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习作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个难点。对学生来说,写作是初中三大难中第一难。作者结合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得出作文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所以作文应该“生活化”。
  关键词: “生活化”习作 真实生活 学生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性。
  一、“生活化”习作具体是什么
  “生活化”习作是指通过开放的语文教学,让学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真实生活情景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感,从而将习作与生活密切结合,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
  “生活化”习作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要感受生活。学生在写作中通过生活体验,感受生活中各种丰富的情感,总结人生的真谛,在写作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习作。二是抒写描绘生活。“生活化”习作要求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抒写,这样不但可以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是学生思想观点的一种表达抒写。三是抒真情写真意。因为抒写的是真情实感,所以“生活化”习作必然蕴含学生的真实情感、真切体验,克服写作中学生胡编乱造的弊端。
  二、“生活化”习作来自真实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中考作文命题遵循“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试把学生的圈子分为三大块: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中有幸福和不幸福;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磕磕绊绊,柴米油盐;有期待,有希望;有得有失。孩子的情感跟上多样化,敬佩、仰慕、尊重、喜爱;也有怨恨乃至憎恨。这些都可随手拈来,皆可成文。学校的环境、校风、纪律、教师等都影响每个学生,碰撞每个幼小的心灵,迸出火花。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性格、工作、对学生怎样,以及穿着怎样等,何其丰富。如细细道来,多如牛毛。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大事小事,开心的,不幸的。学生自身的苦乐喜忧,爱恨美丑,娓娓道来,一部洋洋洒洒的情感历程。
  我们常教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作文要写真人真事,说真话,才会感人”,“真实是成功的一半”。而学生呢?却在编作文:写家庭的作文,“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人的蛮横无理,欺软怕硬是见不到的;写学校题材的作文,学生心中有杆秤,宁愿瞎编不能写得罪老师的事。由于学生不敢写,丰富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事物有两面性,阳面、阴面,薄如蝉翼的纸亦是如此,正是阳光下的镜子,明亮而耀眼,可另一面,暗多了。作文要写真实的事,说真话,那么暗面就不是真事、就不是生活了吗?只写光彩的一面不但限制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他们圆滑世故,虚伪自私的性格。所以作文教学其实是一种独断、专制的模式,在让学生说真话时,恰恰是在鼓励他们讲假话。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诉真情,写好文章是不可能的。因此,老师应该放开手脚,解放我们的思想,消除学生的顾虑,对他们施以鼓励、支持,而不是嘲笑、挖苦、打击,让学生敢于扬扬家丑,揭揭短处,暗面也可以曝曝光,使学生敢讲真话,敢写真事,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三、“生活化”习作重视学生的实践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教师,没有不重视学生实践的。我是这样认为和操作的。
  1.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
  首先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没有欲望,就不会有推动个体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因此,在作文实践中我设法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投身其中,其乐无穷。
  2.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教师要激励学生“用心”生活,多方积累。
  作文的实践性极强,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做到,但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的古训说得极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写的作文也好,就可看出只有多阅读,有了“源头活水”才能出口成章,提笔成文。深入生活,绝不当一个旁观者,要多阅读,多留心观察,多积累,多练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泼泼地流个不歇。”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努力营造相应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社会生活色彩纷呈,变幻莫测,但课堂时间有限,课本中反映现实的作品又较少,只有带领学生涉猎课外,才能拓展视野,提高兴趣。采用的方法常是:①开展课前三分钟训练,给学生口头锻炼的机会;②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如链接成语、对对联、猜谜语、编歇后语和小故事等;③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相声等。这些活动,学生大多喜欢参加,兴趣倍增,还用愁不爱语文、不爱作文吗?
  3.重视学生的作文实践,教师要灵活变通,相机而行。
  数年来,作文课一般安排在周四下午,学生一到这时先犯难,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连个开头都写不出来,两节课过去了,也交不出作文。面对这一现状,我想不如打破陈俗旧套,相机而行。在学生有兴趣时,让他写,帮他练。寒冬,北风呼呼,上学路上,回家途中,寒冷穿骨,难以骑行;夏天,突然乌云满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每每这时,我就依顺学生心态,讲读课随机变成观摩课、作文课,并及时拟出习作题目,让他们把见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如此学生能不兴趣盎然,全心投入,挥洒成文吗?这样的随机练习,学生写作兴趣大增,就不愁作文水平提高不了。
  习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乐于“我手写我心,我口说我事”,让他们的习作“生活化”,乐于用文章与老师、同学交流,并从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提问的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要注重开创性思维模式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提问质量 开创性思维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把握与烘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握这种氛围的关键便是问题本身的合适与否。好的问题能带给学生醍醐灌顶的效果,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产生创新思维的突破,进入理想学习状态。但一些不当的,比如情感
以木质素磺酸盐为主要组份,加入适当的无机材料,配制成ML-FS复合减水剂。对于普通水泥砂浆,减水率9.1℅,28天抗压强度提高35℅。用XRD、DTA、TG、SEM对净浆进行分析,证明加入ML-FS复合减
朗读具有情感美,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真挚火热的心(除了少数凄美的故事外)。朗读具有语言美,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火山喷发,时而如新春闷雷,时而如柳丝悠扬。朗读具有节奏美,时而强,时而弱,时而缓时而急,给人回味无穷、余音萦绕的境界。  朗读具有潜在的功效,学生在众多的朗读中练成口顺心顺,渐渐地升华到手顺笔顺文通,文笔粗糙简陋也让朗读粉饰得细腻丰腴。急功近利的人没有耐心等待这无数的“渐渐地”,下面我谈谈
依据我区春季寒潮入侵频繁,气温冷暖极不稳定这一特点,近年来各县(市)普遍采用“两段育秧”方式,扼制了因寒流影响造成的烂秧问题。对扩大种植增产潜力较大的中、晚熟品种,实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的群体,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后进生问题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同时也会给班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文章就初中语文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后进生 形成 转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是绝不能忽视的群体,他们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 针对当前学生缺少感性认识,作文脱离生活,空洞乏味的实际,本文提出观察的重要性,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强调没有观察就没有生活,就更谈不上写作。并且就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只有注意了这些因素,因势利导,才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途径  目前,初中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能够写好作文的为数不多。究其原因,初中生的知识广而不精,亲身体
该文对脂肪族羟基磺酸盐缩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实现了以亚硫酸钠(Na:SO<,3>)作为磺化剂和催化剂的缩合反应,并对实验配比、凝胶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防止产生凝胶化的具
该文介绍了CH-20型混凝土高效能减水剂及其在混凝土中的特性,该新产品的技术性能不仅超过了中国混凝土高效能减水剂国家标准(GB87067-87)规定的技术指标,而且还明显地超过了日本同类产品NP-20型高效能