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主观性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提倡观察似乎已是一个极其陈旧的话题,尤其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更显幼稚。观察的含义没有人会陌生。“观”就是“看”,“察”除了看的意思外,还有调查的意思。联在一起,观察就是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各种现象。更进一步说,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各种感官——眼、耳、鼻、舌、身(皮肤)去接触、认识、思考客观事物。从小学开始,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就不断地灌输着这种极富科学精神的观察理念,把“逼真”、“栩栩如生”作为观察文字的最高评语。不可否认,这种实验性的观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在的物”,但我们试图从学生的作文中看到的显然不仅仅是“自在的物”,而是要通过物发现他自己。从这种意义上说,作文所需要的观察有别于科学实验所要求的观察,它强调的不是观察的客观性,而恰恰是每一个个体的主观性。因此,我以为最好的观察文字不是像物,而是像他自己。下面我以自己在一堂高中作文课中的部分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希望能对同学们作文有所启发。
  示例一:客观的向日葵与主观的向日葵比较
  说明:客观的向日葵出示的是一张自然界中的向日葵照片,主观的向日葵出示的是凡高的名画《向日葵》。显然,从“逼真”的角度看,照片中的向日葵远胜于凡高的《向日葵》,但人们为什么会追捧后者而漠视前者呢?这里就有一个艺术价值的问题在。凡高试图表现的不是向日葵,而是他自己,他的精神,他的灵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极其相近的向日葵,却很难找到一个与《向日葵》中表现出来的凡高心灵相近的东西。我问学生:你们从两幅向日葵中各自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的感受非常一致:在客观的向日葵中只看到了向日葵,而在主观的向日葵中看到了一团烈火,一片纷乱,一种挣扎,一股热情等等,这就是凡高的心灵。
  示例二:感性的视觉A与B比较
  材料:
  ▲感性的视觉A
   “《大晚夜报》!”卖报的孩子叫嚷着,露出牙齿和舌尖儿。他的对面闪烁着一排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一会儿呈高跟儿鞋形,一会儿呈大酒瓶形。在霓虹灯的照耀下,他的嘴,牙齿,舌尖儿,一会儿变蓝,一會儿变红。
  街上也被霓虹灯装点得五颜六色。霓虹灯的明暗在夜空中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酒,有灯,有高跟儿鞋,也有钟。(改编自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感性的视觉B
  “《大晚夜报》!”卖报的孩子张着蓝嘴,嘴里有蓝的牙齿和蓝的舌尖儿,他对面那只蓝霓虹灯的高跟儿鞋尖正冲着他的嘴。“《大晚夜报》!”忽然他又有了红嘴,从嘴里伸出舌尖儿来,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都市啊!霓虹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灯,有了高跟儿鞋,也有了钟。(选自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说明:A段文字是根据B段文字所提供的情境改写的。仔细体会,A段文字的视觉感受偏于客观的观照,你看我看都是一样的,不能打上观察者的个性化烙印。B段文字里人的主观感受已经融入到客观的都市情境中了,物与人没有了明显的间隙,比如把在霓虹灯照耀下的孩子的嘴直接说成是“蓝嘴”和“红嘴”,“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仿佛不是外在的霓虹灯造成的效果,而直接是都市本身的变化。这种新感觉派式的观察方法给观察对象带来了生动的生命感,让人感觉到观察者在都市里试图抓住什么而又无法抓住的那种无助感和彷徨感。A段文字显然没有这种效果。
  示例三:别样的视角A与B比较
  材料:
  ▲别样的视角A
