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 幼儿游戏环境的研究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ong2006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有其必要性和优越性,本研究通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的内容、形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以期促进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更加有效的利用家庭资源。
  关键词
  游戏环境家庭资源教师幼儿游戏
  
  一、 问题的提出
  (一)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支持幼儿游戏的必要性
  1. 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维护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
  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说到,“游戏是儿童发展的这一时期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它是内在本质的自发表现,是内在本质处于其本身的必要性和需要的向外表现。”[1]而“环境因素,如游戏空间、空间安排以及玩具和设施的选择,都对儿童的游戏行为具有重大影响。”[2]“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儿童游戏的天性,而儿童的游戏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呵护儿童游戏天性的一种表现。
  2. 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还提到,“幼儿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成人——幼儿园教师,应当重视环境这个隐形的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
  (二)教师利用家庭资源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的优越性
  1.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创设幼儿游戏环境利于“大教育观”的树立。
  从大教育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注重的环境不能仅仅局限在幼儿园内,而是应当重视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家庭及社区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够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将促进幼儿发展和满足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2.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创设幼儿游戏环境利于“生态学理论”的践行。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层系统组成的,三个系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生活。”[3]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微观系统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时将两者联系起来,有利于为幼儿提供一个连贯的生活环境,巩固教育的效果。
  二、 概念界定
  (一) 家庭资源的概念
  在本研究中,家庭资源是指家庭中对幼儿发展及其对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产生影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
  (二) 游戏环境的概念
  游戏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内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部分。在本文中,游戏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班级中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物质环境的总和。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即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观察法,即对上海市三所幼儿园(一所一级园,两所二级园)大中小班的游戏环境和亲子制作玩教具的活动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访谈法,即对上海市三所幼儿园的五位教师和三位园长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在其中两所幼儿园对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并对五位家长作了随机访谈;实物分析法,对于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有关的文字材料、照片等实物进行了收集和分析。以期通过多种方法使用获得更加可靠的结论。
  四、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幼儿游戏环境的内容
  1.教师在优化幼儿游戏环境时利用的家庭资源的种类。
  家庭资源是指家庭中对幼儿发展及其对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产生影响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总和。
  (1)教师优化游戏环境时对家庭中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最为频繁。
  研究表明,教师对于物力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为教师请家长或者幼儿携带家庭中的废旧物品或其它物品来园,如教师请家长将冰箱盒子带到班级中来,然后将其加工后放置在娃娃家中当做大门。对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家长的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利用家长的空闲时间,进行各种游戏区的布置、玩教具的制作活动。正如访谈中一位园长在谈到父辈人力资源开发时所提到的:在每一位幼儿新生入园的时候呢,教师要进行家访,要了解一下家长有什么特长。
  (2)教师优化游戏环境时对于家庭中财力资源的运用通过家委会进行。
  据一位担任家长委员会主席的家长所说:“教师对于家庭财力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家长委员会进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会定期召开,然后由家长担任的会计会对班级的财务作出预算,经过家长和老师商量之后,把募集到的家长的钱用于购买班级要用的书籍、杂志,还有过节时候要用到的物品,比如圣诞树。”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家庭中财力资源的利用需要经过较为正式的程序才可以使用。
  (3)教师优化游戏环境时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通过家长提供与主题相关信息进行。
  随着时代的到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逐渐从接送交流、家长园地、家长会等传统的方式发展到网上论坛交流、邮件交流,在线聊天等现代方式,教师在做主题课程时,也会让家长帮忙从网上或者书籍当中搜集一些材料。正如一位教师谈到的:“网络我们用的很多的,除了那些及时消息,那种大活动我们有论坛,我们会发照片的,那么我们要进行什么样的大型活动,要准备什么东西,上面全都会有的。”
  另外,从为教师提供信息资源的家长的构成来看,年轻的父辈家长占大多数,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的运用电脑等现代科技产品,在与教师进行信息沟通方面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2.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幼儿游戏环境的空间范围。
  游戏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幼儿园班级中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物质环境,包括班级外和班级内的物质环境,班级外部环境包括班级所属的走廊、墙面、挂饰和玩教具;班级内部环境包括活动室、午餐室、午睡室、盥洗室的墙面、挂饰、玩教具,其中本研究重点考察的是活动室的游戏环境。
