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一般都有着科学的谋划,鲜明的主题,能够充分展示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其中,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训,据《辞海》的解释,其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之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简言之,校训就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即特有精神和价值取向。它是一种格言、箴言和座右铭。校训就是学校的训词,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教育理念和对办学特色与风格的追求。校训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强调素质教育,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求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要求,是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校训面向全体学生,带给他们人生的希望;校训贯穿于教育全程,时时产生美化心灵、启迪智慧、规范行为、提升境界的作用;校训鼓励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在校同文化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
1 “诚恒”校训的历史探源
江苏省南通中学诞生于风雨如磐的清末。1906年3月20日,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邀集当地官绅范当世、孙宝书等人,提议创建公立中学。1909年3月7日,学校正式开学,张謇亲手书写“诚恒”校训。1913年12月20日,“诚恒”校训匾额悬挂于学校礼堂。
“诚恒”旨要,张謇先生不仅是对南通中学的,也是对整个南通教育的,对全体莘莘学子的。众所周知,张謇一生创办了许多学校,从师范到中小学,从职业学校到特殊教育的盲哑学校。他亲自为许多学校题了校训,毫无疑问,从他所题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理念,他对学子的成长期待。他为当时城内最著名的小学——紫琅小学(即今与通中毗邻的市实验小学)所提校训是“勤敬”。勤就是恒,恒就是勤;敬就是诚,诚就是敬:勤敬与诚恒可互通互训,一脉相通。他在唐闸创办的亲自担任校长的面向工人子弟的“艺徒预教学校”,所提校训为“忠信笃敬”。他为通师所提校训是“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我们之所以要举这样的例子,是为了领会张謇先生一直贯之的教育哲学,是以“诚恒”为核心理念。言词虽异而内涵实同,而又以“诚恒”最为凝重,最为准确生动,最能概括涵盖,最为丰富深刻。
“诚恒”的教育理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张謇表达他自己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的感悟。他年过四旬才做了状元,三十年寒窗苦读,历经生活的磨难,屡挫屡起,百折不挠,上下求索,且行且进,没有“诚恒”精神的支撑,他难以走到最后。张謇是清末状元,但他的作为不在科举“状元”,而在实业,在教育,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他对南通乃至于中国近代教育和近代工业的奠基。他筚路蓝缕,创前人未有之伟业,才有了大生纱厂,才有了我国第一所师范,才有了我国第一所博物馆。他看到了祖国的落后和羼弱,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和压迫。他搞实业是为了救国,创业难,创民族工业更难。风雨飘摇,资金短缺,多次破产,他在江边痛苦徘徊,几欲自了。可以断言,正是“诚恒”精神使他重新振作,对事业对人生大彻大悟。因此可以这样来认识,他留下南通大生纱厂、电厂等一批实业时,其实留下的是“诚恒”的精神财富。他办教育更是为了救国。教育之于祖国的强大,是奠基工程,不能急功近利,百年才能树人,要经得起等待,经得起寂寞,因此可以说,教育事业本来就是诚恒事业。因此可以说,张謇的成就代表了南通人的最高成就,张謇的事业也充分反映了通中精神。
办学之初,张謇先生就亲笔为通中题写校训:诚恒。历经世纪风雨的洗礼,“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通中精神代代相传。在“诚恒”理念的引领激励下,历代通中师生,以诚为训,以诚修业,不断进取,不断开拓,谱写人生华章,不断丰富“诚恒”内涵。诚恒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贤哲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教育先驱蔡元培曾勖勉通中人“积健为雄”,哲学大师杜威远涉重洋为通中人传经布道。
