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古诗文中的互文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直译为“将军身经百战死去了,壮士经过十年的战争回来了”,将“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直译为“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的边关”。甚至还有学生发问,既然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回来了,那谁还愿意去做将军呢?秦朝时期的边关和汉朝时期的明月又去了哪里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学生不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
  下面就笔者粗浅的认识谈谈中学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
  互文是一种修辞方法,在古诗文中经常被运用。其基本特点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起来说的两种事物或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各省去一个。
  互文就其结构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单句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就是在同一句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相互补充。如“去国怀乡”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与“怀”、“国”与“乡”相互交错,相互补充,理解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而不是理解为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又如“朝辉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朝”与“夕”、“ 辉”与“阴” 相互交错,相互补充,理解为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而不是理解为早晨有晴傍晚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其二,双句互文形成对偶。
  所谓双句互文,即在上句中隐含有下句要出现的词语,在下句中隐含有已在上句中出现的词语,且上下句形成对偶。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理解为由于战乱,感慨时政和离别亲人,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惊心。上句中隐含有“恨别”“ 鸟惊心”,下句中也隐含有“感时”“ 花溅泪”,而不是理解为感慨时政使诗人对花流泪,离别亲人使诗人闻鸟惊心。而且上下句也形成了非常工整的对偶。又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上句中隐含有“往來”与“无白丁”, 下句中也隐含有“谈笑”与“有鸿儒”,上下句形成了非常工整的对偶,可理解为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而不是理解为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都是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其三,多句互文。
  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中的词语相互交错隐含形成互文,一般情况下多为偶数句形成互文,且四句居多,起着烘托氛围的作用。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可理解为到东南西北市上去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而不是一个市场上买一个。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的紧张的准备气氛。此例句中“东市”、“ 西市”、“ 南市”、“ 北市”以及“骏马”、“ 鞍鞯”、“ 辔头”、“长鞭”就相互交错隐含形成互文。
  就其上下相互的隐含的词语关系上来看,互文也有三种类型。
  其一,上下相互隐含的词语在意义上形成互补。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 清风”、“ 惊鹊”、“ 鸣蝉” 在意义上形成互补,可理解为在明月下,在清风吹拂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又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欧阳修《醉翁亭记》)。可理解为背东西的和赶路的都在路旁树下休息、唱歌。句中“负者”与“行者”在意义上就形成了互补。
  其二,上下相互隐含的词语在意义上互训。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例句中“受任”、“ 奉命”和“败军之际”、“ 危难之间”在意义上形成两组互训,强调自己在接受重任时的艰难。又如“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下句中的“三秋”就是上句中的“九月”,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使用了同义词互训。
  其三,上下相互隐含的词语在意义上既互补又互训。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 都护”、“ 角弓”、“ 铁衣” 在意义上形成互补,“不得控”与“冷难着”互训,可理解为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角弓,都觉得铁衣太冷,难以穿上身。又如“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可理解为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我们都经常相会。上下句中“歧王宅”与“崔九堂”形成互补,“寻常见”与“几度闻”在意义上互训。
  总之,在古诗文中,互文是一种很常用的修辞方法,同时又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修辞方法。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自己注意它,研究它,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识别它,理解它。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出现本文开头所例举的错误,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能更准确地更全面地理解古诗文,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理解并继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的古代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以其鲜明的优势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课堂中,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对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渗透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 志趣活动,是人类求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强烈的积极情绪色彩,是从事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也可以说是天然的启蒙者,既可以引导人又可以培养人,人们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是上好 体育课取得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关键词】阅读;习惯;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愉快地用心体验,在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文字,喜欢语文,喜欢上语文课。让
期刊
【摘 要】图表题是用图和数据表格作为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其中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较多的是考查经济学知识。这种题型以图表为载体,具有简明直观、新颖活泼、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也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探讨如何提高图表类材料分析题得分率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图表题解题方法;题型特点;解题技巧;“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有效完成的好方法。  【关键词】现状;下水文;体察写作的甘苦;现身说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新视角来看,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真实的语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通过优化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性  新视角之一:巧妙创造真实的语境,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外语教
期刊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课是充实的,但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  一、放飞心灵 冲破束缚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
期刊
【摘 要】风雨与成长同行,真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风雨无阻,乘风破浪的金钥匙,是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并肩前行的切入点。教育有了真爱,教育就成了孕育硕果的四季;孩子们得到了真爱,孩子们就成了承载祖国命运的栋梁。  【关键词】教育;真爱;成长  前言:  有人说:是人就要爱自己的孩子,是好人就要既爱自己的孩子又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就要爱别人不爱的孩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不可能完美无瑕!因为那是传说
期刊
新的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正在继续,回味这段课程改革的艰辛与喜悦、困惑与收获时,筆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一节《原始农耕文化》,作为常规课,如果落于窠臼,从时间、地理位置、原始农耕情况由老师自顾自地讲,最终的结果只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偶尔有学生参与进来,也不过就着课本论课本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 随着Internet网络范围的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整个社会上的每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影子。那么计算机的用途之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在教育领域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利弊,及如何在教学中适当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学;合理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渗透到我们的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opmu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