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c)-0000-00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 诵读能力
朗读是通过有声言语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内容的活动。有助于深入体味文章的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规范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检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1、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抓正确。就是不错误,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老师领读是主要方法,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
(2)练能有感情的读,首先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确定重读,在要重读的字下面点点儿,读的时候不仅声音要大,而且要拖得长一点。这种重音的确定,开始由教师示范,以后逐渐由自己琢磨,练习,比较,试读,评论。其次,读出不同的语言。三是,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读出不同的语言。三是,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读出不同人物声音的大小。
2、中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避免学生形成唱读的习惯,首先要按照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声调去读。其次在教学中尽量不齐读,通过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眼、口、心”并用,互相配合,协调统一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用普通话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变调、轻声和儿化等。
3、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指导学生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特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
(2)、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通过录音朗读、配音朗读、轮流读和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1、加强词句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词句训练为重点,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词语和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明确和建立句子的概念,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教给学生从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分清是否该句子的重要构成是: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
2、抓好段的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段,它包括自然段的训练和逻辑段的训练两方面。在自然段训练方面,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训练:
(1)教学生分清从哪里到一段,段中共有几句话。
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采用的方法是:第一,分析句子结构。第二,概括句子内容。第三,抓住关键词语。第四,联系上下文。
(3)帮助学生掌握句子间的联系和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4)教给学生概括自然段意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一找中心句,二分清主要和次要的内容。三概括主要意思。在逻辑段的训练方面,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一、教给学生分段方法。比较归纳自然段法。抓总起句、总结句。抓过渡句法。按时间和发展顺序法。按事情性质划分。二、训练学生归纳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采用了取舍法、归纳法、连串法。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采取了摘句法、连句法和综合法。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的训练,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教给学生自学文章的方法,采取了“六步自学法”即一、读课题,找题眼,推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粗读课文,概括主要意思,并验证自己的推测。三、细读课文,弄懂生字生词及难懂得句子的意思。四、理出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意和中心思想。五、列提纲练习复述课文。六、练习巩固生字词,并解答课后问题。
(2)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即认真读每一句话,读到重要的地方,不大好懂的地方想一想,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关键。读完每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读完全文,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3)、情境入画理解法。把“话”变成“画”是一种抽象的每一句句话为具体的每一幅幅画在脑海中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入书中的情境。具体做法是整体感知特点;理解词句深入体会l;默读思考想画面;再现画面入情境。比如记叙文的阅读,课文中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学生只有通过形象思维,把话变成画,才能使其跃然纸上,浮现眼前,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风见其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来。“假如阅读时仅仅看到抽象的文字,仅仅把文字转换成声音,却不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就不能入境,就算不上理解。
(4)、“思考、练习、辅助法”。思考、练习是透视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层次及写法的窗口,利用其暗示指导阅读的功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把握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得到提高。
3 作文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说话、写话训练是作文训练的最后阶段。低年级教材插图多,没有看图读拼音,看图读词读句,看图学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理解图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他们从理解入手,把握内容。有以下四点方法:(1)化略为详;(2)合理延续(3)多向变换(4)述说图画。指导学生准确的用词造句,由条理的叙述图意,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学生说完后,指导他们把说的话写下来。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主要是造句和写话。在低年级的训练中,我们必须坚持句子求通的要求。第二阶段,中年级的写段训练。到了中年级,就要在低年级能写几句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写连贯的一段话,在逐步练习写几段话。进行连句成段训练的形成是写片段,写片段的要求主要是:语句通顺连贯,有条理。所谓“有条理”,就是能按照一定顺序把句与句、段与段连起来。写片段的这两项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训练;“有条理”则是中年级训练的重点。中年级的写段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明确每段的训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培养学生初步的审题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选择材料的习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定期在课堂上口头汇报,并写好观察日记,日积月累,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作文兴趣也浓厚了。(3)利用仿写引导学生把阅读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初到到作文训练中去。(4)通过口述交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6)搞好讲评,进行第二次作文。实践证明,批改讲评后重新作文效果较好。
第三阶段,高年级篇章训练。在中年级后期由段向篇过渡的基础上,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1)教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并选择材料。有效办法是研究阅读教学中是怎样解题的,并进行仿写训练。(2)指导学生编写提纲、合理组材。教给学生如何把课文中学到的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写作方法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上。(3)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围绕题目来写的?怎样开头,怎样扣题的?作者是怎样筛选运用语言文字的?这些都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4)让学生坚持经常练笔,搞好口头和书面交流,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人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罗正华主编.《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1 诵读能力
