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达人物画作品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生岳(杭州市美协主席、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他是我最早一个学生,也是我最后一个关门子弟,我也不会再收任何学生了。在我心目中他是个难得的苗子,后来我觉得余虹达的确没辜负我的期望: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院国画系,国画系本科毕业后,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硕士研究生,在学生期间他就参加了很多展览活动。当时他在浙江省人物绘画大展、中国画人体展览得了两次金奖,很不容易。后来他的张学良肖像画在全国工笔画大赛中得了铜奖,都很不容易。
  我觉得他的风格一开始像我是可以的,但以后他要推出他自己的风格,不要像老师。所以我一方面把自己的东西教给他,一方面又担心他不能太像我。幸好他两方面都兼顾到了,特别是最近他能够推出新意,创作了一些新的东西。
  我希望他以后还是要经常融入生活,去感受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他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像毕加索、马蒂斯等虽然是比较现代派的,但他们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这点我觉得余虹达做得是比较好的,能够勤勤恳恳把基本功打好。
  冯运榆(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余虹达S年前参加了一次我们举办的浙江省人物画大展,作品得了金奖,当时我就很注意他。慢慢接触过程当中又看到他有很多优点,所以说不拘一格把他提上来。现在准备要接我的班了。
  艺术总的来说是流派和风格多元化,全面发展,但冷静地看,写实还是主流。我们的绘画艺术也是如此,写实始终是主要的,是主流,其它是支流。面对这样的现实,而在我们美术界、美术院校总的状况看起来却有些问题,好多年轻人都急于求成,搞效果画或者争取得奖表现一下。艺术的路像跑马拉松,要几十年走下去的,如果在学校你不把基本功练扎实了,以后到社会上很难把它再抓起来。造型、笔墨一定要在学校阶段把基础打扎实,所以余虹达在这一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相比这些同一辈的,他是很突出的,造型很严谨。应该说他有主观的追求,并碰上了个好老师顾生岳先生,顾先生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方面杰出的老画家,是浙江老前辈,能够在美院的教学之外投师顾先生,应该说是他的幸运。
  他所创作的东西一上来就有种成熟的质感。表现得大气、开阔,不是琐琐碎碎的小趣。我上次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你就要追求画的境界宏大开阔,表现出大气的感觉。道,即宏大的道路。余虹达名字表现出来不就这个意思吗?艺术也要走宏大的道路。道是一种正道、大道,艺术里的道路非常多,有时候是羊肠小道甚至是死胡同,有的却有如江河一样浩浩荡荡。艺术创作能够把这种精神体现出来,那就是大家!我希望他能走下去,成为一个中国画坛上的大家。
  池沙鸿(浙江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我始终认为,一个画家仅仅画工笔是不行的,应该是山水花鸟人物皆工,写意也好,工笔也好,变形也好,写实也好,都能画,这才叫真正的画家。余虹达是顾生岳老师的高徒,他在研究生期间又师从胡寿荣老师,胡寿荣就是画写意的,水墨感觉很好。余虹达在浙江画院是最年轻的,他是70后。
  余虹达最强的一块还是工笔,应该说他吸收了顾生岳老师很多优点。他在敷色和线条上面有一种装饰性的美,这完全继承了顾老师的风格。顾生岳早期的作品里面,工笔画中写意的味道很足,造型很随意,这些在余虹达身上也有。再一点是他还有一种写实的深入性,因为顾老师晚年的作品慢慢往装饰画方面靠拢,余虹达基本还是以写实为主,越写实越深入,这与顾老师作画的方法结合起来就是他的长处。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很厚实,对整个社会的观察,包括对人物的观察,他也是从厚实的基础看的。他喜欢画朴实的人,作品的整个气氛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他在功夫扎实以后再往外围扩展,扩展的可能性更大。他也在尝试画一些花鸟和山水,把花鸟和山水中水墨墨韵的感觉放在人物画里面,因为写意人物画更多地要吸收花鸟和山水的长处,还要以书入画,我们浙派人物画特别强调这一点。这一点他正在做,已经看到有比较好的前景。
其他文献
喜欢的距离  潘汶汛    我时常怀念刚毕业后那两年。很幸运,有工作解决温饱,还有很多业余时间,总的来说,很自由。在学校学习那么多年,像是收拾了各个利器;现在又回到赤手空拳,光脚踏去,迎接喜欢的朝露。  有了自由,就开始面对自己,回到本源的问题。把纸铺开画,画,除了工作上班吃饭睡觉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画,因为喜欢,喜欢这样的状态。那里有身心安放的踏实的感觉。在那里非常安静,沉默,沉默到喜欢上不说
期刊