翻开通中校史,诚恒精神是通中师生的不懈追求和人生写照。藕花池畔,一代硕儒朱东润姜亮夫殚精竭虑,铸就“严谨善教”之教风;光孝塔下,几辈先贤江上青钱素凡上下求索,播下“爱国求真”之传统;丹青高手,范曾袁氏之侪高标一脉风格;体坛健将,李菊陈玘之伦囊取几多金牌。还有学富五车引领风骚的十八位院士,他们不止一次由衷地说,是母校通中培育了我,是诚恒精神滋养了我。即便只是普通劳动者,也具极优秀素质。当他自豪地说,我是通中毕业的,他其实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素质,在表明自己对“诚恒”的认同。这意味着一种自我认定,一种人格骄傲,一种经得起考验的自信。
而今,初上杏坛的年青教师激情洋溢耕耘理想,从教多年的教师经验老到敏锐依旧,老传统发扬光大,新理念实践探索。教师们殚精竭虑,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走出泥泞的困惑,找回失落的自信,援手及时,雏鹰不坠青云之志,关爱无边,小草也生坚韧之心……
百年以降,“诚恒”这两个字一直是通中教育思想的基石。学校一贯要求所有通中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必须遵循“诚恒”的精神,忠恳认真、勤勉坚毅、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学校则以“诚恒”形象示予社会感染世人,“诚恒”也便成为百姓美誉通中的口碑。进入新世纪学校倡导的“追求人品和学问的同步卓越”这一通中精神,实际正是“诚恒”校训的现代诠释。
2 “诚恒”校训的文化内涵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治校理念与学校精神,通中的办学,从一开始就明确宗旨,也就是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以教育化启民智,以教育拯救民族。通中“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传统,是张謇思想的时代溶进,是“诚恒”最本质的含义。对祖国、对人民忠实不欺,始终如一,对学问,对真理亦踏实求之,持之以恒;学校办学,坚定地遵照宗旨,始终如一地坚守承诺,从不因世易时移而改弦更张,也不因风雨侵扰而放弃原则,抗日救亡时期,学校迁址乡村,流徙办学,以民族大义教育学子,以人类文明哺育后代,仍然一以贯之地恪守“诚恒”精神。文革浩劫期间,学校教育文化被摧折得几近湮灭,但“诚恒”火种既在,一旦劫后余生,通中迅速崛起,仍然是家乡最好的学校,仍然教学精进,人才辈出;在应试教育呈蔓延之势的情况下,通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方针,开齐开足上好所有的课程,不搞加班加点、死揪蛮干,不“以时间拼质量”、“挑战极限抓升学率”,以自己卓然高标的行为坚守经营的高地。
诚恒二字,集中概括了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道德持守和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精神。诚、恒皆为形声字,一从言,一从心,古人认为“言为心声”,示外为言,在内为心。
“诚”有不诓言,不妄言、不诞言、不巧言之意,任何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都与“诚”格格不入。诚,就要坚持真理,有一说一,说一是一,“中国人说话从来都算话”、“一口唾沫一颗钉”。诚与真形影相合,共生同源。诚就是真实真情、真心真意,认真较真。通中百年来教给它的学生“凡事认真的品性”,尽管在十年浩劫中,这一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认真,一切认真都因为我们曾经是通中的学生。”(摘自《江苏省南通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册》所辑1967届校友许永文章《我和通中》)认真,就是只认真理,不认权威,一旦认准了道理,决不苟且,决不油滑。追求真理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通中历史上有那么多的烈士校友,他们是用头颅和热血来形象诠释“诚”的最本质的含义的。
“诚”,表现在对国家民族的态度上,又与“忠”合二为一,此“忠诚”之谓也。通中办学伊始,就要求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张謇也正是抱着实业、教育救国的思想,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的。通中的传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诚”。要真正做到“诚”,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对真理的认同,是要靠认识的日积月累的,通中“认真”的品性,也是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积淀传承下来的,所以,做人的“诚”,道德持守的“诚”,对待国家民族的“诚”,都要靠持之以恒的修为,才能由外在的道德律令,内化为学子心中的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这种修为,除了个体自身的“内圣”、“慎独”之外,就要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其影响力无疑是任何外力都难以匹比的。通中正是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不断地施以“诚”的教育,方才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品性深植于学生心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做人而言,既要“诚”,亦要“恒”,二字互连互倚,拆分不开。
