂用语。比如,上课、我要请一个同学回答、谁能回答、请安静、我要点名了等等都用英语来说。主要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课堂氛围。如果注意这些用语的使用,学生会更认真听课,一方面他们会觉得新鲜,另一方面,他们也怕自己跟不上,所以注意力会更集中。当然,你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因为毕竟是课堂惯用英语,如果教师总用,他们就习惯了。
第二,要注意授课时英语使用的比例
虽然,上一点说要营造英语的课堂氛围,但是也不能全是英语,特别是涉及专业文章讲解时,一定要注意英语的使用比例。具体做法是:每篇专业文章,首先,用英语向学生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文章结构;其次,课文和专业词汇讲解时,则多使用汉语。这样的英汉结合,即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英语词汇,又可以不对专业英语文章感到恐惧。
第三,专业英语课的互动
互动,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就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外语课的互动不能全靠提问来体现。毕竟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提问的话,虽然学生会重视,但是效果不好。因为,想在高年级(通常是大三)开始,通过专业英语课,来提高学生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都没能提高的英语水平,真的很难。
所以可以先从较低的标准开始,选择互动方式。有两种较简单的互动方式,一是让学生跟着教师读课后的单词。主要目的是在让学生在张开嘴的同时进入到这个课堂中来。第二种互动方式是教师整段给学生们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读的过程中默默地跟着读或在心里进行翻译。之后,在教室翻译这段时,学生们会知道哪个词汇或表述不知道如何翻译,从而更有目的的去听教师的讲解和翻译。这两种互动方式,还体现的一点好处就是,利用课程的时间完成了学生在课后根本不可能进行的预习工作,从而使学生接下来的听课更容易一些。
结束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金融专业英语“教与学”已经越来越重要。“学金融专业英语”,是金融专业学生不可推卸的、势在必行的责任。而其“学”的兴趣和效果,则绝大程度取决于“教”的情况。作为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以上问题并尽可能的将其细化、深化,以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此外,还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研究授课内容,这才课程的核心。总之,只要金融专业英语教师深入研究支撑课程的基础内容和提升课程的核心内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华.试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葛静.从FECT考试看我国金融英语教育改革之路.[J].浙江金融.2010(6)
[3]郭磊.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杨晨.浅谈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文汇.2010(9)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 教学效果 基本问题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我国金融行业不断地对外开放,金融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已经和即将从事金融业的人员,除了应扎实掌握金融业务知识外,能够灵活、有效地应用金融专业英语也成为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结合国内外形势,国内经济院校的金融专业都把《金融专业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而设立。尽管这门课程已经开设了十多年,但是在教与学中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致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主要原则仍在于教师。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英语水平,金融专业英语教师要把课讲好,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基本问题。
一、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
(一)课程定位的内涵
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主要是指教师应向学生清楚地介绍该课程与前续和后续课程的关系,即,其在整个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从而能够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个整体性的认识,以利于把所有相关专业知识加以综合、系统地学习和运用。
(二)课程定位中的重点问题
在金融课程体系中,涉及到英语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金融专业英语和金融双语课。由于这些课程都主要运用英语,所以对于学生很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定位时,重点要说明与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和双语课程(bilingual course)之间的关系。从课程名字来看,由于“金融专业外语”,一边是“外语”,另一边是“专业”,所以,它的定位是连接大学英语和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的桥梁,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英语→专业外语(主要指专业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指双语课程)。他们之间无论在学期的设置上、所涉及的知识,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是逐层递进的。
总之,金融專业英语是从普通大学英语向专业双语课程过渡的一门工具性或桥梁性的课程。
二、明确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的内涵
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或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根据上一点的分析,专业英语课程应教给学生的不是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即,通过专外的学习,能具备看懂专业英语文章或听懂专业双语课程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的的重点
由于“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应把基础打好,从专业词汇和专业英语的表述教起。但这是个渐进式的、长期的过程,很容易被学生忽视。所以作为专外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这个教学目的。
此外,现在的学生功利性很强,对他没有利益的,或是眼前看不到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去做的,也就是他觉得没用的课,他不会认真去学的。所以不论是课程定位,还是教学目的一定要给学生分析清楚,即告诉他专业外语的作用,和从何学起。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确定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前两点,确定了专外是一门工具课,要教给学生的是英语词汇和表述(只是这些词汇和表述不是普通用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所以确定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更偏于英语课的教学模式(强调听说读写),而不是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
(二)具体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体现英语课的特点
体现英语课的特点,也就是,通过你的授课,时刻提醒学生,这是一门英语课。具体做法是大量使用常用的课堂用语。比如,上课、我要请一个同学回答、谁能回答、请安静、我要点名了等等都用英语来说。主要目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课堂氛围。如果注意这些用语的使用,学生会更认真听课,一方面他们会觉得新鲜,另一方面,他们也怕自己跟不上,所以注意力会更集中。当然,你不要担心他们听不懂,因为毕竟是课堂惯用英语,如果教师总用,他们就习惯了。
第二,要注意授课时英语使用的比例
虽然,上一点说要营造英语的课堂氛围,但是也不能全是英语,特别是涉及专业文章讲解时,一定要注意英语的使用比例。具体做法是:每篇专业文章,首先,用英语向学生们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文章结构;其次,课文和专业词汇讲解时,则多使用汉语。这样的英汉结合,即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英语词汇,又可以不对专业英语文章感到恐惧。
第三,专业英语课的互动
互动,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就学生目前的情况来看,专业外语课的互动不能全靠提问来体现。毕竟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提问的话,虽然学生会重视,但是效果不好。因为,想在高年级(通常是大三)开始,通过专业英语课,来提高学生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都没能提高的英语水平,真的很难。
所以可以先从较低的标准开始,选择互动方式。有两种较简单的互动方式,一是让学生跟着教师读课后的单词。主要目的是在让学生在张开嘴的同时进入到这个课堂中来。第二种互动方式是教师整段给学生们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读的过程中默默地跟着读或在心里进行翻译。之后,在教室翻译这段时,学生们会知道哪个词汇或表述不知道如何翻译,从而更有目的的去听教师的讲解和翻译。这两种互动方式,还体现的一点好处就是,利用课程的时间完成了学生在课后根本不可能进行的预习工作,从而使学生接下来的听课更容易一些。
结束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金融专业英语“教与学”已经越来越重要。“学金融专业英语”,是金融专业学生不可推卸的、势在必行的责任。而其“学”的兴趣和效果,则绝大程度取决于“教”的情况。作为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师,要认真研究以上问题并尽可能的将其细化、深化,以奠定坚实的课程基础。此外,还要以此为基础,不断地研究授课内容,这才课程的核心。总之,只要金融专业英语教师深入研究支撑课程的基础内容和提升课程的核心内容,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华.试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葛静.从FECT考试看我国金融英语教育改革之路.[J].浙江金融.2010(6)
[3]郭磊.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杨晨.浅谈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教学.[J].科技文汇.2010(9)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