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并分析我技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活动,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自我潜力开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等相应的措施,达到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
据调查,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而技校学生的比例更高。我课题小组自成立以来,有计划深入学生班级,与班主任交流探讨,与学生们娓娓谈心,用自制的问卷对职教部3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20-30%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个别学生甚至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课题组成员根据问题注意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心理训练等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其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特征即与此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 经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 年龄因素 这一年龄段的技校学生处于从心理 “断乳期” 向成熟期过渡, 即从对父母、 家庭或他人的依赖以及身心发展不平衡, 逐步走向独立、成熟与平衡。现在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养成了依赖成人的习惯。成人感迅速加强, 他们希望在思想、 行动、 心理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但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他们常常感到孤苦无依。特别是在遇到麻烦或身体不适时,他们的心里更加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由于成长过程中的矜持,往往让他们难以启齿。
2. 身心发展 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生理成熟较早,心理成熟较晚的趋势。生理逐渐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对于自身和身边的社会,他们经常产生莫名的困惑。有些学生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特殊的好感, 甚至开始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
3. 人际冲突 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和自由, 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技校生中的大部分同学感到有学习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缺乏集体合作精神,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障碍频频在学生中出现。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春期自我封闭的心理,班级与班级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
4. 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的高竞争性,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技校学生没有高学历,这也给技校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内心期望值过高与自身现有价值之间的矛盾, 个人理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社会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来说,以上矛盾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 但技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易将这些问题视为人生的重大危机, 就会倾向与否定自我、否定职业,甚至怀疑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5. 教育体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在中学阶段重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错误观念,造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实施中严重脱节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有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呢?这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专门的心理课程与常规课程之间、专业活动与日常活动之间建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合力的关系。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活动。课题组成立以来,我们按要求配备了心理咨询教师, 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如何应对机遇, 如何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当然,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绝不仅仅是靠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而要通过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心理变得健康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青春期常见心理, 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的设计思路,为激发学生兴致,教师注重讲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心理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们感觉和自己有关,就会感兴趣地想学,来认真听课。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 技校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而且还应具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 能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在给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讲座,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
(3)帮助学生自我潜力开发,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它具有生生不已、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它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开放,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比矫正学生心理问题重要得多。
(4)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社会活动和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的情况,组织学生到工厂、市场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这些对于技校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塑造健康的个人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我们根据本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多关心学生, 对学生的适应能力、 自我意识、 自信心培养、 人际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等加强指导,使学生更好、 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并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做出良好反应。
收稿日期:2013-09-10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
据调查,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而技校学生的比例更高。我课题小组自成立以来,有计划深入学生班级,与班主任交流探讨,与学生们娓娓谈心,用自制的问卷对职教部300余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校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20-30%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个别学生甚至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课题组成员根据问题注意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心理训练等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其生理基础上的心理特征即与此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 经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 年龄因素 这一年龄段的技校学生处于从心理 “断乳期” 向成熟期过渡, 即从对父母、 家庭或他人的依赖以及身心发展不平衡, 逐步走向独立、成熟与平衡。现在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从小养成了依赖成人的习惯。成人感迅速加强, 他们希望在思想、 行动、 心理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但由于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他们常常感到孤苦无依。特别是在遇到麻烦或身体不适时,他们的心里更加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由于成长过程中的矜持,往往让他们难以启齿。
2. 身心发展 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生理成熟较早,心理成熟较晚的趋势。生理逐渐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对于自身和身边的社会,他们经常产生莫名的困惑。有些学生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特殊的好感, 甚至开始了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
3. 人际冲突 现代社会赋予了个人越来越多的独立和自由, 但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冷漠。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技校生中的大部分同学感到有学习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缺乏集体合作精神,角色转换与环境适应障碍频频在学生中出现。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再加上青春期自我封闭的心理,班级与班级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
4. 就业压力 市场经济的高竞争性,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技校学生没有高学历,这也给技校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内心期望值过高与自身现有价值之间的矛盾, 个人理想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社会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来说,以上矛盾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 但技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易将这些问题视为人生的重大危机, 就会倾向与否定自我、否定职业,甚至怀疑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5. 教育体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在中学阶段重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错误观念,造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实施中严重脱节的现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有哪些合理的应对措施呢?这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专门的心理课程与常规课程之间、专业活动与日常活动之间建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合力的关系。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活动。课题组成立以来,我们按要求配备了心理咨询教师, 帮助学生学会在现实中如何应对机遇, 如何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当然,要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绝不仅仅是靠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而要通过心理训练活动使学生心理变得健康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青春期常见心理, 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的设计思路,为激发学生兴致,教师注重讲解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心理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们感觉和自己有关,就会感兴趣地想学,来认真听课。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 技校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而且还应具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能力, 能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我们在给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讲座,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
(3)帮助学生自我潜力开发,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学生作为教育的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它具有生生不已、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它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资源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开放,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这比矫正学生心理问题重要得多。
(4)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由于现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实际严重脱节,社会活动和实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校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具有本校、本班特色的,能给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少实际体验的情况,组织学生到工厂、市场去体验生活和服务社会。这些对于技校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进程,塑造健康的个人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我们根据本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多关心学生, 对学生的适应能力、 自我意识、 自信心培养、 人际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等加强指导,使学生更好、 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并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做出良好反应。
收稿日期: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