恒,是内心的一种坚守。是在时光的不尽流逝后,仍坚如磐石不移不变的品性。尤其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它的的确确是有所成就的不二法门。“恒”有不迁不移、不弃不变之意,任何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庸志常立、见异思迁,都与“恒”格格不入。愚公移山,靠的是一个“恒”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通中在要求学生做学问上,推崇的就是愚公移山的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通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为世所公认,而这种“扎实”正是靠持之以恒的钻研汲取精神方才获得的。“文革”十年,荒芜了多少学子,但一旦浩劫过后,通中的“老三届”能迅速恢复他们的学力,大多在恢复高考后凭过硬的学业成绩进入早该进入的高校,嗣后学成而为国家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才;即便不入高校,他们中的普通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也是胸有文墨的智识之士,做出杰出贡献来,这些都与当年求学通中时“恒”于学问是密不可分的。
做学问“恒”,不仅仅指长时间的坚持,不仅仅是外在物理意义上的规定,也是内在心理意义上的确指。做学问,是需要“定力”的,需要从容淡定的,是最忌浮躁、最忌功利、最忌捷速的,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恒,是心的一直的向往,是心的一直的持守,是心的一直的忠贞。所以,在“心”的向往、持守、忠贞的意义上,“恒”,就同时也秉有“诚”的意义规定。更何况,通中要求学子(当然也包括教师)做的学问,是真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饰的学问。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做老老实实的学问,这就既包含“恒”的意思,也包含“诚”的意思。
忠实不欺,始终如一;诚于做人,恒于学问,追求人品与学问的同样卓越,这就是“诚恒”精神。这里的“诚于做人”做“恒于学问”,其实是互文见义,也就是说,做人也好,做学问也好,都要老老实实,持之以恒,都要“诚恒”。而在“人品”和“学问”上每一个通中人都要追求高标准,高格调,高境界,达到二者同样的卓越。
“诚恒”,既是学校希望于每一个学子的,也是希望于每一位教师的,同时也是学校立于社会、民众之心的一种精神表征。它是学校的旗帜,学校的灵魂,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诚恒”,才能反映通中精神的文化积淀;只有“诚恒”,才能反映通中精神的凝炼厚重;只有“诚恒”,才能表达通中精神与时俱进的果敢与气魄。所以,我们能大胆而自信地说,诚恒是张謇的,诚恒也是通中的,诚恒更是南通教育的。“诚恒”精神的光芒不仅辉映昨天,彪炳现在,还将点亮未来。
1 “诚恒”校训的历史探源
江苏省南通中学诞生于风雨如磐的清末。1906年3月20日,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邀集当地官绅范当世、孙宝书等人,提议创建公立中学。1909年3月7日,学校正式开学,张謇亲手书写“诚恒”校训。1913年12月20日,“诚恒”校训匾额悬挂于学校礼堂。
“诚恒”旨要,张謇先生不仅是对南通中学的,也是对整个南通教育的,对全体莘莘学子的。众所周知,张謇一生创办了许多学校,从师范到中小学,从职业学校到特殊教育的盲哑学校。他亲自为许多学校题了校训,毫无疑问,从他所题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理念,他对学子的成长期待。他为当时城内最著名的小学——紫琅小学(即今与通中毗邻的市实验小学)所提校训是“勤敬”。勤就是恒,恒就是勤;敬就是诚,诚就是敬:勤敬与诚恒可互通互训,一脉相通。他在唐闸创办的亲自担任校长的面向工人子弟的“艺徒预教学校”,所提校训为“忠信笃敬”。他为通师所提校训是“忠实不欺,坚苦自立”。我们之所以要举这样的例子,是为了领会张謇先生一直贯之的教育哲学,是以“诚恒”为核心理念。言词虽异而内涵实同,而又以“诚恒”最为凝重,最为准确生动,最能概括涵盖,最为丰富深刻。