  (1)“生物角”、“娃娃家”和“超市”是教师利用家庭资源较为丰富的区角。
  生物角通常包括植物角和动物角,幼儿常从家中携带一些易成活的植物的种子或者嫩芽以及小乌龟等动物放在生物角中,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娃娃家是幼儿进行装扮游戏和角色游戏的重要场所,家长会为娃娃家提供一些幼儿的旧衣服、床单、以及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等物品。超市是幼儿玩买卖游戏的区角,由于超市所需要的物品数量多,范围广,仅靠教师和小朋友在幼儿园内进行超市物品的搜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朋友们会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组建成超市。
  (2)“主题墙”及与主题有关的其它墙面和玩教具是教师利用家庭资源的动态区域。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的内容和形式跟课程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就像访谈中一位老师提到的:“主题活动进行的多,那么准备的东西肯定要多一些。这个时候会跟家长交流一下,我们需要带些什么东西。” 可见,主题会影响教师利用家庭资源的频率和形式,主题不同,与之相关的墙面布置和玩教具的创设就不同,利用家庭资源的形式和种类自然就变换了。
  (二)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幼儿游戏环境的形式
  研究表明,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幼儿游戏环境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请家长携带材料来园。
  教师通常通过“家长园地”和“家长会”与家长交流有关于携带哪些材料或者查阅哪些资料的信息。
  家长携带的材料包括两种:一种是不用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加工的物品,这种物品通常是纸壳等废旧物品,一位老师举例道:“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进行环境布置了,需要一些圆筒,那么你们家里的那种纸巾芯子就可以带过来,肯定每家都用的嘛,所以不要扔掉,带过来,我创设环境可以用。”另一种是要按照老师的需要进行加工的教具或者玩具。
  2. 请家长来园布置游戏环境。
  教师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时,由于任务繁重或者是知识、材料的局限性,可能会请有空闲时间的家长志愿者来园布置游戏环境、制作游戏材料,一位教师谈到:“没有家长的帮助,这些东西搞不起来的。有时候我们要制作很多教具,小朋友们人手两个的(做操用的),这时候我们会请家长过来帮忙。”由此可见,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 教师利用家庭资源优化幼儿游戏环境的问题
  1. 教师在优化游戏环境时对于家庭资源的利用存在随机性。
  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重利用轻开发、重临时轻长远、重配合轻参与等问题。”[4]访谈中一位教师在谈到家庭资源的利用时说到:“总归是你觉得怎么样方便就怎么样喽。”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家庭资源的利用具有随机性,缺乏有计划的开发的意识。
  2.教师在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时与家长缺乏互动性。
  教师在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时,一般都是由教师告诉家长提供什么材料,做些什么,怎么做,家长往往提供了材料或者来园布置环境之后仍不知道这样做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教师不自觉的处于强势地位,忽略了与家长平等协商,而家长往往碍于面子,只知道做老师交代的事情,而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教师分享。
  3. 教师在利用家庭资源优化游戏环境时未挖掘幼儿主体性。
  教师在利用家庭资源创设游戏环境时,大多数时间是让家长帮忙制作教具,而制作的时候并没有要求幼儿进行参与,对于幼儿来说,家长帮助老师创设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摆设。有关研究认为,“幼儿环境的创设要以幼儿的操作为基础,要具有探索性.。”[5]只有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才能使得教师和家长创设的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有意义的。
  五、 建议
  研究表明,教师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时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家庭资源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家庭资源的利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可以建立家长资源库以使家庭资源的开发富有长期性和计划性
  “家长资源库是指把家长中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综合实践教育和帮助功能的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发挥家长资源的引介作用,协助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而建立的家长信息资源库。”[6]
  家长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克服教师利用家庭资源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从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时对于家庭资源的利用更具有计划性和长期性。
  (二)教师在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时应当注重家庭资源中信息资源的利用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就游戏环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孩子在园的表现与家长进行网上交流,如上海市的“家校互动平台”就是一个有效促进幼儿园与家庭互动的平台,通过网上沟通可以使教师和家长更加自如,一定程度上畅所欲言,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效的听取家长的建议。
  (三)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较多的亲子制作活动丰富利用家庭资源的内容
  教师在创设游戏环境时一般通过请家长携带材料和请家长来园布置环境两种形式利用家庭资源,这两种形式使家长显得较为被动,而通过与家长一起协商组织亲子制作活动,则可以有效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小制作花费的时间不是很多,家长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完成。我们把一些小制作的内容、目标、所需材料、具体做法都印发给家长,让家长参照着和孩子一起制作,家长每次都积极参与并出色地完成任务,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技能。”[7]由此可见,只要有恰当的方法,亲子制作活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创设游戏环境的形式。
  (四)教师在优化游戏环境时应注重与家长的平等协商和幼儿的充分互动
  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具有专业育儿知识的人,而家长则具备各行各业丰富的知识,两者的平等协商会激发双方的主动性,碰撞出更多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想法。而家长和教师如果在共同创设环境时考虑到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就像《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中所说的,“在文明社会里,儿童早期教育机构被看作是公开的论坛,儿童与成人共同参与到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各种重要方案中。”[8]尊重幼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我们的环境创设才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9.