2009年的9月,我随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教师出国培训班一行,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4周的进修学习。在短暂的学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国艺术职业教育的现状差异。可以用一句歌词“每一个发现都是一种新感觉”来概括我的感受。  做为一名高等艺术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此行使我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上受益非浅。以下4个方面,是我对中加艺术职业教育的感受。    一、中、加艺术职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氛围比较   
期刊
书法不是观念艺术  王民德    在书法上,我是一个技术派,我对观念不是太关心。在唐以前,书家留下的书论,多是谈技术的,像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欧阳询的《八诀》等等,很少看到书法家谈玄虚的东西。  我以为书法发展到宋代是个转折,这个转折就是“尚意”的提出。宋代“尚意”的时风,其实与苏东坡有极大关系。苏在当时的影响太大,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好恶,不仅影响到整个文坛
期刊
最近总有一些媒体记者困惑地请教我,当代艺术这盘迷局到底如何理解?比如怎么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怎么看待各种以当代艺术名义的“皇帝的新衣”的行为,怎么看待大腕明星始终没有进步甚至在退步的作品价格却在节节上升。  当代艺术实际上已经披上了一层光环,这两年加入了不少新兴群体。从职业有挖煤的、做金融证券的、房地产商、广告商、媒体投资人、开连锁饭店的、游戏公司老板、银行家、古玩商;从专业有学英语的
期刊
近年来,画坛日渐显然的名利追逐,常使一些人竞趋热闹的交际场,而他,仍如以往一样甘于清苦和寂寞;大家赞赏时髦,画人亦以趋奇出怪为荣,而他,则崇尚天真,追求平淡。他就是著名花鸟画家叶矩吾。  矩吾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了。他于1923年生于四川成都。其外祖父萧促乔,画“四王”一路山水,当时颇有名。他的二哥也擅画,继承着家学。家庭的熏陶,使他幼年即与书画结缘。首先是摹习家藏字画,不论山水、人物、花鸟一概临之。
期刊
一    书法创作如潮,覆盖了整个书坛。与潮水般的书法创作相比,书法批评只是涓滴细流。批评的不发达,与创作对比悬殊的原因可以归纳为许多的因素,诸如批评群体的单薄,批评能力的欠缺,批评心态的缺失等。尤其是批评当代的书法创作,即便是很客观的批评,也会被视为批评书法家本身。之所以批评古代书法家如此大胆、犀利,就是因为古代书法家已不在场,所有的人际关系链都已经断裂,如何批评也无须顾虑。但是面对现当代书法家
期刊
画是心灵的外露,是情感之表达。  画画是我经营企业之余的一种消遣,我在意这个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不是按照人的愿望和意志随时达到的;而是经过反复实践,在有意无意的尝试过程中,在随意而轻松的条件下取得的。  不以形似为目的,一遍又一遍,一笔又一笔,随兴写来图个过瘾。始终追求笔墨面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无论是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还是对未来的希冀,我认为画画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畅游。  一
期刊
中国画以笔墨作为主要艺术语言,其色彩亦有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色彩是艺术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视觉的、思想的和精神的现象在色彩艺术领域中,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色彩在艺术作品中营造出意境,从而形成视觉冲击。  中国绘画对色彩的认识,源于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是中国人特有的对自然变化的直观认识与理解。南朝谢赫提出“六法”,其中“随类赋彩”呈现出宏观色彩学的精义,观色立象,因象取意,取意从类,归类比赋,循赋引
期刊
元代立国90年,时间并不是太长,但在我国书画史上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书画一改前朝工丽精致,怒张燥露的风气,形成了萧适恬淡。清新雅正的风格。涌现出赵孟頫、柯九思和时称“元四家”的倪云林、黄公望、吴镇、王蒙等一一大批书画大家,开创了我国书画史上光彩四溢的新高峰。其中倪云林以其炉火纯青的书画境意显得尤为突出,创立了一代文人画风。  倪云林,名瓒,字元镇,号云林,别号有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
期刊
鸟虫篆印九题  蒋瑾琦    (一)大风起兮云飞扬  2005年岁末去上海出差,寅斌兄打电话告诉我。晚上他要宴请我们几位师兄弟。并且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  12位师兄弟及寅斌的几位朋友陆续入座。寅斌兄即让服务员拿上了礼物,16只红木镜框里清一色都是韩天衡先生的真迹。有隶书、篆书、行草书,另有16只大锦盒,内各有印石一方。印石产自昆仑山,色青白,打磨得十分精致。每石雕有一钮,或虎或龙。每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