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与随想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教书21年,去年开始担任教研员工作,是教研员队伍中的新兵。因为工作的缘故,听课机会多了,在参与各类教学研讨、调研、评选、展示活动中,有幸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课,记录印象与随想当是工作的本分,也必然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确实,越来越多的教师文本意识增强了。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能够立足于课文,有意识地挖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而不是盲目地拓展,把课文当作引子。在课堂“对话”过程中,教师能聚焦课文,将“到课文中去找依据”作为思考问题、表达看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而不再只是游离于课文,漫无边际地作印象谈。
  也确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导意识增强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能注重主干问题的设计,指向明确,要求合理,由浅入深形成问题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给予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尤其当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预期不一致时,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耐心倾听,充分鼓励。
  然而,当前课堂教学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两类问题。
  其一,对语言的关注尚有不足。有的课只关注内容,忽略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课文内容的讲解上,即在作者“写了什么”方面消耗太多的时间,而这些往往是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语言形式方面的思考,却有很大不足,而这些涉及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恰恰就是文章的亮点、学生阅读的难点,理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有的课只关注段篇,忽略词句。“到课文中去找依据”频现于课堂,这较过去一个时期教师撇开课文去“漫谈”而言是一大进步;但对课文的关注如果仅仅停留于篇旨与段意,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段篇支撑了文意,那么词句乃最基本的支撑点,它们更值得关注,而不是被忽略。还有的课只关注形式,抛开内容。有的教师虽然关注语言形式,却将对语言形式的关注简单地等同于关注静态的语言知识。这种脱离鲜活的内容、孤立地去讲语言知识的做法,无益于教学。
  其二,引导的能力尚有不足。诚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须借助提问的方式,在问答之间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但提问并不等于引导,提问的“多”也并不等于引导的“好”。“问”而不“导”的现象常见于一些课堂。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期不一致时,有的教师并未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启发式追问,而是另请一位学生来回答。这种“甲不行,换乙来”的做法,重结果轻过程,重答案轻思考。有的教师则在引导过程中,将问题的答案隐含在追问中,或以“是A,还是B”的问法让学生在两个答案中选其一,或以“是不是A”的问法让学生认同。看似引导,其实略去了思考的过程,无益于思维品质的锻炼。
  对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问题一而言,多年来因为各种因素,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并不清楚。看重人文性,却未能想到语文的人文性是与工具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失去了工具性的人文性,如同折断了翅膀的飞鸟,飞不高也飞不远。看重考试,却未能想到学习策略的指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很自然地在考试中有良好表现,而且作用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看重结果,却未能想到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学生恰恰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得”别人的思路与方法,“习得”自己的思路与方法。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多年来因为各种因素,一些教师没有细读文本的习惯。见篇不见段,见段不见句,见句不见词,只见篇旨段意,而缺乏对“句”“词”的关注;满足于“写了什么”,而未能在“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上下功夫。当然,原因还不仅是这些。
  就问题二而言,一些教师对引导意义的认识并不清楚。有的是为引导而引导,把引导当作摆设,流于形式,未能实现引导的真正意义。有的过于看重引导的结果,即学生的回答能和自己的预设一致,而忽略引导的过程。此其一。其二,教师对应该引导什么并不清楚,有的课在一些伪问题上消耗时间,而找不到真问题,或者在有意无意间与真问题擦肩而过。其三,教师在引导方面过于随意。有的课在教学设计中缺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判,没有引导的预案。对学生在教学现场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即兴引导常常不够从容、充分,且又在课后缺乏反思,没有原因分析,没有引导方法的调整,没有形成个人教学的案例。这样缺乏思考与积累,自然难以形成引导能力。
  因此,教师势必要在教学观念上达成共识。以引导为例,引导的意义不单单是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拾级而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熟悉思考问题的路径。正如步根海老师所说的:“通过这一个问题的解决,为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教师势必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苦下功夫。
  首先,掌握学生的问题。不仅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推测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虽然这同样是重要的;更要借助预习环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归类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应该成为教案设计的重要前提。
