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背后的心理探析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hui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26日凌晨1时15分,黑龙江海伦市联合敬老院住院处发生火灾,共造成11人死亡。经公安部门初步确认,是由于敬老院内一入住老人,怀疑自己的200元钱被偷而大吵大闹,情绪失控,制造了这起重大人为放火刑事案件。
  近来,接二连三的极端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惊愕不已。更让人惊愕的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已经有了一大把人生阅历的老年人,居然也成了此类极端事件的主角!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了?我们该怎样认识这类极端事件?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类极端事件?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需要我们从法律、道德、社会、文化等众多角度来反思和探讨。
  心理解读:如何看待极端事件
  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类极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公众社会心理不断走向开放,走向进步,这是积极的一面。但也要看到,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公众社会心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强烈地凸显出来。最突出的是利益分配失衡滋生了病态的社会心理,如暴戾心理、浮躁心理、自我膨胀心理等,从而导致恶性极端事件的发生。我们看到,在极端事件的背后,往往都会看到社会不公现象,看到这些现象对公众心理的冲击。这成为诱发极端事件的社会心理背景。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有些媒体对极端事件的不恰当宣传,比如,偏重介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而忽略了犯罪后受到的应有惩处,以及心灵受到的痛苦煎熬,这些都会诱使类似事件的发生。再有,现代传播手段,让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这有助于公众及时了解社会事件,但同时也会造成误解。比如,面对媒体对极端事件的传播,有人会误以为似乎整个社会都疯狂了,误以为所有人都疯狂了,于是,“我”也容易疯狂。这是信息传播中的负面效应。
  从这个角度说,虽然我们不能低估此类极端事件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也不必将此过度主观、随意放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极端事件永远是极端事件,极端事件永远是极少数。而且,极端事件的制造者必会受到极端的身心惩罚。
  第二,是个性心理方面的原因。
  不管有怎样的社会心理背景,极端事件总是发生在具体的人身上,总与具体人的个性心理直接相关。就是说,极端事件的发生总有明显的个性心理因素。
  极端事件的制造者,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的人格障碍。
  爆发型人格障碍 是指常因微小的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出非常强烈而又无法控制的愤怒情绪,甚至暴力行为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二是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三是情绪和行为具有反复性,四是挫折耐受力差,这种人即使遇到很小的刺激事件,也能触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容易小题大做,挫折耐受力很差,很容易制造极端事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冷漠无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人自私自利,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从不关心他人,常常对他人甚至亲友采取令人痛苦的残酷行动。二是无视社会道德规范,不承担义务和责任以及屡屡违反社会准则。三是行为冲动,往往心血来潮,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四是缺乏罪责感,从不内疚和自责,却总是去责难别人。很明显,这样的人也很容易制造极端事件。
  极端事件的制造者,往往情绪智力低下。
  所谓情绪智力,又叫情绪智商,简单称“情商”,由英文“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狭义上说,情商包括情绪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情商反映的是,如何克制情绪冲动,如何调控情绪以避免因过度消极的情绪影响自我决策,如何理解他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对未来永远抱有希望等。情商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克制冲动的能力。因此,情商低的人,就容易成为极端事件的主角。在犯罪心理学上,有个激情犯罪的说法。情商低的人,面对心理冲突的时候,很容易让自己沦为激情的奴隶,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心理应对:如何避免极端事件
  第一,是社会的积极心理防范。
  一是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公平、公正、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减少消除病态社会心理形成的土壤,也就可以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二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如果当事人能够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就可能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但是,在我国很多人还没有及时得到心理疏导的条件。所以,全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工作的力度,以便及时化解心理障碍,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是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所谓社会支持系统,就是来自家人、亲友的心理支持。作为当事人的家人、亲友,应该善于察言观色,及时帮助当事人化解激情,宣泄怨气,平息怒火。在这点上,家人、亲友,甚至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第二,是个人的自我心理调控。
  一方面是加强平常的自我锻炼。
  我们说激情之下,人们比较难于自控,并非说激情之下人的控制力完全丧失。人应对自己消极的激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有所警惕。人都没有理由让自己成为消极激情的奴隶,都应该学会自我调控,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一是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的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二是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四是学会运用“制怒”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五是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六是正确对待挫折,认真分析挫折的原因,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另一方面是学会临场自我调控。
  一是克制法 此法适用于激情发生之前。当你注意到激情将要来临,应首先让大脑“降温”,克制情绪激动。林则徐面对清王朝的腐败和外强的入侵,一度情绪烦乱,经常发怒,他意识到这样于事无补,遂挂一条幅于书房,上书“制怒”两个大字,以提醒自己,克制自己。当然,还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克制自己,如当怒火即将爆发的瞬间,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默念“忍”字警醒自己。还可以迅速想象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以使自己息怒。克制法就在于使人警醒,在心理上对情绪波动进行调控,抑制激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从而维持心理平衡。
  二是转移法 此法适用于激情之初。激情虽然是爆发式的,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说,当你意识到激情的最初,就应及早转移,迅速离开产生激情的现场。这是因为激情的爆发总是以人或物为对象的。如果能避开发怒对象及环境,就可使人由激情状态转为平静状态。如家里的事使你“恼火”,就赶快走出门;办公室里发生的事使你“愤怒”,就暂且到外面走走,如此等等。避开这些激怒你的情境,你的怒火说不定很快就会熄灭。
  三是宣泄法 此法适用于激情高涨之下。人难免怒火中烧,若真的到了这一步,你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使怒气发泄出来。据说,美国某任总统曾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设一沙箱,内装满细沙。何用?为的就是当总统大人怒不可遏脾气上来时,便挥舞双拳,猛捣细沙,以便宣泄内心的怒火。如果你也有激情到了不可遏制的时候,那么就请照此办理,这样就可以使你的激情得以宣泄,消除心理紧张,既有益身心健康,又不会造成其他方面的损失。说来似乎好笑,但这在不得已时还真是个好办法。
  据《健康周报》
  编辑/平湖秋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采用TALENT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3例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均超过75岁,且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结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肽(ANP)及脑钠肽(N-BNP)水平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血管紧张
丙肝是种什么病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一样,是一种专门爱在人的肝脏里定居、复制,引起肝脏发炎的病毒。但在我国,丙型肝炎以前远没有乙型肝炎“出名”。实际上,丙型肝炎同乙型肝炎一样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问题。  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一样,常常悄悄地感染人体,不被人们察觉,因此是导致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25%的感染者像乙肝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交错杂居,生计类型日渐趋同,民族通婚范围的扩大,现代交通、通讯、传媒的发展,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是民族文化互动的条件。民族文化互动主要表现为民族节日
复合土工膜是一种较理想的防渗材料,它不但施工简便而且造价低。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其铺设的方式,要严把质量关,否则将会成为结构中的薄弱层。本文就博斯腾湖东泵站输水干渠连接段
1、呼吸训练。站立,从头面、肩臂开始放松身体。用鼻子深吸气,最大限度使胸廓慢慢扩张,再张开嘴慢慢呼气。注意呼吸缓慢均匀。此动作连续做5-6次。
据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定义的丙肝传播途径,专家制定出这份高危人群自我检测表,读者只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答,几分钟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属于丙肝的高危人群,从而排除自身感染丙肝的可能性。  若有以下症状,请在括号内画“√”  曾在1993年之前输过血或接受过血制品。( )  曾做过胃镜、内窥镜检查。( )  曾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治疗。( )  曾做过血液透析或器官移植。( )  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
期刊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为中长期静脉输液、胃肠外营养以及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非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的开展也能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此认识不全面,自我管理不到位,健康风险多,有必要加强社区糖尿病的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