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人格理论对幼儿人格教育的启示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沙利文以人际关系理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中,其焦虑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现代幼儿的人格教育及其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沙利文人格发展幼儿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是美国精神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思想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他重视从发展角度来探讨人的心理形成过程,把儿童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对其人格发展理论的探讨,有助于现代幼儿人格教育及其形成。
  一、沙利文人格的基本理论
  (一)沙利文关于焦虑理论
  沙利文认为在人的活动中,人与其必要环境构成人际场。人际场通常由于躯体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由于焦虑而导致张力的存在,从而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人际关系的分裂,焦虑则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当个体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重要的他人是指那些通过反映性评价传递文化标准的人,如父母、教师、同伴等)。焦虑促使个体根据重要的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具有弥漫性质,没有具体逃脱途径。
  沙利文认为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由于情绪是有感染性的,婴儿出生后,母亲的喂养使婴儿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内心,母亲所表现出的焦虑张力,将会传递给幼儿,引起幼儿的焦虑。这时孩子就会开始产生不安、哭闹的情绪,如果此时母亲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爱抚,孩子的反应会更大,更激发母亲的烦躁,这样一来就更应验了幼儿内心的焦虑,使幼儿得不到满足和缺乏安全感。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幼儿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使幼儿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则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
  为了消除焦虑,沙利文认为在追求满足和追求安全的需要时,会渐渐发展出一种存活机制,形成自我系统,它是人格化的产物。自我系统能够自动地忽视和回避产生焦虑的经验,吸收和保存那些受到肯定的经验。其防御功能主要是通过自我动能来实现的,它们可以在个体涉及自身生存的重要时刻,探究人际关系间的重要意义,执行防御机制的功能,缓解情绪上的困扰,从而防止焦虑的发生。
  (二)沙利文关于人格发展的阶段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春期、青春早期和青春后期或成熟期。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他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本文主要阐述婴儿期与儿童期两个阶段。
  1. 婴儿期。
  这一时期母亲的喂养使婴儿初次有了人际交往的体验,这种交往使儿童发展了三种对自身的人格化:好我、坏我、非我。其中,“好我”和“坏我”构成了自我系统。在父母和婴儿的互动过程中,由于父母将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导致父母对他的惩罚,孩子便知道表现烦躁不安的“我”就是坏的“我”。如果“我”的表现让父母欣慰,并且得到称赞,就是“好我”。“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同时又受到他们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构成了“非我”。
  2.儿童期。
  这一阶段是儿童从掌握语言到寻求玩伴的时期。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父母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力较大,儿童开始接纳社会文化规范,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自我人格化极快地增加。语言的发展使不同的人格化能够融合,儿童可以通过语言来防止焦虑的发生,例如:认错道歉、因害怕导致说谎等。同时,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开始,采取与性别相适应的行为。
  二、沙利文人格理论对幼儿人格教育的启示
  (一)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早期依恋,减少焦虑的发生
  沙利文认为婴儿最初的人格形成是从母亲给予的生理上满足开始的,母亲的喂养使婴儿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安全。母亲的喂养使婴儿逐渐意识到母亲能够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因而产生了高度的信赖,有了好妈妈的认知人格,在情感和行为上产生持久而有效的联系,我们称之为依恋。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开端,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减少焦虑的发生,为儿童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情况及父母与儿童关系的变化,会改变早期依恋的性质。
  假如幼儿从出生时没有从母亲那得到需要满足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那么他们很难对其母亲形成依恋,在其成长中将出现不能与人很好的相处,缺乏基本的信任感、焦虑、适应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婴幼儿期,最好是由母亲亲自来抚养,给予他们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幼儿与母亲的肌肤接触,使幼儿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母亲丰富的表情、生动传情的眼色,温柔的话语等都深深感染着幼儿,有利于幼儿人格发展的形成。
  (二)给予幼儿高品质的爱,尊重幼儿的自尊心
   沙利文后期根据社会性自我来定义焦虑,深化了对焦虑本质的认识。他指出焦虑是自尊遇到危险的信号,是一个人在重要人物心目中地位遇到危险的信号,即使这些重要人物只是来自童年期的理想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后期强调的焦虑与自尊受到威胁有关,而自尊又得之于重要的他人的评价,这样,就指出了我们应该给予幼儿高品质的爱,给予幼儿肯定的、积极的评价,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形成健康人格。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在对待幼儿的态度上首先要平等,充分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其次,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流露出对儿童的爱,这种爱要建立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基础上。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说:“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我们应像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一样,珍惜和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氛围,培养幼儿健全的自我,使幼儿拥有幸福的人生。