  其次,通过细读课文挖掘其教学价值。不但要问“写了什么”,更要问“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不但要掌握篇旨段意,更要发现句词凝聚的过程和它们产生的力量;不但要借助课文让学生“学得”读这篇文章的方法,更要让学生“习得”读这类文章的方法。如此方能在潜移默化之中立德树人。
  再次,形成周全的教案。尤其是在引导环节的设计上,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应作较为充分的预判,设计多种引导方案。
  最后,教师要在课后深刻反思。不单记录感想,而且应该形成课堂实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切片式的分析,探寻原因,调整方案。教师积累个人教学的案例,让自己获益;最终作用于学生,让学生获益。
其他文献
以创新举措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007年,江苏被国家语委确定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首批8个试点省份之一。三年多来,我省坚持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弘扬中华文化、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承办全国首个传统节日经典诵读晚会(清明篇·2008年4月)、全国首个“中华诵”中小学生诵读夏令营(2009年8月)、全国首期中小学诵读教育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2010年7
训诂是解释古代文献的语义(尤其是词义)的学问,根据研究对象和解释原则的不同,可以分为注释书和专书两类。注释书以《诗经》的毛传为代表,专门解释古代文献上下文中的难词、难句;专书以《说文解字》为代表,解释词语脱离具体上下文语境的理性意义[1]。尽管这两种训诂差别很大,但是对于理解文言文颇有裨益。下面撷取二则实例,以资证明。  请看第一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有《论语十则》一课,其中选有
2011年暑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年会,邀请北京大学附中的程翔老师为与会的近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和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教师展示了一节语文课。这节课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这是一节初一学生的写作构思指导课,下面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整理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篇题目是“散步”的文章,大家先仔细阅读课文,然后组长组织大家讨论:文章的哪些地方
关于《岳阳楼记》,欧阳黛娜的教学实录和孙绍振的解读文章,都强调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或异二者之为”等句中“异”字对理解全文的关键作用。他们的分析颇有见地,不过,在谈及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时,却也都留有一些缺憾。欧阳代娜在课上针对学生问及“记”这一文体时,是这样回答的:  记,本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可以记事,亦可以议论。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本文记叙的篇幅虽然不少,但这只是一种
编者按  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以2017年年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完成、重新颁发为标志,初步構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本次课标修订最大的亮点在于,基于各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要求落实到教材编写、教学、命题、考试、评价等各个环节。承接上期内容,本期继续刊发本刊特约课程与教学专家覃遵君领衔组织撰写的系列文章,初步探讨如何培育思政学科的
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次以上。满堂问如此风靡,表面上是教师长于提问,实际上恰恰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问只重形式而不计效果。提出问题是思考理解、分析深化的前提。值得反思的是,我们一堂课上提出少说十个甚至
2013年全国18套语文高考试题中,除湖北省采用“材料 话题”的形式,其他17套都是材料作文。与2012年相似,材料作文成了一统天下的命题形式。笔者发现不少师生闻材料作文“丧胆”,“跑题”成了束缚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透过18套试题的分析,掀开材料的面纱,我们会发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独特的特点。  一、作文命题的形式  2006年以来,材料作文有了较大变化:一是题中材料涉及多个角度,要求学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样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劝勉、评论、庆贺、哀悼、咏叹、讽刺等广泛的实用价值。对联艺术雅俗共赏,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
1927年6月汪懋祖奉江苏教育厅令,接收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改组旧有教育资源以组建苏州中学,同年7月5日汪懋祖被任命为苏州中学校长。因而本文讨论的时间范围亦从汪懋祖1927年出任苏中校长到1931年辞职为止。  汪懋祖对苏州中学的定位和期待很高,“苏中规模大,人才多,实可作为一个实验中学”[1],这可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汪懋祖早年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后,汪懋祖先后
杨贤江(1895-1931),浙江慈溪人,我国杰出的教育理沦家。他以《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等辉煌的著作,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思想力最。在文学教育的观念领域,他别具慧眼,独树一帜。他在80多年前所秉持的有关文学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散发着思想的光辉。  一、  杨贤江的文学教育目的观精髓在丁“立人”。概言之,就是“提高人的理想”“扩大人的同情”“慰安人的痛苦”。他说,文学“能够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