  [2] 约翰逊等主编,华爱华,郭利平译.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5.
  [3] 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4] 左瑞勇. 反思幼儿园教学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生态教学观视角[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9):53.
  [5] 罗友琴. 创设幼儿主体性游戏环境的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4,(8):43.
  [6] 陶轶敏. 家长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J]. 教学与管理,2007,(11):26.
  [7] 周丽萍,巧用家长资源合理开展亲子创造活动[J].幼教园地,2004,(10):43.
  [8] 艾伦等著,朱家雄等译.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2.
其他文献
对幼儿来说,理解死亡及濒临死亡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我们可以对幼儿认知死亡的过程划分出一个相对明显的阶段,但由于家庭态度、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幼儿认知死亡体现出远比“阶段”更为复杂的特征。    一、幼儿认知“死亡”的一般特征  (一)“死亡”的特征  从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看,“死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不可逆性”,指死亡不是某种可以从头再来或可以逆转的事情。二是“终极性”,
期刊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而家长的话却当“耳边风”呢?  其实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与威信的问题。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最信任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社会经验的丰富、价值观的生成,父母亲的形象会在孩子心中发生变化。在此阶段,如果家长不注重自身修养,教育方法不得当,过于权威甚至使用体罚等等,那么孩子尽管“人小”,却“
期刊
您家的小宝宝是否总是日夜颠倒,让身为照顾者的您深感吃不消,甚至成了“熊猫一族”。其实,只要善用一些调整睡眠的技巧,不仅有助于宝宝培养规律睡眠,也可以让您有个香甜的美梦。  哭闹难眠的常见原因:造成宝宝夜晚哭闹难眠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肚子饿和尿布湿,但其中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表现。因此,当宝宝哭闹不睡觉时,爸妈要先找出原因,才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  生理及心理因素  1. 肚子饿  宝宝的胃容量小
期刊
学前教育免费呼声高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轮征求意见结束。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以减轻家长负担,提高幼教队伍待遇的意见,在各意见中位居榜首。  学前教育收费高、城市幼儿园违规开办学前班以及民办学前教育缺乏规范管理等是公众反映的学前教育意见热点。减轻学生负担、改革学生和教师评价方式等是义务教育意见热点。  在教育部征求意见平台上,就教育类型
期刊
设计意图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即
期刊
摘 要  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沙利文以人际关系理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中,其焦虑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现代幼儿的人格教育及其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沙利文人格发展幼儿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是美国精神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思想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他重视从发展角度来探讨人的心理形成过程,把儿童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
期刊
摘 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幼儿阶段的特点以及当前独生子女的特点都决定了在幼儿阶段实施感恩教育尤为必要,并且实施幼儿感恩教育对营造良好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该通过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论、情感教育等多种新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手段,同时发挥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促进家园合作,多措并举,促进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幼儿感恩教
期刊
活动目标  1. 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 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 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课件、舒缓的轻音乐、《歌声与微笑》音乐。  2、道具小屋;供孩子操作用的各种材料。  3、小动物操作卡片、图画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在森林背景下,听着优美的音乐,教师以森林小精灵的角色
期刊
一直以来,对具有攻击性的幼儿研究较多,被攻击幼儿则处于被忽视地位,本文主要从个案入手,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开放式访谈法,对被攻击幼儿遭受攻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被攻击儿童的境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他们可能因为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对其他幼儿甚至是老师大打出手,也可能因为想得到其他幼儿或老师的关注而采用攻击性行为这种百试
期刊
幼儿体育教学是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寓智、德、美于一体的有效形式。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还是占大多数,多数幼儿还是在农村接受幼儿教育,所以农村幼儿体育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然而农村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根据调查、走访乡镇、农村幼儿园,发现他们在组织开展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