“诚恒”的教育理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是张謇表达他自己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的感悟。他年过四旬才做了状元,三十年寒窗苦读,历经生活的磨难,屡挫屡起,百折不挠,上下求索,且行且进,没有“诚恒”精神的支撑,他难以走到最后。张謇是清末状元,但他的作为不在科举“状元”,而在实业,在教育,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他对南通乃至于中国近代教育和近代工业的奠基。他筚路蓝缕,创前人未有之伟业,才有了大生纱厂,才有了我国第一所师范,才有了我国第一所博物馆。他看到了祖国的落后和羼弱,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和压迫。他搞实业是为了救国,创业难,创民族工业更难。风雨飘摇,资金短缺,多次破产,他在江边痛苦徘徊,几欲自了。可以断言,正是“诚恒”精神使他重新振作,对事业对人生大彻大悟。因此可以这样来认识,他留下南通大生纱厂、电厂等一批实业时,其实留下的是“诚恒”的精神财富。他办教育更是为了救国。教育之于祖国的强大,是奠基工程,不能急功近利,百年才能树人,要经得起等待,经得起寂寞,因此可以说,教育事业本来就是诚恒事业。因此可以说,张謇的成就代表了南通人的最高成就,张謇的事业也充分反映了通中精神。
办学之初,张謇先生就亲笔为通中题写校训:诚恒。历经世纪风雨的洗礼,“诚于做人,恒于学问”的通中精神代代相传。在“诚恒”理念的引领激励下,历代通中师生,以诚为训,以诚修业,不断进取,不断开拓,谱写人生华章,不断丰富“诚恒”内涵。诚恒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贤哲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教育先驱蔡元培曾勖勉通中人“积健为雄”,哲学大师杜威远涉重洋为通中人传经布道。
翻开通中校史,诚恒精神是通中师生的不懈追求和人生写照。藕花池畔,一代硕儒朱东润姜亮夫殚精竭虑,铸就“严谨善教”之教风;光孝塔下,几辈先贤江上青钱素凡上下求索,播下“爱国求真”之传统;丹青高手,范曾袁氏之侪高标一脉风格;体坛健将,李菊陈玘之伦囊取几多金牌。还有学富五车引领风骚的十八位院士,他们不止一次由衷地说,是母校通中培育了我,是诚恒精神滋养了我。即便只是普通劳动者,也具极优秀素质。当他自豪地说,我是通中毕业的,他其实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素质,在表明自己对“诚恒”的认同。这意味着一种自我认定,一种人格骄傲,一种经得起考验的自信。
而今,初上杏坛的年青教师激情洋溢耕耘理想,从教多年的教师经验老到敏锐依旧,老传统发扬光大,新理念实践探索。教师们殚精竭虑,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走出泥泞的困惑,找回失落的自信,援手及时,雏鹰不坠青云之志,关爱无边,小草也生坚韧之心……
百年以降,“诚恒”这两个字一直是通中教育思想的基石。学校一贯要求所有通中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必须遵循“诚恒”的精神,忠恳认真、勤勉坚毅、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学校则以“诚恒”形象示予社会感染世人,“诚恒”也便成为百姓美誉通中的口碑。进入新世纪学校倡导的“追求人品和学问的同步卓越”这一通中精神,实际正是“诚恒”校训的现代诠释。
2 “诚恒”校训的文化内涵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治校理念与学校精神,通中的办学,从一开始就明确宗旨,也就是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以教育化启民智,以教育拯救民族。通中“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传统,是张謇思想的时代溶进,是“诚恒”最本质的含义。对祖国、对人民忠实不欺,始终如一,对学问,对真理亦踏实求之,持之以恒;学校办学,坚定地遵照宗旨,始终如一地坚守承诺,从不因世易时移而改弦更张,也不因风雨侵扰而放弃原则,抗日救亡时期,学校迁址乡村,流徙办学,以民族大义教育学子,以人类文明哺育后代,仍然一以贯之地恪守“诚恒”精神。文革浩劫期间,学校教育文化被摧折得几近湮灭,但“诚恒”火种既在,一旦劫后余生,通中迅速崛起,仍然是家乡最好的学校,仍然教学精进,人才辈出;在应试教育呈蔓延之势的情况下,通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方针,开齐开足上好所有的课程,不搞加班加点、死揪蛮干,不“以时间拼质量”、“挑战极限抓升学率”,以自己卓然高标的行为坚守经营的高地。
诚恒二字,集中概括了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道德持守和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观与人文精神。诚、恒皆为形声字,一从言,一从心,古人认为“言为心声”,示外为言,在内为心。
“诚”有不诓言,不妄言、不诞言、不巧言之意,任何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都与“诚”格格不入。诚,就要坚持真理,有一说一,说一是一,“中国人说话从来都算话”、“一口唾沫一颗钉”。诚与真形影相合,共生同源。诚就是真实真情、真心真意,认真较真。通中百年来教给它的学生“凡事认真的品性”,尽管在十年浩劫中,这一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一切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太认真,一切认真都因为我们曾经是通中的学生。”(摘自《江苏省南通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册》所辑1967届校友许永文章《我和通中》)认真,就是只认真理,不认权威,一旦认准了道理,决不苟且,决不油滑。追求真理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通中历史上有那么多的烈士校友,他们是用头颅和热血来形象诠释“诚”的最本质的含义的。
