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走田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轨电车
  一只蝸牛,两只触角
  三两行人沿着轨道拐进旧时光
  第一次进城,坐人民公社22马力拖拉机
  咣当咣当。路中央蜗着这个绿皮家伙
  我断定她曾记得。却没坐过
  一晃就三十多年。她从看客到坐客
  绿色蜗牛在岔路口上,转出一个漂亮的弯
  托举惜别的告白
  它的热情似火,跃过西天
  如同一朵红色的蝴蝶,在生命中飘飞
  目送它的背影
  我的眼前闪过一抹光亮
  心被揪住了一样疼
  在无常的时空中,我也想用一段
  稍纵即逝的音符演绎极致绽放
  它在这里,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曾经平淡的眼神,转身
  恰是众生的相遇离别,无法读懂的情深
  我不再向自己发出证明,也不再向
  命运的坎坷低头
  颜色的血与肉,灵与火
  也只需你一人听懂
  麻袋里的指望
  拾阶而上的风,穿过人流拥挤的街头
  一块天,拉近独特镜头
  拿书小手,翻飞萌动翅膀
  大手抓住了他的小手
  一双凉鞋走在石板夹缝的路上铿锵地响
  高出头颅的袋子里,一支烟
  圈着全家悲喜
  凝望这父子俩,身后
  就跟上打工族,就想起老家亲戚
  或是返乡。或是外出打工
  他们正在养家糊口
  给孩子读书
  虞美人
  我听到他们喊:“虞美人,虞美人”
  我听到他的身体里,响起他对生活的呼唤
  太阳照耀在红色的花冠
  而他站在山坡上,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历史感由泥土生出。古铜色大手托举起天空
  目送万物如河流东去
  不说霸王别姬。江东百姓心生悲悯而
  以我出生的指印
  按在纸上,成为身前的,这片黄土高坡
  我愿意用生的名义守护那朵花开
  也愿意用死的执念,面向云霞吹过的人世
  影子和影子重逢
  一只鸟用另一只鸟的翅膀表达永恒的,西天之火
  虞美人,从远古回到现实
  颠倒的真相,是我写在纸上唯一无可取代
  不再孤独的灵魂
  “虞美人,虞美人”我和他们一起喊着
  一个人的背影,或是一年,或是一生,或是一瞬间
  象走田
  穿过原始森林,它们始终沉默,倔强
  大摇大摆地走进春城
  赏花,踏青,压马路
  在甘蔗地集体嗨起了摇滚乐
  在稻田里狂吃狂喝,向农人做个喷水SPA
  走出火龙果园子,两颗月牙开出象牙红
  它们慢条斯理地走自己的路,漠视
  无人机挂出的横幅
  跋涉路上,竟然诞下爱情萌娃
  风雨兼程,母象用一鼻之力托起滑进
  山沟沟的“小羊妞”
  那一刻,我看见她的眼角开满泪花
  八百里路象与人相安,智慧,悲悯,自然
  西双版纳,我去过。那头母象曾给我
  够不着的背挠痒痒
  我的血脉早已流淌着她的神奇和美丽
  而身后的土地,流淌着祖辈的声音
  那时候小脚奶奶跟随
  祖父闯关东。他们总是说:活着,活着
  活下来才有未来
其他文献
幼年成长于北地,树木三大金刚,杨树柳树榆树,均不开花(注:后查资料,显示它们似乎也开所谓的花,而我从未得见)。  村內的杨树,不像树,被鼎沸的人气和牛粪马尿围拢着,如同圈养在鸡窝里的藏獒,有志难申。村外宽敞高阔,道路渺渺伸向远方。杨树立于两旁,树干白色,笔直,如箭穿云。树叶哗啦啦作响,除非落在地上,一生都在拼命挣往天空。雨后的土路颠簸而泥泞,也粘不住杨树向上的鞋子。天上到底有什么呀,想想也挺让人好
期刊
在一个阳光朗照的春日,来到位于龙泉山脉中段,沱江上游的金堂县五凤溪古镇,镇内有美丽的柳溪河水穿镇而过,出城后与雄浑的沱江河緊紧交汇、缠绕,碧绿的柳溪河水与褐黄色的沱江河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一半是清秀,一半是雄伟;一半是飘逸,一半是壮阔。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旋转着,拥抱在一起,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两河从此合流,潮平两岸,沱江由此低回婉转。风正一帆,直下简阳、资阳、内江、泸州,最后流入
