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几千年艺术史展现出了令人目不暇接的丰盛奇观,门类之多、风格之繁、流派之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发掘、领悟并传承下去。惟其如此,我们从思想内容、表现形式及思维方式等,才能真正感悟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 古代艺术 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绚烂多姿,中国古代艺术则成为其中耀眼的一颗明珠。各种艺术门类争妍斗奇,百花齐放,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一个又一个狂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下面我们从五个视角去解读中国古代艺术的基本精神。
  一、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内蕴
  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再到宋代理的“万物一体”论,“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源。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贯穿到中国古典艺术的方方面面。外在自然物的美根源于它同人的生命发展有密切关系,它的运动节奏、韵律同人的内在的伦理道德情感要求之间存在着某种吻合、一致、同一。如中国传统文人画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通过平衡与和谐,通过“外师造化”,即向大自然学习,又经人的再创造即“中得心源”,来表现自然与自然之道,最终达到大自然与人相对应和一致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在两者合一中获得审美最高境界。
  要求美善统一的中国古代美学始终贯芽着鲜明的理性主义精仲,却又不否定直觉和情感,而且极为重视它在审美和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当他们将这种体悟以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时,更多注重对人精神境界的营造,画中的山水云雾与画中人甚至作画之人的身心融为一体,同时亦使看画人达至忘我的境界。在各类艺术中,人都不是唯一重要的观照对象,人只是万物之一,与万物一样顺命于天,天才是主宰。人立于天地之间,所以顺应天理,取法自然,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商周青铜器的凝重沉稳,木构建筑的厚基飞檐,正是贯通天地之气的体现。对音乐来说,最高境界莫过于“天籁之音”“此曲只应天上有”。而雕塑、建筑、绘画、书法等造型艺术无不强调“法自然”,写其实,悟其意,而更强调主观心得,务求神似,因此就总体看,它们都是“写意”的。中国文化传统里有儒、释、道三种成分,但是贯穿艺术血脉的是“道”,道追求的是自在之境,是自然,是灵魂的反思。各类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互相渗透,交流融通,都是因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道所衍生的。
  二、儒道互补、情理融合的建构风范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两种主要脉系,可谓中华文化的两大支柱。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也深受儒道两家的影响。儒家和道家最初是对立的,但最终走到了一起,以致于相互补充,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这就是所谓的“儒道互补”思想。道家文化的“虚静论”不仅直接表现于文艺创作及批评理论,而且以不同于儒家的方式和旨趣,塑造着一种超功利的艺术人格。而儒家的文艺观,其主导思想是事功的和教化论的。文艺的性质和功能,首先被界定在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层面,文艺的创作、接受和传播,是为了达于政事、使于四方,近之事父,远之事君,用之子邦国,用之于乡人。儒家文化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在赋予文学艺术以厚重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道家文化的“怯天贵真”“自然无为”“大音希声”“得意忘言”,以其超功利、重审美的价值取向,弥补了儒家文化之不足。实际上,中国古代士大夫很少有纯粹的儒家或是道家,他们往往具有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但最终将两者折衷,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处世。
  具体而言,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最能体现文人士大夫们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与山水画的兴起大有关系,它希求人间的环境与自然界更进一步的联系,它追求人为的场所自然化,尽可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种种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形成一个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再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景色,它是在“情”与“理”之间寻求统一。
  三、兼容并蓄、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艺术的精髓在于承载传递人类文明精神,艺术的真谛在于求美,而美是和谐。中国的艺术发展史实际就是兼容并蓄、和谐统一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包括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人与宇宙之和。中和之美成为我国古代艺术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形成了“中和”这一特有的中国美学本体论范式。“中”即为适中,中正,不偏不倚,表现在形态上则体式均匀。“和”即为和谐统一,也就是把若干相互矛盾的因素融合到一个整体之中,使之和谐。在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里,我们看到不是像西方那样对以部分与整体(“一多”)关系为核心的整一性、有机性、结构性的强调,而是对体现在两两相对的矛盾统一(“一两”)关系中的对偶性、均衡性、折衷性的推崇。这一“中和”范式在具体的审美和艺术观念中是表述为“相乐”“皆得”“兼备”“交融”“互应”“相生”“两忘”等等。它们集中体现了“合两致一”的传统思维路径,贯穿了“中”这一中国美学本体理念和最高理想,落实了“执两用中”的中国古典主义“中和”美范式。
  这种“中和”表现在文学中则是不激不厉,含蓄优雅,如诗如画,意境悠远;体现在书法中,则是中正均停,或端庄温厚,或清逸洒脱。在书法中,“和”就是把方圆、轻重、长短、浓淡、干湿、疏密等对立矛盾并存融合,使之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疏密相宜,干湿有度,和谐自然,和而不同。“和”,是突出一个整体的观念;“不同”,是体现艺术个性。综观中国艺术发展的的历史,“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典文化融合的精髓,明清悲剧无论怎样使忠臣义士饱经委屈,受尽折磨,甚至走向死亡,但最后总是以平反昭雪的大团圆来结尾,中和之道,即是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更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兼容并蓄、和谐统一二者异迹而同趣;古体诗词讲究“色彩观察”“文字质感“与绘画讲究“随类赋彩“相一致;古体诗词重立意构与绘画重“经营位置”二者之间异类而同质。这就如同阴阳共存于道。兼容并蓄和和合之境是紧密关联的,和合之境正是各种矛盾对立都能包容渗透的结果。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艺术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他们的大量优秀作品,在纵向继承和横向整合基础上勇于创新,既承传延续着传统艺术的审美优势和特点,又努力创造着富有时代感的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使艺术作品主体与客体契合而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四、主客一体、整体建构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艺术思维总是主客分离,二分的,这便于对审美主体、客体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所以西方有的是分门别类的文艺理论。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总是主客一体、阴阳合一,本质上是一种整体的直觉思维、朴素的系统思维。这种“直觉”是理智的不是感觉的,而这种“理智”,又是直觉的,不是思辨的,逻辑的。它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意象组合和觉判断的矛盾运动,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逼近其中的本质意义,达到“目击道存”。这种思维的机制与生活保持直接联系,不是向分析、推理、判断的抽象思辨方向发展,而是横向铺开,向事物的性质、功能、序列、效用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整体把握方向开拓。
  这种主客一体的思维机制,蕴含着理性的沉淀,又与个体的感怀、情感、经验、历史有关。它是一个有机的思维整体,它既酿成了中国“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又阻碍了哲学、美学、文艺理论等的分门别类的研究。《论语》、《老子》、《庄子》、《孟子》等诸子文章,在哲学家的眼里是哲学,在文学家的眼里是文学,在史学家眼里是史学。《史记》既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著作,又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诗经》本是文学作品,而儒学大师们却都把它当作政治著作成为“五经”之一。