朗读是通过有声言语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内容的活动。有助于深入体味文章的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规范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能检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1、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抓正确。就是不错误,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老师领读是主要方法,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
(2)练能有感情的读,首先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确定重读,在要重读的字下面点点儿,读的时候不仅声音要大,而且要拖得长一点。这种重音的确定,开始由教师示范,以后逐渐由自己琢磨,练习,比较,试读,评论。其次,读出不同的语言。三是,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读出不同的语言。三是,根据课文内容及提示,读出不同人物声音的大小。
2、中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避免学生形成唱读的习惯,首先要按照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声调去读。其次在教学中尽量不齐读,通过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眼、口、心”并用,互相配合,协调统一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用普通话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变调、轻声和儿化等。
3、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指导学生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特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
(2)、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通过录音朗读、配音朗读、轮流读和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1、加强词句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词句训练为重点,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词语和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明确和建立句子的概念,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教给学生从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分清是否该句子的重要构成是: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是什么,怎么样)。
2、抓好段的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段,它包括自然段的训练和逻辑段的训练两方面。在自然段训练方面,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训练:
(1)教学生分清从哪里到一段,段中共有几句话。
指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采用的方法是:第一,分析句子结构。第二,概括句子内容。第三,抓住关键词语。第四,联系上下文。
(3)帮助学生掌握句子间的联系和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4)教给学生概括自然段意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一找中心句,二分清主要和次要的内容。三概括主要意思。在逻辑段的训练方面,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一、教给学生分段方法。比较归纳自然段法。抓总起句、总结句。抓过渡句法。按时间和发展顺序法。按事情性质划分。二、训练学生归纳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采用了取舍法、归纳法、连串法。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采取了摘句法、连句法和综合法。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的训练,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教给学生自学文章的方法,采取了“六步自学法”即一、读课题,找题眼,推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粗读课文,概括主要意思,并验证自己的推测。三、细读课文,弄懂生字生词及难懂得句子的意思。四、理出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出段意和中心思想。五、列提纲练习复述课文。六、练习巩固生字词,并解答课后问题。
(2)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即认真读每一句话,读到重要的地方,不大好懂的地方想一想,句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关键。读完每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读完全文,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3)、情境入画理解法。把“话”变成“画”是一种抽象的每一句句话为具体的每一幅幅画在脑海中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入书中的情境。具体做法是整体感知特点;理解词句深入体会l;默读思考想画面;再现画面入情境。比如记叙文的阅读,课文中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学生只有通过形象思维,把话变成画,才能使其跃然纸上,浮现眼前,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风见其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来。“假如阅读时仅仅看到抽象的文字,仅仅把文字转换成声音,却不能在头脑中浮现画面,就不能入境,就算不上理解。
(4)、“思考、练习、辅助法”。思考、练习是透视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层次及写法的窗口,利用其暗示指导阅读的功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把握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得到提高。
3 作文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说话、写话训练是作文训练的最后阶段。低年级教材插图多,没有看图读拼音,看图读词读句,看图学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理解图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他们从理解入手,把握内容。有以下四点方法:(1)化略为详;(2)合理延续(3)多向变换(4)述说图画。指导学生准确的用词造句,由条理的叙述图意,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在学生说完后,指导他们把说的话写下来。低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主要是造句和写话。在低年级的训练中,我们必须坚持句子求通的要求。第二阶段,中年级的写段训练。到了中年级,就要在低年级能写几句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练习写连贯的一段话,在逐步练习写几段话。进行连句成段训练的形成是写片段,写片段的要求主要是:语句通顺连贯,有条理。所谓“有条理”,就是能按照一定顺序把句与句、段与段连起来。写片段的这两项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训练;“有条理”则是中年级训练的重点。中年级的写段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1)让学生明确每段的训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培养学生初步的审题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选择材料的习惯。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定期在课堂上口头汇报,并写好观察日记,日积月累,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作文兴趣也浓厚了。(3)利用仿写引导学生把阅读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初到到作文训练中去。(4)通过口述交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6)搞好讲评,进行第二次作文。实践证明,批改讲评后重新作文效果较好。
第三阶段,高年级篇章训练。在中年级后期由段向篇过渡的基础上,要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1)教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并选择材料。有效办法是研究阅读教学中是怎样解题的,并进行仿写训练。(2)指导学生编写提纲、合理组材。教给学生如何把课文中学到的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写作方法借鉴到自己的作文上。(3)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作者是怎样围绕题目来写的?怎样开头,怎样扣题的?作者是怎样筛选运用语言文字的?这些都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4)让学生坚持经常练笔,搞好口头和书面交流,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人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罗正华主编.《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