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生命的歌唱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8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诗歌是敞开生命的歌唱。
  二十世纪的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说,优秀的诗人应当“通过言说使存在敞开”。他说的“存在”,指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一个哲学命题。十八年前,赵丽宏在题为《我在哪里,我是谁》的一首诗里,曾经尝试过这种“敞开”,那闪烁着求索和智慧之光的诗句,颇令人咀嚼玩味。如今,读到他的诗集《疼痛》,有一種惊喜。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探询和敞开,似乎从未止息。从心灵深处呈现的情感和哲思,对乐于思考的读者来说,用以体味生命本体的存在,可以在审美愉悦中,避免抽象而枯燥的理论推演,并由此产生或强化生命探询的兴致。
  对有限生命的思考,是一种由内心出发的对生命的自觉认识,即生命意识。
  赵丽宏诗歌的生命意识,很早就萌芽了。他曾说,诗歌是他“记录生命,感受自然,抒发情感”的人生追求。在他的笔下,许多平凡庸常甚至卑微的物象如芦苇、海鸥、流水、路灯、油菜花、蒲公英等,都升华为生命的意象。他早期的代表作《江芦的咏叹》,是以抒情方式表达的生命体验,体现了他最初的“关于追求和归宿,关于生死的内涵”的生命意识。
  人的生命体验,不只是个人的亲身经历,还包含着对他人的生活经历的感受和领悟。
  赵丽宏出生在城市。流动的都市生活;少年时代与中外文学经典如胶似漆的相处,是他最早的人生体验。
  成年后,赵丽宏随着命运到了农村。艰苦的农活和贫困的生活;善良的农民和韧性的生存,全新的生命体验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
  时代的风云改变了他的人生,随着社会的巨变,赵丽宏的生命体验和视野越来越广阔,对生命本体的思索也更加深入。此后,在读者面前不断敞现的便是更强烈地吐露生命意识的《孤独》《忆大足》《芦花》《时光》等诗作。赵丽宏在散文《读稿小札》里说:“世界上最珍贵的是什么?是人,是生命。”由此可见他刻骨铭心的生命情怀。
  赵丽宏近年在谈到自己的诗歌时说,他年轻时写诗“是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开掘”。如今,我们读他近年结集的《疼痛》,发现他的诗歌话语内蕴了更广阔的人生背景。比之他年轻时代的诗歌,无论就性情还是境界而言,更专注于主观的生命体验。尤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把这种体验中的实指性,深入地转化为它所暗示的象征性内涵,对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外象和内心,诗人的思考更沉静内在,表达更具灵性,如他自己所言,“更多的是向着自己深处的灵魂所在”。

2


  著名诗人牛汉生前多次说:我是以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构思诗的。
  我读《疼痛》,深感牛汉的恳切和睿达。
  《疼痛》全集共计五十一篇,以诗集中的同题诗《疼痛》冠名,从生活、梦幻、时间、生存、死亡等多个层面敞开了有限生命的探询。
  “疼痛”,是精神之痛,来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无言而深沉:“无须利刃割戮/不用棍棒击打……看不见一滴血/甚至找不到半丝微痕。”这种“疼痛”,既是个人的,更是广阔的生存和生命中的遭际。
  《疼痛》的诉说并不停留在外界的刺激带来的感受。它的深刻在于自审:“有时一阵清风掠过,也会刺痛骨髓/有时被一双眼睛凝视,也会如焊火灼烤/有时轻轻一声追问,也会像芒刺在背。”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因种种复杂性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给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更甚于外界的袭扰造成的“疼痛”。人一旦意识到这种状况,并由此进行灵魂的自赎,如鲁迅所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生命坦然敞开,人格魅力顿时展现。
  诗人非常珍视这种“疼痛”,他沉吟铺辞:“可悲的是生命的麻木/如果消失了疼痛的感觉/那还不如一段枯枝,一块冰冻的岩石”。这是生命的洞察,是直视历史的、当下的许多生存状态的敏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赵丽宏表达“疼痛”的许多诗歌中,无论是《冷》,还是《疤痕》《遗物》,“疼痛”并无具体指涉,诗中传递情感的意象,都是过往的感受和知觉的经验构成。
  例如《冷》。全诗不见一个“ 冷”字,“冷”却统摄了全篇。诗中的意象“雪片”“霜雾”“寒风”“冰”,通过组合叠加的隐喻,“冷”的象征意味全部显现。“冷”暗示的彻骨之疼、刺戮之痛也便油然而生。
  又如《疤痕》。在人生之路上,人都会遭到肉体或精神的创伤。创伤致“鲜血如花”,凋零后结成“疤痕”。“每一处疤痕中”都有“无微不至的隐痛”,这是“蕴藏着多少秘密”的无言之痛。幸而有许多“忧心忡忡的眼睛”注视着,是亲友的关爱、抚慰,使疤痕“生出扑动的羽翼”“把我托举成轻盈的鸟”,在生命的天空中继续追寻。“疤痕”的饱满意象,来自生命的积淀。
  再如《遗物》。也许是某种情景的触发,诗中描述了一个面对“遗物”的场景。这遗物“或者是一块织物”;或者“只是几张纸片”;或者是“一个空的盒子”。在诗人“泪眼的凝视下”,顿时鲜活起来,让诗人想起已经永别的“一个又一个亲爱的生命”。他们曾经与诗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是诗人“走在田野”“航行在海上”“跋涉在异国他乡”的精神支柱。全诗从表面上看是借物抒情,但在怅惘、哀伤的深处,隐喻的则是世态无常的噬心话题。这种疼痛,是人生的至痛,因其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性的情感而牵动读者之心。诗中洋溢的深挚博大之情,让读者不用窥究,即可感觉到诗人关注的不只是生存中的局部,更着眼于广阔的人的整体生存。这种从生存的体验中迸发出来的诗性感悟,褪尽了诗歌情感表面化的亢奋,以生命的敞开,感染了读者的心灵。