“诚”,表现在对国家民族的态度上,又与“忠”合二为一,此“忠诚”之谓也。通中办学伊始,就要求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张謇也正是抱着实业、教育救国的思想,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的。通中的传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诚”。要真正做到“诚”,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对真理的认同,是要靠认识的日积月累的,通中“认真”的品性,也是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积淀传承下来的,所以,做人的“诚”,道德持守的“诚”,对待国家民族的“诚”,都要靠持之以恒的修为,才能由外在的道德律令,内化为学子心中的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这种修为,除了个体自身的“内圣”、“慎独”之外,就要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其影响力无疑是任何外力都难以匹比的。通中正是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不断地施以“诚”的教育,方才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品性深植于学生心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就做人而言,既要“诚”,亦要“恒”,二字互连互倚,拆分不开。
恒,是内心的一种坚守。是在时光的不尽流逝后,仍坚如磐石不移不变的品性。尤其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它的的确确是有所成就的不二法门。“恒”有不迁不移、不弃不变之意,任何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庸志常立、见异思迁,都与“恒”格格不入。愚公移山,靠的是一个“恒”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通中在要求学生做学问上,推崇的就是愚公移山的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通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为世所公认,而这种“扎实”正是靠持之以恒的钻研汲取精神方才获得的。“文革”十年,荒芜了多少学子,但一旦浩劫过后,通中的“老三届”能迅速恢复他们的学力,大多在恢复高考后凭过硬的学业成绩进入早该进入的高校,嗣后学成而为国家各条战线的栋梁之才;即便不入高校,他们中的普通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也是胸有文墨的智识之士,做出杰出贡献来,这些都与当年求学通中时“恒”于学问是密不可分的。
做学问“恒”,不仅仅指长时间的坚持,不仅仅是外在物理意义上的规定,也是内在心理意义上的确指。做学问,是需要“定力”的,需要从容淡定的,是最忌浮躁、最忌功利、最忌捷速的,所谓“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恒,是心的一直的向往,是心的一直的持守,是心的一直的忠贞。所以,在“心”的向往、持守、忠贞的意义上,“恒”,就同时也秉有“诚”的意义规定。更何况,通中要求学子(当然也包括教师)做的学问,是真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饰的学问。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做老老实实的学问,这就既包含“恒”的意思,也包含“诚”的意思。
忠实不欺,始终如一;诚于做人,恒于学问,追求人品与学问的同样卓越,这就是“诚恒”精神。这里的“诚于做人”做“恒于学问”,其实是互文见义,也就是说,做人也好,做学问也好,都要老老实实,持之以恒,都要“诚恒”。而在“人品”和“学问”上每一个通中人都要追求高标准,高格调,高境界,达到二者同样的卓越。
“诚恒”,既是学校希望于每一个学子的,也是希望于每一位教师的,同时也是学校立于社会、民众之心的一种精神表征。它是学校的旗帜,学校的灵魂,用今天的话来说,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诚恒”,才能反映通中精神的文化积淀;只有“诚恒”,才能反映通中精神的凝炼厚重;只有“诚恒”,才能表达通中精神与时俱进的果敢与气魄。所以,我们能大胆而自信地说,诚恒是张謇的,诚恒也是通中的,诚恒更是南通教育的。“诚恒”精神的光芒不仅辉映昨天,彪炳现在,还将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