期刊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年的彩排之日。往年这个日子,我们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在哪里,老家在哪里,年就在哪里。母亲永远地走了,我们的年缥缈啦!  女儿微信响起——不妨到英国来,到她就读的大学校访,民间有着人故去奔赴西方极乐世界之说,奶奶没有走远,奶奶也许就在西方。  此西方显然非彼西方,女儿想让异国他乡淡去我们丧母的悲痛……  背井离乡,脚下的土地是华夏,回眸,故乡在身后。  异国他乡,脚下的土地是海
期刊
1921年8月3日。十一位热血青年,操天南地北口音,匆匆聚集嘉兴东门狮子汇,焦急地等待一艘驶往南湖的渡船。  然后,一场红色风暴在南湖酝酿,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即将发生。  云天苍茫,风雨翻墨。源自太平洋的风暴,盘旋在南湖之上,鼓荡燥热的八月天。一只旧时的灰鹭,贴着湖面,风筝一样,逆风扶摇而上。沪杭列车在南湖北岸疾驰,隆隆隆,这是时代高速奔跑的喘息。浪拍堤岸,雨注亭台。风雨飘摇时,嘉兴南湖湖心岛,似
期刊
母亲姓周,今年七十八岁了。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是她耳不聋,眼不花,心胸豁达,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做为一名“闯关东”的山东人后裔,对面食地喜爱已经镌刻在母亲的基因里,对各种面食的家常制作特别在行。尤其是她包的水饺,吃过的人都称赞是可以开店的水平。母亲每次听到这样的赞美,总是眉开眼笑的让已经吃饱的人再吃上几个。  工作原因,我经常出差。每一次出征,母亲都会按照老话“上船饺子,下船面”,开始准备,叮叮当当
期刊
记忆的长河不时会荡起层层涟漪。我的少年时代挖野菜的时光就是其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它带给我温馨、甜蜜、快乐。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们辽南水乡地区,庄稼院的孩子没有不认识野菜的。记得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和邻家的伙伴成群结队的挖野菜。阳春三月开始,一些野菜就露头了。什么苣荬菜、婆婆丁、荠菜、小根蒜……这些野菜在三月份都能挖到。稻田边的坝梗,纵横交错的水渠旁,探头探脑的野菜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期刊
一开一闭间,方显内外天地。两扇门庇佑着一户人家。  望着那扇门,久久不愿离去,我在思索着这扇门和这家人所交融的岁月,双手无数次摸在门环后留下的斑斑痕迹。  临走前,我细细地盯着这两扇漆黑的小木门,它的份量,重过东侧邻家新装的朱红大铁门。小木门上仿佛留下了一个个字符,或是驴的梅花篆的蹄印。纵使周围发展再快,木门没打算改变自己,它留给路人的,永远是和驴一样最质朴的品质,它也没打算改变自己,终将在陪伴主
期刊
晴朗的蚂蚁  我看见了蚂蚁眼里的暴风雨  但瞬间,云开日出  蚂蚁晴朗起来  它们继续跋涉,艰辛赶路  背托肩扛,虽然  只是些残花剩果,甚至  半粒大米  但是,它们很满足  它们为了奋斗和生存,认定一条路线  决心走到底,没有恐慌  没有胆怯和畏惧  像一队黑亮的小山民,要把储备的食品  运回洞里  当两只蚂蚁停下歇气  只相互用安慰而带鼓励性的目光  默默对视  轻轻微笑,一对患难与共的好兄
期刊
请客  忐忑的心,揣摩未到的客  内心的话已翻炒多遍  哪些是硬着头皮必须说的  哪些是审时度势可说可不说的  哪些是打死也不能说的  许多事都坏在嘴上  许多人都死在嘴上  在人世间漂流,每个人都想抓住  一根寄命的稻草?  包间内桌子,椅子,盘,碟,壁画  吊灯,台签。你的局促无处安放  它们都是冷眼的看客  看你们表演,言不由衷,虚与委蛇?  或掏心掏肺,感激涕零  所有这些或轻于鸿毛,或重
期刊
靠近黄昏的花园  风驰过天空,草木蒙上金色  聆听花神轻吟浅唱  没有过多的奢求  玫瑰丛中的月野  以及城市,院庭  神采盎然的夜  面对幽暗的蓝天  幻想是一个个童话故事     景象,在傍晚时  色调浑厚,  万物主宰着似梦般幻境  魔镜呀,那些景象同样也适合于我的梦  诗排成文字一样的仙鸟  波平浪静的水面上  故事可以压低沧桑     羽毛闪成暗夜中的光明  诗句开始一行行跃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