3


  以梦幻为题材的诗歌,是赵丽宏对生命深沉而内倾的情感领悟。他的《梦的颜色》《访问梦境的故人》《迷路》《梦中去了哪里》,以多样的、亦真亦幻的梦境,折射出诗人个体生命中亲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灵魂深处的疑惑。诗人把久久挥之不去的情感和哲思融为一体地表达,闪射出独特风格的光华。
  《梦的颜色》展现了两种梦境:“彩色梦”和“黑白梦”。   在“彩色梦”里,诗人在“翅膀伴随”中,“漂游”“飞舞”在“云霞”和“繁花”里,满是欢欣。可是,当“带着音乐和芳香”的旋风,“八面扑来”“把我裹挟”后,沉浸在狂欢中的“我”,“犹如酒后微醺”,忽然发现“世界千孔百疮”。那“耀眼的彩色”竟是从这孔穴中流溢出来。
  “在黑白的梦里”,诗人“奔走”在“危岩”“深壑”间,“挣扎”在“凶险的急流旋涡”里,甚至“还有死者来访”。一派阴郁、骇人的景象。
  这首诗乍读之下,给人以朦胧之感。但深究诗中层层隐喻的多种意象,在开合自如的语境中,诗歌的寓意便渐显清晰:梦境中的两种色彩,正是人类在时代生存中的境遇。五光十色的世界里,文明与野蛮;幸运与灾难并存。在繁华的表象下,地球已变得“千孔百疮”,灾难与祸患接踵而至,“身边可触摸的世界,一时也失去了颜色”。人类仿佛跌入一个巨大的黑洞,诗人“无法知道梦中的喜悦和忧伤”“从什么地方涌出”。更有甚者,“彩色梦和黑白梦有时会互相抵抗,把我夹在中间”,以至梦境变成“一片混沌的灰色”。这种失落,恰好应了中国先哲福兮祸所伏的预示。
  纷乱变幻的梦境是什么?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人的潜意识的曲折呈现,象征主义诗人则视之为“过去”经历的变形显现。我们可以断定的是,诗人的梦境,是过去生命历程中的追求和探索的凝聚,是个体生存的独特体验。梦境中的困惑和痛苦,揭示的是生命的忧患意识。
  《访问梦境的故人》共四节。第一节写父亲入梦,诗人的回忆和叙说,把梦境和现实融为一体,交代了梦境的真实性。第二节叙说由梦境引出的种种困惑。第三节的入梦者是童年不幸死亡的小友,栩栩如生的描述再次强调梦境的真实和奇幻。第四节追寻梦幻的奥秘,坦陈对死亡的认识,暗示死亡是生命的归宿。《访问梦境的故人》在深情叙说梦境的同时,又充分展示了心灵深处的困惑。梦中来访的死者,音容笑貌如此清晰,为什么“很难和他们说话”?“也无法和他们交往”?为什么“白天苦苦思念的故人,梦中却难得看见他们”?而“梦中的门吱呀一声打开,进来的却是我不认识的人”?
  这种展示, 是诗人不露痕迹地将关注转向生命本质的探询,其真实意图在于“去其遮蔽后以本真面目呈现存在”(《诗·语言·思》)。“呈现存在”,离不开探询死亡。于此,诗歌的境界顿然提升。
  诗人的困惑,暗示的是人类生命内涵的复杂性。现代心理学认为,梦幻源于人的潜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经常处于连续不断、变化不定状态的反映。由此可以想见,诗人的精神活动,时常萦绕着生存和死亡两个层面展开探询。这也正是诗人生命意识的敞开。
  这些困惑又延引出詩人在第四节中的追寻。一连串的排比句,以玄思的意味,诗化回答了长久郁结于心的“梦究竟是什么”的设问。其核心语义如“人生”“现实”“命运”,围绕的都是对生存和死亡的思考。接着,诗人表达了面对死亡的坦然:“我也曾经梦见过死神”。这是一种宣谕,是生命真谛的感悟。面对生命的终极困惑,诗人没有就死亡本身展开笔墨,而是并置出众多意象:“面目不清的阴影”“混混沌沌中一个亮点”“开满罂粟的花园”“长着长长指甲的手”,来隐喻“生存”中比“死亡”更令人恐惧的险恶。奇恣奔放的诗句,是对麻木沉沦的生存的警示,也是对生命本体的拷问。

