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展望:2050年的地理学

来源 :地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来弥补这一缺陷。20世纪70年代早期,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城市未来,变化中的社会秩序,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以及对2050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个重点研究主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本文还讨论了6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主题,包括中国的"绿色化",作为崛起的世界性强国的中国,中国消费者及其伦理观,作为全球创新领袖的中国,人口问题和数字鸿沟,以及未来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便于对未来研究的讨论和分析,文中给出了7幅富有新意的专题图,分别描绘了欧洲世界的亚洲化趋势,未来的城市系统,重大洲际交通工程,不同区域的时间文化,自治区域和新的国家,以及环境地带迁移等。最后,本文建议中国地理学界运用德尔菲法,对中国的未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视。其结果对于区域和国家层面规划制订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也将使地理学者在推动建设社会、环境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地理学者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们紧密合作,共同研究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未来相关的"时间"主题。
其他文献
随着对“中浙优”系列杂交稻制种组合的陆续开发和利用,其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在生产上就面-临“中浙A”陈种子的使用问题。经过3年对“中浙A”新陈种子播始历期的对比试验的观察
新闻工作职员一定要在新闻策划环节投入更多的关注,仔细探究新闻报道的情势与方法,细心策划新闻报导的环节、重点、详情,从而让新闻发布的报道更加具有预见性,更加有干预性,
英国2015年《保险法》已于2015年2月12日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并将在2016年8月生效。该法被视为英国自1906年《海上保险法》以来,其保险法最重要的变革。其中的一些重要修改比
关于函数值域误区的若干思考云南昆明八中李绍亮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是函数构造的三个基本“元件”.中学数学中所讨论的函数均属于初等函数,函数的解析式大多数是由六种代数
本文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和时间序列平滑外推预测的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建国以来50多年进行粮食生产、耕地压力指数作动态变化分析,对未来15年的粮食
只有学生带着兴趣,才能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自主学习,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注重素质教育的接触下,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
销售工作包含对产品、客户及销售渠道的全面管理。销售过程中,创建并执行有效的标准化流程,有利于对销售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变传统销售中以销售人员的主观意识为主体,凭借
目的:建立原料药环戊丙酸雌二醇中残留溶剂醋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DB-WAXetr毛细管色谱柱(30 m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40℃保持8 min,再以20℃/min的
针对呼伦湖区小型蒸发器水面蒸发量折算系数难以确定及观测资料系统性较差的问题,选择penman公式及其简化式计算水面蒸发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种方法的精度均较高,且
当前城乡规划等学科针对人居环境建设的时空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时空异质性的自然属性方面,但这类研究基本不能反映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社会功能的客观规律。建立人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