  (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沙利文在强调人际关系作用中,特别重视同伴关系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发展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社会交往能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
  沙利文认为童年期是发展自我意识的时期,自我人格化极快地增加。这一时期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家庭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对幼儿最重要的是亲子关系,因此,父母应该加强与幼儿亲子关系的培养,通过亲子游戏等活动,满足幼儿的需求,使其慢慢地过渡到对玩伴的需求。在与玩伴的交往中,儿童开始懂得了他人的需要、了解了交往中一些规则,产生了与同伴交往所需要的分享、谦让、互助、合作、同情等亲社会行为。家长不应该过多限制幼儿交往,而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舒适、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环境,应该创造让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帮助孩子选择品质良好的玩伴。如家长与家长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友好合作,为儿童树立好的榜样;多让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群体环境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与儿童之间相互尊重,互相信任,与儿童成为好朋友。培养他们对同伴群体的“归属”感,从而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使幼儿学会交往,促进幼儿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
  [2]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毅.沙利文人格理论述评[J].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 王俊秀.沙利文的人格发展思想新认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 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家园工作中,如何注意克服“功利”思想及“功利”行为,使家长以持久的热情关注幼儿园的工作,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以科学的育儿观尊重、支持和帮助幼儿的发展,从而使我们幼儿园的课程无限延伸,这是每一
期刊
福柯曾言,人的身体是一个表达空间,承载着历史的积淀。社会的文明在人类的身体上实现时空凝缩,有什么样的文明进程就会有什么样的身体表达方式。我们的身体成了社会的肉身,社会将其记忆刻画在我们的身体上,并通过我们的身体加以传递。因此,幼儿的身体既是一个生理的身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的身体,社会的一切规范都体现在幼儿的身体形态之中。幼儿的社会化首先是身体的社会化,是使幼儿的身体习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形成适
期刊
在日本,幼儿教师被认为是国民重要的早期智力启蒙者,对幼儿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学前教育制度的整顿和改革,学前幼儿的师资培养很快步入了正轨。考察日本幼儿师资培养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及师资起源  日本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幼儿园和保育所两种形式。幼儿园是根据《学校教育法》而设的幼儿教育机构,属文部省管辖,以对幼儿进行教育为目的,偏重教育。保育所是根据《儿童
期刊
当小宝宝们娇嫩的肌肤遇上“热”情洋溢的太阳公公,防晒则成为了家长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让宝宝在接受阳光抚爱的同时又不受到伤害?如何给宝宝选择防晒霜,怎么知道宝宝晒伤了?晒伤了之后,有什么补救措施?……关于防晒,你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1:宝宝防晒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外出活动时让孩子戴上有宽帽檐的帽子。提醒喜欢耍酷的男孩子,帽檐一定要朝前哦!  最好选择浅色、
期刊
心理挫折是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状态。  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人总是生活在客观现实之中,幼儿教师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1. 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如分不到住房,造成家庭生活不便,教师难免在情绪上受到影响,产生挫折感。  2. 人际关系紧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如先进教师遭人诽谤打击等,
期刊
对幼儿来说,理解死亡及濒临死亡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我们可以对幼儿认知死亡的过程划分出一个相对明显的阶段,但由于家庭态度、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幼儿认知死亡体现出远比“阶段”更为复杂的特征。    一、幼儿认知“死亡”的一般特征  (一)“死亡”的特征  从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看,“死亡”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不可逆性”,指死亡不是某种可以从头再来或可以逆转的事情。二是“终极性”,
期刊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把老师的话奉为“圣旨”而家长的话却当“耳边风”呢?  其实这就是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尊严与威信的问题。当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依赖、最信任的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社会经验的丰富、价值观的生成,父母亲的形象会在孩子心中发生变化。在此阶段,如果家长不注重自身修养,教育方法不得当,过于权威甚至使用体罚等等,那么孩子尽管“人小”,却“
期刊
您家的小宝宝是否总是日夜颠倒,让身为照顾者的您深感吃不消,甚至成了“熊猫一族”。其实,只要善用一些调整睡眠的技巧,不仅有助于宝宝培养规律睡眠,也可以让您有个香甜的美梦。  哭闹难眠的常见原因:造成宝宝夜晚哭闹难眠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肚子饿和尿布湿,但其中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的表现。因此,当宝宝哭闹不睡觉时,爸妈要先找出原因,才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  生理及心理因素  1. 肚子饿  宝宝的胃容量小
期刊
学前教育免费呼声高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轮征求意见结束。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以减轻家长负担,提高幼教队伍待遇的意见,在各意见中位居榜首。  学前教育收费高、城市幼儿园违规开办学前班以及民办学前教育缺乏规范管理等是公众反映的学前教育意见热点。减轻学生负担、改革学生和教师评价方式等是义务教育意见热点。  在教育部征求意见平台上,就教育类型
期刊
设计意图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