4


  二十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赵丽宏在《手机和网》中,用写实手法描绘了人们在这个时代里的生命状态:“大街上匆匆行走的人群/人人掌中都握着一部手机/不管是少女还是老妇/都在对手机说话/连孩子也加入这喋喋不休的大军”。
  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勒了人们和手机密不可分的关系,慨叹了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可是,诗人并未就这一现代文明继续描述或叙说,而是笔锋一转,突发奇想:“假如在某一个瞬间/全世界的手机突然断电/所有的信息都同时消失”,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两种语象让读者惊愕。通常人们总是漫游在现实的梦幻中,很少去想“断电”的手机让世界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诗人的提问和想象实际上已告诉了人们一个基本事实:人类发明了手机,织成了由手机组成的“网”,人们同时也生活在网中。但是,人类在充分享受这种现代科技文明的同时,却从未思考事物的逆反因素,甚至忘却了既定的现代科技风险的历史事实,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的核泄漏。
  由此可见,诗人的“荒诞奇想”是对生存的反思,是对生命真实的叩问。这种质疑来自对生活的敏锐洞察。
  艺术的材料包罗万象,可以是音符、色彩、线条等等,也可以是既往的和现实的心理和思想。赵丽宏的《路上的爱虫》,以细腻的观察,独特的想象,通过审美观照设置了一系列的暗示性话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现代文明异化的忧思,给人以生命意识的纵深感。
  《路上的爱虫》第一节,用“草丛和灌木”“空旷的水泥路面”来隐喻大自然的变迁。看似简括,却涵盖了人类和自然共生的生命史,有着广阔的意蕴。
  诗的第二、三两节,用铺叙手法呈现“两只小小的黑色昆虫”有激情、有欲望的生命活力。画面唯美而富诗意,是对生命意志的赞美。
  然而,诗的第四节,剧情急转。正当“两只小爱虫”沉浸在“忘情的呻吟”中时,“一辆巨大的卡车”碾压过来。瞬间,生命悄然而逝。
  “两只小爱虫”暗示的是一切生命,“巨大的卡车”则是现代文明的隐喻。诗人把人们素不在意的小虫纳入诗中,是审美的感知,强调了生命的诗意性。大卡车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当代司空见惯的物象。诗人摒弃习惯性的、常态的生命思维,以新的角度来表现人人习以为常的事物,运用丰富的想象,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展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对唤回人们对生存的重新感知,有着警醒的启迪意义。
  十八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思想先驱都曾指出过工业和科技文明走向异化的危害。但是,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生产力的发展,让人类加剧了对科技力量的崇拜。人类快意地侵害自然,最终导致危及人类生存的恶果。《僭越》和《移植》入木三分地揭示了这种异化的现实和结局,把严酷的生存现实呈现于人们面前,是自审和反思的呐喊。