  五、注重意境、追求神似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中国艺术讲究意境。即艺术家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体验及感受中,产生了某种思想感情哲理及联想,然后透过某些特殊的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雕刻,建筑,园林)等把这种思想感情充份表现出来。意境和情趣在书法艺术中表现得更为抽象,因为书法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再现客观世界的客观形象,而是线条造型。园林艺术把建筑艺术,山水自然美及文学画融於一体。园林艺术强调把客观的自然之“景”及造园家主观的“情”结合起来,既摹仿自然,又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
  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十分强调神似,注重表现物的神态。艺术家的意趣,以形写神。绘画人物,着力表现人物的精神和个性;画草木,花鸟著力表现它们的意趣和形态;画山水着重表现山水风景美的境界和季节气候变化。形似要有生气,神采要不离规矩。而真正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形神兼备在形似的基础上,把客观事物的精神及艺术家主观精神两者交融及相契合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代艺术的成就璀灿夺目,在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艺术从内涵到形式都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气韵生动的绘画、骨力内敛的书法、优美和谐的音乐,无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对生命的感悟。中国艺术执著于自然宇宙与社会人生合一的境界,注重表现艺术家的心灵感觉和生命意兴,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洋洋大观的艺术珍品,以及重表现、重传神、重写意、重美善相兼的美学追求,集中体现了崇尚自然、体征生生、实践德行,以及以自我生命去契合宇宙生命等民族特色,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如何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更好的发挥示范中心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实验、实践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
期刊
[摘要]从事跨学科课程教学、跨学科领域研究和跨学科学术交流等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学科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以及跨学科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就如何强化跨学科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学科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表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大趋势。许多重大的科技、经济、社会问题具有综合性,如人口、
期刊
独立学院逐步规范化,这为其发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可以肯定的是,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将越来越强。现在独立学院大多依托母体而发展,但将来这种依赖程度应该会逐步减少。随着自身品牌的形成和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将会越来越强,逐步成长为一所成熟的、独立的高校。  在新形势下,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提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理念,即“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它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
期刊
施工项目部是为完成某项工程而组成的,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落脚点,是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源头。要想搞好一个项目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支技术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如何培养一直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从目前企业的情况看,通过开展培训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充分认识培训工作在项目生产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培训工作融入到项目生产施工的全过程中去。  1、树立现代企业的全过程在职培训观念。全过程在职
期刊
[摘要]文章论述了关注和认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积极改进学校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成瘾 理性选择     今天,上千万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近千万接近成瘾者存在的事实,说明网络这一高科技产物在带给人类社会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挑战显然是信息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网络的发现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原因   青少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对知识管理背景下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变革等问题展开的论述,力图解决知识管理对高校科研团队的影响以及高校科研团队如何变革以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科研团队 管理研究    引言  大学就其主要的功能来看,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为社会服务都属于学术活动,都是为了传承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知
期刊
[摘要]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军队医学院校和地方医学院校教育长期以来自成一体,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靠自身来进行。随着国家的发展,地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师、设备、经费等都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而军队院校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其导师和器材设备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对院校与社会、部队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形成院校与社会共育人才的开放式多元化办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研究
期刊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学生的兴趣、喜欢的种种活动等等外在因素,在教学上有效
期刊
[摘要]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和“假贫困生”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本文主要是针对这些针对贫困认定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抛砖引玉的给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更好的完善。  [关键词]权利义务 追究制度 基金会    2007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期刊
[摘要]免疫学原理复杂难懂,学生理解困难,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传授教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对免疫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即在讲授中规范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内容, 同时改进教学模式, 部分章节由学生讲授,教师点评,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并在课后将理论课紧密与实验课结合,改革后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免疫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    免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