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倒翁”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玩具,多用泥、布、纸等做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非子在《和氏》中说,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倒翁”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玩具,多用泥、布、纸等做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非子在《和氏》中说,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匠来看,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腳。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痛哭于楚山之下。楚文王即位后,得知此事,问卞和哭的原因。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这宝玉被当作石头,忠诚的人却被当作骗子。”文王知道原委后,便命玉匠将璞玉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高兴不已,命人将其制成玉璧,起名叫“和氏璧”。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说:“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此后,“不倒翁”一词便流传后世了。
可现如今,不倒翁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变化。前些年,池北偶先生曾为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不倒翁倒了》题诗一首:“此翁就不倒,自在又逍遥。赔钱无所谓,补贴伸手要。厂长照样当,不愁乌纱帽。如今世道变,无法捞稻草。亏损得关门,靠山没处找。时来厄运到,不倒翁倒了。”此诗在对当今社会上新的不倒翁进行辛辣讽刺的同时,也道出了他们的最终结局。
其他文献
1. 你不知道的下元节(栏目:视线) 唐宋时期,每逢下元节,道观会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百姓则在家中先祭祀祖先亡灵,焚“金银包”,然后再祭拜下元水官,以祈求水官消解困厄。由于传说大禹后来被封为水官大帝,因此各地的大禹纪念场所也常在下元节举办祭祀活动。家家户户张灯三夜,蒸麻腐包子,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还有扎彩船,在河中巡游等水上户外活动等。 2. 越冬(栏目:视线) 西风一起,庄稼就东一块西一
因为爸爸工作忙,每次家长会都是妈妈参加。上周正好爸爸休息,碰上学校开家长会,所以爸爸第一次参加了家长会。不幸的是,这次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所以老师在家长会上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我。爸爸回家以后,狠狠揍了我一顿。其实我之前就已经知道错了,也想改正自己不细心的毛病,但爸爸就知道打人,我现在气得不想改了。 ——榕 儿 许多时候,爸爸妈妈是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并不是年龄到达了一定的数值,就自然地知道了该
作文话题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中提到: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那么,你有没有精神空间呢?你若给自己构建精神空间,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失误作文 我的三间精神小屋 李 强 ①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
始终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还记得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书《蘋果树上的外婆》,我读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跟着安迪一起享受外婆带来的种种奇妙的经历,甚至痴痴地望着院子里的苹果树,希望也有一个这样另类而神奇的外婆来到我身边。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从此,我的生活再也离不开书的陪伴。 我觉得,读书是一场心灵旅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花在学业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不管多累,我总会抽出些时间去读书。每天奔
AIP是“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如今它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日渐风靡各国海军并大有引领常规潜艇发展之势。 常规动力潜艇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必须经常上浮至海面“呼吸”,即在通气管状态下使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这样很容易被对方雷达侦察到,同时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时的噪声,也极易被对方水声器材探测到,因而大大增加了常规动力潜艇的暴露率,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严重的威胁。 AIP中
导语: 央视的《朗读者》感动了无数观众,不仅是因为文章感人至深,更在于朗读者声情并茂。可以说,感动和朗读共存,泪水与节目相伴。这就是朗读的魅力,而与朗读有关的故事更令人难忘。 几十年来,我一直喜欢朗读,每当看到一篇好文章,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朗读,使我忘记了周遭的繁杂和聒噪,身心變得平静和清澈起来,沉浸在文章的美丽意境中。 我喜欢上朗读,还是在孩提时代。记得那时刚上学,一天,父亲看
《背影》从1930年以来,不断被选入各个时期的不同版本教材之中,真可谓是一个奇迹。描写父子之爱的文章众多,为什么偏偏《背影》如此地撼动人心呢?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隔膜与错位让爱无法传达,将人心蒙住,甚至超过那冰冷的三寸棺椁对爱的阻隔。因此文学作品中互相不理解、互相隔膜或者历尽苦辛之后才体会到的爱,往往更让读者心动难忘。《背影》
我叫刘同。33岁。 如我这个年龄的人,大都经历过青春的迷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我怎样假装潇洒、佯作镇定,心里总还是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 放下,才能接纳;接纳,才有新的力量。 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的力量,在你一个人的时光里,让你成为自己世界的建造者。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人们具有共鸣的话题:孤独,用33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山居笔记》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
导言 《爱的教育》,原名《Cuore》,直译为《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历经近十年时间写成的,仅在意大利就印行了一百多个版本,销量近千万册,成为意大利无数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范本。《爱的教育》以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为主线,记述了主人公——四年级男孩安利柯一学年中所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其间穿插了他的父母、姐姐写给他的话,以及老师给学生抄写的每月故事。作者亚米契斯大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