5


  《疼痛》中的许多诗歌,是诗人对生活的直接领会,也是对其中的价值意义的追寻。这些由内在感受把握的生命体验,一旦形成富有意味的情感在作品中呈现,便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人生的启迪。
  例如置于诗集篇首的《门》。这首颇带哲理、使人寻味的短诗,一定是因某种事情触动了诗人的情绪,才从心灵里流出。
  诗人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会“遇到一扇又一扇紧闭的门”。迈向这些“门”时,柳暗花明。有时异常顺利,有时则挡你去路。“锁上加锁,封闭如千年古墙”的门,暗示的是门户之见,或残余的封建势力。
  不要以为“门”开启后就诸事顺遂,看不见的门槛,“是脚下暗藏的羁绊”。所幸当你“被重重绊倒”时,常常会有温馨的呼唤让你站起来,走进去。这里的“门”,含蓄而富感性,显然已经注入了诗人生命体验的能量。
  诗的第三节说,“门里的世界/也许是天堂/也许是地狱”。这是以身临其境者、生活见证者的身份发出的告知,也是从自身的命运感和切身的感受发出的喟叹。
  这是诗人充满人生沧桑之感的生命体验,日益物化的尘世,扭曲的、异化的社会关系,使许多人失去了生命的方向,连门都找不着了。因而这首《门》,应该是对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生活意义的年轻人的叮咛。“门”的内含丰富,它可以是人生的起点;也可以是人生的门径;还可能是学术的流派或师门,如此等等,难以言说。宋代诗学家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别趣,是诗的特殊韵味。赵丽宏的《门》所具的韵味,其“特殊”的活力,对于以自身的主体意识选择人生之门的人来说,是种种告诫、励志的言说无以替代的启示。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非定性化的,每个人都具有尚未显现的无限可能性。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全由自己创造,但前提是先要生存。
  赵丽宏的《活着》,坦然地赞叹庸常而本质的生活,放怀地表达了留恋生活,眷恋生命的情感。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和祝福,是对古老而常新的生命意志的敬畏,启示我们理解并把握生命的意义。
  “活着”的、真切的幸福往往就在“当下”。热爱生命的人,对铅华尽褪的客体常常凝聚着强烈的情感。赵丽宏的《我的座椅》,满怀深情地把座椅写成自己生命的“伙伴”,既是摹写本真的日常生活,又是耐人寻味的心灵体验。这种把生命过程中平淡细碎,美好悠长的审美感受精炼而成的诗歌,从生活经验中生发出来,折射的是诗人透明清澄的精神世界。
  由于社会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赵丽宏的人生历程,一直伴随着思想的情感活动,因而他的许多诗歌渗透着智性的思考。他的《发丝》《指甲》《声带》《泪腺》《肺叶》《耳膜》《眼睑》《舌》,从生活的直觉触发出奇思妙想,使无表情的事物产生了“表现”,让读者徜徉于激活的诗境中,得到审美的启示和哲理的思索。
  例如《发丝》,由头发的黑白变化而震悚于时间的流逝,在感慨人生短暂的同时催生出生命意义的追问。而《眼睑》则从睫毛的吹落联想到“岁月之风尘”的苍劲,在内心情绪的波动中展现生命存在的状态,微妙地吐露了生存的烦恼和痛苦。又如《指甲》,詩人撇开指甲的特征、功能等一切琐屑,把思绪集中在为什么“无数次剪伐,无法阻止它们的生长”这个问题上,从视而不见的细微处启发宏大的思考,巧妙地暗示了生命意志的伟力。继而把读者引入布满“藤蔓和荆棘”“岩石和崖壁”的远古丛林时代,展现人类凭着不可逆的生命意志,一路“跋山涉水”,不断磨削“前行的障碍”的历史。这是对人类生命史的由衷惊叹。接着,诗人的思绪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现实:“可我还是要/用剪刀和它们接吻/还不时欣赏/它们被剪伐后的模样”。这是对人类的生命意志永不餍足的隐喻,显示出诗歌的批判性。最后用强烈的慨叹表达惊醒:“剪伐它们/竟然是文明的代价/是祖先走出丛林的结果”。人类生存中被“遮蔽”的危机,即现代文明和人的异化,顿时敞开。