  这是一张学生的脸,刚刚洗刮过,干净,光亮。鼻子居中,高凸,笔挺,非常有型。嘴上叼了一支烟,两腮时鼓时瘪,不时喷出几缕富有线形的烟雾来,煞是优雅。(改编自夏目漱石《我是猫》)
  ▲别样的视角B
  咱家在学生的手心稍微稳住神儿,瞧了一眼学生的脸,这大约便是咱家平生第一次和所谓的“人”打个照面了。当时觉得这家伙可真是个怪物,其印象至今也还记忆犹新。单说那张脸,本应用毫毛来装点,却油光崭亮,活像个茶壶。其后咱家碰上的猫不算少,但是像他这么不周正的脸,一次也未曾见过。况且,脸心儿鼓得太高,还不时地从一对黑窟窿里咕嘟咕嘟地喷出烟来。太呛得慌,可真折服了。如今总算明白:原来这是人在吸烟哩。(选自夏目漱石《我是猫》)
  说明:A段文字从人的视角观察“学生”, B段文字则从猫的视角观察“学生”。非常明显,视角不同,感觉也不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视角的变换不是空间性的,而是视角主体的改变,它所带来的“间离效果”或者说“陌生化效果”值得细细体味。A段文字很简练,很干净,从实验性观察的角度而言,不能不说准确。它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形象,一个清晰的姿势,但也仅止于此。当学生读到B段文字时,我发现他们都有一种惊奇的表情,或者会心一笑。有人说,牛有意识的话,它所意识到的上帝必然是长着两只角的;鸟有意识的话,它所意识到的上帝必然是插着翅膀的。B段文字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了同一事物观察自身所带来的局限性,透过不同质主体(猫)的眼光观照人,使人身上原本熟悉的特征有了新鲜意味,并在因熟视而无睹处发现新的感觉和意义。当然,猫的视角归根结底依然是人的视角,但是猫所提供的平台深刻地改变了人所习惯的观察方式,其本质即人更深层的主观性。
  示例四:敏感的神经A与B比较
  材料:
  ▲敏感的神经A
  今天全没月光,很黑。早上出门,赵贵翁看了我一眼。还有七八个人,在互相交谈。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有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笑。(改编自鲁迅《狂人日记》)
  ▲敏感的神经B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看见我。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说明:与上述示例三相似,本部分两段文字也存在一个视角上的变换问题。A段文字采用的是正常人的视角,主观性不强;B段文字采用的是非正常人的视角,渗透着略显变态的主观性。我问学生:读B段文字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为他感到毛骨悚然。这个效果来源于哪里?主观性。不仅“我”观察赵贵翁等周围世界有强烈的主观特征,而且“我”的背后还有一个作者的视角,一个既敏感又富有思想的主观存在。
  从上述四组示例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说科学实验中的观察以客观为最高准则,那么作文教学中的观察应以主观为最可贵品质。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观察世界即观察内心,表现世界即表现内心。
其他文献
上海世博会是一场高科技的盛宴,但是,在德国馆却被一块“绊脚石”震撼。   德国馆二楼的文化艺术坊区,有一片相对安静的小场地,两三片连在一起的黄铜铭牌和铺路石一起嵌在地上,却又稍稍高出地面,铭牌上有一些名字和数字。偶尔有人注意到了它们,却难以理解,为什么德国政府会在路上设个好似专门绊人脚的东西?  黄铜铭牌是一件艺术品,在德国馆工作人员的眼里却是一个需要庄严对待的物品,它在德国的名字叫“绊脚石”。所
期刊
一本书从作家酝酿到青灯孤伴的写作,再辗转邮寄到各出版社编辑案头,几经审看周折,待到终于送给印刷车间排版师和技工师手中,书的模样才会大抵胚胎成形。当纸页们列队集合最终以集团军的方式涌出厂门,它们会经过长途跋涉奔赴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市场,虽说那儿并非书的最后栖息之地——庄重典雅的幽静书房,却是一本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一次奇遇的最紧要关口。在这里,它将与它的主人相遇、结识,并最终被阅读和接纳
期刊