6


  对于有深刻洞察眼光的诗人来说,死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理事实,它的深邃意义在于人的存在就是“向死而生”。赵丽宏的《想起死亡》就表达了这种“先行到死亡中去”的存在意义。
  《想起死亡》共三节,分别以“想起”和“想到”总领。诗的第一节,开头用黑白两种色彩象征生者和死者的离别,委婉肃穆地呈现死亡。这是虚拟而非实指,是世间常情的概括。唯美的诗句幽静、哀伤,刻画了氛围。“往事如流星/炫目/却那么短促”,暗示了人的存在的时间性。茫茫宇宙,人生只是一个瞬间。“融化”两个短句的反复,是叹唱,虽无奈,却表现了“纵然大化中,不喜亦不悲”的淡然。
  诗的第二节,是见过太多的死亡后,对死亡这种现象的整体思索。“想起”即回忆,海德格尔说,回忆是回过头思必须思的东西。可见,“想起”也是“思”,是由此及彼的、对与死亡一线之隔的生存的原初之思。“想起死亡,心里涌起一丝神秘的甜蜜”,是对死亡的彻悟。诗人认为,人死以后,“无论苦涩的酸楚/还是辛辣的遗恨/都会随之而去”,所有的“滋味”都成为“过去”,烟消云散。诗人至此已进入死亡的哲思,把“昔日和未来”连接了起来。“昔日”,我们早已身在其中;“未来”,我们将走向死亡。“昔日和未来/在我眼前奇妙地交糅/竟然分不清彼此”,刹那间,诗人顿悟“生命如转盘/旋转/旋转”,“转盘”喻示时间是圆形的周流复始,转向“未来”,又转向“昔日”。人的生命时间是一个“分不清彼此”的“旋转”,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在这个时间的循环中,最终的归宿都是死亡。直到这一刻,摆脱了“蒺藜”“雾霾”等一切枷锁的“羁绊”,才算是“转入真正的自由”,诗人前面说的“一丝甜蜜”也让人豁然明白了。
  诗的第三节,是诗人以人度己。意识到自己也终有一死,想到“那些远去的亲友和朋友,会回过头来等我”,就仿佛“冥冥之中有无数丝线”的连接。“丝线”连接“昔日和未来”,隐喻死亡内部孕育着新生的种子,“结束和重生”将在“旋转”中“会合”。
  诗人这种对待死亡的见解,是一种开悟,坦然而优雅。这种死亡意识,并不意味着遁世的决绝,而是穿透了生死永恒轮回的灵性的放旷。诗的末尾,一组“云彩飘散”的语象,与开头呼应,以内倾的默想唯美地表达了生死之道。

7


  赵丽宏的《疼痛》为什么会得到众多读者的青睐?因为诗人传递给读者的是他的心灵感受。
  优秀的诗人在他持久的写作历程中,在生存和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当外界事象与诗人的内心发生感应时,都会产生心灵的冲突。这种冲突常常给诗人带来审美冲动,以直觉和想象的力量把他所体验到的心象真实呈现给读者。
  赵丽宏的“疼痛”就是一种心象真实,这种“真实”没有具体指涉,也不必还原到具体事件中去,是内心的情感和理念,这种精神活动凝结为创作,就能使读者在诗歌阅读的愉悦中受到感染,得到启迪。
  在人的生存中,没有真空,人生无法回避烦恼和痛苦,因而“疼痛”也是读者的感同身受。这就是《疼痛》让读者感到亲近的原因。
  此外,《疼痛》从多个层面集中敞开诗人的生命意识,各篇或隐或现地相关相连而不芜杂;含蓄蕴藉的审美情感真挚诚恳而不做作,也颇让读者受益。就接受美学而言,无论人们怎样阅读,《疼痛》都是美好的精神食粮。
其他文献
两块石头  我有两块石头  一块光洁、通透  我早已看透内外  甚至其中的毛细纹理,甚至瑕疵  它分明是一块宝玉  还有一块皮厚色重,褐中带黑  我几乎每天都用手和眼睛反复揣摩  还拿强光手电筒探照  它微微透亮,还略略泛着绿光  如此而已  但迄今我还是疑惑不定  它是一块带皮的和田籽料  还是一块伪装的普通僵石  每天依旧在揣摩,在照射探究  2019 年10 月4 日晚 秋  清晨,在大风呼
期刊
不叫醒你,你会一直这样沉睡  像一本锈迹斑驳的古籍  被风不经意地打开,单薄的插页之间  一条石阶从古走到了今  哪里都不能安坐,除非  稀疏的墙壁能长出眼睛,让陈旧的接着陈旧  让青笞流出绿色的泪  故事继续拾级  一些返潮的情节,被风翻来翻去  打马而过的人儿,将沧桑丢进了历史  丢进无法破译的谜中  几缕炊烟,还是没能拉开你的大门  岁月沉睡的扉页上,走失流离的风尘  一颗漂泊多年的脚印  
期刊
国旗下的孩子  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  还不懂得什么是庄严与辽阔  本能地站在国旗下  经历了人生第一堂课  虽不知其中含意  心里卻都是欢乐  看见红彤彤的旗帜飘扬  就想在天空奔跑  想喊妈妈  喊亲人的名字  想唱妈妈教的那首歌  我和我的祖国叶子也有家  昨天树上的叶子  今天怎么就成黄蝴蝶了呢?  风一吹,她们就飞起来  掂起脚尖儿去追赶  累了就蹲下来  轻轻捡起地上的落叶  看看是叶子
期刊
读完晓角的组诗《一个少女的冬天》和访谈,我内心的感受颇为复杂。她作为一个诗歌写作的起步者,我肯定要谈谈她的诗歌以及局限,而更为艰难的是我还得面对一个人的现实境遇。  她的个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不太真实,同龄人所拥有的在十七岁的她这里却全部缺失,比如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去了应有的快乐,更没有同龄人每天面对的城市生活以及面对手游的虚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诗歌与生活”的关系上来看待晓角的人与诗,
期刊
悲伤的石头  刻骨铭心的痛  会愈加深刻  而声嘶力竭的哀鸣  却渐渐微弱  揭开的是内心  赤裸的悲伤  唯有安慰自己  痛苦终会将我们麻木成石头  一块悲伤的石头  了无希望和记忆  注定成为废墟山中初雪  曙光似血,天无法破晓  地平线上  太阳任性地拒绝升起  未成熟的黑莓  仿佛比圣餐酒更香甜  复辟的黑夜  得意地站在我的掌心  一切都只是梦么  我问自己。猛然发觉  原来山中悄然初雪
期刊
交叉路口  如果它静止,万千世界  陷于空寂;如果它沉默  万物和它们的纠葛  将暂时得到停歇  这个时候,它无限接近消失  如果此时它暴动  隐藏的黑夜就开始沸腾  所有的执拗互不相容  交叉路口就来到书写的中心肉 体  灵魂和肉体貌似结合得相当紧密  但一转念,便已分道扬镳  肉体自有自己的想法,黑暗中  它随心所欲,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它是自己的君王,也充当自己的掘墓人  如果你摸到身上的开
期刊
年轻的春天  卡罗琳娜·巴甫洛娃(1807-1893)  天空闪烁绿松石的光芒  云彩金黄灿烂  而为什么在年轻的春天  胸中却泛滥了忧伤?  是由于呼吸  冷漠了清新的喜悦  还是宽广的世界永远年轻  而苍老的只有灵魂?  是由于一切都充满生机,  完整无缺—— 绿色,花朵和歌唱  而只有心灵  却无法保留住 自己的理想?  是由于带着崭新的力量  春天跟随春天而至  而每一座坟墓上面  鲜花都
期刊
白桦树下  我躺在白桦树下  白桦树长在山坡上  山坡长在草原上  草原上有草就足够了  还长着成群的牛羊  天蓝得近乎虚假  白云要是再低一点  伸手就能摘下来  那些悄悄溜走的云朵  一定是受到风的教唆  此刻,一个困扰多年的  疑团,豁然解开  什么也不说,就这么躺着  盖着树荫,沐着风  我不知道这就是幸福  甚至也不曾知晓  你安静地坐在我的旁边  看着我安静地发呆草是怎么绿的呢  清明
期刊
人 间  存在与消失之间似乎是虚无  我昨天诞生又在明天死亡  构成我的分子不增也不减  又如何自愿来到又自愿离去  投奔人间的我有一个名字  或一无所知地离开这个世界  是否体面平静腰板挺直  还有多少人记得,至于忽略  但这些也不重要,人生如过客  期望公平又担心不公平  没有意外,开始便也是结束  如何去终结一切的邪恶人性  似曾相识的只是我有个名字再写生活  五天没下楼了。我在房间里  想
期刊
无论多么特殊的年代,都有诗的声音。本期特选择1967至1976那个特殊时段,看当时的诗人们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1967年二首  我悲怆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  ◆◇ 任洪渊  我悲怆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  虽然没有一个人转身回望我的悲怆  我走过弯下腰的长街,屈膝跪地的校园  走过一个个低垂着头颅的广场  我逃避,不再有逃遁的角落  斗人的惊怵,被人斗的惶怵  观斗者,斗人与被人斗的惊怵与惶怵  不给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