1951年,巴西海滨城市特雷斯的贫民窟里,有个酷爱足球的11岁男孩。他买不起足球,只能把塑料盒、汽水瓶和椰子壳当足球来踢。他执著灵活的身影引起一个人的关注,此人慷慨地送给他一个足球。孩子高兴至极,踢得更欢了。圣诞节前,孩子的母亲说:“我们没钱买礼物给那位好心人,就为他祈祷吧!”男孩儿随妈妈祈祷完毕,悄悄拿起一把小铲找到那位先生的别墅,在花园里选个位置挥铲挖起坑来。别墅的主人回来了,奇怪地询问孩子在
期刊
你上一次用水壶是多久以前的事?如今的小孩就连去幼儿园也都不用水壶了,但我记得自己大概直到小学四年级也还一直背着个水壶上学,十分幼稚。  而幼稚就是水壶的形象了。成年人谁会像个小孩一样带水壶上街呢?假如你用的是保温水瓶,那么你要不是不喝茶不行的老头,就是过时的老太。假如你挂在身上的是个印了运动品牌的胶壶,或者包了迷彩衣的铝壶,没错,这的确很运动,但你绝对不会这样子跑去见客吧?无论如何,水壶就是登不了
期刊
一位叫艾迪的游乐场维修工,在他83岁生日那天,一场意外事故中,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失去了生命。艾迪生前一直不快乐,他的自我评价很低:“我的一生一无是处,也没有好的工作,只是做了个没有出息的游乐场修理工。”其实年轻时的艾迪是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他一直想等存够了钱后,就去学习,然后当工程师。  故事是从艾迪去世后开始展开的,去世后的艾迪灵魂出窍,进了天堂。在天堂,他依次遇到了五个人。  一个陌生人、一个
期刊
在網上闲逛,无意中听到一首名叫《麦子》的歌,狂躁不安的鼠标突然安静下来,我想起了喂养我长大的麦子。  关于麦子的美好情感,让我无法绕过写和唱这首歌的人。《麦子》是一个叫胡畔的民谣歌手自创自唱的歌,这位歌手对于不太关心音乐的我来说相当陌生,但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我还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聆听。  “我是被割倒的麦子/躺在一望无际的麦田/等待别人的收购/我再也不能迎风摇摆/我再也不能迎风歌唱/我因
期刊
当时,电视上正在播放一档“海峡两岸”之类的节目。  讲的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太太在丈夫40年前去了台湾后音信全无的情况下自己拉扯大几个儿女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太太满眼泪花,喃喃地说:“怎么能不想他呢,40年来,我多希望他能给我捎来一点消息……想必他现在也和我一样白发苍苍了,可他离去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年轻而美丽的女人。”说着,老太太娴熟地拢了一下耳际的发丝,那缕发丝在一个特写的镜头下,让我清清楚楚地
期刊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跟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直到最近,人类还被认为是唯一有复杂的情感和道德感的物种。但科罗拉多大学的生物学教授马克·贝科夫提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大脑当中都根植有道德感,正是道德感使不少好勇斗狠的动物们依然能够成群地生活在一起。贝科夫教授说,动物有天生的公平感、移情表现,还会帮助其他遇到危难的动物。   在新书《荒野的公正》当中,贝科夫教授
期刊
2008年8月,英国一位顾客购买了一款iPhone手机。在激活手机时,他惊奇地发现,手机里出现的竟然不是默认图片,而是一张中国女孩的照片。照片中,女孩儿身穿粉色工作服,头戴粉色工作帽,显得非常可爱,胖嘟嘟的脸上露着微笑,半趴在工作桌上,两只戴着白色手套的手向镜头做出“V”字手势。在她身后,车间的情形一览无余,有其他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  此外他还发现,手机里关于这个中国女孩儿的照片,竟然不止一
期刊
澜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读者》、《知音》等报刊签约作家,已出版作品集《珍珠锦囊》、《生命静谧处的美丽》等十余部。    请简单地描述一下自我。  一个热爱写作、写作天分不高,却相信会一直写下去的人。  从什么时候对文学产生兴趣的?是受到哪个人(或哪件事)的影响?  我大约四五岁时,做教师的父亲就不断地或买、或借小人书回家,应该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梦想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